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减少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浪费、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对鮟鱇鱼骨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进行优化。以鮟鱇鱼骨为原料,在适宜条件下制备小分子胶原多肽,并与鱼骨钙提取液进行螯合,制成胶原多肽螯合钙,分别考察螯合温度、鱼骨胶原多肽与鱼骨浸提液的质量比、时间、pH值对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胶原多肽螯合钙工艺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鮟鱇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螯合温度30℃、时间50 min、鮟鱇鱼鱼骨胶原多肽与钙浸提液质量比2∶1、pH 6,此条件下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分别为98.00%和21.29%。对螯合钙进行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其中,具备典型的胶原多肽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7.37%。  相似文献   

2.
以猪皮明胶复合酶解胶原多肽和葡萄糖酸钙为原料,多肽钙螯合率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多肽螯合钙。通过Plackett-Buiman(PB)和中心组合设计(CCD),考察胶原多肽/水料液比、多肽/葡萄糖酸钙质量比、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多肽螯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PB设计筛选出多肽/葡萄糖酸钙质量比、p H和反应时间为多肽钙螯合主要影响因素,经CCD优化确定最佳螯合工艺为多肽/葡萄碳酸钙质量比5.5∶1,p H6.0,反应时间130 min,胶原多肽/水料液比1.5∶100,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30 r/min,搅拌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多肽螯合率达78.3%。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猪皮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结构,结果表明猪皮胶原多肽与钙形成了螯合物,且胶原多肽的氨基和羧基均与Ca2+发生了螯合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利用林蛙资源,以林蛙皮胶原多肽和氯化钙为原料,多肽螯合率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45℃、pH7、水解时间2 h、加酶量1.7%,该条件下水解度为18.21%。得到的林蛙皮胶原多肽与CaCl_2进行螯合,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确定螯合的最优条件为:螯合时间40 min、温度40℃、钙肽比1.5:1、无水乙醇添加倍数为8,该条件下螯合率为79.4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胶原多肽和多肽螯合钙的结构,结果表明林蛙皮胶原多肽与钙形成了新的螯合物。  相似文献   

4.
白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闪  刘良忠  李小娜  刘亮  王燕 《食品科学》2014,35(10):76-81
为减少淡水鱼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淡水鱼的附加值,对白鲢鱼骨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进行研究。以白鲢鱼骨和氯化钙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考察温度、鱼骨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时间、pH值对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胶原多肽螯合钙工艺进行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优化,得到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42 ℃、时间38 min、鱼骨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2.1∶1、pH 6.8,此条件下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分别为80.4%和12.1%。对螯合钙进行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其总氨基酸含量为61.03%,且具备典型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特征。红外光谱扫描和电镜扫描观察表明:钙离子与胶原多肽发生了螯合反应,结合方式有离子结合、配位结合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扇贝壳制备胶原螯合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扇贝壳,提高贝类加工废弃物的附加值,采用双酶法水解猪皮制得胶原多肽,并利用灰化的扇贝壳制备胶原螯合钙。优化的胶原螯合钙制备条件是:pH8,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比为0.3g∶7mL,反应时间50min。经95%乙醇沉淀得到胶原螯合钙产品。用红外光谱法对胶原螯合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胶原多肽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与Ca2+的配位,找到Ca-N伸缩振动峰,说明经酶水解得到的胶原多肽成功螯合了贝壳中的钙离子,使该产品既具有胶原多肽增加骨胶原韧性的作用又具有补钙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对添加胶原多肽螯合钙的补钙面条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以猪皮明胶为原料,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添加胶原多肽螯合钙、猪皮明胶、复合磷酸盐和食盐对面条品质进行改良,通过感官评价对补钙面条的加工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补钙面条的最佳配方为:胶原多肽螯合钙添加量为2%,猪皮明胶添加量为1.5%,复合磷酸盐添加量为0.8%,食盐添加量为1.5%,小麦粉94%。面条产品弯曲断条率为0,熟断条率为0,干物质失落率为6.9%,蒸煮吸水率为167.5%,面汤浊度为0.104。经感官评价,面条得分为88.7分。通过添加胶原多肽螯合钙,补钙面条中强化钙量为143.6 mg/100 g。补钙面条外观色泽良好,风味较好,食用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居民钙摄入量不足,普遍存在缺钙现象,传统的补钙制剂存在缺陷,将逐步被新型钙制剂所取代。胶原多肽螯合钙作为新型生物钙制剂,具有吸收效率高、无副作用、服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补钙产品。近些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胶原多肽螯合钙,为补钙产品提供了新思路。胶原多肽作为其原料的一部分,与钙螯合后可以帮助钙的转运和吸收,被一起摄入后兼补了两种营养素。从一些动物加工的副产物中可以提取胶原多肽和钙,利用他们为原料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有利于副产物的高值化,也为副产物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主要对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原料制备、螯合工艺、螯合效果的影响因素、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肽钙添加比例、温度、p H和时间四因素对猪皮胶原多肽螯合钙螯合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螯合效果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螯合工艺的主要参数:肽钙比例3︰1、p H 7、温度50℃、螯合时间30 min。并对所制备的胶原多肽螯合钙粉末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定性检测,发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峰移动,证明螯合前后胶原多肽-化学结构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确定有新的螯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罗非鱼皮胶原多肽(TSP-I)为配位体,采用水合体系法与硫酸锌螯合,制备可用于补锌剂的多肽螯合锌产品。以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皮胶原多肽螯合锌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5.3、TSP-I与硫酸锌摩尔比2:1、TSP-I浓度3.4g/100ml水、反应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率理论值为92.57%,验证实际螯合率为92.17%。  相似文献   

10.
以罗非鱼鳞胶原肽与氯化亚铁盐为原料制备多肽亚铁螯合物,并对其最佳螯合条件及螯合物结构进行探究。以螯合物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螯合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衍射和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螯合物结构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螯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5.30,多肽浓度3.00%,多肽与铁质量比3.2∶1.0,该条件下螯合率为82%,螯合物得率为65.43%;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氨基酸组成符合胶原多肽的成分特征,螯合后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增加;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等结果表明多肽与亚铁盐以配位键结合成多肽亚铁螯合物。  相似文献   

11.
猪骨蛋白酶解制取多肽钙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猪骨的酶法处理及骨胶原多肽钙合成、结构表征、螯合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有关猪骨蛋白酶解制取多肽钙的研究多集中在合成方面,对于多肽与钙的具体螯合机理研究只是简单地通过产物表征反推配位机理,不能真正反应出螯合过程的每步变化,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胶原多肽与钙结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含胶原蛋白的动物皮为原料 ,在用酶法水解制得胶原多肽的基础上 ,研究了胶原多肽和Ca2 + 的结合行为。用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环境扫描电镜等手段 ,对胶原多肽和钙的结合产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 :胶原多肽和Ca2 + 有一定的结合能力 ,且结合反应比较复杂 ,其中既有Ca2 + 和胶原多肽羧基与氨基的配位结合 ,又有Ca2 + 和胶原多肽羧基的离子键结合 ,还有胶原多肽对Ca2 + 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表征鲶鱼骨肉泥酶解多肽螯合钙结构特征,分别采用红外吸收(IR)光谱法、紫外吸收(UV)光谱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法,解析并对比多肽及多肽螯合钙结构。结果表明,多肽螯合钙相对于多肽,紫外最大吸收峰红移,红外吸收峰在N-H伸缩振动特征区蓝移,酰胺Ⅱ带的N-H变形振动特征区消失,酰胺Ⅰ带的C=O伸缩振动特征区红移,O-H面内变形振动指纹区消失,表明钙离子与多肽的氨基、羧基发生配合;多肽螯合钙后微观结构由无规则态变为致密且有棱角的块状,表面新增Ca、Mg元素。研究结果为鲶鱼骨肉泥酶解多肽螯合钙的构效研究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酶法修饰及其亚铁和钙离子的螯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出水解度为14.1%的水解物,并在醇-水介质中对其进行类蛋白反应修饰。固定底物质量分数30%,反应时间4 h,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类蛋白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5.26 kU/g蛋白质,乙醇体积分数56.8%,温度33.1℃。在乙醇-水或甲醇-水介质中制备反应程度不同的修饰产物,并评价其对亚铁和钙离子的螯合能力。结果表明,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由39.8%提升至59.3%,钙离子螯合能力由62.1%提升至76.6%。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以及类蛋白反应修饰,是一个提高金属离子鳌合能力大豆蛋白螯合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鱼骨多肽钙粉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鲢鱼骨开发了一种综合性蛋白补钙制剂─鱼骨多肽钙粉,并研究了制备鱼骨多肽钙粉的最佳酶解工艺和钙活化工艺。结果表明,合适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5℃,木瓜蛋白酶用量5000U/g(原料),水解时间5h,pH为7,料液比(W/V)=1∶5,多肽产品得率为9.31%。合适的钙活化工艺条件为在室温35℃的条件下,乳酸浓度为20%,骨粉质量与乳酸体积之比m粉:V乳酸=10g∶70mL,活化时间约6h,活性钙产品得率为25.00%。  相似文献   

16.
李珂  杨秀华  扈麟  李宗军 《食品科学》2009,30(7):135-140
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和双因子交互作用试验的基础上,运用Minitab14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Protamex复合蛋白酶水解骨粉制备骨多肽液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多肽生成量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得到酶水解骨粉制备骨多肽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5%(W/V)、pH7.5、酶浓度为0.25%(W/W)、温度55℃、水解时间为13h,多肽生成量为121.45mg/g骨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