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生姜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的深加工产物主要是姜精油和姜油树脂。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姜精油,姜的辛辣风味: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本文阐述了生姜的有效成分姜精油和姜油树脂的提取及分离分析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该文简介生姜风味物质构成,阐述四种生姜风味提取物―姜精油、姜辣素、姜油树脂、姜酚组成及特性;最后介绍姜精油和姜油树脂保健功能及其应用,为生姜应用开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生姜提取物-糖油与油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生姜精油与姜油树脂目前生姜的峡谷种最主要的深加工产品,在食品工业中有很高的发展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分别从生姜为精民姜油树脂的组成,功能、提取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生姜提取物的综合利用与深加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姜精油、姜油树脂是运用现代加工技术提取生姜得到的两种深加工产品。本文综合介绍了这两种产品的概念、特性、开发应用前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生姜加工品质及姜油树脂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原料生姜的加工特性,研究分析了其根茎在不同生育期及贮藏期的主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生姜根茎干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粗纤维和姜油树脂等含量均随生育期和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在生姜生长前期较高,生长后期及贮藏期较低且无显著变化。生姜生长过程中,姜油树脂化学成分增加,而生姜贮藏过程中,虽有新的化合物生成,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姜油树脂中的β-萜品醇、橙花醛、乙酸龙脑酯等14种痕量挥发性成分消失,但不同时期生姜根茎姜油树脂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生姜播后4~5个月,根茎产量达较高水平,且干物质及姜油树脂含量较低,辛辣味较淡,粗纤维较少,适于腌渍加工;而生姜贮藏60d后,根茎干物质、可溶性淀粉及姜油树脂含量已基本稳定,适于生姜脱水、淀粉加工及姜油提取。  相似文献   

6.
生姜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系统地阐述了3种生姜风味提取物———姜精油、姜辣素和油树脂的组成及特性;对生姜风味物质的构成,对影响生姜风味的几个因素———γ射线辐照、干燥、酶、提取溶剂、产地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生姜调味汁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姜油树脂制备生姜调味汁是可行的,通过对生姜调味汁工艺、稳定性的研究。确定了生姜调味汁制备工艺和配方。生姜调味汁最佳配方为:姜油树脂0.1%,盐15%,糖1.7%,味精0.5%,吐温(80)0.18%。最佳均质压力为25MPa,温度50~60℃,通过两次均质可得稳定性良好的生姜调味汁产品。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不同部位姜油的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余德顺  代明权 《食品科学》2003,24(11):79-81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同一品种生姜的带皮姜、去皮姜、姜皮姜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并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姜油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姜油成分的不同。方法以生姜粉为原料,分别采用超声复合酶法和超声法从生姜中提取得到姜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研究不同方法下姜油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两种方法提取姜油的得率分别为(6.72±0.02)%和(6.60±0.04)%;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得到的姜油中共鉴定出53种成分,超声法提取得到的姜油中共鉴定出44种成分,两种方法提取的姜油在主要成分上差别不大,前期和中期主要为萜类及其氧化物,后期主要是姜油树脂成分,但超声复合酶法提取所得姜油成分含量最高的为姜酚25.36%,其次是姜烯18.12%,超声法提取所得姜油成分含量最高的为姜烯24.41%,其次是姜酚20.14%。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姜油在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含量上存在差异,这为姜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油的提取及其对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姜油是从生姜中提取的香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阐述了姜油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姜油的提取方法、姜油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影响其活性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胜来 《食品工程》2009,(3):18-20,41
生姜是日常生活和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是一种重要的香辛调味料。生姜汁是从生姜中制取出来的汁液,用生姜汁来取代生姜可以为烹饪活动带来很多便捷和好处。围绕这些方面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生姜汁制取方法,生姜汁在烹饪中的应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2.
生姜精油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生姜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兼用的香辛调味料 ,生姜精油是衡量生姜加工特性的重要指标 ,也是生姜加工产品质量的保证。文章主要综述了生姜精油的理化性质、生姜精油的组分、生姜精油的功能作用、生姜精油提取方法及产品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生姜精油研究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鲜生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姜油树脂超临界萃取工艺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物料颗粒的大小和夹带剂五个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确定姜油树脂的最佳萃取工艺:鲜生姜50℃远红外干燥,粉碎过120 目筛,35MPa,35℃条件下萃取2.5h,质量提取率6.08%,姜辣素提取率2.78%。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的姜油树脂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出76 种化合物,其中16 种属于姜辣素,相对含量达33.95%,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的姜油树脂中富含姜辣素等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生姜为原料,以生姜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得到的生姜精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粉碎粒径、液料比和蒸馏时间可明显影响生姜精油的得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佳条件为:粉碎粒径160目,液料比19:1 (mL/g),蒸馏时间118 min,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得率为2.09%±0.01%。通过GC-MS对生姜精油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其中烯类物质39种,醇类10种,醛类3种,酯类2种,烷烃类1种,酮类1种,其主要成分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α-法尼烯、α-姜黄烯。  相似文献   

15.
姜汁啤酒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冬季啤酒市场,开发姜汁保健啤酒。采用生姜渣汁分离,再对姜汁进行处理,姜渣在糖化工段加入,姜汁在发酵工段加入,酿制出的产品质量好,口味独特,适应冬季饮用,具有防病健身,理气健胃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生姜和醋泡姜的姜油和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和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差异。以抗坏血酸为对照,评价两类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以96孔板微量稀释法比较了两类姜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两类姜提取物对HCT116(人结肠癌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Skov3(卵巢癌细胞)等肿瘤细胞的抗癌效果。结果表明:醋泡姜的抗氧化活性总体上好于生姜,其中醋姜油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IC50为0.28 mg/mL)明显强于生姜油(IC50为0.42 mg/mL);生姜和醋泡生姜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醋姜油的抑菌效果稍好于生姜油,其中最好的是醋姜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156.25 μg/mL);抗肿瘤活性基本相当。本研究结果表明,醋泡姜在抗氧化、抑菌功能上一定程度优于生姜。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萃取铜陵白姜姜精油,并通过GC/MS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DE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到姜精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87种组分。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是姜烯(21.91%),其次是乙酸香叶酯(12.45%)、β-倍半水芹烯(11.76%)、金合欢烯(11.73%)。乙酸香叶酯在铜陵白姜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生姜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莫开菊  柳圣  程超 《食品科学》2006,27(9):110-115
采用有机溶剂分级提取生姜黄酮。测定了黄酮提取液的还原力、抗氧化能力和抑制油脂的过氧化,为生姜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说明生姜黄酮的还原力高于BHT和PG。其清除ABTS+、DPPH·、·OH、O2-·的IC50值分别为1.3、23.2、40.1、84.0μg/ml。生姜黄酮对几种自由基的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ABTS+自由基>DPPH·>·OH>O2-·。但是抑制油脂过氧化值的能力比PG稍低,比BHT显著高。因此生姜黄酮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值得深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开发功能产品。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姜油树脂与溶剂浸提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比较超临界萃取姜油树脂与溶剂浸提法的差异,本文分别采用了丙酮、乙醇和超临界二氧化碳等方法,主要指标为萃取率和姜辣素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法萃取率为7.5167%,超临界法和丙酮法比乙醇法萃取率低,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姜辣素得率为0.7155%,显著高于乙醇法和丙酮法。因此若从萃取率出发,应考虑采用乙醇法,若从姜辣素含量来考虑,应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