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基于2009年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大检查数据和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对淤地坝"淤满"情况的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修建的淤地坝,大多数已超过淤积年限,部分淤地坝已"淤满"。淤地坝"淤满"后,拦沙作用降到最低,但是淤积的坝地相当于水平梯田,客观上还能起到一定的减蚀和拦蓄径流泥沙作用;未设置溢洪道的"淤满"淤地坝,遇超标准洪水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单场暴雨洪水不会造成拦蓄泥沙(坝地)被"零存整取"。对于"淤满"的大中型淤地坝,可采取增设溢洪道、排洪渠、坝体铺盖防护材料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确保淤地坝减蚀作用的持续发挥和坝地的持续有效利用;对于"淤满"的小型淤地坝,可比照小型水库报废、销号等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在政策上探索报废退出机制,对报废的淤地坝按照基本农田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7·26”暴雨洪水灾害的淤地坝作用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无定河"7·26"暴雨洪水和受灾情况,通过对治理沟与非治理沟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得出"60多年水土保持治理作用巨大,尤其是淤地坝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治沟造地与淤地坝对比分析,得出"淤地坝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能,而治沟造地在这次暴雨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认为黄土高原当前淤地坝超期运行,防洪能力下降,淤地坝变为病险坝的主要原因是重建设轻管理,甚至不管理。从淤地坝普查、减少治沟造地工程、强化病险坝加固、开展创新研究、加大治理投资开展管护力度等多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修建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为了使淤地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淤地坝及其坝系试验研究尤为重要。对淤地坝及其坝系试验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今后淤地坝建设和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等提供参考。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水土保持科研单位、行业管理单位、高等院校等针对淤地坝建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工作,可将已开展的试验研究分为单坝试验研究和坝系试验研究,在单坝研究方面开展了淤地坝设计防洪标准、工程结构、最优坝体断面、"水坠法"和定向爆破法等筑坝技术、坝体分期加高、拦泥减蚀作用测算、淤地坝分类及运行管理、坝地防洪保收、盐碱化防治、坝地综合利用模式等研究,在坝系研究方面开展了以骨干坝布局、规模及建坝顺序为重点的坝系优化规划技术研究、坝系相对稳定条件研究、坝系结构级联研究、坝系监测技术研究及坝系安全运行评价研究等。提出了淤地坝及其坝系研究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及急需开展研究的重大课题:淤地坝及其坝系研究属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淤地坝及其坝系研究体系可以分为基础理论、技术和管理三方面,当前急需开展拦沙和减蚀机理研究、水毁机理研究、筑坝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监测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淤地坝病险加固技术研究、坝系水资源利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护,精心打造优质坝系工程,使淤地坝工程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要把淤地坝工程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拓展工程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坚持以民为本和效益优先的原则,按照规划设计和"三制一报"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淤地坝的经济效益,解决运行管护与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免管护淤地坝理论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泥沙问题突出,建设淤地坝、防治水土流失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重要措施,但现有淤地坝存在溃决风险高、管护压力大、拦沙不充分等问题。为了突破淤地坝坝身过流难题、充分发挥淤地坝的生态保护修复效益,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标准免管护淤地坝设计运用理念,基于小流域水文计算新方法、淤地坝新坝型结构、黄土固化新材料、设计施工新技术等,构建了高标准免管护淤地坝理论技术体系。与传统淤地坝的技术经济比较表明,高标准免管护淤地坝可以实现防溃决、免管护、多拦沙、降造价的目标,能更好地发挥淤地坝的综合效益,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及其时效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黄河近年来沙锐减的背景下,需要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减沙作用。本文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淤地坝拦沙与入黄泥沙减少量的关系、拦沙作用的时效性以及坝地的减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淤地坝拦沙量一般大于或等于相应的入黄泥沙减少量;流域的林草梯田覆盖率越大、地表土壤粒径越粗,淤地坝因拦沙所致的减沙量占其拦沙量的比例越小。淤地坝拦沙作用的时效性非常突出,拦沙库容淤满即基本失去拦沙能力。失去拦沙能力后,淤地坝仍可依靠拦沙所形成的坝地发挥减沙作用;如果流域的林草梯田覆盖状况较差,坝地减沙作用的"空间影响范围"可达自身面积的4倍。不过,随着流域的林草梯田覆盖率增大,单位面积坝地的实际减沙量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王启怀 《陕西水利》2013,(3):107-109
通过分析寨子河淤地坝水土流失规律、沟道特征、淤地坝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淤地坝库容、防洪能力探讨,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除险加固方案,以保证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其在减少入黄泥沙、淤地造田、防洪减灾、改善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淤地坝的水毁灾害时有发生,建立淤地坝的风险评价体系迫在眉睫。经调研分析,对淤地坝风险进行识别,建立了现状风险、管理风险、失事后果的3层次9指标的淤地坝风险层次分析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淤地坝各风险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并且对淤地坝的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有效地改进了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问题,并且可以简便地对淤地坝的风险进行评价,为淤地坝的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党中央、国务院对淤地坝建设十分重视。水利部把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作为2003年水利工作的“三大亮点”之一。目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已经审查通过,标志着淤地坝建设又一个高潮的到来。陕北是淤地坝建设的重点区域,笔者在学习有关淤地坝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多年工作体会,现就陕北淤地坝建设的发展谈几点认识。1.建设坝系稳定是保证淤地坝持续安全和高效利用的关键陕北地区的淤地坝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在生态脆弱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是防治水土流失的"神器",这一广泛流传的民谚,就是当地群众对淤地坝作用的深情赞誉。"小时候沙尘暴特别多,出去一趟,嘴里嘎嘣嘎嘣的,都是沙子,眼睛里一揉,也是沙子。"靖边县村民李润梅说:"如今到处绿意盈盈,一座座淤地坝不仅拦住了泥沙,保住了水土,也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和农村经济形式的转变,淤地坝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发生分离,需要用市场经济管理方式管理淤地坝,建立科学、切实可行的淤地坝管理制度,明确淤地坝产权关系。淤地坝产权关系包含主体、客体、内容等三要素。其中内容是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淤地坝所有权、使用权、使用权出让、使用权转让、使用权出租、使用权承包、使用权抵押、淤地坝相邻权等及其对应的义务;淤地坝管理关系包括淤地坝市场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建筑物管护的监督管理、坝系运行管理及相关管理关系。为了淤地坝健康快速发展,明确淤地坝产权关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甘肃省淤地坝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淤地坝的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一手抓工程建设,注重工程质量监管,一手抓安全生产,注重安全责任落实,始终将淤地坝安全生产贯穿于淤地坝建设的全过程,并从抓好淤地坝工程前期工作、质量监管、责任落实、运行管护及维修加固等环节,落实好各项措施来实现淤地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淤地坝规划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规模淤地坝建设是一项非常浩大和复杂的工程,为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避免和解决过去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时期在黄土高原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技术思想,就坝系相对稳定、淤地坝洪水设计标准和不达标淤地坝的处理标准、淤地坝随淤随用、提高竖井排洪能力、岸边溢洪道、土坝过水和水坠坝的快速施工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淤地坝建设中的水毁问题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淤地坝建设的地位、作用和现状,分析了淤地坝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淤地坝水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淤地坝抗水毁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淤地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回顾50多年淤地坝在单坝设计技术、施工方法、坝坡及溢洪道过水防冲、规划布设与防洪保收、淤地坝淤积形态等方面试验研究的概况、特点,根据淤地坝建设的发展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以及促进淤地坝试验研究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淤地坝具有拦蓄雨水,提供水资源灌溉的潜力,文章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主导淤地坝水体变化的环境因子,分析水质情况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淤地坝水体中全盐量、氯化物、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淤地坝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和4#淤地坝水体中全盐量、氯化物及硼含量超标;淤地坝水灌溉后土壤电导率和全盐量呈微增趋势,对土壤表层影响较大。研究为进一步改良盐碱利用淤地坝,缓解黄土高原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淤地坝建设被列为2003年水利部“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即将在黄土高原地区全面铺开.而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已阻碍了淤地坝建设的健康发展,解决淤地坝发展问题的关键是推动淤地坝建设产业化.针对目前淤地坝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促进淤地坝建设产业化的必要性,以及改革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淤地坝建设产业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淤地坝运行管理与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加强淤地坝工程运行管理,进一步提高淤地坝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典型黄土高原地区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为例,在对70年代以来建设的38座淤地坝工程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破解淤地坝前期经济效益发挥不足,运行管理困难这一难题,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抓好淤地坝运行管理的关键是加强淤地坝前期经济效益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山西水利》2011,27(10):F0003-F0003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淤地坝为重点的水保生态建设成效显著。5年来,全省新建水保淤地坝2000座.新增沟坝地0.67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万hm2,使累计治理度提高了9.25%,达到49%。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10.8万km2减少到55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利报》近日发表消息称: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四五"实施方案》,拟通过5年时间,新建淤地坝1461座.这一实施方案的出台,有利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