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又称生姜,性温,味辛。生姜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8.5克、粗纤维1克、钙20毫克、磷45毫克、铁7毫克、胡萝卜素0.18毫克、维生素B20.4毫克、维生素C4毫克以及植物杀菌素、油树脂、姜油酮和姜油酚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生姜调味汁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姜油树脂制备生姜调味汁是可行的,通过对生姜调味汁工艺、稳定性的研究。确定了生姜调味汁制备工艺和配方。生姜调味汁最佳配方为:姜油树脂0.1%,盐15%,糖1.7%,味精0.5%,吐温(80)0.18%。最佳均质压力为25MPa,温度50~60℃,通过两次均质可得稳定性良好的生姜调味汁产品。  相似文献   

3.
生姜性温味辣,含有姜醇等油性挥发物,还有姜辣素、维生素、姜油酚、树脂、淀粉、纤维以及少量矿物质,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此外.生姜还能杀灭口腔和肠道的病菌,达到清洁口腔和肠道消化的目的。在炎热的夏季.吃姜还可以起到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并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4.
干姜片     
一、生姜 生姜原产于东南亚。在我国,绝大部分的省都栽培生姜,其中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四川、河南等地的产量为多。 姜按颜色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红爪姜和黄爪姜两种。 生姜内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树脂、淀粉、纤维素等。挥发油中含姜油酮、姜醇、姜酚、按叶油精、茴香萜、枸橼醛等由于它所含的这些成分,不仅可调味,还可用作医药和提取香精的原料。生姜及其汁,皮以及加工后的煨姜和姜炭都是常用的药材。作为药用的姜有干姜、白姜、川姜、炮姜等。在应用时,一般将生姜进行加工,炮制成“炮姜”、“煨姜”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生姜加工品质及姜油树脂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原料生姜的加工特性,研究分析了其根茎在不同生育期及贮藏期的主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生姜根茎干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粗纤维和姜油树脂等含量均随生育期和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生姜生长前期较高,生长后期及贮藏期较低且无显著变化。生姜生长过程中,姜油树脂化学成分增加,而生姜贮藏过程中,虽有新的化合物生成,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姜油树脂中的β-萜品醇、橙花醛、乙酸龙脑酯等14种痕量挥发性成分消失,但不同时期生姜根茎姜油树脂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生姜播后4~5个月,根茎产量达较高水平,且干物质及姜油树脂含量较低,辛辣味较淡,粗纤维较少,适于腌渍加工;而生姜贮藏60d后,根茎干物质、可溶性淀粉及姜油树脂含量已基本稳定,适于生姜脱水、淀粉加工及姜油提取。  相似文献   

6.
生姜系列食品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作为调味剂,是烹调菜肴之佳品,有解腥、增味、保色作用。嫩姜可加工为酱腌菜,食之别有风味。药用为驱风剂,芳香兴奋剂,有发汗之功效,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姜可治疗多种疾病。生姜内含挥发油、树脂、淀粉、纤维及辛辣成分姜辣素等。干姜含油率2~3.5%,主要成分有姜油酮、姜油醇、龙脑、柠檬醛、β-水芹萜、桉叶醇等。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姜种植面积随之扩大,以生姜为原料的食品琳琅满目。为发展我国食品工业,丰富市场,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姜油树脂对过氧化氢引起的RAW264.7巨噬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生姜油树脂为研究对象,建立RAW264.7细胞的过氧化氢损伤模型,测定质量浓度分别为1、3、5μg/mL的生姜油树脂联合过氧化氢对RAW264.7细胞和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生姜油树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缓解过氧化氢引起的RAW264.7细胞的损伤,降低细胞及细胞培养液内的丙二醛含量,提高谷胱甘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5μg/mL生姜油树脂对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效果最好。结论:生姜油树脂对过氧化氢引起的RAW264.7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生姜油树脂通过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系统,提高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细胞的氧化性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姜提取物-糖油与油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生姜精油与姜油树脂目前生姜的峡谷种最主要的深加工产品,在食品工业中有很高的发展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分别从生姜为精民姜油树脂的组成,功能、提取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生姜油树脂微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报导以生姜为原料,经连续渗滚而制得油树脂,并以此为心材,用食用胶为壁材,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而制得生姜油树脂微胶囊,且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测定:微胶囊有效成分含量为1.7285%(W/W),水分含量3.81%,收得率为92.1%,油树脂利用率为96.76%,溶剂残留量为4.5mg/kg,从而完成了生姜油树脂微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本文用日立S—450电镜研究了微胶囊外形结构,未发现R.Zilberboim报导的微胶囊破裂情况。在有效成分检测中,用电位滴定法发展和完善了Bennett&Salamon创造的羟胺法。  相似文献   

10.
以生姜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生姜油,与口香糖用食品胶基、木糖醇、麦芽糖醇等混合制成无糖生姜口香糖.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胶基30 g,生姜油2 g,混合糖醇60 g(木糖醇52.5 g、麦芽糖醇7.5 g),所得产品姜味浓郁,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1.
民间有“冬吃生姜,不怕风霜”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说。生姜富含姜酚、姜油酮等多种芳香性挥发成分,因而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祛痰、止咳、开胃、解毒等功效。在寒冷的冬天,生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堪称“一宝”。 谚语:“一片生姜胜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康”,都肯定了姜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姜在我国南方各省栽培面积很大,收获扣每年有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生姜的食用部分是姜的根状茎,根状茎中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姜油醇及蛋白质、糖、粗脂肪等营养物质。生姜在15~18℃以上便发芽,日平均温度25~29℃是适宜发芽生长的温度。广东生姜收获后除部份供应市售外,大部份进行贮藏。由于气温较高,每年四月以后,在室温的情况已适合生姜发芽。经发芽的生姜营养成份降低,影响质量。每年生姜在贮藏过程中发芽及腐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大,为此,我们于1980年开始应用钴~(60)γ——射线照射新收获的生姜,有效地抑制了生姜的发芽。  相似文献   

13.
两种生姜风味蜜饯制品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姜具有健胃、除湿、祛寒、发汗、止吐等功效。嫩姜组织肥厚 ,含姜油酮及姜油酚成分较少 ,具有特殊的辛辣味 ,是糖渍制品的主要原料。据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 ,生姜能减轻晕车、晕船等产生的头晕、恶心、呕吐等 ,目前已研制出一种防晕生姜胶囊 ,其效果远优于一般晕车药 ,并且没有普通晕车药所引发的昏睡等副作用。英、美科学家研究发现 ,生姜及其制品可起到某些抗生素的作用 ,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十分显著。更另人注目的是 ,德国科学家研究证实 ,食用生姜及其制品具有防癌作用 ,姜中的某些成分可抑制癌细胞生长 ,这将给人类防癌研究带来新…  相似文献   

14.
生姜提取物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实验用乙醚从生姜中提取其活性成分,探讨了其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生姜提取物对微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金黄色的葡萄球、枯草杆菌、黑曲霉、青霉为0.25%,大肠杆菌0.5%,啤酒酵母菌0.125%。另外,生姜油经瞬时高温处理后,仍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_2萃取生姜油的模型方程和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生姜油的工艺条件,提高生姜油的萃取率.以生姜油萃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生姜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对萃取率可以进行较好预测的数学模型方程,证明影响萃取率的各主要因素间存在不同大小的交互作用,得到了生姜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9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80min;解析压力5.6MPa;解析温度36℃.最佳工艺条件下生姜油萃取率为:7.461%.  相似文献   

16.
以生姜为原料,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原料粒径、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料液比对生姜油提取率的影响;以生姜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工艺配方;最后通过GC-MS对提取得到的生姜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组合为:原料粒径80目、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60 min和料液比为1∶4.5(g/mL),在该条件下生姜油提取率为5.63%;经GC-MS分析鉴定出64种化合物,生姜油成分主要为姜烯、姜黄素、香叶醛、桧烯、水芹烯、橙花醛、α-法尼烯、莰烯。经感官评定得到的生姜油为浅黄色,分布均匀、无分层、具有纯正的生姜风味。经测定,生姜油酸价为5.10 mg/g,碘价169.86 g/g。  相似文献   

17.
姜油是生姜的主要深加工产品。随着萃取技术的改进,制备姜油也含有生姜的大部分功能特性如抗氧化、抗炎症;特别是姜油中富含酚类物质,使得它被广泛运用于医药及化妆品行业。姜油不仅传承了生姜去腥的作用,还保留了生姜对健康的益处。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姜油在烹饪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对比分析姜油各种提取方式的优劣,总结姜油对健康的益处,结合姜油国内外研发及市场情况,对姜油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对于生姜,民间有许多说法,如“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十月生姜小人参”等。生姜性温味辛,含有姜油酮、姜油酚等挥发油,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消除腥臊等,是很好的调味和保健食品,有健胃、暖腹、御寒、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对多种病症有治疗或缓解效果,可以说是居家必备的良药。 胃寒疼痛:用生姜末少许,加水煮片刻,加点醋,趁热服下,效果颇佳。 感冒头痛:切几片生姜,加适量的白萝卜片和红糖煎服,服后睡觉,很快见效。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粉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临泉姜为原料,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新鲜生姜进行干燥制粉,研究干燥制粉后的生姜粉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生姜粉水分含量和容重较高,而得率、水合能力、吸油能力以及感官性能都是最差的;远红外干燥的生姜粉得率、水分含量、容重是最高的,水合能力、吸油能力及感官性能都较好;热风干燥的生姜粉水合能力最好,而得率、水分含量、容重、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都紧次于远红外干燥的姜粉;真空冷冻干燥的生姜粉得率和水合能力居中,水分含量和容重最低,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有“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