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PIM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不同厂家DCS数据进行采集,运用OPC技术建立信息管控系统,实现办公室和生产现场的信息沟通,完成过程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网络集成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
OPC技术及其对工控系统开放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OPC技术为组成开放式工控系统提供了有效工具,促进了工控系统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本文在简述OPC技术及其应用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OPC技术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通过OPC接口实现对现场实时数据的一致访问,实现不同应用软件间的即插即用,实现控制系统的集成与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3.
OPC技术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实际的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论述了OPC技术及其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开发OPC服务器的要点和部分关键代码以及读取现场设备数据的流程图,并利用西门子的WinCC监控软件设计了WinCC应用程序,将OPC服务器和WinCC应用程序分别应用到Profibus现场总线系统和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系统当中,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有效地实现了控制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B/S结构下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OPC技术为组成开放式工控系统提供了有效工具,促进了工控系统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本文在简述OPC技术及其应用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OPC技术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通过OPC接口实现对现场实时数据的一致访问,实现不同应用软件间的即插即用,实现控制系统的集成与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5.
OPC技术是实现控制系统现场设备级与过程管理级进行信息交互的关键技术,是实现不同的现场总线协议之间互操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板坯跟踪系统中应用了OPC技术,介绍了OPC数据访问规则,以及OPC接口的相关概念、接口标准,实现了通过OPC接口连接不同的现场总线,完成了现场设备级与过程管理级网络的信息交换.给出了OPC服务器、客户端的相关设置,客户端开发的基本步骤,并讨论了OPC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领域所产生的效益以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现场总线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及OPC Server/Client的开发思维,详细讨论了基于OPC技术实现的DeviceNet、LonWorks及ProfiBus的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系统既能实现基于局域网的本地实时监控,同时又能实现广域网扩展的远程实时监控,为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实现和优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应用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接口和连接多服务器的OPC客户端开发了基于多现场总线的动态数据交换的实验平台,解决了不同监控系统之间实时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控制系统的集成的难题。首先介绍了OPC体系结构,分析了实验室内四种OPC服务器端的特点,并用组态王OPC客户端实现了和四个OPC服务器的动态连接,最后给出了在某糖厂应用OPC技术改造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8.
OPC技术在核电厂生产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来自不同厂商设备的现场生产数据集中到核电厂主控室中进行监控和操作一直是一个难点,结合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工业数据标准对核电厂中数据传输技术和监控系统架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IabVIEW软件编写客户端与OPC Server进行通讯,为核电厂等生产企业开发灵活、开放的监控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井晶 《工矿自动化》2015,41(5):116-118
针对现有煤炭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的通信协议种类多,存在数据转换、集成难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ASOPCDA.DLL动态链接库的OPC服务器,详细介绍了该服务器的开发流程及其在选煤厂中的应用.该服务器可将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转换为OPC通信协议,方便上层软件对下层设备的数据集成与整合,为实现信息化提供通信协议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异构网络下的Web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Web的工业信息监控系统的实现,着重研究了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的Web动态发布技术.借鉴基于DCOM的分布式系统设计方式,采用OPC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工业现场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之间的数据共享,并提出了OPC客户端以ActiveX控件的形式在浏览器中与现场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案,不但实现了异构网络之间的数据共享,而且改善了传统的以数据库为中心的Web监控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实时性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公司对数控磨床车间的掌控力度不足问题,提出了基于西门子通信技术的数控磨床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过SIMATIC NET工业以太网,实现SIMATIC NET OPC 服务器与西门子数控系统中的S7系列PLC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利用SIMATIC NET所提供的通信模块把数据提供给SIMATIC NET OPC客户端。在数控磨床车间SCADA系统中,采用WinCC作为SIMATIC NET OPC的客户端,同时开发了基于VB高级语言的SIMATIC NET OPC客户端,以增加SCADA系统的功能。基于SIMATIC NET的SCADA系统实现了对数控车间的数据采集与设备监控,为公司下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VB中利用OPC访问WinCC实现下位机实时报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海涛  苏建元 《测控技术》2005,24(11):50-52
介绍了在VB语言中利用S7 OPC Server访问WinCC中的数据并通过RS-232将开关量传送到报警控制箱DSR32B,然后经HD-MX2560巨型音视频切换矩阵实现对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报警的方法;重点叙述了自行设计的某卷烟厂报警系统的通信协议和通信程序;半年多的运行表明,客户端利用OPC访问服务器兼容性强,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OPC技术在机场灯光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燕妮  丁维才 《计算机工程》2005,31(Z1):273-274
分析了机场灯光监控系统设备、通信协议的多样性,说明了OPC的技术特点,给出了OPC服务器、客户端在机场灯光监控系统中的实现过程及效果,从而解决了机场灯光设备的多样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应用OPC通信技术和Web开发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Rockwell实验室网络监控系统。OPC的应用多是基于C/S模式的,这导致在传统B/S模式网络监控系统下,数据通信过程要通过OPC服务器、OPC客户端和实时/历史数据库多层通信,存在一定的实时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开发框架,实现了与控制对象的实时通信。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实时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并且可脱离Rockwell的编程软件对设备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PROFIBUS-DP是一种用于现场设备级控制系统和分散式I/O通讯的协议。本文从开发的角度描述了使用SPC3实现PROFIBUS通讯接口的一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采用PID算法的过程控制系统,最后利用OPC接口技术在以太网上实现数据服务与监控的分离,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OPC(OLE for processcontrol)及其相关技术,提出了OPC数据访问服务器的组成模型。在分析OPC数据访问服务器两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以WTOPCSvr.DLL工具包为平台,使用工具开发模式实现其开发的主要步骤。重点阐述了基于PA150通信协议,OPC数据访问服务器中硬件驱动通信模块采用串口编程方式实现的方法,并给出了通信两端的主要配置过程,基于该方法和过程的OPC数据访问服务器已成功应用在某煤矿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油田生产组态监控管理系统建立在GPRS数据采集、传输和注册转发系统基础之上,设置OPC服务器,采用分布式网络控制方式,现场设备节点、后台数据库和前台控制通过OPC技术交换信息。OPC标准为不同协议、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互联提供统一平台,实现对系统参数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实践表明:它使得系统与设备之间,包括从工业现场到MIS和更远距离,完全无缝隙地、真正开放和方便地进行企业级的通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护通常采用防火墙技术和多种复杂的应用层协议协同完成,但是未涉及应用层协议的深入分析。为了更好地保障工控网络数据访问的安全,结合工控网络报文定制性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基于应用层协议解析的安全防护策略。该方案在工业防火墙的基础上,通过对工控网络通信协议的报文深入解析,直接在报文层面解析过滤,从而拦截与功能实现无关的报文,并发现隐藏较深的威胁。以OPC协议为例,搭建了基于应用层协议深度解析的工控网络安全仿真测试平台,并利用石化企业现场设备的通信数据对该平台进行了验证。所提出的安防策略为工控网络安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基于应用层协议解析的方案,具备较高级别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信息》2009,(5):89-91
本文介绍了ABB公司最新开发的基于现场总线及OPC技术的智能化马达控制中心MNSiS系统,从产品的硬件结构特点、主要功能、通讯网络结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MNSiS的结构更加模块化和标准化,使得设计和应用更加简单;采用智能传感器,从而使得一二次分离的结构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采用了通用的网络设备和OPC技术,系统更具开放性;不同的上层控制管理系统可同时从MNSiS获取信息;同时满足DCS快速响应的要求以及其它上层监测系统全面信息传递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