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油页岩灰渣是油页岩干馏或燃烧后产生的废渣,含有多种可溶性矿物质,自然堆放时可严重污染环境.除了粉碎研磨用做烧制水泥的添料外,油页岩灰渣可用来制作联锁块铺筑低等级道路,也可用于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中来改善沥青路面的性能,实现降低污染变废为宝.阐述了油页岩灰渣联锁块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强度及路用性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油页岩及其半焦基础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比较,这包括它们的密度、含油率、灰渣成分、灰熔融温度、可磨性、半焦的浸水及干燥实验、页岩油油品分析和瓦斯气体分析。结果表明,桦甸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高挥发分、低热值和具有中等结渣倾向的劣质燃料,不同矿区的油页岩的品质有区别;油页岩和半焦在灰渣成分、灰熔融温度含量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相似性。对页岩油的密度、粘度、凝点、馏程等进行了测定,并对瓦斯气体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油页岩经费歇尔(Fischer)热解得到的生成油,用以比较产于世界几大洲、不同沉积的12种油页岩。采用分离技术将热解生成油按化合物类型分开,分出的馏份用气相色谱鉴定。另外还比较了油页岩和页岩油的元素组成以及页岩样品的固体~(13)C核磁共振波谱。结果表明,第三纪、湖相沉积油页岩热解后,生成含有大量从低碳数到高碳数正构烷烃的石蜡基页岩油;而地质年代相对古老的海相油页岩,却生成只含低碳数烷烃的芳香基页岩油:  相似文献   

4.
油页岩含油率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矿产,其资源量巨大,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资源.以河北省承德地区油页岩为原料,室内研究了油页岩中页岩油的提炼方法,并对加热温度的影响、页岩粒度的影响及保温时间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5.
油页岩被称之为“人造石油”,是世界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世界油页岩储量换算成页岩油,远大于世界原油的探明储量.随着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油品需求的不断扩大,油页岩的开发已经变得非常迫切.介绍油页岩的形成机理、中国油页岩的分布特点、油页岩的开采技术以及油页岩的用途等.  相似文献   

6.
以油页岩灰渣为主要原料,在碱性激发剂的作用下,制备了具有较高强度的油页岩灰渣基地质聚合物砌块。并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讨论了影响材料力学强度的因素,得到了最佳试验配比。  相似文献   

7.
桦甸油页岩颗粒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中研究了吉林省桦甸油页岩颗粒的基本特性,得出了该种油页岩扁平度、伸长度和球形度分布,并用相似分形维数进行了分形描述。对设计油页岩流化床锅炉提出了球形度应用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页岩/吸波剂混合比和微波功率两个因素对升温特性和微波干馏产物的产率都有一定的作用。以桦甸油页岩为研究对象,以石墨为吸波剂,在自行搭建的微波干馏实验台上,通过正交实验比较研究了页岩/吸波剂混合比和微波功率两个因素对升温特性和微波干馏产物的产率影响的相对大小。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在油页岩干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较大,微波功率越高,油页岩干馏的越彻底。微波功率和石墨配比量对页岩油产率的影响基本相当,其对干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得气体和半焦产率方面。油页岩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其温升经历了快速升温、平台期和慢速升温三个阶段,功率越高平台期越短,微波功率对温升有明显的影响,石墨配比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桦甸油页岩原位地下开采,采用近临界水的条件下使油页岩热解,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提取时间对活化能、提取率及不同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对油页岩原位热解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临界水提取温度在360℃左右、提取时间40 h以上页岩油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处理量为5 kg/h油页岩的回转干馏炉装置,以桦甸油页岩为原料,高温热灰作固体热载体,对该油页岩进行干馏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干馏过程中油页岩出油率的影响因素,经试验发现主要包括固体热载体初温、回转干馏炉转速、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混合比以及油页岩粒径大小。基于上述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热载体初始温度600℃~800℃、回转干馏炉转速15 r/min~21 r/min、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混合比2~5以及油页岩粒径分布0~5 mm对油页岩出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固体热载体初温为750℃、回转干馏炉转速为19 r/min、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比例为41及油页岩粒径大小在0~3 mm分布的工况下,油页岩的出油率达到最高,且为95%。  相似文献   

11.
The oil crisis has prompted renewed interest in direct burning of oil shale as an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A major problem in this process is the large portion of ash produced.The cementing properties of this ash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its applicability as a building material.By means of XRD, IR, NMR and ICP, we hav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burning temperature on the reactivity of ash.Maximum reactivity was obtained with ash samples produced at 700 °C to 900 °C.In this range, the strength of oil-shale-based material, with properties similar to cem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oil shale and several other kinds of solid wastes, can achieve the standard of 42.5# cement.Our study has provided an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e for a massive utilization of oil shale.  相似文献   

12.
页岩灰为油页岩及其半焦的燃烧产物,可作为建筑原材料、化工填料和吸附剂等,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为研究页岩灰制取水玻璃的最佳条件,分别以水玻璃模数和页岩灰中SiO2溶出率为指标,NaOH溶液质量分数、物料比(NaOH溶液与页岩灰的质量比)、碱浸时间和碱浸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最优方案分别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10%、物料比1:1、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00℃和NaOH溶液质量分数40%、物料比1:1、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100℃.经验证,最优方案的水玻璃模数和SiO2溶出率分别为4.816和94.337%,为最优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需求量不断上升,油页岩这种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石油替代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国内油页岩资源和利用概况,预测不久的将来油页岩的开发利用将会迎来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4.
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大面积连续分布,是未来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接替领域。提出了页岩层系油气的地质内涵,即烃源层系生成、滞留或就近聚集在生烃层系内部或紧邻生烃层系的致密储集层中,利用新技术可实现工业开采的连续分布油气资源,包括源储一体型和源储紧邻型两种资源类型。鄂尔多斯盆地是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的有利发育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源储接触面积大,页岩油气、致密油气主要在源内或近源大面积连续分布,具有“普遍含油气、储层致密、低压、低丰度”的典型地质特征,具有稳定平缓的构造面貌、较高成熟源岩广布式生排烃和大面积致密储层叠置分布的有利成藏地质背景,致密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生烃中心和厚层砂岩分布共同控制,页岩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富有机质页岩规模、热演化程度、天然裂缝等共同控制。随着页岩层系油气的深入勘探开发,以大面积连续分布为标志特征的页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将深入发展,成为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下一次大飞跃。  相似文献   

15.
地下转化工艺(in situ thermal processing)就是原地加热使油页岩中的固态有机质转化为液态页岩油和一些气态物质,然后采集、输送到地面进行分离处理。与地面干馏工艺相比,该方法有许多优点:它占地面积少,费用低,对环境破坏小。介绍了国外在该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生产流程。当今世界能源日趋紧张,我国有必要在油页岩地下转化工艺方面进行理论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油页岩的力学特性,试验采用吉林桦甸油页岩试样,利用YE-200A液压式压力试验机和自制三轴压力室,进行油页岩三轴压缩实验。通过不同围压、不同水化时间的三轴压缩实验,揭示油页岩全应力-应变、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随不同围压和水化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油页岩的破坏形式。结果表明,水化对油页岩的力学特性影响很大,使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同时,还表现出明显的延性效应;另外,围压和水化作用的对比分析表明,在围压影响下水化对油页岩强度影响比自然状态下小,油页岩因原岩裂隙发育不同水化后呈现不同的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60万吨油页岩炼油中试装置,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艺特点,结合油页岩炼油工艺要求,对此装置进行了DCS系统的设计.设计的DCS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达到平稳生产、节能降耗的控制要求,能实现自动打印历史数据,自动报警.对加速采用油页岩流化干馏炼油技术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合理利用油页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