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纳米润滑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润滑材料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纳米润滑材料充分利用了在纳米材料的结构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化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赋予润滑材料很多奇特的性能。本介绍了纳米润滑研究的一些进展,以及一种新型的纳米润滑技术——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陶瓷材料的纳米改性机理,重点评述了结构材料中的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陶瓷以及功能材料中的电子陶瓷、生物陶瓷和磁性陶瓷的纳米改性进展,并展望了陶瓷材料的纳米改性.  相似文献   

3.
稀土纳米氧化物的应用及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元素本身具有丰富的电子结构,表现出许多光、电、磁的特性。稀土纳米化后,表现出许多特性,如小尺寸效应、高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极强的光电磁声性质、超导性、高化学活性等,能大大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又开发出许多新功能材料。在光学材料、发光材料、晶体材料、磁性材料、电池材料、电子陶瓷、工程陶瓷、催化剂等高新科技领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子陶瓷材料的数字模拟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陶瓷材料正由经验研究和实物展示向虚拟设计和测试转变,从材料到器件性能的计算机数字模拟和建模也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电子陶瓷材料领域技术数字模拟与建模的理论背景,着重讨论了有限元方法(FEM)在压电及其相关陶瓷及换能器建模中的应用,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电子陶瓷材料电子结构、点缺陷和晶界特性等电子陶瓷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纳米陶瓷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分析普通陶瓷存在的裂纹缺陷问题 ,由此引出高性能的替代材料纳米陶瓷。具体介绍了纳米技术以及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 ,并针对纳米陶瓷特有的性能 ,进一步分析了西方国家高性能陶瓷市场预测情况以及纳米陶瓷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粉体工业》2005,(6):49-50
纳米陶瓷粉体是指具有陶瓷结构性能的材料.其尺寸在1~100nm范围。随着我国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陶瓷粉体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汽车,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现代材料动态》2007,(1):26-27
陶瓷材料作为材料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陶瓷材料质地较脆,韧性、强度较差,使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希望以此来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象金属一样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英国材料学家Cahn指出纳米陶瓷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战略途径。所谓纳米陶瓷,是指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陶瓷材料,也就是说晶粒尺寸、晶界宽度、第二相分布、缺陷尺寸等都是在纳米量级的水平上。要制备纳米陶瓷,这就需要解决:粉体尺寸形貌和粒径分布的控制,团聚体的控制和分散。  相似文献   

8.
纳米钛酸钡陶瓷的特殊烧结方法和新颖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有关纳米钛酸钡陶瓷最新的烧结方法、新颖性质进行了综合评述和讨论。当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时,钛酸钡陶瓷的晶体结构在不同的温度下出现了不同的多相共存。这可以用纳米钛酸钡陶瓷相变产生的应力来解释。纳米钛酸钡陶瓷的铁电性能表现出新颖的特性。它的介电常数先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但当晶粒尺寸降低到小于50nm甚至小于10m时,介电常数表现出反常的增加,同时铁电向顺电的转变峰变为一个很宽的峰,表现出弥散相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粉体工业》2005,(6):27-30
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各国科学家普遍认为,纳米尺度的材料和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的独特性质。可望发展出新型的功能材料和功能器件,以至于形成新型的产业,纳米科技将对21世纪的科技、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因此纳米技术和产业还处于起始阶段,纳米技术的标准化是跟随纳米技术的产业化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一、纳米级结构材料 (一)纳米技术概述 纳米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高新技术, "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它的基本含义是在纳米尺寸(即0.1~100纳米)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而创造新物质的技术方法,这意味着人们可以生产出极纯的材料和丰富多彩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1.
纳米陶瓷/炭复合材料自愈合抗氧化行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非等温氧化法研究了陶瓷/炭复合材料在氧气中的损伤-愈合过程。考察了纳米级弥散的碳化硅颗粒在氧化过程中的行为;对氧化物保护膜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了观察与表征;初步阐明了纳米陶瓷颗粒弥散强陶瓷/炭复合材料仿生自愈合的过程及机理。  相似文献   

12.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颗粒增强相对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类型铜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颗粒相的生成机制,重点论述了颗粒增强相的类型及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铜基体中引入纳米分散相进行复合,可以使铜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其中机械合金化和原位复合化学反应获得的纳米陶瓷颗粒在铜基复合材料中效果最佳;反应喷射沉积成型法、液相反应原位生成法和机械合金化法在制备纳米粒子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纳米4YSZ和纳米Al2O3粉末为原料,对掺少量Al2O3的4YSZ无压烧结体的烧结特性、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掺适量的Al2O3可降低烧结温度,减缓4YSZ晶粒的长大.少量的交接渗透强化了晶界,烧结体断裂倾向于穿晶断裂,提高了烧结体硬度.  相似文献   

14.
王骋  魏帅  甄方正  周天元  杨浩  张乐  陈浩 《材料导报》2017,31(Z2):77-83
YAG透明陶瓷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制备周期短、成本低、易于实现大尺寸制备等优势,是单晶和玻璃材料的理想替代品。而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YAG纳米粉体是制备高性能YAG激光透明陶瓷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液相沉淀法中影响YAG透明陶瓷粉体性能的主要因素,回顾了国内外在液相沉淀法制备YAG纳米粉体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液相沉淀法制备球形钇铝石榴石粉体的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Ceramics samples of tungsten trioxide doped with lithium carbonate from 0.5 to 5 mol%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electroceramic technique. The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eramics were measured under various ambient temperatures. All of the I-V curves showed non-ohmic electrical properties with obvious negative-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at room temp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egative-resistance phenomenon in the I-V curves and the electrical history of these samples. The suitability of some models regarding the negative-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 X-ray diffraction (XRD) revealed coexistence of two phases of tungsten trioxide, which depends on the amount of lithiu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showed great differences for both grain shape and size between the Li-doped and undoped WO3 ceramics, and this indicates that Li2CO3 doped into WO3 influences strongly the growing of WO3 during sinter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卜海建  郑勇  于海军  严永林 《材料导报》2007,21(8):30-32,36
综述了国内外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的晶体结构、成分体系和烧结工艺等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对介电性能影响的规律;归纳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它的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展望了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Piezoelectric 3-0 composite ceramics are prepared from a mixture of barium titanate and lithium ferrite phase constituents.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are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parameters that include electrical properties, size, shape and amount of constituent phases. The frequency dependent measurements can provide additional insight into mechanisms controlling electrical respons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dielectric constant plots of lithium ferrite/barium titanate composites will be given and the relevance of trends seen in them will be discussed. Connectivity in composites developed is studied.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传统的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Sr掺杂的WO3陶瓷样品,测量了样品的显微结构和电学性质.结果表明,对于Sr掺杂来说,浓度为2 mol%是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处电学性质和微观结构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掺杂浓度为0.2 mol%的样品表现出较高的非线性系数8.7.实验中发现部分样品表现出电学的不稳定性,我们认为这种不稳定性与相共存以及由此导致的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