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行了TA1/Q235的累积叠轧焊试验,研究了TA1/Q235复合板结合界面组织和Ti,Fe元素的扩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轧制中要严格控制夹杂的含量,并要采用低温大变形加工、低温累积叠轧的钢-钢结合完全接近基体组织,TA1/Q235的结合机制为裂口结合机制,Ti元素比Fe元素扩散强烈.  相似文献   

2.
通过金相、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硬度测定,对TiC钢结硬质合金进行显微组织、物相和硬度分析。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由颗粒状的硬质相TiC和奥氏体组成,硬质相TiC表层包覆Mo2C,硬质相TiC的存在给周围基体带来一定的应变,并造成大量位错缠结,基体本身的位错密度较高,增加塑性变形时对位错滑移的阻力,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3 mm×3 m×7 m的TA2板和9 mm×3.2 m×7.2 m的Q235钢板作为覆板和基板,使用四种不同成分的炸药制备了大规格TA2/Q235钛/钢爆炸复合板,并对复合板的剪切强度以及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炸药的爆速、猛度和做功能力随乳化炸药含量的增多而增大。经UT检测,使用4#炸药爆炸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结合率接近100%;平均剪切强度最高为278 MPa。爆炸钛/钢复合板都存在一定厚度的界面层,炸药做功能力越强,界面层厚度越薄。该试验所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界面层厚度最薄仅为1.1μm。爆炸钛/钢复合板界面层的形成是Ti和Fe元素互扩散的结果。扩散过程中,在高温的作用下,界面层中容易形成β-Ti、TiFe和TiFe2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透射电镜为研究手段,研究了TiC-50Nb钢结硬质合金经1120℃淬火,560℃回火后的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经上述处理的TiC-50Nb钢结硬质合金的显微结构,尤其是钢基体的显微结构对其宏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钢基体中析出的碳化物是其产生二次硬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金相、硬度、密度和抗弯强度测定,对添加稀土的TiC基钢结硬质合金进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稀土氧化物La2O3含量的增加,TiC基钢结硬质合金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均提高。当稀土氧化物La2O3加入量为0.48%时所获得的TiC基钢结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均匀,硬度值达到HRC68.5。La2O3能够与金属粉末界面上的杂质和氧化膜作用,有助于润湿性的改善,从而有利于致密化的进程,减小孔隙度,提高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钨业》2020,(2):67-71
钢结硬质合金是一种性能介于硬质合金与高速合金钢的材料,可以取代部分传统硬质合金与工模具钢在模具和切削刀具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气雾化法制备稀土掺杂高速钢预合金粉作为钢结硬质合金的粘结相,制备了掺杂稀土的WC基钢结硬质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并对合金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钢预合金粉中掺杂稀土元素能提高WC基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改善其硬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添加Ce元素的效果好于Y元素;采用掺杂稀土元素Ce的高速钢预合金粉制备的WC基钢结硬质合金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球磨混料法掺入稀土元素Ce制备的WC基钢结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7.
以B4C粉、Ti粉和Fe粉末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出增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相组成,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相由α-Fe、颗粒状Ti C和Ti B构成,Ti C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上,涂层显微硬度高达700HV0.2,耐磨性能比Q235钢基体提高约6倍。  相似文献   

8.
显微组织结构对GJW35钢结硬质合金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热处理后GJW35钢结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了显微组织对合金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优先在硬质相区中萌生、扩展,钢基体相阻碍裂纹的萌生及扩展。改善显微组织结构,可提高合金的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钢结硬质合金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及性能随变形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锻适合加工钢结硬质合金,它可以优化组织,弥补了自由锻造中诸多不足,提高锻造效率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研究了铁素体不锈钢-钢(0Crl3Al/16MnR)、奥氏体不锈钢-钢(1Crl8Ni9Ti/Q235A和0Crl8Ni10Ti/16MnR)和双相不锈钢-钢(00Cr22Ni5Mo3N/Q345C)三种爆炸复合板结合区的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结合界面呈波状结合,热处理后结合区基板脱碳与复板渗碳,而且在结合区复板一侧存在一条约30μm宽的亚微米级的超细晶粒带。另外还对结合区的显微硬度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结合区的硬度远高于基体的硬度。  相似文献   

11.
DGJW40 钢结硬质合金是一种采用新工艺制作的新型材料。对DGJW40 钢结硬质合金锻造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锻造可使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碳对预合金粉制作钢结硬质合金组织的影响,论述了WC与复式碳化物的形成过程。分析结果表明:WC析出的数量与组织中的碳量有关,碳量加入量为0.6%,其组织可接近传统钢结硬质合金组织。  相似文献   

13.
对钛/钢组坯进行冷轧预复合成形,将钛/钢预复合板感应加热至热轧温度后单道次热轧成形制备了钛/钢复合板,研究了感应加热温度对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和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轧制复合法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紧密,没有孔洞和间隙。钛/钢复合板由于感应加热和热轧的时间较短(<5 s),钛/钢界面仅有少量硬化层碎块,没有金属间化合物析出。钛/钢复合板的界面Ti和Fe元素扩散层宽度随感应加热温度增大而增大,950 ℃时界面扩散层宽度达到8 μm。在感应加热温度为750 ~ 950 ℃的条件下,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Mo粉、Si粉、Ni粉为原料,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材表面原位合成了MoNiSi/Ni3Si金属硅化物复合涂层,分析和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在Q235钢表面成功制备了以MoNiSi/Ni3Si为基体,以金属硅化物MoNiSi为增强相的复合涂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1 000HV,涂层耐磨性较基体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15.
金属陶瓷覆层材料界面结合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相烧结法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Mo2FeB2金属陶瓷覆层,将Mo2FeB2金属陶瓷的优异性能赋予钢基体表面,获得了力学性能良好且耐磨抗蚀的新型金属陶瓷覆层材料.对覆层-钢基体界面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覆层-钢基体界面结合强度以及界面结合层的显微硬度,并对覆层-钢基体界面结合区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覆层和钢基体之间产生了紧密牢固的冶金结合;在覆层-钢基体界面区域,并没有发生从覆层高硬度到钢基体低硬度的突变,而是存在一个渐变的过渡区域;覆层与钢基体之间形成了无孔洞、缝隙等界面结合缺陷的冶金镶嵌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原位烧结法制备了不同V与Ti原子比(0,0.2,0.4,0.8)的(Ti,V)C35CrMo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V含量对钢结硬质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用SEM 观察试样的微观组织特征、断口形貌和磨损形貌.结果表明:V含量影响钢结硬质合金硬质相的形态、大小、体积分数,进而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V与Ti的原子比为0.2时硬质相最小;随着V含量增加,硬质相趋于圆整、并增大.断口形貌特征为硬质相解理、基体准解理及韧窝.基体形变磨损和硬质相脱落是钢结硬质合金的磨料磨损机理.V与Ti的原子比为0.2时抗弯强度及耐磨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结合能谱分析对316L/Q345R热轧复合板结合界面组织及元素扩散情况进行了检测,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界面附近碳的分布规律,并测量了结合界面的显微硬度与剪切强度。结果表明,结合界面碳钢一侧存在约50μm的铁素体带,而不锈钢侧存在约100μm的元素扩散影响区;不锈钢中铬、镍等元素向碳钢中扩散,碳钢中碳元素向不锈钢中扩散;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为373 MPa,明显高于标准规定的210 MPa,略低于Q345R与316L剪切强度和的1/2(379 MPa)。  相似文献   

18.
该文较系统地阐述钢结硬质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综述钢结硬质合金的主要制备方法,指出粉末冶金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而电冶熔铸、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和碳热还原法等工艺因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的性能而展现出蓬勃生机。此外,锻造和热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组织,提高合金性能;渗硼、硼-硫复合渗和激光熔覆等表面处理能提高合金的表面硬度,减小摩擦因数,提高使用寿命。最后,展望钢结硬质合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吴强  张同俊 《钢铁研究》1993,(4):24-26,23
本文利用Formaster相变仪对TiC—50Nb钢结硬质合金的TTT曲线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TiC—50Nb钢结硬质合金的TTT曲线分为二个“鼻子”区;合金中的碳化物及合金元素对TTT曲线形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切削及冲压等加工工具材料高速钢与硬质合金之间所发展的新成分钢结硬质合金由于兼有硬质合金的耐磨性和高速钢的韧性、可切削加工性及密度小(约为硬质合金的一半)等优点,出此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近年来,钢结硬质合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