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以四氯化锡作催化剂,水杨醛、取代苯胺、硼氢化钠、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了4种3-芳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收率为63%~73%(以氨甲基苯酚计,n/n)。产物化学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杀虫和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如5d在500 mg/L浓度下对稻纹枯病菌的防效为80%,5c在25 mg/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78.5%。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求广谱、高效、安全的鱼尼丁受体作用剂,设计并合成了9个邻氨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HPLC-Mass和IR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在100 mg/L浓度下对鳞翅目粘虫(Mythimna separata)有100%的致死率。在500 mg/L浓度下,大多化合物对同翅目的豆蚜(Aphis fabae)以及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具有显著的活性,如化合物11a、11c、11e和11g对蚜虫的活性在90%以上,化合物11e和11i对叶蝉的活性达到了100%。在500 mg/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螨虫红蜘蛛(Tetranchus urticae)没有表现出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3.
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9个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进行确证。初步杀虫、杀螨活性测试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1 000 mg/L浓度下对磷翅目的粘虫(Mythimna separata)有100%的致死率。在500 mg/L浓度下,大多化合物对同翅目的蚕豆蚜(Aphis fabae)以及稻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具有明显活性,如化合物3-溴-1-(3-氯-2-吡啶基)-N-[4-氯-2-甲基-6-[((3,3-二氯烯丙氧基)氨基)羰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14c)对蚕豆蚜的致死率达到89.29%;化合物14b对叶蝉的致死率达到81.82%。在500 mg/L浓度下,所合成化合物对蜱螨目棉红蜘蛛(Tetranchus urticae)没有表现出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4.
曹敏  朱冰春  韦伟  孙渊  薛瑞  王农 《农药》2012,51(7):488-490,493
[目的]寻找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方法]以呋喃甲酸和全氟异丙基苯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全氟异丙基的呋喃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结果]通过1H NMR和MS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其中化合物4c、4k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对黏虫的死亡率大于80%;化合物4a、4d、4g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对黄瓜灰霉病的抑制率分别为34.78%、43.48%和23.08%。[结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农药》2018,(11)
[目的]发现高活性的杀螨化合物。[方法]采用骨架跃迁的策略,设计、合成了10个3-(5-三氟乙硫基)苯基-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确证,并进行杀朱砂叶螨的活性测试。[结果]生物活性数据表明,化合物7a、7b、7c、9a、9b在100 mg/L剂量下,对朱砂叶螨致死率达100%,其中化合物7b和9b在5 mg/L剂量下,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分别为97.3%和86.0%。[结论]目标化合物7b、7c、9b,在100、10 mg/L剂量下对朱砂叶螨具有令人满意的活性,其中7b和9b在5 mg/L更低剂量下对朱砂叶螨仍表现出优异的杀螨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为先导,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肟酯基团与1,4-戊二烯-3-酮结构有机结合,设计合成了11个含肟酯结构的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液相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化合物Ⅴa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治疗活性为61.3%,与其对照药剂宁南霉素(64.6%)相当;化合物Ⅴe对TMV的治疗活性为91.2%,与对照药剂宁南霉素(97.3%)相当。在药剂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化合物Ⅴf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48.1%、56.5%和66.1%。在药剂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化合物Ⅴi对小菜蛾和蚜虫具有一定程度的触杀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61.5%和42.4%。以上活性数据表明: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植物病毒、抑菌和杀虫活性,在其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有望得到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合成了8个含嘧啶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LC-MASS进行表征,测试了其生物活性,并探讨了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在100 mg/L的剂量下,采用Potter喷雾法,化合物6a、6b、6c、6d和6e对粘虫有100%的活性;在500 mg/L浓度下,采用浸植株接虫法,化合物6a和6c对稻黑尾叶蝉的死亡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水杨酸甲酯和取代苯乙酸为原料.经缩合、环化得到中间体4-羟基-3-取代苯基-2H-苯并吡喃-2-酮,与酰氯反应,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羟基-3-取代苯基-2H-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3),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IR和LC/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25 mg/L下,化合物3k和30对黄瓜灰霉病菌抑制率分别为67.3%和73.9%;在质量浓度500 mg/L下,化合物3d、3k和3e对稻纹枯病菌的活性分别为75.0%、73.6%和100%.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8,(10)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3-苯基硫醚-1,2,3-苯并三嗪-4-酮类化合物,以发现高杀螨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含有苯基硫醚和1,2,3-苯并三嗪-4-酮活性亚结构片段化合物。[结果]合成了20个3-苯基硫醚-1,2,3-苯并三嗪-4-酮类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确证;对朱砂叶螨进行活性测试,在100 mg/L质量浓度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明显的杀螨活性,其中化合物3a、3k和4k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均大于90%,而化合物3k即使在10 mg/L质量浓度下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达76.8%。[结论]部分合成的新型3-苯基硫醚-1,2,3-苯并三嗪-4-酮类化合物,如3a、3k和4k,在100 mg/L质量浓度下对朱砂叶螨有很好的活性,尤其3k在10 mg/L质量浓度下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达76.8%,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丁酮、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Claisen缩合、Knorr环合和甲基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8个结构新颖的1-甲基-1H-吡唑-5-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Mass和1H NMR等确证。生测结果表明:化合物7a和7g在200 mg/L浓度下,对蚜虫表现出95%以上的活性;而化合物7h在100 mg/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菌具有73.8%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山蒟(Piper hancei Maxim)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存柱  徐汉虹 《农药》2012,51(2):141-143,147
[目的]研究山蒟的杀虫活性,以丰富植物源农药的来源.[方法]采用胃毒法测定山蒟对家蝇的胃毒活性,浸渍法测定山蒟对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的活性.[结果]结果显示:山药的石油醚萃取物表现较强的杀虫活性,石油醚提取物1 g/L处理家蝇12、24 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66%、90%,处理家蝇12、24、36 h后的LC50值分别为1.4000、0.5000、0.2000 g/L,接近于处理36h后鱼藤酮的LC50值(0.08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12h后的LC50值分别为2.4127、10.5163 mg/L,活性分别高于对照药物鱼藤酮的3.1727、21.5100 mg/L.[结论]山蒟具有较好杀虫活性,经检索未见相关文献曾报道山药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浸叶饲喂法测定9种药剂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5%锐劲特SC、40%辛硫磷EC、0.3%印楝素EC、0.2%高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2.3979mg/L、3.2442mg/L、3.9602mg/L、4.3820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中,防治效果较好的是5%锐劲特SC、40%辛硫磷EC、0.3%印楝素EC,其中5%锐劲特SC2000倍、3000倍防效最好,药后3d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98.69%、97.89%;其次是40%辛硫磷EC1000倍、1500倍,药后3d校正虫口减退率为93.97%、89.87%;0.3%印楝素EC1000倍、1500倍在药后3d、7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较低,但10d、15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均超过7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化合物HNPC-A8008[5-(3-氯烯丙基)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对几种鳞翅目害虫的室内杀虫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HNPC-A8008对鳞翅目害虫黏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48 h的LC50值分别为0.73、0.94、1.14、25.70 mg/L;在剂量为15、30、45 g a.i./hm2时,药后1、3、7 d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防效分别超过了81.41%、89.80%;在剂量为30、60、90 g a.i./hm2时,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防效分别超过了66.99%、72.32%。[结论]新化合物HNPC-A8008在室内对多种鳞翅目害虫表现出很高的毒杀活性;对小菜蛾、菜青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有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和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14.
应用Suzuki偶联反应和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结构新颖的N-联芳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GC-MS进行了确证。初步杀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并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如化合物9f和9g在500 mg/L剂量下,对小麦白粉病具有80%以上的防治效果;化合物9h在25 mg/L剂量下,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活性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罗兰  徐路明  姜姗  袁忠林 《农药》2012,51(7):531-532,538
[目的]从植物中筛选对萝卜蚜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方法]用冷浸提取法,以萝卜蚜为供试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并对鸡爪槭等3种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在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鸡爪槭乙醇提取物24、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2.34%和81.61%;陆英和棕榈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8.88%和83.65%。鸡爪槭、棕榈和陆英48 h对萝卜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26.08、147.96、159.53 mg/L。相对毒力顺序为鸡爪槭>棕榈>陆英。[结论]鸡爪槭叶具有潜在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脱氢枞酸(1)和脱氢枞基含氮衍生物(脱氢枞胺(2)、脱氢枞酸酰胺衍生物(3a~3m)、脱氢枞胺(取代)苯甲醛Schiff碱衍生物(4a~4i))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脱氢枞胺的抑菌活性优于脱氢枞酸,脱氢枞胺(取代)苯甲醛Schiff碱衍生物的抑菌活性优于脱氢枞酸酰胺衍生物。其中含卤原子的脱氢枞胺(对氯)水杨醛Schiff碱(4d)、脱氢枞胺(间氟)苯甲醛Schiff碱(4f)、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Schiff碱(4g)、脱氢枞胺(对氯)苯甲醛Schiff碱(4h)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4h在质量浓度为180 mg/L时对灰葡萄孢、腐皮镰孢和芸苔链格孢的抑制率达100%,抑制率接近阳性对照物放线菌酮。进一步测定了脱氢枞胺(取代)苯甲醛Schiff碱衍生物4d、4f、4g和4h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4种化合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灰葡萄孢和芸苔链格孢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f在22.5 mg/L时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最高,均大于95%,而4g在22.5 mg/L时的抑制率却最低,并且4h在45 mg/L时的抑制率较高,上述结果表明苯环上卤原子的取代位置和类型均会影响其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抑菌活性和最佳抑菌活性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