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无人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对抗装备智能水平不断提高,无人集群作战也在持续地深化和落地应用,这给认知电子战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认知电子战内涵从单体化向群体化演进。为促进认知电子战发展有效适应未来新型智能作战装备和新型无人集群作战样式,在综述认知电子战概念、内涵以及认知电子战单体智能研究的基础上,从无人集群作战背景出发,结合群体智能算法,提出了认知电子战群体智能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详细的阐述,指明了其对认知电子战的研究价值、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最后,在体系对抗的视角下,进一步对认知电子战群体智能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认知电子战是电子战系统及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而自适应能力是认知电子战的必经阶段和必备能力.电子战的发展过程,伴随着雷达技术不断发展和革新,本身就是对电磁目标及电磁环境不断认知的过程.从单平台的角度,分析了认知电子战的特点,以及单平台自适应能力可能的技术构成,而这些技术可以在单平台上进行先期研究,进而为认知电子战架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电子战模拟试验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战模拟试验场的建设为从事电子战环境模拟试验和作战训练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电子战模拟器的应用提供了支持条件。着重介绍美国电子战模拟试验场的建设规模、设备总量以及使用和服务状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功能雷达和认知电子战的快速发展所导致传统干扰决策方法难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的多功能雷达认知干扰决策方法。通过对比认知思想和干扰决策原理,将Q-Learning运用于认知干扰决策中并提出了认知干扰决策的算法步骤。以某多功能雷达为基础,通过分析其工作状态及对应干扰样式构建雷达状态转移图,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决策性能的影响,为应对实际战场提供参考。仿真了在新状态加入下的决策过程、实际战场中转移概率对决策路径的影响以及四种主要干扰决策方法的决策性能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干扰效果完成干扰决策,更加贴合实际战场,对认知电子战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电子战装备的技术发展与作战需求引出一体化电子战装备试验方法,阐述了一体化试验技术的特点,根据电子战装备的试验与作战需求,构建了电子战装备一体化综合试验与鉴定方法,并提出电子战靶场今后一体化试验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认知电子战与认知电子战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美军认知电子战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在对美军认知电子战项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认知电子战基本内涵、主要优势。最后,提出了一种认知电子战系统框架,并对该框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外军电子战作战支持业务活动和技术特点可见,多种仿真验证手段并用是作战支持系统发挥效能的必要保障。针对电子战作战支持业务活动特点,提出面向电子战装备作战数据试验验证的数字仿真系统构建方法,然后针对仿真系统构建中的两个关键问题阐述了解决途径,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说明通过雷达与雷达对抗装备间的动态闭环仿真试验,能对编程生成的电子对抗作战数据进行对抗有效性和对抗策略的快速验证与分析,进而可通过人工参与方式,制订优化的对抗策略,为保障电子对抗装备作战效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仿真分析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8.
检测设备是大型电子战装备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必须的重要支撑设备.根据武器装备系统对技术保障要求和检测系统的发展,提出大型电子战装备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设计思路,为大型电子战装备的技术保障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认知电子战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利用电磁环境、目标环境和地理环境知识以提升系统性能是推动认知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介绍了认知电子战的基本概念和国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开展认知电子战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根据认知电子战的特点对认知电子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认知电子战的研究现状和系统组成模型,并针对认知电子战系统中的侦察模块,提出了一种可行的侦察处理结构和流程,基于此,在数字信道化测频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认知技术的数字信道化测频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证明了基于认知技术的数字信道化测频方法,相比传统数字信道化测频在信噪比和测频精度上大幅提高,同时证明了基于认知技术的电子侦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战场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传统雷达电子战系统无法适应现代战场对抗需求。文中介绍了电子战系统的内涵与发展方向,总结了认知雷达对抗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发展认知雷达对抗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认知雷达对抗技术的系统架构和处理流程,梳理了认知雷达对抗系统的关键技术,为认知雷达对抗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现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自从认知无线电的概念被提出之后,认知技术迅速扩展到众多应用领域,认知雷达和认知电子战也随之出现。但是目前雷达中认知技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认知的内容、层次和深度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对“认知”与“认知科学”的发展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雷达中的认知不能仅局限于对平稳和低动态电磁环境的认知,还要增强对包含干扰在内的非平稳和高动态电磁环境的认知能力,并分析了认知技术所带来的新雷达体系结构和功能综合的发展趋势,讨论了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之间的智能博弈关系。从而为认知雷达新概念的理解和认知雷达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认知电子战是未来电子战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OODA环"理论,分析了认知无线电、认知雷达和以及典型认知电子战项目的认知原理,并对比赛博战的概念、特征和赛博作战认知过程,分析了认知电子战与赛博战之间的使能关系,探索认知电子战与赛博战的认知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与新型作战样式的不断涌现,使得雷达与电子战的博弈愈演愈烈。具备能够准确感知环境,并能够根据环境动态调整工作方式的认知能力,成为雷达与电子战系统适应未来强博弈作战环境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的发展现状,给出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的系统架构,进一步阐述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的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射频一体化认知对抗系统展开研究,提出射频一体化认知对抗系统架构,并对调用策略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对体系化认知对抗系统的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对电子战与心理战各自研究重点进行对比,以及心理战的概念与内涵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子战行动中人的作用分析,展现了电子战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体现了心理战通过电子战手段而发挥幕后作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认知电子战与认知通信、认知雷达之间的智能对抗发展趋势,分析了具有认知能力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类似于人类的初级心理过程,反映了电子战从电磁域进入到认知域的转变,由此揭示了在未来智能化电子设备的电子对抗过程中电子战与心理战交融发展的特点,从而为后续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借鉴与认知电子战中的博弈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认知技术诞生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军事方面,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出的自适应跳频技术,另一个是民用方面,从软件无线电发展到认知无线电。目前,认知这个概念被应用到了雷达和电子战装备中,为未来信息作战系统向智能化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介绍认知技术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描述认知技术在雷达以及行为学习型电子战上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认知技术在未来电子战装备系统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电子战装备软件可靠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电子战装备软件可靠性试验的概念人手,首先讨论了电子战装备软件可靠性试验的必要性,阐述了软件可靠性试验应该包含的主要内容;其次从评估指标的量化、测试用例的设计、智能化实验平台的建设3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战装备软件可靠性试验的难点:最后针对电子战装备软件可靠性试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军认知电子战相关概念发展迅速,也开展了较多的项目研究。为分析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并研判其未来发展趋势,从美高校、智库、军事科研机构、厂商4个角度,通过研究论文、报告等公开文献,对美军认知电子战关键技术发展情况,特别是其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美军认知电子战技术领域研究方向、潜在难题及对应的关键技术思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从数据、模型、平台、应用等方面给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结合电子战领域的发展情况,参考美军电子战相关理论,首次以电磁空间联合作战为核心给出联合电子战的定义,并与传统电子战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在分析传统经典作战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基于"三三制"的联合电子战应用架构和基于"云网端"的联合电子战技术架构,并针对空中和海上典型联合作战样式,对提出的联合电子战架构进行应用分析,验证了架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电子对抗效果等效推算方法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进行雷达电子战设备的作战效能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电子对抗效果等效推算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电子对抗效果等效推算方法以及模型,分析了半实物仿真试验中的雷达与真正外场试验参试雷达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雷达电子战仿真试验的替代等效推算数学模型,进而推广应用到雷达电子战系统在面对真实作战对象时的作战效能评估,为电子战靶场内外场试验的融合提供新思路,丰富了试验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