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磁化处理对高速钢硬度的影响,并使用自制磁化装置对高速钢进行磁化;然后通过对未经磁化和经磁化处理后的高速钢材料进行硬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电磁频率下,随着磁化时间的增加,高速钢硬度增加,最佳磁化时间为45s;在特定时间内,随磁化电流频率的增加,高速钢的硬度增量变低,与高频磁化效果相比,低频磁化效果较佳.这表明磁化处理可提高高速钢硬度,细化高速钢内部晶粒组织,进而提高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磁化器的轻量化,提出一种基于永磁铁和电磁铁复合磁化的方法,优化设计了磁化器及其结构,结合有限元法对多种磁化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永磁铁和电磁铁复合磁化器具有体积小、质量小、结构简单等特点。通过进一步优化结构参数,实现了油井管通孔、内盲孔等缺陷的漏磁检测,并进一步验证了该复合磁化器的磁化能力。与穿过式线圈磁化器相比,该复合磁化器质量减小了50%以上,更加便携;与永磁式磁化器相比,该磁化器的拆卸吸力小,更便于作业时的装卸。  相似文献   

3.
在漏磁法检测中为保证检测灵敏度,要求使被测材料磁化到饱和状态,降低可检测出的最小缺陷值。本文对铁磁性材料的开路磁化与闭路磁化进行比较,阐述了材料的磁化曲线的是在闭合磁路磁化条件下测得的,开路磁化曲线与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有关,并且在开路磁化基础上论述了漏磁检测磁化方式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4.
铁磁性金属的磁感应强度达到饱和值的80%左右时,其表面缺陷的漏磁场将迅速增加。贴于被检金属表面的灵敏度试片仅提供一个金属表面处空间切向磁场强度大小的指示,不能用来准确验证被检工件是否已被充分磁化。针对周向磁化、纵向磁化、近体导体磁化、触头磁化和磁轭磁化等磁粉检测磁化方法的磁场分布特征,依照ISO 9934或ASTM E1444标准,计算和分析实现高灵敏度检测的磁化电流强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杆状零件的双工位磁粉探伤机。该机采用复合磁化方法进行探伤检查,其中周向磁化利用交流电完成,纵向磁化利用两个磁化线圈中通入的脉冲直流电实现。详细说明了该机的机械结构和磁化电流调整线路。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复合磁化、周向磁化或纵向磁化。该机可通过调节控制面板上的电位器,方便地调节磁化电流。试验表明,该机能够高效地实现杆状零件的探伤检查,满足探伤规范要求,保证检查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磁化线圈磁场分布的理论计算,得到磁化线圈的磁场分布规律,从而说明在应用磁化线圈磁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刀具磁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磁化规律不明、磁化机理不清,磁化效果欠佳等问题,并对磁化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刀具材料、磁化参数、切削用量、工作环境等对磁化效果的定量影响以及相互间的定量关系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磁粉探伤磁化技术与磁化设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健生 《无损检测》2002,24(7):298-301,306
磁化技术的发展推动磁化设备的更新换代,综述单方向(周向,纵向)磁化,复合(摆动磁场,旋转磁场)磁化,多向(两组以上多个电源)复合或交替磁化的设备结构及特点,并介绍国外典型通用多向磁粉探伤设备的性能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磁粉探伤时,常用直流电、交流电以及整流电对工件进行磁化,以便在工件表面处得到必要的磁化场。由于三种电流的时变特性不同,因此,工件磁化后的效果是不相同的。本文着重分析圆柱导体通交流电磁化时,由电流密度分布得出趋肤效应。另外,用傅里叶级数对各种整流电进行谐波分析,并分析了其磁化特性,最后,在保证取得相同磁化效果的前提下,分析了三种电流的有效值和平均值之间的关系。1 直流电磁化当工件通以直流电磁化时,由于电流值不随时间变化,是个恒定值,且电流密度处处相同。图1表示直流电磁化机理,图中B~H曲线是工件的初始磁化曲线,当直流电I=I_0时,工件近表面处对应的磁场强度是H_0。若采用连续法磁化,工件近表面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_0;若采用剩磁法磁化,则工件近表面处的剩余磁感应强度为B_r。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全尾砂料浆(CTR)的絮凝沉降指标,将磁化处理技术引入到全尾砂料浆沉降试验中,分析自然沉降、磁化沉降、絮凝沉降和磁化絮凝沉降4种条件下全尾砂料浆沉降速度和底流质量浓度的变化特性,探索磁化处理在全尾砂料浆絮凝沉降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未经磁化处理的全尾砂料浆相比,磁化处理后的全尾砂料浆沉降指标达到饱和时,PAC添加量节约40%;相同PAC添加量下,磁化处理后的全尾砂料浆沉降速度提高18~55 cm/h、底流浓度提高约0.8%~2.0%。全尾砂料浆磁化絮凝沉降的最优条件为:磁感应强度0.2 T,料浆速度2 m/s,磁化时间2 min,PAC添加量30 g/t;适合磁化处理条件下,对全尾砂料浆进行磁化处理可明显提高其沉降指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磁化方法进行等效变换,阐明了感应电流法磁化规范的实质,提出了制定感应电流法磁化规范的通用计算公式,提出了实用的在不同的磁粉探伤机上设定和监控磁化参数的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45钢基体进行不同频率的预磁化处理,再对其进行激光熔覆,借助硬度试验、摩擦磨损试验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基体预磁化频率对激光熔覆涂层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经预磁化后,表面熔覆涂层的洛氏硬度较未磁化时有所提高;此外,在同样摩擦磨损条件下磁化者的磨损量和平均摩擦因数较未磁化得有所下降;且原来大小不匀、枝系发达、连成一体的树枝状晶随预磁化频率的增大逐渐向规则的等轴晶转变,预磁化作用还改善了黑色点状硬质颗粒分布的均匀性,使得组织更均匀、致密;以上结果的唯一直接原因是由于基体预磁化的差异所致。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磁化频率是25 Hz。  相似文献   

13.
漏磁通检测中铁磁材料的磁化状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胡险峰 《无损检测》2001,23(4):139-143
讨论缺陷引起的附加磁场和外磁化场对铁磁材料的磁化作用,引入有效磁导率和平衡磁导率来描述铁磁材料不同区域的磁化状态,建立铁磁材料中的磁化状态及磁偶极子模型中的关荷密度与外磁化场强度、铁磁材料的内禀磁性质以及铁磁材料中磁路和缺陷几何尺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45钢基体进行不同频率的预磁化处理,再对其进行激光熔覆,借助硬度试验、摩擦磨损试验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基体预磁化频率对激光熔覆涂层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经预磁化后,表面熔覆涂层的洛氏硬度较未磁化时有所提高;此外,在同样摩擦磨损条件下磁化者的磨损量和平均摩擦因数较未磁化得有所下降;且原来大小不匀、枝系发达、连成一体的树枝状晶随预磁化频率的增大逐渐向规则的等轴晶转变,预磁化作用还改善了黑色点状硬质颗粒分布的均匀性,使得组织更均匀、致密;以上结果的唯一直接原因是由于基体预磁化的差异所致。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磁化频率是25 Hz。  相似文献   

15.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05,27(8):407-408,442
用磁偶板子链概念可以证明,随着磁化场的增强,方钢的纵向磁化将出现两个不同的阶段。在磁化场强较弱的第一阶段,端面上被激励出的磁荷将均匀分布在各条底棱上;而在磁化场强接近材料饱和磁化场强的第二阶段中,磁荷必均匀分布在所有的底棱和侧棱上。  相似文献   

16.
方钢纵向磁化初瞬间各截面的退磁场和净磁荷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仲维畅 《无损检测》2000,22(3):116-118
首先推导出方钢纵向磁化初瞬间的退磁场解析表达式,据此和磁介质的磁化规律可证明,此刻在垂直于磁化场的各截面上将出现不同的净磁荷,从而得出方钢纵向磁化初瞬间的磁荷分布是不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螺母类形状锻件的纵向磁化方法及复合磁化方法,解决了尺寸大,长径比小的主螺母全表面多向磁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阳  马文进 《无损检测》2015,(2):69-70,73
目前的专业教材或者相关行业标准中对于触棒法磁粉检测的有效检测范围多为范围值或经验值。实际检测工作中,按这些标准或规范要求进行磁化的话,往往不能保证整个磁化区域各个走向的缺陷完整显示。通过现场的实际测试,针对铸件的触棒法磁化检测提出了更为准确的磁化方法:150mm×150mm矩形框的磁化检测,需要磁化4次才能满足要求,从而为磁粉检测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磁性无损检测技术中的磁化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康宜华  武新军 《无损检测》1999,21(5):206-209,223
论述了磁必无损检测技术中磁化被测构件的方法,磁化场强度的选择,励磁磁路分析以及磁化器的优化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航空维修磁粉探伤的需要,研制成一种适用于外场原位检测的多功能磁粉探伤仪。该仪器集多项磁化功能于一体,既有支杆式通电磁化又有磁轭式磁化,还有线圈式磁化,操作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