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芯片生产链长、安全性差、可靠性低,导致硬件木马防不胜防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针对旁路信号分析的木马检测方法。首先采集不同电压下电路的延时信号,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分类算法找出延时差异,若延时与干净电路相同,则判定为干净电路,否则判定有木马。然后联合多项式回归算法对木马延时特征进行拟合,基于回归函数建立木马特征库,最终实现硬件木马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LDA联合线性回归(LR)算法可以根据延时特征识别木马电路,其木马检测率优于其他木马检测方法。更有利的是,随着电路规模的增大意味着数据量的增加,这更便于进行数据分析与特征提取,降低了木马检测难度。通过该方法的研究,对未来工艺极限下识别木马电路、提高芯片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技术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通过电路设计和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在电路内植入能生成多种测试向量的自测试模块,且不同测试向量可使目标区域电路内部节点在工作时具有高、低翻转率的差异,采用区域独立供电网络设计及门控时钟控制区域分时工作等方法,提高由硬件木马产生的侧信道数据在整体电路侧信道数据中所占的比重,使含有硬件木马电路的侧信道数据与正常数据差异明显,从而更易于鉴别隐藏于电路中的硬件木马.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最高可检测出占总体电路规模0.3%的时序逻辑型硬件木马,与传统的硬件木马检测方式相比,明显提高了硬件木马检测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物理环境下旁路分析技术对电路中规模较小的硬件木马检出率低的问题,该文引入边界Fisher分析(MFA)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压缩边界Fisher分析(CMFA)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通过减小样本的同类近邻样本与该样本以及类中心之间距离和增大类中心的同类近邻样本与异类样本之间距离的方式,构建投影空间,发现原始功耗旁路信号中的差异特征,实现硬件木马检测。AES加密电路中的硬件木马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比已有检测方法更高的检测精度,能够检测出占原始电路规模0.04%的硬件木马。  相似文献   

4.
由于硬件木马等恶意电路的隐蔽性,攻击者可以利用其窃取机密信息,破坏硬件电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危害.本文基于典型的芯片设计流程与EDA工具,首先建立硬件木马的电路模型,然后尝试在一简单ADC芯片中,利用其电路的剩余空间,设计实现了一种计数器木马电路.该木马电路的规模大约占芯片总面积的5.6%,将受污染的电路与真实电路一起用标准CMOS工艺HJ0.25μm流片,然后采用旁路功耗分析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受污染和没受污染的芯片功耗并无明显差异,而当木马触发条件满足时,受污染的芯片却成功的实现了攻击.  相似文献   

5.
王可可  方凯  张浩宇  易茂祥  黄正峰 《微电子学》2019,49(2):249-255, 261
针对现有内建自认证方法中核心占用率较高时存在冗余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预防硬件木马植入的协同自测功耗检测方法。首先选择功能标准单元填满未使用的区域,接着采用路径规划算法对自测电路的标准单元进行分配优化,构建无冗余门的自测电路,然后将剩余的标准单元构成功耗检测电路。最后,对自测电路的输出签名和功耗检测电路的功耗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硬件木马。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内建自认证方法相比,该方法应用于具有较高核心占用率的电路后,不仅没有产生冗余门电路,还能有效检测并预防硬件木马的植入。  相似文献   

6.
薛明富  胡爱群  王箭 《电子学报》2016,44(5):1132-1138
本文提出基于分区和最优测试向量生成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扫描细胞分布的分区算法将电路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提出测试向量重组算法,对各区域依据其自身结构生成近似最优的测试向量.最后,进行分区激活和功耗分析以检测木马,并采用信号校正技术消减制造变异和噪声的影响.优点是成倍提高了检测精度,克服了制造变异的影响,解决了面对大电路的扩展性问题,并可以定位木马.在基准电路上的验证实验表明检测性能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各种环节相分离的产业模式下,用户所使用的芯片可能会被别有用心者植入硬件特洛伊木马电路,这给信息安全领域带来了严重威胁,芯片级硬件木马的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芯片安全研究领域的新热点。首先介绍了硬件木马的概念、危害以及分类方式;然后对硬件木马检测技术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评述,着重阐述了目前比较有效的旁路分析方法,指出基于功耗指纹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是当前最有前途的一种检测方法;最后简要总结了硬件木马的主动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核最大间距准则的硬件木马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功耗旁路信号统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核最大间距准则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及改进的检测方法.将原始功耗旁路信号映射到高维空间,使其具有更高的可分性,然后再投影到低维子空间,从而发现原始数据中的非线性差异特征,实现功耗旁路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提取与识别.针对AES加密电路中木马电路的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测得超出检测边界的样本数(792)多于Karhunen-Loève变换(400),取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入2-1 MUX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通过插入2-1 MUX来提高节点转换概率,以增加硬件木马的激活概率。首先计算出电路中所有节点的转换概率,然后设定转换概率阈值,筛选出低于阈值转换概率的电路节点,作为2-1 MUX的插入对象。基于ISCAS85基准电路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插入dSFF和POSC结构的方法相比,该方案具有简单的电路结构,且在几乎相同的木马激活概率情况下具有更小的功耗和面积开销。  相似文献   

10.
针对硬件木马检测的旁路信号分析法中需要黄金模型、受工艺扰动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采用抗工艺扰动设计使温度传感器受工艺扰动的影响程度低。将温度传感器植入芯片内部相似结构(存储单元、功能相同的模块等),读取温度传感器的频率信息,通过简单异常值分析法与差值分析法比对相似结构的频率差异,实现了硬件木马的检测。该方法既有效克服了工艺扰动的影响,又不需要黄金模型。温度传感器输出频率在最极端工艺角下的工艺扰动仅为9%。在SMIC 180 nm CMOS工艺下对高级加密标准(AES)电路的木马检测进行了验证,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