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用国标法和试剂盒法对乳粉质控样品的生物素含量进行测定,评价两种方法对生物素检测结果差异性。方法根据两种方法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游离生物素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测定菌株的生长情况从而得到乳粉中生物素的含量。结果国标法测定所得标准曲线范围为0~1 ng/100g(R2=0.9993),试剂盒法测定所得的标准曲线范围是0~0.72μg/100 g(R2=0.9983),线性关系良好;两种方法测定生物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均符合要求并在给定值的范围内。结论两种方法对质控样品检测结果准确,稳定性好,适用于乳粉中生物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国标法和新型试剂盒法利用植物乳杆菌对生物素的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定量测出乳粉样品中生物素的含量。通过对标准乳粉质控样品的检测,测得国标法标准曲线在0.00~1.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方法检出限为2.0μg/100 g,所测样品RSD为3.22%(n=6);测得试剂盒法标准曲线在0.00~0.52μg/100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2 3),方法检出限为0.02μg/100 g,所测样品RSD为3.18%(n=6);两种方法生物素测定值均在给定值范围内,且差异不显著(p0.05)。在50%, 100%和200%添加水平下,生物素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RSD10%),样品重复性试验结果RSD小于5%。两种方法对标准质控样检测结果稳定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广西轻工业》2019,(7):14-16
目的:对比婴幼儿乳粉中叶酸含量检测的两种方法,探究其准确性及更方便快捷的检测流程。方法:分别采用GB5009.211-2014与试剂盒法测定乳粉质控样品及市售的30批次婴幼儿乳粉样品中叶酸含量。结果:国标法和试剂盒法对质控乳粉样品中叶酸含量的测定值分别为147.6±5.8μg/100g、146.4±2.9μg/100g,RSD分别为3.93%和1.98%;两种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110.38%±3.39%、98.03±8.62%。对使用国标法和试剂盒法测定30批次婴幼儿乳粉样品叶酸含量的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t=1.881,P=0.070,P>0.05说明两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标法及试剂盒法均能对婴幼儿乳粉中叶酸含量进行有效测定且结果接近,均可作为检验方法及质控方式用于实际检验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4.
国标法和试剂盒法对婴幼儿食品中生物素质量分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GB5413.1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中微生物法和商品化生物素检测试剂盒法对婴幼儿食品中生物素质量分数测定的差异性,为相关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有益参考。两方法均是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生物素具有敏感性的特点,通过测定菌株的生长变化来反映样品中生物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国标法测定标准曲线在生物素质量分数为(0.01~0.1)×10-2μg/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3),试剂盒法在(0.08~0.72)×10-2μg/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747)。以这两种方法对5份婴幼儿食品中生物素质量分数进行检测比较,两者均能有效测定生物素质量分数,国标法检测最大RSD%为2.836,而试剂盒法最大RSD%为9.777,但均不影响最终结果判断。两种方法均适合于婴幼儿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国标法相对于试剂盒法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操作过程较为繁杂;而试剂盒法的检测周期短,适合于大批量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GB 5413.16-2010与试剂盒法测定的配方乳粉质控样品的叶酸含量。方法通过国标和试剂盒法各检测10组质控样品,得到20个检测数据,从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对2种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国标法和试剂盒法叶酸测试结果平均值分别为231μg/100 g和228μg/100 g,RSD分别为8.36%和8.01%。2个方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偏差为1.16%,RSD值偏差为2.14%。结论国标法与试剂盒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叶酸含量的结果相近,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比较国标法中微生物法和商品化维生素B_6检测试剂盒法对小麦胚芽中维生素B_6测定的差异性。运用国标法和试剂盒法对小麦胚芽中维生素B_6进行测定。国标法测定标准曲线在1~8 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 6),试剂盒法在2~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 1)。通过两种方法对6份小麦胚芽中维生素B_6含量进行检测,国标法检测最大RSD为4.26%,试剂盒法最大RSD为6.38%。对于天然样品小麦胚芽中维生素B_6的测定,国标法相对于试剂盒法有更好的适用性,但操作过程较为繁杂;而试剂盒法的检测周期短,适合于强化维生素B_6的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生物素的含量。利用植物乳杆菌(ATCC 8014)对生物素具有很高灵敏性的特点,其生长与生物素含量成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测定培养后菌液吸光度的变化得出婴幼儿乳粉中生物素的含量。测得的标准曲线在0.1ng~1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9),所测样品RSD为2.8%(n=6),标准品平均回收率为89.3%~97.7%。该方法重现性较好,稳定可靠,适用于婴幼儿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基于微生物阻抗法快速测定乳粉中叶酸含量的新方法,在GB 5009.211—2022第一法的基础上制作标准系列管,优化测定条件,探索菌体的阻抗变化与叶酸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微生物阻抗法标准曲线。以乳粉质控样品和市售乳粉为试验样品,考察此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当标准系列管培养20 h,采用离心+超声破碎处理时,测定菌体的电阻率值与叶酸含量在0.000~0.100 ng/mL之间的线性关系最好。拟合出标准曲线方程为Y=8866.3X+177.38,相关性系数R2=0.9952。检出限为1.26μg/100 g,定量限为4.20μg/100 g,加标回收率为96.2%~103.6%。对乳粉质控样品和4种市售乳粉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值在3.4%~6.4%之间,总检测时间为3 d左右。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的重复性、准确度相当,但检测时间更短,可快速测定乳粉中的叶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微生物法和试剂盒法测试配方奶粉中生物素含量比较。方法 用国标方法GB5009.259-2016和试剂盒方法测试标准参考物质和不同配方奶粉中生物素含量,对结果进行精密度和相对偏差比较。 结果 微生物方法测得标准参考物质生物素平均值为173.6 μg/100g,试剂盒方法标准参考物质生物素平均值为199.4μg/100g,与标准物质指定值(189 μg/100g)相对偏差分别为8.49%,5.34%;对不同配方奶粉生物素检测,两种方法的相对偏差<10%。 结论 微生物法与试剂盒法测试配方奶粉中生物素结果接近,可综合实验室人员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方法 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 加入冻干的干酪乳杆菌测试菌球, 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 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并同时检测了28批次婴幼儿乳粉叶酸的含量。结果 本试剂盒方法回收率为95%~105%, 定量检测限为0.050 ng/mL, 日间精密度为0.6%, 日内精密度为0.7%。采用试剂盒方法与GB 5413.16-2010试管法同时检测28批次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 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598), 乳粉中叶酸含量的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于测定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磁波的屏蔽原理,采用一种新的测试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方法-屏蔽箱法,对增重率不同的化学镀银聚酰胺6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发射源与人的距离可以用发射源与屏蔽材料的距离来模拟;织物屏蔽效能随着镀层增重率的增加而提高,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屏蔽效能值趋于稳定;材料性能的变化可以用屏蔽箱法测试的数据直接反映;这种测试织物屏蔽效能的方法经济有效,且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快捷、有效的纳豆激酶纤溶活性测定方法,在研究纤维蛋白平板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透明圈面积为中间参数的纳豆激酶纤溶活力与吸光度值之间关系模型,通过测定纳豆激酶显色反应中的吸光度值,直接获得纳豆激酶的纤溶活性。结果显示改进后的酪蛋白方法可行,其模型方程为y=1877.77x-481.08(R2=0.9924)。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相关性强,准确度较高,操作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是一种高效的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碱法和超声辅助酶法分离燕麦淀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碱法和超声辅助酶法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燕麦淀粉的提取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碱法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10、料液比1∶6(m∶V)、搅拌时间为90min,该条件下燕麦淀粉的提取率为85.62%.超声辅助酶法分离燕麦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1.0%、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1h,超声处理20min,酶解pH值为7.0,该务件下燕麦淀粉的提取率为88.91%.试验结果显示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率高,反应时间短,节约能耗,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14.
酒精工厂改良湿法与半干法玉米处理工艺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酒精生产过程中几种玉米处理工艺,重点从工艺、设备、公用工程消耗、提胚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改良湿法和半干法进行了对比,得出改良湿法是综合效益最优的玉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给水管网水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对给水管网系统的节点流量连续性方程进行重新构造,用改进的Cholesky分解方法对重新构造的矩阵进行三角分解,然后使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求解.经用供水管网模型进行验证并与EPANET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共迭代5次,用时0.102 s,与EPANET混合节点-环方法的求解精度和速度非常接近,且弥补了EPANET软件的应用缺陷,可用于求解大型城市的给水管网系统.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最劣和熵值法的肉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首先从毒性、含量2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然后用最优最劣法评价各类肉制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用熵值法对各地区肉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某省5个城市4类肉制品重金属检测数据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对4类肉制品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发现,按内梅罗指数法和超标率两种评价方法计算的结果分别为熟肉干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和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而用文中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的结果为酱卤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熟肉干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对5市肉制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排序发现,按内梅罗指数法和超标率两种评价方法进行计算的结果均为A市>C市>B市>E市>D市,与文中方法的排序结果一致。对比方法和文中综合评价方法排序结果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对比方法考虑因素单一,而文中所提模型能较全面客观反映重金属污染情况,并可以有效突出不同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王茜 《食品科技》2011,(6):22-26
目的:为了解乳糖法与LST法检测大肠菌群的差异,帮助产品标准的更改。方法:乳糖法与LST法分别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液和8类食品进行检测。结果: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液的检测,乳糖法和LST法在MPN95%可信限内都是准确的、可靠的。LST法比乳糖法的平均检出率高出143%。对8类食品的检测,2种方法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LST法比乳糖法的平均不合格率高82.41%。就个体来讲,当食品中含有较多大肠菌群时,两者的结果有显著差异;当样品中含有极少或者不含有大肠菌群时,两者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结论:LST法比乳糖法的检出率高,修订产品标准时,对易被大肠菌群污染的产品应依据LST法的结果重新修订标准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法和微波法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硕莉 《中国酿造》2012,31(8):120-122
采用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分别对马齿苋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萃取马齿苋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80%vol,作用温度为70℃,时间为30min,总黄酮萃取率为6.58%.微波辅助萃取马齿苋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vol,微波功率为600W,作用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30,总黄酮萃取率7.65%.综合分析,在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试验中,微波法萃取优于超声波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TUHT产品三聚氰胺检测过程中前处理的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利用透析纸或透析袋的热熔性和透析度,通过分子隔断筛选,使三聚氰胺分子自由穿入并溶于水中。此方法与国标方法比较:透析方法的前处理省时省事,并且所用消耗品较少,总体成本较现用方法便宜,但是在使用透析纸密封样品时必须小心包扎,不能漏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