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甲醇液相羰化制甲酸甲酯新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两种新的用于甲醇液相羰化制取甲酸甲酯(MF)的催化体系──环氧丙烷(PO)助催的含氮有机碱:三乙胺和咪唑。试验结果表明,无环氧丙烷助催的三乙胺和咪唑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但催化活性极小;添加少量环氧丙烷助催的三乙胺和咪唑,其催化活性显著提高。相同时间内的甲酸甲酯摩尔收率分别提高110倍和350倍。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环氧丙烷助催的三乙胺和咪唑催化体系具有奇特的反应温度~产物收率关系:90℃附近的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CO2加氢制低碳烯烃Fe/Silicalite—2催化剂研究:Ⅲ,K—F…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低碳烃烃选择性的K-Fe-MnO/Si-2担载型催化剂:考察了V(CO2)/V(H2)比、反应温度,反应气空速和反应压力对K-Fe-MnO/Si-2催化剂CO2加氢反应制低碳烯烃选择性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低碳烯烃选择性的K-Fe-MnO/Si-2担载型催化剂;考察了V(CO2)/V(H2)比、反应温度、反应气空速和反应压力对K-Fe-MnO/Si-2催化剂CO2加氢反应制低碳烯烃选择性及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催化剂稳定性及再生性能,对催化剂进行差热-热重分析结果表明,K-Fe-MnO/Si-2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稳态强度浓度周期振荡操作,对Fe-P-O体系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采用了三种浓度振荡反应形式,均使OCM反应与稳态操作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强制浓度振荡操作对OCM催化过程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碳化铁超微粒子(UFP)催化剂制备的基础上,采用内径5mm连续流动加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对该催化剂性能做了系统评价,在无原料气循环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5MPa、320℃和空速(VHSV)约600h-1条件下,反应20h达到催化剂活性稳定期,测得20—48h期间CO的平均转化率达96.1%,丙烯在气相产物中的平均摩尔百分含量可达67.3%。同时讨论了反应温度、压力、原料配比、还原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与国内外现有的F-T合成催化剂相比,碳化铁超微粒子催化剂是一种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在丙烯和双氧水的环氧化反应中,用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的Ti-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溶剂及添加剂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氧水(H2O2)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其本身与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其有效利用率和主产物环氧丙烷(PO)的选择性随反应温度的提高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提高丙烯压力对反应结果影响不显著。单甲醚(MME)与丙二醇(PG)是主要副产物。反应体系中,加入无机碱有助于提高主产物的选择性,但严重降低了反应速率;加入无机酸促进副反应进行。甲醇是较好的溶剂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新型单茂钛化合物五甲基茂基三对甲氧基苯氧基钛[CpTi(O—C6H4—OCH3)3]主催化剂,并与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组成催化体系进行苯乙烯高效间规本体聚合,其催化活性高达143×105g/(g·h)(每克Ti每小时生成的sPS),单体转化率达到916%,产物聚苯乙烯的间规度大于95%,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在(32~81)×105可调。考察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主催化剂CpTi(O—C6H4—OCH3)3和助催化剂MAO的摩尔比等聚合条件对苯乙烯本体聚合的影响;并发现可通过外加三异丁基铝来提高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降低甲基铝氧烷用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Fe(2/3)xNi1-xSO4-P2O5/γ-Al2O3催化剂对1-丁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n(Fe)/n(Fe+Ni)比、焙烧温度、担载量及载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n(Fe+Ni)=0.72的Fe0.53Ni0.21SO4复合盐,以P2O5为助剂、中孔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法担载、担载量为2.36mmol/g(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的原子比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催化剂最佳组成为23.1%Fe0.53Ni0.21SO4-5.75%P2O5/γ-Al2O3。采用该催化剂,在P=3.0MPa,T=60~70℃,LHSV=1~3h-1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为97%~87%,C12=+选择性为66%~52%。通过NaOH对催化剂的中毒及对催化活性的关联,推测该催化剂上的丙烯叠合反应是以酸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的。催化剂的NaOH中毒致死量为0.72mmol/g  相似文献   

10.
均相催化剂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就单组分催化剂对CO2、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催化体系中,相转移催化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对上述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盐酸羟胺、三苯基膦也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在双组分催化体系中,KI/PEG(聚乙二醇)体系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能在较短时间内、较低的压力下高产率地得到碳酸丙烯酯,而某些金属盐、有机碱、季铵盐的适当组合,也能有效地催化该反应  相似文献   

11.
吡啶助催化甲醇液相羰化合成甲酸甲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釜式反应器釜中 ,甲醇钠加助催化剂下连续通入一氧化碳 ,与甲醇进行液相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反应。研究考察了助剂、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压力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强极性非质子型助剂吡啶的添加明显提高甲醇的转化率和甲酸甲酯时空收率 ,在反应温度为 80℃ ,压力 3 8MPa ,主催化剂浓度 0 4mol/L ,助催化剂浓度 1 74mol/L下甲酸甲酯的时空收率可达到 32 0 g·L 1·h 1。  相似文献   

12.
合成气一步法合成甲酸甲酯的研究 Ⅰ.反应条件的考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Cu-PT催化剂体系用于由合成气直接合成甲酸甲酯。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原料气氢碳比及催化剂浓度等)对催化剂合成甲酸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体系具有低温活性好、产物组成好(甲酸甲酯和甲醇总选择性接近100%)、甲酸甲酯选择性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合成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的新工艺。以异丁醛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由一段反应工艺实现醇醛缩合、坎尼扎罗两步反应生成目标产物,较好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4g甲醇钠/(200g异丁醛),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使得异丁醛的单程转化率达到80%以上,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甲烷氧化偶联MgO催化剂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在MgO中添加碱土金属、稀土等助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作用,并考察了添加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助剂对MgO体系催化剂的C_2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MgO中加入少量硫酸盐,可明显提高C_2的选择性及收率,筛选出稳定性好、强度高的CaSO_4/MgO的LM1型多组分催化剂,CH_4转化率29.92%,C_2选择性59.8%以上,C_2产率为17.89%.经300h催化剂寿命测试表明,性能稳定.采用XRD对反应前后的LM1型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反应后催化剂中出现新的晶相La_2O_2CO_3,该化合物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合成气低温液相合成甲醇和甲酸甲酯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络合物沉淀法和沉淀转化法制备低温高活性和高甲酸甲酯 (MF)选择性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在1 1 0℃和 4 0MPa条件下 ,合成气的单程转化率大于 90 % ,催化剂的活性高达 98 4g×L- 1 ×h- 1 ,甲酸甲酯 (MF)选择性达到 2 4 3%。该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 ,没有诱导期和不用预还原的特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和选择性高归因于其大的比表面积和生成的新相CuCrO2 以及较小的粒径。此外还考察了Cu/Cr摩比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甲酸甲酯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分子氧作氧化剂,在常压固定床石英反应器上,考察了Ag/TS-1催化剂的焙烧方式、水热处理、高温活化及反应气体预处理等对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空气中焙烧时,负载Ag质量分数2%的Ag/TS-1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水热处理和单一反应气体预处理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空气与H2联合预处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环氧丙烷选择性有所下降;当对催化剂先进行H2预处理再进行空气预处理时催化效果最好,反应进行到6min时,丙烯转化率高达1.98%,环氧丙烷选择性为89.59%;高温活化提高了催化剂的初活性和选择性,但失活较快。  相似文献   

17.
MAF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合成丙二醇甲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李军  崔凤霞  阎雨  王晓燕  秦永宁 《石油化工》2003,32(10):833-836
研究了甲醇与环氧丙烷在固体碱催化剂MAF存在下非均相合成丙二醇甲醚的过程。在反应温度为120~130℃、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为0.20%~0.30%、甲醇与环氧丙烷摩尔比为3/1~5/1的反应条件下,环氧丙烷的转化率在98%以上,丙二醇甲醚的选择性达95%,收率达93%,产品中伯醚的选择性为92%~93%。实验发现,该固体碱催化剂使用后无须任何处理,可重复使用,是一种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环氧丙烷(PO)是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笔者采用TS-1多次循环使用、反应物料中加入PO以及不同条件下PO浸渍TS-1等模拟方法,考察了环氧丙烷对TS-1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多次循环使用后,TS-1活性没有变化,环氧丙烷选择性随使用次数增加而逐渐下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和已存在的PO部分抑制了反应体系中心H2O2对TS-1的不利影响。在不同反应体系中PO对TS-1催化活性的影响不同。采用PO浸渍TS-1时,溶剂、溶剂/PO体积比对TS-1活性影响有很大差别,无溶剂时PO可快速导致TS-1失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合成改性的复合离子液体催化剂(CMIL)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生成碳酸丙烯酯(PC),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考察CMIL的催化性能。根据亲核反应机理,建立反应过程动力学方程,回归得到动力学方程参数。结果表明:CMIL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当温度为95 ℃、压力为1.5 MPa、催化剂用量(催化剂与反应原料的质量比)为2.0%的条件下,PO转化率为99.98%,PC选择性为98.8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PC的合成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和PO浓度均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β沸石催化精馏合成丙二醇单乙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改性 β沸石催化精馏合成丙二醇单乙醚 ,考察了反应温度 (压力 )、乙醇与环氧丙烷进料摩尔比、环氧丙烷空速、塔顶回流量与环氧丙烷流量之比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110~ 130℃ ,乙醇 /环氧丙烷 (摩尔比 ) =( 1.5~ 2 )∶1,空速 =0 .4~ 0 .8h-1,回流量与环氧丙烷进料量之比 =6∶1,在此条件下 ,环氧丙烷接近完全转化 ,单醚选择性和单醚收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