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钢筋混凝土(砼)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裂缝宽度、长度和数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导致结构的破坏。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砼结构的裂缝问题。并非所有的裂缝都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裂缝也可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研究砼结构裂缝问题的关键是区分裂缝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裂缝的鉴定以及对有害裂缝的修补及加固。一、裂缝概念及形成物体受力作用后,其连续性受到  相似文献   

2.
砼面层早期裂缝发生率高.原因复杂,是公路面层施工的一种通病,危害极大.详细分析了砼路面早期裂缝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某综合楼现浇坡屋盖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加固补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某底框综合楼坡屋盖产生裂缝的原因:补偿收缩砼的配筋设计不妥;计算模型与实际受力不符;构造措施不当;结构体系空间温度变形;构件刚度不足;施工缝设置和处理不当;分布筋间距过大;板钢筋位置不当;砼水灰比过大;模板、支撑不善;砼初凝受振;施工养护不当.因此,必须对结构设计和施工进行全面的控制,提高砼的密实性,控制砼内部裂缝的产生.根据不同裂逢分布情况,采用在贯穿裂缝部位局部补强加固和在坡屋盖板上做整体式现浇叠合板补强相结合的方案,达到了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造成裂缝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大体积砼温度裂缝,提出降低温度应力、防止大体积砼裂缝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砼桥梁裂缝病害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筋混凝土桥梁开裂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裂缝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也不同。砼结构的裂缝可以分为非荷载裂缝(材料自损、劣化)和荷载裂缝(外力裂缝)两种。分析砼桥梁裂缝的表现及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砼桥梁裂缝病害,延长砼桥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针对砼楼板常见的裂缝现象,从现浇板截面有效高度损失和施工荷载效应调查入手,探究其对结构承剪抗弯能力的影响和规律,并对施工期砼楼板施工荷载效应进行结构分析和裂缝控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公路隧道二衬砼裂缝的质量病害,从衬砌结构承受偏载和过大的温度和干缩应力两个方面,总结归纳了造成隧道二衬砼开裂的施工因素。开展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定量分析偏载和温度、干缩应力对二衬砼产生裂缝的影响,并提出规范施工、减少隧道二衬砼开裂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开裂处的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平均裂缝间距作为基本参数,建立了横向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准确计算混凝土裂缝宽度,而无需考虑砼和钢筋的变形,解决了砼和钢筋的变形难以测量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从砼内部最南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温度测量、砼裂缝控制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砼裂缝产生及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介绍典型工程商品砼产生裂缝的情况,分析了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防止商品砼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防灾减灾的基本理念一般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其基本环节是防灾、减灾、应急、重建及日常管理,然而以防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有效性的验证是一难题。日本的道路防灾基本体系是围绕危机管理?防灾对策进行的,而点检是日本道路防灾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自1968年开始实施道路防灾点检以来共实施10次点检。本文概述了日本道路防灾点检方法,对点检评价结果和灾害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以点检为核心的道路防灾体系的有效性。本研究可以为中国道路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益阳至马迹塘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该工程建设特点,首先介绍了以切坡引发或遭受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提出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列出了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系数,建立了专家评分模型;其次对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进行了评价,分为危险性大区、中等区和小区,并对地质灾害防治区进行分级,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最后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治区,分别提出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监测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煤层开采条件复杂、自燃发火期仅7—15天的彭家冲井自燃原因的分析和防火实践,指出采用综合治理,把各种防火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防火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深圳福华德电厂海水塔设计及运行经验,对海水塔的选用条件、热力性能、防腐蚀、防微生物、防结垢、防堵塞、降低盐雾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而四川、甘肃、陕西、青海等又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的发生往往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还会造成边坡滑坡等长期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地震防灾不应仅仅是地震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救助,更重要的是针对此类地震多发地区的长期防灾减灾的防护与治理。为此,构建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政策机制及技术体系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日本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经验对中国地震多发区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进行了系统化探讨,对构建适合此类地区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地下商业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防火和安全疏散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地下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台州是台风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台风中心气压,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是形成不同程度台州市台风灾害的客观因素,而强风、暴雨、风暴潮灾害是造成台州中心城区台风灾害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特点,应加快防台防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防台风险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群众抗灾自救能力,使防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病害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盐是盐渍土产生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内因,水和温度则是主要的外因.针对盐渍土的这些特点,总结了盐渍土路基处理与病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即六字原则——“治盐、防水、控温”.所有盐渍土区的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应在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其分布的自然和气候环境及不同类型盐渍土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防治措施,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从而达到减灾、防灾并服务于工程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定量火灾安全评估方法--以苏州古城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城市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43个。在苏州古城区内各行业和功能区抽取典型样本进行研究,对各指标赋值。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判断矩阵法进行多级多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各行业和功能区的火灾安全等级。然后采用指数法对古城区内的七个街道地块按各行业和功能区占有的比例及其消防能力计算其综合防火安全度。最后得到定量评估古城区防火安全属于中等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横排头除险加固1期工程施工期间的洪水过程进行分析,介绍防汛调度及分洪情况,对渠首施工导流以及非灌溉期总干渠防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