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前纺工序降低棉结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用户对布面棉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布面上的棉结在染色后显示出白点 ,也被称为“白星”。棉结直接影响坯布的实物质量 ,因此而造成的退货、索赔一直是困扰棉纺织行业的一大质量难题。下面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践就如何降低棉结作一简要分析。棉结大约由数十根纤维形成 ,其中大多数是成熟度系数低的薄壁纤维 ,这类纤维刚性小 ,回潮率高 ,受外力后容易扭结而形成棉结 ;一部分棉结则是由带纤维杂质、僵棉、不孕籽或清棉中产生的小棉束、索丝转化而成 ,从以上原因看 ,我们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降低布面棉结 ,改…  相似文献   

2.
生条假性棉结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生条假性棉结形成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假性棉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对纱线外观有较大影响,应从配棉、生产环境、工艺各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假性棉结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1前言 高支高密织物,经纬密度加合超过600根膜寸以上时,控制纺纱织造过程中产生的棉结,不仅是改善布面风格的一项重要措施,还是提高织机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我公司开发生产的高档面料织物,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我们在控制棉结方面有一些探索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棉结杂质是棉纱评级的主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 ,由于多方面原因 ,我厂 1 4.6tex全棉纱 ,有时出现因棉结杂质超标而降级现象 ,不仅给纺厂造成了损失 ,也给后工序的织造带来一定的困难 ,断头多 ,影响了织造效率。因此成纱结杂粒数降不下来 ,直接影响着布面的质量和产量。为此 ,在对原料及纺纱各工序分析的基础上 ,找出影响成纱结杂的主要原因 ,以便为控制结杂提出有效措施。1 棉结杂质的成因  杂质是因棉花在采摘、摊晒和加工过程中掺入一些非纤维物质以及不孕籽、棉籽、破籽等造成的 ,多数杂质在生产过程中能除去。棉结的成因比较复杂 ,一类…  相似文献   

5.
纺纱生产中棉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结”通常是指一些缠结纤维形成的小棉球,往往留在成纱和织物表面。棉结有的直接从原棉中带来,但更多的是纤维加工过程中,如风扇、打手和气流作用等所造成。棉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主要是由未成熟、较细的棉纤维所构成,因此染色时易因吸色不足造成色泽较浅,有时又会造成色深。还有一类棉结是籽屑棉结(seedcoatnep)是在轧棉时棉籽碎裂而在梳理过程中又没有将其除去所造成。棉结在染整过程也可能落掉,在布面残留浅色斑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好棉结的含量,保障后续生产的纱线品质、提高后加工的生产效率和减轻棉结的危害,阐述了纺纱环节不同工序下棉结变化的规律及原因,采用XJ129棉结和短绒测试仪测量棉结的含量,提出以棉结清除率为指标来调整设备工艺参数从而迗到控制棉结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讨解决涤粘留白品种布面棉结和色档的技术措施。阐述了涤粘留白品种布面棉结和色档的危害及产生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梳棉机加装固定分梳板,收紧锡林~盖板隔距,加强梳棉机维护和清整洁工作,严格控制温湿度等是降低棉结的有效措施;而控制涤纶原料色差,改进原料排包混和方法,并条头道实行"交叉供应"二道,采用三道并条等,则是解决色档问题的有效措施。认为:认真抓好上述措施的落实,能够较好地解决棉结和色档问题,提高涤粘留白品种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8.
棉结杂质是评定纱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棉纱上的棉结杂质,不仅直接影响到成纱外观,且还影响到布面的外观质量.在纺纱过程中,须条中结杂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半制品的内在结构,同时也影响到牵伸过程中纤维的运动.牵伸过程中棉结杂质会带动周围纤维束成团的变速,致使条干恶化,并会使周围纤维积聚而形成粗节.因此,如何降低棉结成为纺纱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讨美棉纺细号纱棉结的控制措施.介绍了关棉的特性,通过对比美棉与新疆棉的性能差异,分析了美棉在纺纱中易形成棉结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棉结的工艺及管理措施:合理配棉,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强化设备运转、温湿度等基础管理,结果使CJ 9.7 tex纱的棉结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斜卡织物大多作为染色外衣料,织物组织一般为3/1、2/2和2/1,其经纬密度的比例一般为2:1左右,形成经密大,经纱浮长比纬纱长的特点,构成了斜卡织物的风格特征。 对斜卡织物的实物质量,主要要求布面匀整、光洁、纹路消晰。本文根据各厂经验,就如何提高斜卡织物的风格特征提出一些意见,供读者参考。 一、关于提高布面匀整度 为了提高布面匀整度,要做到改善原纱  相似文献   

11.
Fri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woven fabrics can determine smoothness and softness values of textiles.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fabric structure, type of fiber material, and direction of motion on roughness properties of fabric surfac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For this purpose, woven fabrics with plain, rib2/2, twill2/2, twill1/3, twill3/1, twill1/7, and twill7/1 were produced with polyester warp yarn and two different weft yarns (cotton and polyester). Then, a statistical model (RSM) was used for the experimental plan (with these variables) to determine the runs of experiment (or selected points). Next, the frictional forces measure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fabrics in those direc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fabric-to-fabric friction (static frictional resistance, kinetic frictional resistance, and smoothness of woven fabrics) is highly sensitive to factors like relative humidity, fabric structure, type of fiber material, and direction of motion while temperature factor (in the range 0–50°C) has no sensitive effect on friction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组织结构与磨损对织物屏蔽性能的影响,以及不锈钢长丝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使用自制的棉/不锈钢长丝包芯纱织制了3种不同组织的机织物,测试了织物在0.3~1 500 MHz频段上的电磁屏蔽性能,并使用平磨仪对各织物分别摩擦60、120、180、240 及300次后,测试了织物磨损后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采用视频序列法测试了织物的动态折皱回复角。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对电磁屏蔽性能有一定影响,平纹组织结构紧密,屏蔽效果好;经过若干次磨损后,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先小幅升高后逐渐降低;相同磨损条件下,试样耐磨性越好,屏蔽效能的降低幅度越小;由于不锈钢长丝的加入使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降低,可以采用浮长更长的组织改善织物起皱现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织物折皱回复存在各向异性且难以描述的问题,将通过研究试样取向角与其对应的折皱回复角的关系,寻找更科学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表征方法。选择纯棉平纹和斜纹织物为实验材料,从经纱方向(取向角定为0°)顺时针旋转,每隔15°取一试样,平纹织物取样角度范围为0°~90°,斜纹织物取样角度范围为0°~180°。通过机器视觉测量每一试样的折皱回复角,结果表明:平纹织物可用15°和75°取向角对应的折皱回复角均值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斜纹织物折皱回复角与其纹路角度密切相关,对于左斜120°左右的斜纹织物,正面用取向角15°、105°、120°的折皱回复角均值,反面用取向角0°、60°、120°的折皱回复角均值来表示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聚酯(PET)长丝/棉复合纱斜纹织物的保形性及服用性能,利用PET长丝与纯棉纱开发了3种线密度为9.8 tex的纱线,并以二上二下斜纹组织织造了4种织物。对织物进行了折皱回复性、免烫性、尺寸稳定性、悬垂性等保形性能,强伸性、拉伸弹性、顶破性等抗变形性测试,以及手感风格、透湿性、透气性等服用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纯棉纱织物与复合纱织物的保形性与服用性能。结果表明:PET长丝/棉复合纱可改善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提高免烫等级,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包芯纱织物比包缠纱织物有更好的保形性,更高的免烫等级,是免烫衬衫面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棉织物的抗皱性能,研究了织物紧度和抗皱整理工艺的协同作用对棉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不同紧度的斜纹、平纹2组棉织物试样,测试了其在抗皱整理前后的急弹与延迟回复角、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在实验基础上,结合双因素方差分析,确认了织物紧度、树脂质量浓度双因素的协同作用对织物抗皱性影响的显著性,分析了双因素单独和协同情况下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织物紧度、树脂质量浓度分别对织物抗皱性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增加树脂质量浓度,低紧度的棉织物回复角增长幅度高于紧度大的棉织物;树脂质量浓度超过80 g/L时,低紧度棉织物回复角高于同组织结构的高紧度试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纯棉纱线合股数对织物力学性能和保形性的影响,采用线密度相同的单纱、双股线、3股线、4股线4种股线类型,以适当的经、纬密分别织制成平纹、斜纹、缎纹组织的织物。对织物的拉伸性能、撕裂强力、拉伸弹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弯曲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3股线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裂强力较大,4股线织物的断裂伸长率较大,双股线织物的拉伸弹性回复率较大;平纹织物仅有双股线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优于单股线织物,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随合股数的增加均变差;双股线平纹织物悬垂性相对较好,但均没有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悬垂性好;单纱织物的弯曲性能比股线织物好。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bilayer-woven fabric and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weave design and material type on its comfort properties. Face layer was plain woven with cotton yarn, while two different weave designs (2/2 and 3/1 twill) and four different materials (cotton, polyester, micropolyester and nylon) were used for the back layer. The comfort properties of fabric, including air permeability (AP), thermal resistance, water vapour resistance and overall moisture management capacity, were determined.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layers of fabric as a whole contribute to the comfort properties of bilayer fabric. The highest AP was exhibited by fabrics having both layers of cotton, while 3/1 twill samples have a lower value of thermal resistance as compared to the 2/2 twill samples. The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micro polyester woven in 3/1 twill weave exhibits better comfor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8.
庄浩  王增喜  李焰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8):55-56,58,59
探讨织物组织结构对衬衫面料撕破强力的影响.以纯棉、棉涤混纺、棉涤混纺加少量天丝为原料,织造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平纹、斜纹及纵条纹组织,所有试样均采用同样的液氨免烫后整理工艺.采用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并且从紧度比对撕破强力、织物组织对纯棉试样撕破强力,以及原料对撕破强力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织物的经纬向紧度比增大,织物的纬向撕破强力呈递增趋势;对于常见规格的纯棉织物,平纹组织的经、纬向撕破强力均小于其他组织,尤其是纬向撕破强力较容易出现不合格情况,斜纹组织织物的撕破强力较高,纵条组织织物的撕破强力因组成条纹的各基本组织的配置不同而不同,其撕破强力一般介于平纹和斜纹组织织物之间;在棉涤混纺加入少量天丝时,平纹组织织物的撕破强力会明显提高.产品设计中合理设计织物结构,使经纬向紧度比增大,可以提高纬向的撕破强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液体模塑成型加工过程中,树脂流体在厚型织物预型件厚度方向的横向流动渗透情况,采用基于超声波传感监测技术的3D渗透率测试装置,对厚型结构织物增强体内部流动渗透情况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斜纹、双轴向、单向的碳纤维织物内部流动行为和渗透性差异显著。相同结构中,面密度小而层数的增加会对流动通道产生更多阻碍作用而降低横向渗透性。低的纤维体积分数时,双轴向织物较斜纹织物厚度方向上的渗透率低;而在紧密织物结构中,双轴向比斜纹织物的渗透率要高。单向织物中面内层内流动容易,而厚度方向的渗透率非常低,相比其他两种结构的要低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针织物布面质量,从棉花疵点、未成熟纤维含量及短绒率、棉花及棉条质量、原料混配、清梳联与精梳工序清除效率、飞花积花、空调除尘等方面探讨了减少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关键技术。指出: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存在严重影响针织物面料质量;纺纱厂制定原料采购控制标准和混配棉标准,是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棉纱、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基础;纺纱过程中清梳联、精梳对危害性纤维、短绒、危害性疵点的有效清除,是保证棉纱棉结、细小纱疵、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关键;先进的单纤维测试仪可以简洁明了地控制原料及半制品质量;根据纺纱号数范围制定原料的混配标准也可以有效防止针织物死棉白星的产生;强化纺纱厂的清洁和除尘是减少不必要针织物死棉白星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