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油气输导体系沟通烃源岩与圈闭,在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油气输导体系的输导机制,对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输导机制从根本上来说是油气在空间输导网络中的运移机制,主要包括输导载体、输导动力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化规律,提出油气输导体系的分类命名原则为输导关键时期—输导方向—输导动力—输导空间,据此可以确定油气输导体系的有效性,进而预测油气藏的分布以及指导油气勘探。以东营凹陷南斜坡为例,将其明化镇组沉积末期的油气输导体系分为3类,分别为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向上—中高压—中孔隙油气输导体系、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横向-向上—中高压—大孔隙油气输导体系和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横向—中高压-浮力—大孔隙油气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垦东北地区古近系油气输导体系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不明确等问题,基于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分析输导要素的发育特征,并对输导能力及组合类型进行了评价和划分,明确输导体系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成藏期活动性较强的油源断层与侧向连通砂体或不整合输导层是油气输导的重要通道;断层-砂体/不整合侧向分流系数大于下限值时,油气可沿断层向砂体/不整合输导层侧向充注。根据输导要素组合特征和输导能力划分出5类输导体系,其中Ⅰ、Ⅱ、Ⅲ型输导能力强,Ⅳ、Ⅴ型输导能力弱,造成现今垦东北地区中部多层系富集,东部、西部深层聚集的油气分布特征。该研究成果对垦东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各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的系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要划分层次,即针对不同盆地和同一盆地不同等级的研究对象(盆地、区带和局部构造等),分别研究其输导体系特征以及其对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油气输导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动态性,即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输导体系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油气大规模运聚时期的输导体系才能控制油气成藏与油气分布,因此要恢复成藏期输导体系特征,才能有效识别其输导能力与正确预测油气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为例,深入探讨了油气输导体系的层次性与动态性,阐明了这一研究方法对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输导体系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研究中的核心和难点。国内对于输导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相关基础理论尚不完善,对于输导体系的研究仍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输导体系尚未具有统一的定义和分类方案,文中将其定义为油气从烃源岩运移到圈闭的过程中,各种潜在或已知的油气输导体的三维几何形态、内部构成、流体输导能力综合以及不同输导体的空间配置形式和时间上与生油期的匹配关系。并将油气输导体系分为两大类、6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及地震解释等资料,对红河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主要油气输导体系(包括输导层及断裂)进行研究,分析油气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控制作用。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研究区油气成藏关键时期的古动力,结果表明,在延长组长8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超压系统,且超压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古动力。在延长组油气输导机制及油气运聚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在超压系统内长8段油气输导体系是由有效输导断裂及与其连通性良好的输导层共同构成的断—缝—砂输导体系。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为沿压力差方向向有效低势区聚集,具有侧向封闭条件或物性"甜点"以及有效低势区的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是研究区下步的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输导体系的分类、输导性能研究入手,将油气运移方式分为直接运移和间接运移方式,并进一步对间接运移方式进行了分类。对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在空间上的不均一性及其影响要素(孔渗性的作用、断层的作用、天然裂缝的作用、不整合面的影响和作用)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也进行了探讨。在宏观时间尺度内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是幕式变化的,在微观时间尺度内各种不同的输导体系则表现出随时间变化而异的特点。在同一个含油气系统中,各种类型的输导体系必须在时空上相匹配,才有可能形成具经济价值的油气聚集与成藏。   相似文献   

7.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油气输导体系被喻为连接烃源岩和圈闭的桥梁与纽带,控制着油气成藏。在介绍输导体系的概念、特征、分类、要素、影响输导的因素等基础上,认为影响输导体系输导的因素主要包括输导要素的地质特征("征")和油气输导能量("能"),提出了"征能控输"的观点。简述了输导体系的控藏作用,指出输导体系控制输导路径、成藏时间、地点、类型及规模。总结了输导体系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存在问题,指出输导体系今后研究内容的重点是输导油气的条件、与圈闭的配置、输导效率、控藏作用等,研究方法和思路应向先宏观后微观、先地质特征后输导能量、先定性后定量、由深层到浅层,立体的、动态的、多因素分析的源—输—藏一体化方向发展,研究手段应向多学科综合,地质与物理模拟、计算机模拟结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地震、钻井和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等为基础,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油气输导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油气优势输导通道特征,量化表征了研究区内油气输导能力,研究了濮卫地区盖层分隔槽与供烃中心位置的相对偏移对油气优势输导通道及油气富集的影响。通过计算油气输导量,对断层的油气输导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濮卫地区东翼断层的油气输导能力大于西翼和南翼,濮卫洼陷带北翼古云集地区南部、东南翼濮65-濮75断块区为下步精细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9.
文中利用盆地流线模拟结果对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油气运聚单元进行了精细刻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各油气运聚单元内不同类型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源上油气藏细分为9个油气运聚单元,源内及源下油气藏细分为11个油气运聚单元.20个油气运聚单元输导的油气中,断层输导的油气为52%,砂体输导的油气为3...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油源断裂附近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机制及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一条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时空差异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油源断裂输导油气能力时空差异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同一油源断裂不同活动时期输导油气能力存在着差异,活动能力相对较强时期油源断裂伴生裂缝相对发育,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强;反之输导油气能力较弱.(2)同一油源断裂同一活动时期不同阶段输导油气能力存在着差异,活动时期输导油气通道为伴生裂缝,输导油气动力为剩余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差和浮力,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强,而停止活动后输导油气通道为填充物孔隙,输导油气动力为浮力,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弱.(3)同一油源断裂活动时期不同伴生裂缝发育部位输导油气能力存在着差异,伴生裂缝(宽度和活动速率)发育部位,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强;反之输导油气能力弱.(4)同一条油源断裂停止活动后不同凸面脊输导油气能力存在着差异,凸面脊(宽度和幅度)发育部位,输导油气能力较强;反之输导油气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1.
流体势场在三肇地区天然气运聚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气流体势场是判断油气运移方向、研究油气运聚规律、划分供油气单元及油气成藏系统、计算油气二次运移分配量的重要方法,对三肇地区不同地质时期油气流体势场的恢复结果表明,流体势场可以指明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地区,对指导油气勘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断层对流体势空间分布的影响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研究流体势及其对油气运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断层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从理论上阐述了断层与流体势之间的关系,依据断层封闭与开启时断裂带特征阐述了断层层存在对流体势的影响,得到了断层对流体势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只有侧向封闭和垂向启断层的存在才会改变流体势,使其空间分布形态发生改变,前者作为相对高势带,由此向其附近四周势能值降低,阻止油气的侧向运移,后者作为相对低势带,由此向其附近四周势能值增大,其附近四周油气向其汇聚运移,所建立的断层对流体势空间分布影响的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登娄库组气势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不仅证实了上述结论,而且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轮南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系统油气成藏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作者以“油气运移动态富集”思想为指导,分析了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系统油气显示和油气产出状态空间分布的规律,指出这一“油气运移成藏体系”具有大面积“汇聚式”油气运移充注特点,晚期(喜马拉雅期)充注成藏是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提出了“高毛管阻力低浮力梯度(流体势梯度)封闭”,“网格状储集层”,动态油气成藏机制的最新认识和高产稳产井的布井原则。指出轮南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系统油气资源丰富,油气成藏具有规律性,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垂向运移及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研究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运聚成藏特征的基础上 ,对油气垂向运移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指出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唯一通道。油气沿断裂既可发生向上的垂向运移 ,又可发生向下的倒贯运移 ,主要取决于油气垂向运移的动力。如果源岩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其生成的油气可同时发生向上和向下的垂向运移 ;如果源岩不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其生成的油气只能发生垂向运移。油气垂向运移动力和通道发育是决定油气垂向运聚成藏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在松辽盆地具体表现为 ,长期断裂控制着沙河子组~营城组源岩生成天然气在浅层的聚集与分布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和T2 断裂共同控制着扶、杨油层的运聚与分布 ,T2 或T1 至T0 6断裂控制着黑帝庙油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层压力、流体势,结合原油密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中浅层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不整合3类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砂体–断层–砂体、断层–砂体–不整合、断层–不整合3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油气运移模式,形成了反"Z"字型输导运移模式、阶梯状输导运移模式;其次,控制了油气空间分布特征,断层–砂体–不整合型和断层–不整合型决定郑家–王庄地区油气具有"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运移距离远"的特征,单一的砂体–断层–砂体组合类型决定胜坨、单家寺地区油气具有"油气藏类型单一、运移距离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源外隆起区是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近年勘探的重点区带,其石油地质条件区别于近洼陷带。综合利用地震、测井、油藏等资料,对隆起区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定量评价方法。隆起区以侧向长距离运移成藏为特征,多次跨断层运移为特色;断裂对油气晚期成藏具有控制作用。富足的供烃单元是油气远源富集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圈闭与主汇聚脊的组合构成良好的空间输导格架,圈闭捕获能力和运聚强度的时空匹配是富集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了油柱高度序列法和SGR图版法两种定量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了隆起区油气运聚强度和富集潜力,有效指导了隆起区的勘探且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渤中油区地下流体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地下流体运动的能量变化,指出控制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根本因素是地下流体力场,即流体势的分布特征.应用自已研制的CPPS系统软件,综合其它地质资料,分析了渤中油区主要产层的流体势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可能的聚集场所,认为:(1)从能量的观点出发,采用势分析方法是研究地下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正确途径;(2)用地震层速度求取地下流体动力学研究所必需的地层压力资料;(3)根据势分析确定渤中油区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以从凹陷向凸起为主,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是石臼坨凸起、石臼坨与沙垒田凸起的接合部到渤中凸陷的斜坡带;其次是渤南凸起及其东北部的断裂发育区,渤中凹陷到石臼坨及渤东低凸起的斜坡带.该区实际含油气前景可能比目前业已了解到的更为可观.  相似文献   

18.
盆地封隔体及其地质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地封隔体即盆地中异常流体压力封隔体,又叫流体封隔体或压力封隔体.它在三维空间上被封隔层所封闭.封隔体的形状各异,规模可大可小.由于封隔层的封闭作用,封隔体中的流体具异常压力,因此封隔体是封闭的水动力系统,其内部相互连通,与外部则是隔绝或有限连通,同时也是油气生、运、聚的单元.研究盆地封隔体对于了解地下流体的运移、油气的聚集、油气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的划分以及油气勘探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潜山油气运聚及分布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轮古西潜山油藏是沿奥陶系顶部不整合构造分布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隐蔽油藏,油气分布不受现今局部构造高点控制.潜山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是由岩溶缝、孔、洞相互交错、切割、连通所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络体系,主要分布于距潜山顶面0~160m深度段.在岩溶缝洞体系内,油气受浮力驱动并取道阻力最小的路径发生运移.其运聚过程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的控制:①缝、孔、洞发育带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流体输导通道的空间分布;②构造格局控制了油气运移的区域最终指向和局部运移取向;③构造格局、流体输导体系和油气供给源三者之间的空间配置决定了油气运移路径的空间分布.由此,可应用多参数综合分析方法对本区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作出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特征及对成藏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广  于丹  孟庆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4):39-42,i0004,i0005
通过油源对比,得知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主要来自齐家一古龙凹陷的青山口组和嫩一段。油气运移存在五个主要方向,第一个为古龙凹陷生成的油气经平洋至江桥的运移方向;第二个为古龙凹陷生成的油气经他拉红、白音诺勒至阿拉新的运移方向;第三个为齐家凹陷生成的油气经泰康隆起带的北部至富拉尔基的运移方向;第四个为齐家凹陷生成的油气经泰康至阿拉新的运移方向;第五个为阿拉新至富拉尔基的再运移方向。砂体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层起转向、汇聚和沟通作用。油气主要有两期运移,第一期为嫩江组沉积末期,第二期为明水组沉积末期-老第三纪初期。油气运移方向是控制西斜坡区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只有位于油气运移方向上的那些圈闭聚集油气才是有效的;也是今后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