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5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盐城市黄河故道作为研究对象,选用MIKE11软件水动力模块建立一维河道洪水数值模型。结果表明,现状工况数值模型成果与实测水位、流量整体吻合性较好,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黄河故道地区设计工况下,模型推求的设计水面线、河道流速等相关成果,可为河道整治规模和标准的确定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TATB的无氯合成是TATB炸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文章研究了无氯TATB合成中DMF废溶剂的减压蒸馏回收工艺条件,考察了DMF废溶剂在减压蒸馏过程中温度与真空度之间的关系,优化出较优的工艺参数作为废溶剂DMF的回收工艺参数,并且以回收的DMF作为溶剂,用于新法合成TATB胺化反应,得到的TATB纯度大于96%,满足国军标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食品接触材料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实验对可能影响高锰酸钾消耗量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选取合适的取样量, 保证煮沸过程中试液不褪色; 煮沸时间应该准确控制5 min; 撤去热源2 min时加入草酸最佳; 滴定速度应采取慢-快-慢的节奏; 溶液出现微红色且在30 s内不褪色, 即可认为到达滴定终点; 硫酸加入量应保持0.5~1.0 mol/L; 浸泡液不能长期放置, 应在1 h内完成滴定。结论 取样量、煮沸时间和加入草酸的时间是影响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粗提物对猕猴桃灰葡萄孢霉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到一种天然无害的猕猴桃保鲜剂,同时降低猕猴桃采后贮藏过程中灰霉病的发生,本试验用类黄酮含量分别为0.3 mg/mL、0.5 mg/mL和0.7 mg/mL的银杏叶提取液(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对接种了灰霉菌菌悬液的‘秦美’猕猴桃进行处理,以无菌水为对照组,通过测定硬度、发病率、病斑直径、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等生理指标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活性来探究银杏叶提取液对猕猴桃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0.5 mg/mL和0.7 mg/mL的银杏叶提取液可以降低接种了灰霉菌的猕猴桃的发病率,同时较好的维持果实的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速率和可滴定酸的下降速率,使抗性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可以更快的诱导几丁质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上升。其中效果最好的处理是0.5 mg/mL处理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建立保健酒中非法添加物艾地那非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Agilent RRDH Eclipse-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A、0.1%乙酸-20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通过HPLC-MS/MS系统中全扫描模式对艾地那非进行定性分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艾地那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线性r2大于0.99,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不同质量浓度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31%~100.66%,检出限为0.6 ng/mL,定量限为1.6 ng/mL。结论:此方法测定准确、灵敏度高、分离度高,可用于保健酒中非法添加物艾地那非的筛选和检测。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的特殊效应使其在食品包装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纳米材料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尚未解决,因此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证实,对纳米材料进行迁移研究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近年来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接触用塑料包装中的应用,以及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成分的检测和表征,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纳米材料向食品或食品模拟物迁移的研究进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食品包装材料中纳米粒子的鉴定和分离方法、迁移试验方法不完善,加上纳米材料稳定性的原因和分析表征技术的限制,目前为止,人们对于纳米材料能否迁移到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仍未达成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热风干燥温度对桑叶干燥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新鲜桑叶为研究对象将其在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下进行热风干燥,探究干燥过程桑叶的干燥特性、色泽及总酚、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并对干燥后制品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干燥温度有助于保持桑叶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算法中初始种群随机性强、局部搜索能力差、移动公式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类电磁机制算法.结合反向学习理论,引入带扰动因子的反向学习机制构造初始种群;提出了一种双混沌优化机制用于局部搜索;运用改进后的公式计算粒子之间的合力;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移动算子来更新粒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效果和更高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9.
南贝尔凹陷东次凹北洼槽铜钵庙组-南屯组发育火山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存在5个异常高孔隙带,其深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450~1500 m、1560 ~1775 m、1840~2030 m、2110~2230 m、2330~2520 m。针对上述5个异常高孔隙带,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铸体图像分析、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主要与凝灰质成分的溶蚀溶解作用有关,凝灰质成分易于发生溶蚀是形成异常高孔隙的根本原因;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溶蚀溶解作用得以进行的主要营力;有利的沉积相带空间配置关系是控制异常高孔隙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高岭石向绿泥石转化产生的无机酸对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地层倾角测井、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等先进的测井装备对桩西油田的生产井实施测井,得到的有效孔隙度与岩电分析结果和地区经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高了地层流体的评价精度;确定了地层产状及古流水方向;经处理后的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提供了准确的纵波时差、横波时差和斯通利波时差,进而可以得到所需的岩石物理参数;声成像资料提供的储层裂缝发育情况揭示了井段内发育的裂缝类型、裂缝开启程度及对地层应力的分析依据.这些测井信息的获取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的不足,为今后油田的地质分析和勘探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