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苑华 《广东电力》2010,23(7):65-68
针对沙角B电厂6.3kV厂用电系统每段母线均设有1个工作电源和2个备用电源的特殊性,机组正常起停机时,通过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DCS)操作员站或按钮输出指令至同期装置、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以下简称快切装置),选择待并的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正常的厂用电切换;当机组发生事故停机或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装置能自动将厂用电切换到备用电源,实现厂用电系统内部的自动快速切换。为此,根据6.3kV厂用电系统接线方式的特点,在DCS上设计相应的操作画面,修改厂用电快切装置内部逻辑,增加备用电源1与备用电源2之间的切换逻辑,实现了厂用电正常切换和事故切换,改造成功。  相似文献   

2.
连理枝  赵文闯 《华通技术》2002,(4):32-34,29
一、概述消防保安设施、通讯文化设施、高级宾馆、国家机关、商业大厦、金融大厦、大中型电子计算机中心、车站码头、医院、冶金化工企业、重要科研场所、军事设施等等。这些一级负荷是严禁中断供电的,它们必须有备用电源(独立于正常电源、专门馈电的电网备用电源或是快速自起动柴油发电机组)。当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或断电时,能使备用电源在极短时间内投入使用,这就要求提供双电源切换装置。  相似文献   

3.
用HSWI(DW45)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作电源切换与联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理枝 《电世界》2004,45(2):25-27
一级负荷和某些二级负荷的使用部门或场合要求持续供电,因此,当某电源变压器因损坏需维修,或者因季节、昼夜性的负荷变化,甚至电网发生大故障而无法供电等情况时,都需要进行电源间的切换(从正常供电电源切换到备用供电电源)。为防止两个电源的短接或联络开关的误合闸,还须采取电气和机械联锁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在发生灾害后,如果不能迅速恢复电力供应,就会由于水、食物和信息缺乏导致混乱。为此,在延续灾害中不仅要保证重要负荷供电,还要保证居民基本用电(如照明和收音机),这种用电仅占正常供电水平的极少部分,因而有可能通过配网内的分布式电源提供。此时变压器上损耗会有所增加,所以应采取分时供电减少电能浪费。本文基于微电网P/f下垂控制原理,设计了根据频率削减用户用电量的负载控制装置。装置不仅避免了分轮减载带来的扰动和不公平,还可保证分布式电源的负载三相平衡,并防止用户超预期用电。  相似文献   

5.
2008年冰雪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电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导致电网设施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中断,人民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受到影响。文中深入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冰雪灾害形成和电网受灾害影响的发展过程,从电网和电源规划、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此次冰雪灾害给电网造成损失的原因和电网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建议,为提高电网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照明》2010,(4):56-60,62,64
应急照明是现代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的重要安全设施,它同人身安全和建筑物安全紧密相关。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或其它灾害,伴随着电源中断,应急照明对人员疏散、消防救援工作,对重要的生产、工作的继续运行或必要的操作处置,都有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制定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雪灾分析电力系统的结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八十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凝冻灾害,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带来巨大影响。分析此次冰雪灾害暴露出的电力系统结构方面的缺陷,包括电源结构不合理与结构性缺电、机组容量配置比例与局部地区供电可靠性、电网远距离大容量送电通道安全及受端地区供电可靠性、高电压网架与地区电网协调规划建设、重要城市保安电源不足导致的重要供区停电以及黑启动电源相关问题等,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0概述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正常供电,在冶金、化工、铁路牵引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均采用双路供电方式,当一路电源失压或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便投入备用电源.  相似文献   

9.
自动气象站雷电过电压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自动气象站的雷电过电压强度、入侵途径及危害,探讨了用接地防反击、屏蔽抗电磁干扰、多级重点保护电源、加装通信线路保护器和传感器采集器以及采用电位均衡连接等方法来防护雷电灾害,保证自动气象站正常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三、电源与保护电路维修技巧1.电源故障检修(1)开机"三无",指示灯不亮由于指示灯由副电源通过电阻供电,而副电源取自主电源,故指示灯不亮故障主要原因在主、副电源电路或市电输入电路。首先检查保险丝FU901(T2A)是否熔断。如果熔断,则是开关电源初级电路发生严重短路故障,重点检查整流桥VC901、消磁电阻、滤波电容C909、大功率开关管K1794、市电输入滤波器等是否发生短路故障。如果是主电源故障,首先测量开关电源是否有电压输出,有电压输出查扫描电路,无电压输出查主电源。首先测量N901的⑥脚供电是否正常:若⑥脚供电不正常,查启动电路的R915、R917、C913;⑥脚电压正  相似文献   

11.
一、某街机,无光栅、有伴音。有伴音,说明电脑板供电基本正常。无光栅,说明显象管因某极电压异常而未正常工作。开机,发现灯丝未亮,因此应是行扫描电路或电源电路发生了故障。参照图1,测C_2上电压,0V,说明电源部分发生了故障。再测得C_1上电压为0V,Tr次  相似文献   

12.
刘树新  程宇  张绍强  赵岩  刘涛 《电工技术》2010,(11):28-28,34
根据变电站二次系统雷电灾害发生途径,从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电源、信号、馈线、等电位均衡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雷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电源技术应用》2007,10(9):65-69
0前言电源是将电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部件、子系统或系统,通常是从交流(AC)市电电源转换成直流(DC)电源。从个人电脑到军事装备和工业机器,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都离不开直流电源的性能和可靠性。从传统的模拟型电源到高效的开关电源,电源的种类和大小千差万别。它们都要面对复杂、动态的工作环境。设备负载和需求可能在瞬间发生很大变化。即使是"日用的"开关电源,也要能够承受  相似文献   

14.
徐庆 《电气时代》2000,(11):36-36
对于需要两路电源供电的一类负荷设备,其一路电源发生断电或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必须能立即投入使用,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本文介绍两种较为简单但又比较适用的互投控制电路,以便让同行在实际使用时得到一些帮助,现对其原理说明如下。 1.有主次的双电源互投电路 对有主次的或一主一备酌双电源线路,主要适用于以动力电源为主,照明或其他备用电源为辅的双电源切换的场合。其主电路及控制线路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5.
SEL-351继电器实现110 kV线路备自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0 引言 备用电源自投(BZT)装置是当工作电源因故障或其他原因断开后,能迅速自动地启动备用电源或其他正常工作电源,使工作电源被断开的用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备用电源正常且不工作者为明备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110kV微机保护装置电源正常情况下,当控制电源消失后又恢复时,重合闸发生误动的原因,即当重合闸在选择非同期或检无压方式时会发生误动,只有当选择检同期方式且线路无压时才不发生误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预防重合闸误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直流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作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事故信号、事故照明和主设备操作控制等的电源。正常情况下,直流的正、负极对地都是绝缘的。当正极或负极发生一点接地时,不构成回路,仍不影响正常运行。如果再有一  相似文献   

18.
图像上方及图像上叠加有亮线或点状亮线且图像线性正常:此故障是由于场消隐时间变长所致,其故障点多发生在泵电源电路上,大多数是泵电源升压电容(图15中的C1)或升压二极管(图15中的D)损坏所致(泵电源电路简图如图15所示)。还有常见的水平一  相似文献   

19.
崔威  陈永顺 《电气应用》2006,25(9):11-13
引言数字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下简称数字BZT装置)的作用是:当正常供电电源因供电线路故障或电源本身发生事故而停电时,它可将负荷自动、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使供电不致中断,从而确保企业生产连续正常运行,把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常用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主要有:备用变压器自动投入、母联断路器自动投入、线路及母联断路器自动投入三种。在企业高、低压供电系统中,只有重要的低压变电所和6kV及以上的高压变电所以及发电厂厂用电才装设BZT装置。过去,不论是新建变电所,还是改造老变电所,设计的BZT装置均由传统的继电器…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直流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系统,它不仅为电力设备的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稳定的不间断电源,还为断路器的分、合闸提供操作电源。正常情况下,直流电源的正、负母线对地是绝缘的,当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当回路发生两点或多点接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