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王旭  刘光博  李晓玲 《微机发展》2011,(10):214-217
文中通过分析气象业务时效性强、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特点,结合海南气象网络结构的现状,充分挖掘现有网络设备的功能,针对传统线路备份方法的不足,深入研究ECMP技术的逐包转发负载均衡方式、OSPF协议环境下ECMP应用和链路汇聚技术(MP),规划设计了基于ECMP的双运营商负载均衡方案,最大化利用了电信运营商线路,实现了具有高可用性、高带宽的省一市县气象网络。该网络已经投入业务运行两年,无论足在日常业务中还是在最大气象保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不同ISP间的互联互通状况出发,结合多链路负载均衡技术,通过选择适当的负载均衡设备和相关的网络设备,建设起高负载的网络,解决了不同ISP间互访的瓶颈问题和关键业务应用的不间断访问问题,有效地扩展和利用了链路的带宽,为网站访问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推广,作为底层核心构件的传感器网络所承载传输业务成激增趋势,使得窄带宽无线信道成为了制约物联网应用的首要因素。合理分流流量,实现负载均衡是提升网络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将ECMP ( Equal-Cost Mul-tipaths)技术与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特性相融合,传感器网络多跳自组织特性为业务传输提供多条等价最短路径,ECMP将业务均衡分担到这些等价最短路径上,实现负载均衡。理论证明传统ECMP 配置方法全网节点开通ECMP 功能不仅会增加网络控制信息开销,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增大区域负载,形成网络拥塞。因此,本文提出动态选择开通 ECMP 算法( DC-ECMP )。算法以流入节点流量等于流出节点流量作为业务守恒约束,链路带宽上限作为链路容量约束,以最大链路利用率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约束优化模型。并依据最大链路使用率和节点度判定开通ECMP 优先级,动态选择需开通节点,以获取最优网络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C-ECMP算法比已有PPV算法有效降低最大链路使用率,消除网络局部拥塞隐患,并且最大减少传输延时9.9 ms,节省网络资源消耗4.06%。  相似文献   

4.
陆谊  黄信晖 《福建电脑》2007,(2):133-134
本文对基于多归路网络和服务器集群的企业网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多归路接入负载均衡和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论述了对企业网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对多个接入链路负载均衡和内部服务器群流量进行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VRRP、BFD、NQA及Track技术为基础,结合气象网络业务流量和业务流种类迅速增加的实际业务特点,设计了符合气象的多链路传输原则及策略。阐述该策略在广东省气象网络系统中的应用实现,并经过网络连通性、策略路由和链路切换等实践,对多链路传输策略进行了验证,在实际业务中也得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校园网多链路接入Intemet并实现流量分担及链路冗余技术的不足与局限,提出了基于Linux的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并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网为例,阐述了该技术在多链路接入Internet中实现链路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软件工程师》2015,(7):60-62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提升了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灵活性和可用性,具有低成本且有效透明的优点。负载均衡之一链路的负载可以极大地提高链路的传输效率和利用率,EIGRP协议非常好地支持了不等价的链路负载均衡。本文针对某一网络结构,论述了EIGRP协议负载均衡的特点,分析了EIGRP协议不等价负载均衡配置方法,实现了网络架构的不等价链路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网中存在的多链路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链路间的差异互补算法,对多链路负载均衡算法CIAP进行迭代优化改进.CIAP算法根据各链路的传输时延和剩余带宽,采用误差纠正学习方法实现整体网络性能优化.改进的CIAP算法减少了运算迭代次数,优化了算法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CIAP算法有效均衡了各链路负载的时延和剩余带宽,提高了网络的吞吐率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多链路出口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网络的数据流量迅速增长,网络访问服务中断或通讯中的关键数据丢失,成为网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网络通讯中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链路带宽,又能增强链路数据保护的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负载均衡技术的提出,实现原理,策略设计及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的校园网出口中,多链路接入已经是普遍现象.如何实现多条链路的负载均衡,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F5多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在校园网出口的应用做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微服务是互联网分布式服务设计的新理念,通过服务拆分成细粒度、功能独立的微服务模块,达到功能解耦,服务独立演进的能力。微服务架构在业务需求日益复杂的庞大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适合微服务特点的负载均衡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重要性。软件定义网络作为新型互联网架构,将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简化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具有全局网络状态视图,能够灵活地实现网络流量控制,为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负载均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文中研究将微服务与SDN网络相结合,利用SDN的全局网络视图和对网络流精细化的控制能力,为微服务调用提供更精细化的负载均衡能力。通过虚IP与IP改写技术将微服务的负载均衡决策上移到SDN控制平面,进而通过控制平面对微服务调用链路进行分析,得到基于调用链路分析的负载均衡算法。在负载过高时还提供了基于VLAN与流表优先级的限流策略,保护微服务的正常运行。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民用航空飞行气象保障服务中,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作为核心的业务系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介绍的EtherChannel技术是一种网络端口聚合技术,通过在民航气象数据库单机、双机环境以及网络设备中的实际应用显示,该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可以改善网络传输性能和负载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网络的分布式架构使得负载均衡技术难以满足低成本、高灵活性、自适应调整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算法。首先,根据路径当前负载状况和链路负载波动为路径设置了一个权重,并以此作为路径选择依据;其次,设置了一个负载均衡度用于衡量网络负载状况;最后,针对需要调度的流,进一步限定了其流量大小范围,保证了高效的流调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均衡全网负载。  相似文献   

14.
网络负载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技术,也是提高网络可靠性、进行高性能计算以及实现网络负载合理均衡分配的关键技术,它能将工作负载在多个配置和性能相近的服务器间进行均衡分配,保证网络高效运行。服务器群集使得网络负载均衡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网络负载均衡功能易于操作实现。本文介绍了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负载均衡技术在Web网站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能够方便灵活,省钱省力的实现带宽扩容。通过端口绑定实现链路聚合,方便灵活的扩展了以太网链路带宽并实现流量负载分担及链路的冗余备份。在企业局域网中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核心交换机互联、数据中心和配线间互联、核心交换机和服务器互联的链路之间。  相似文献   

16.
流量工程是当前IP网络解决QoS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目前实现流量工程的LSP分布算法一般只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进行优化,可能导致网络负载的不平衡。文中引入网络负载平滑度的概念,定义了链路代价函数。针对当前主要的LSP分布算法“带宽.跳数算法”在网络负载平滑度方面的不足,提出由代价函数控制的网络平滑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化是克服当前Internet僵化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资源分配是网络虚拟化技术的核心.为了平衡负载,本文提出了一种启发式资源分配算法HVNE.该算法充分利用虚拟节点和虚拟链路间的关联因素(虚拟网络拓扑),将节点映射和链路映射两个过程合并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改善了传统映射算法在拓扑稀疏时,算法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此外,HVNE允许同一个虚拟请求中的多个虚拟节点映射到同一个物理节点,节约了物理链路资源.HVNE将无向图的"k-区域划分优化"理论与传统的拓扑分割理论相结合,定义了虚拟拓扑间节点的关联因子,改进了传统的星形分割方法,使之能适用于大规模网络.仿真实验表明,HVNE在保证网络负载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虚拟请求接受率,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网络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