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M1(Aflatoxin M1,AFM1)的检测方法。用60%甲醇-水提取样品,1∶4纯水稀释,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样本中的AFB1和AFM1。加标浓度为0.2μg/kg,0.4μg/kg和0.8μg/kg浓度AFB1、AFM1标准品,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每个浓度做三次平行,分别计算AFB1、AFM1回收率。AFB1的回收率分别为:98.7%、97.3%及103.6%;AFM1的回收率为:100.5%、99.2%及101.5%;方法检出为0.03μg/kg。此方法对AFB1、AFM1的回收率结果均在90%~110%之间,符合国标方法中对酶联免疫试剂盒回收率的要求(50%~120%),方法快速、稳定,适用于乳制品中AFB1和AFM1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 也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AFB1与乙肝病毒两者协同致癌作用比单因素乙肝病毒诱发肝癌高约30~60倍。AFB1进入体内后主要通过引发DNA损伤发挥毒性作用, 其中DNA-加合物是最常见的损伤形式, 而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在其致肝脏损伤中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AFB1致肝脏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结出AFB1可能的致癌机制, 以期为防治黄曲霉毒素引起的肝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检测大米基质中8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对地理标志产品松江大米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大米样品经提取液乙腈水混合液(84:16,v:v)超声提取后,取部分提取液加入内标溶液,混匀后过多功能净化柱MycoSep229净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C18色谱柱 (2.1 mm×50 mm, 1.7 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黄曲霉毒素B2(Aflatoxin B2, AFB2)、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latoxin G2, AFG2)、伏马毒素B1(FumonisinsB1, FB1)、伏马毒素B2(FumonisinsB2, FB2)、伏马毒素B3(FumonisinsB3, FB3)、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 8种真菌毒素化合物,该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AFB1、AFG1、FB1、FB2、FB3、OTA 6种真菌毒素在0.5-15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AFB2、AFG2在0.125-3.75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8种化合物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s, LOQs)范围为0.01-0.25 μg/kg,比国标中相同方法的定量限降低2-80倍不等;在低、中、高三水平加标,其回收率均在95%~12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为1.5%~8.9% (N=6)。本方法前处理简单,方法利用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利用该方法检测的20批新上市松江大米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比较乐观,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低。  相似文献   

4.
乳品中黄曲霉毒素M1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曲霉毒素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的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动物的乳汁、尿液中。黄曲霉毒素M1毒性很大,经乳制品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对乳品中黄曲霉毒素M1毒性、危害、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对主要检测方法的特性及适用范围进行分析与概括,并且对未来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黄曲霉毒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剧毒且具有强致癌性,是迄今发现的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物主要是花生、玉米、稻谷、小麦、花生油等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简写为AF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其剧毒且具有强致癌性,是迄今已发现的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从1993年开始,黄曲霉  相似文献   

6.
《淀粉与淀粉糖》2007,(4):50-51
1黄曲霉毒素的性能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一些霉菌(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外观为霉菌,在水中溶解范围为10~20mg/L,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己烷、石油醚和乙醚。黄曲霉毒素分为B1、B2、G1、G2、M1五种,其中毒性最大的为B1,此五种黄曲霉毒素的性质见表1。  相似文献   

7.
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含量为50μg/kg的花生油为原料,254 nm的紫外灯为光源,通过调节紫外照射强度、照射时间以及花生油的铺展厚度,研究不同条件下紫外照射对花生油中AFB1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照射能显著降低花生油中AFB1含量,其残留量与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成正比,与油的铺...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因具有致癌性及强急性毒性,所以在食品和农产品贸易中为必检项目,尤其经过蒙牛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后,人们对黄曲霉毒素的关注愈来愈热.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目前主要关注的黄曲霉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我国规定,乳品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μg/kg,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为10μg/kg.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性极毒物质,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在烹调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对人体及动物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有严重损害作用。在所有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致癌性、污染频率均居首位,它在WTO确定的重点研究毒物中被列为首位。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B1。AFB1的原始检验方法为薄层色谱(TLC)法,此法必须直接使用标准毒素,经过多次薄层点样、展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不慎接触或吸入毒素引发急慢性AFB1中毒的危险,许多检验人员对AFB1的检测存在心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市场的不断发展, 伴随产生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尤其是毒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B1所引起的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重大问题, 现在也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重视。本文介绍了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及其毒性危害; 综述了几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 分别包括: 薄层层析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金标试纸法(gold label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GICA)等, 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以期为黄曲霉毒素B1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黄曲霉毒素迁移的影响以及去除红衣对花生黄曲霉毒素削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浸提法制取花生油时,约3%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黄曲霉毒素B2(AFB2)迁移至油中,而剩下的97%迁移至粕中;采用水酶法制取花生油过程中,约10%的AFB1、0. 1%的AFB2迁移至油中,AFB1、AFB2分别有69. 25%、77. 70%迁移至液相中;采用压榨法制取花生油时,AFB1、AFB2有约10%迁移至油中,剩下的约90%迁移至饼中;当花生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较低时,去除红衣对其削减率影响较大;而当黄曲霉毒素含量较高时,去除红衣对其削减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是多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四种亚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其中B1毒性最强。黄曲霉毒素存在于谷物、坚果、棉花籽及其他食品或饲料中,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的机率最高,它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对于乳品行业,当奶牛被饲养被污染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后,黄曲霉毒素B1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进而污染牛奶。黄曲霉毒素M1结构稳定,在牛奶加工过程中甚至是巴氏消毒都无法将其去除,直至最后被人体摄入。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限制食品或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超 《中国粮油学报》2012,27(11):10-13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玉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类和家畜的健康均有较大危害。研究热处理对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变化的影响,建立玉米粉中AFB1含量变化与处理条件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在热处理过程中,玉米粉中AFB1的残留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依据阿伦尼乌斯方程,玉米粉中AFB1含量变化属于一级反应,其活化能为42.2 kJ/mol,在100~200℃范围内,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玉米粉中AFB1在热处理过程中含量变化规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高于0.80。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烟台市谷类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采用随机采样方法,2014年4月~2017年9月在烟台辖区11个监测点采集4类225种样本,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真菌毒素标准操作程序,进行15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表明,烟台市玉米及其制品、小麦及其制品普遍存在不同种类真菌毒素污染,而大米、小米均未检出,检出率为52.44%,超标率2.22%。小麦及其制品中主要检出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c-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伏马菌素B1,检出率分别为0.8%、55.2%、0.24%,伏马菌素B1仅存在小麦(原粮)中,15-Ac-DON则仅存在湿面条中。小麦及其制品中DON均有检出,均值73.86μg/kg,馒头、面条(干、湿)、面包中DON的样本检出率100%,小麦粉为40%,小麦(原粮)为20%。玉米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检出率为53.85%,主要存在伏马菌素(B1、B2、B3)、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DON、15-Ac-DO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latoxin B2,AFB2),检出率分别为32.97%、19.78%、26.37%、21.98%、17.58%、13.19%、8.79%、4.40%、2.20%;而T-2毒素、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latoxin G2,AFG2)检出率均为1.10%;玉米油中仅检出ZEN,检出率51.85%,均值126.68μg/kg。小麦及其制品和玉米其制品中均在毒素多重混合污染同一样本状况,2种及以上真菌毒素的多重污染率13.33%,3种毒素多重污染率最高为5.33%,玉米及其制品多重污染水平高于小麦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15.
正临近春节,食用油迎来消费高峰期。土榨花生油因"无添加"、"纯天然",颇受消费者欢迎。但这些小作坊土法压榨的散装花生油安全性令人担忧,尤其黄曲霉毒素B1超标十分严重。黄曲霉毒素是什么?毒性怎样?本期将为您解读。专家解读(一)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最早被发现于1960年,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主要存在于牛奶中.卫生部官网一份有关食物中毒的说明文件指出,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致癌性很强,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μg/kg. 目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通常为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这两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操作简单,快速,但灵敏度低且会出现假阳性,需使用免疫亲和柱法进行精确定性、定量,而免疫亲和柱又存在使用繁琐、价格昂贵、储存条件苛刻、保存期短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及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单独及联合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后,多参数细胞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凋亡相关靶点基因的表达,并使用效应相加模型对联合毒性方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ZEA及AFB1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活力,其24 h的IC50分别为78.57和18.04μmol/L。与单独组相比,联合组显著(P 0.05)降低细胞活力并增加死亡率,提高细胞膜通透性、钙离子浓度、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DNA损伤程度。qRT-PCR结果显示ZEA及AFB1可通过显著(P 0.05)提高p53、Caspase-3、Bax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显著(P 0.05)降低Bcl-2的表达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对ZEA和AFB1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进行评价,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对肝脏的损害。AFB1是谷物和粮油中最为多见的真菌毒素,危害性也最强,长期低剂量的摄入AFB1除了会导致肝脏损伤和诱发肝癌之外,也会损害人体的其他器官。因此,能够有效防护人体免遭AFB1损伤的功能食品和新型保健药物已成为研究重点。近年来,天然产物因其具有生物活性显著、副作用小、多靶点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多种植物源天然产物已被报道能够抑制黄曲霉的生长产毒和AFB1的毒性作用。该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源天然产物对黄曲霉生长产毒和AFB1毒性作用的抑制作用以及其相关抑制机制,为进一步开展AFB1毒性损伤的防护研究工作,开发能降低AFB1对人和动物的毒性损伤的新型保健药物和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实验室筛选保藏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降解菌M19产生的降解酶PADE为对象,对其AFB1降解液进行薄层色谱及荧光光谱分析(LC-MS),分析降解产物可能的结构变化,并利用液相质谱检测AFB1降解产物。薄层色谱检测结果:有机相和水相降解液均未检测到新的荧光吸收物质,表明降解产物没有荧光吸收;荧光光谱检测结果:AFB1降解产物的荧光明显减弱;液相质谱检测结果:发现质荷比为227.18的物质P。结果推断:AFB1降解过程中内酯键断裂,产生一个分子量为226的降解产物P,利用Xcalibur软件分析其分子式为C14H10O3,并根据AFB1降解后的LC-MS图谱分析以及AFB1降解产物的相关文献对降解途径进行假设。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同步测定水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G2)、黄曲霉毒素M1(AFM1)、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 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 DON)、镰刀菌烯酮(Fus-X)等11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试样样品以乙腈/水溶液(84+16)提取,Myco Spin 400多功能柱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目标物在各自的线性响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18,定量限(LOQ)为0.1~20.0μg/kg,加标平均回收率(n=3)为62.8%~11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19.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水产品中痕量真菌毒素的多残留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