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姚宏  吕泓 《微特电机》1994,(5):17-20
齿宽是步进电动机齿层几何尺寸中最关键的一个参量,对步进电动机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齿层比磁导法为手段,通过对步进电动机的齿层结构尺寸整机进行优化设计,比较系统及全面地研究了齿宽对转矩及矩角特性的影响,从而得出了最佳齿宽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行波接触型超声波电机定子齿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行波接触型超声波电机定子振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定子振动的固有频率和幅频特性,阐述了电机中定子齿的设置对定子振动的作用。针对三种不同的定子环模型,分别讨论了定子齿对固有频率、振幅及电机转速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不等齿宽提高多槽少极隔齿隔相绕组永磁电机转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特殊的低速直接驱动应用场合,要求电机要有较高的转矩密度.传统等齿宽近极槽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结构约束磁负荷和线负荷的关系,成为其实现高转矩密度的瓶颈.为提高近极槽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输出能力,采用交替不等齿宽和齿顶宽提高多槽少极隔齿隔相绕组永磁电机的转矩.通过分析多槽少极隔齿隔相绕组永磁电机的电路和磁路结构,推导了电枢齿齿磁通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交替不等齿宽提高电机转矩的本质.最后利用Ansoft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96槽80极外转子永磁同步电动机在不同齿宽时的转矩,以及电枢齿和辅助齿的齿磁密.结果表明,采用交替不等齿宽和齿顶宽降低了电机定子齿的饱和度,大幅度提高了隔齿隔相绕组永磁电机的转矩.  相似文献   

4.
混合式步进电机稳态运行时齿层磁导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怀  王宗培 《微特电机》1996,(5):6-8,12
利用混合式步进电机的非线性稳态仿真程序计算出电机稳态运行时齿层磁导的波形,分析了电机磁路饱和效应对齿层磁导的影响,讨论了齿怪磁导波与步进电机同步转矩之间的关系,并从改善齿层磁导波的角度研究了步进电机齿层参数的合理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电机齿压条脱落的原因,改进齿压条点焊工艺,从而保证齿压条点焊质量,提高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电机施加偏置力矩是一种齿隙非线性补偿的常用方法,但完全消除齿隙的影响则需要更为深入的控制策略.以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加偏置力矩后的系统进一步展开研究.通过应用Backstepping方法选择控制Lyapunov函数(CLF),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控制策略,完全消除了齿隙非线性对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案能够保证系统稳定地跟踪参考输入,同时保证整个控制系统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行波超声电机单面驱动、输出力矩小以及激励电压与疲劳寿命受限于胶层强度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夹持式双面齿型行波超声电机.电机采用夹持式双面齿型定子和双转子结构,不仅可施加较高激励电压,而且可实现双面驱动.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电机定子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模态分析获得电机定子的B(0,8)阶弯曲行波模态振型及其谐振频率,并通过...  相似文献   

8.
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齿层比磁导稳态仿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提出了一种以磁链为状态变量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仿真模型,这种模型取代电感和反电势而直接利用电机的齿层参数进行计算。本文对一台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型号90BYG550A)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测很相近,这说明文中提出的模型是正确可靠的。作为齿层比磁导动态分析理论的基础,本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述一种低成本、高效节能环保单相塑封异步电机,即定子不等齿宽冲片铁心的优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基于Magnet有限元软件,分析出原方案中定子磁场旋转一周,每极定子绕组相邻定子齿磁通密度周期性出现极度饱和现象.设计了定子不等齿宽的新型冲片结构,利用Magnet软件对新结构方案进行分析,导出分析感兴趣的曲线数据.分析数据表明,电机磁通密度分布趋于合理,电机各项性能指标符合预期.制作了样机进行试验对比,试验数据与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即定子不等齿冲片铁心在不增加原材料的情况下,输出功率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定子的振动、定转子的法向接触和切向摩擦,考虑了定子齿结构,采用解析法建立了环形行波超声波电机定转子接触摩擦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定子表面质点与转子间的接触时间和切向摩擦力以及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此外,也对考虑定子齿结构和忽略定子齿结构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相同的预压力下,考虑定子齿结构时,定子表面质点与转子的接触时间比忽略定子齿结构时要长,而且转矩-转速特性的计算结果要低于忽略定子齿结构时的计算结果。最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考虑定子齿结构时的计算结果比忽略定子齿结构时更接近实验值,说明考虑定子齿结构的接触摩擦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定转子间的接触和摩擦特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交流牵引电机转子轴向通风孔存在散热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转子齿部轴向通风槽结构。通过建立交流牵引电机共轭传热分析求解域模型并对其开展传热分析,得到相应的流体场与温度场分布图,根据该分布图并针对其转子端环与齿部温度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转子齿部轴向通风槽结构;分析了该新型通风槽结构参数对电机转子散热效果及电机相关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了通风槽最佳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与传统轴向通风孔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转子齿部轴向通风槽结构相对于传统轴向通风孔结构,在保持电机相关性能指标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其转子齿部与端环的温度得以明显降低,从而显著提升了其通风散热效果,对于降低电机总体温升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浩青 《微特电机》2001,29(5):36-36,39
分析了提高串励电机齿轮加工精度的方法及关键工艺,探讨了硬齿面刮削工艺的可行性,介绍了实际应用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一台36槽30极大功率永磁牵引电机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电机二维电磁场模型,计算了辅助齿宽度和高度变化后永磁牵引电机齿槽转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增加辅助齿后可以降低齿槽转矩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辅助齿宽度和高度尺寸可以显著降低齿槽转矩。  相似文献   

14.
主泵屏蔽电机是化工厂以及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运送高温、高压、毒性、腐蚀性、放射性的液体,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对化工厂及核电站回路系统非常重要。针对主泵屏蔽电机内发热与冷却的复杂性以及工作在密封高温条件下的特点,以一台5000 kW主泵屏蔽电机为例,采用温度场基本理论,用有限体积法对其端部齿压板和锥形环的温升进行数值计算,找到了工厂实验过程中电机端部温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电机设计阶段把握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齿谐波绕组的空载和负载特性,应用电机理论定性分析了转子齿谐波电动势的产生机理及特点。根据其特点,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齿谐波绕组电动势波形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一台齿谐波励磁的混合励磁永磁同步发电机的齿谐波绕组电压随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的变化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齿谐波绕组特性与电枢绕组特性不同,其受磁路饱和影响较大。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童涛  童超  李唐兵 《微电机》2021,(2):19-24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可利用双谐波(基波和三次谐波)电流输出转矩,需同时基波和三次谐波绕组因数及磁动势谐波含量;分数槽集中绕组的绕组因数小于1,且磁动势谐波含量丰富;针对该问题,提出采用电枢齿与辅助齿齿靴弧度不等的五相双谐波电机,根据解析推导出不等齿靴对双谐波电机绕组因数和磁动势谐波分布的。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仿真,验证了不等齿靴的双谐波永磁同步电机有更高的空载反电动势基波、三次谐波含量和更低的七次、九次谐波含量;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基于不等弧度齿靴的双谐波电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考虑齿槽相对运动及磁路饱和的情况下,对齿回路法的理论和求解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特殊边界条件的处理,磁导曲线的求取,电流列向量的变换,磁路目的形成及求解;最后对齿回路磁场与普通单回路磁场对比及齿回路法的应用范围,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新型连接尾部附件通常采用端面齿锁定机构,采用传统工艺加工不能锈钢尾部附件端面齿时,经常发生滚齿轮打齿现象,从而导致不锈钢尾部附件在生产成本这高。文章从仿形斜轧的成形机理入手,重点分析不锈钢端面齿加工中的各种失效方式及其解决方法,提出加工端面齿的齿轮的设计方法和调整要点。实践证明,采用仿形斜轧工艺加工不锈钢端面齿具有延长刀具使用寿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12槽/10极磁通切换永磁电机(FSPMM)提出了定子切边齿、转子U型槽齿、转子凸缘齿3种新型齿形,以有效减小FSPMM电机的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通过2-D有限元法从平均转矩、齿槽转矩、转矩波动等方面对不同新型齿形的FSPMM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3种新型齿形状,特别是转子U型槽齿和凸缘齿可以减小齿槽转矩和转矩波动,平均转矩只有轻微的减小。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省永磁、高推力性能的新型多齿开关磁链直线电机;推导分析直线电机端部开断引起的电磁推力与定位力特点,比较3种端部辅助齿形状对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内部齿相同的端部辅助齿可使直线电机得到较好性能;与旋转电机同样电枢高度及齿槽宽度的直线电机电密偏高,故增高电抠使槽面积增大到2.5倍,之后分析FSPM直线电机非饱和时推力表达式及饱和对电磁性能的影响,永磁优化分析表明21 mm高度永磁体可以使本设计电机达到最大推力,最后示出了不同轭部高度、不同气隙时,最佳永磁体高度的选择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