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的酵母菌株与上面发酵啤酒及比尔森啤酒风味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异α-酸作为风味稳定的评价指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上面发酵中酵母极大地影响成品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并且,与未经瓶中二次发酵的啤酒相比,经过二次发酵的啤酒其风味稳定性显著增加,且不同的酵母对啤酒风味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在比尔森啤酒中酵母不同,其风味稳定性也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2.
剩余酵母在啤酒糖化过程中的再利用张月黑龙江哈尔滨松江啤酒厂(150046)关键词啤酒;麦汁;糖化;二次酵母;再利用啤酒酿造过程中,将有一定量的酵母当作废物扔掉,尤其在下面酵母发酵法的生产过程中,每次发酵结束后,都有大量的啤酒酵母沉积在发酵缸的底部。下...  相似文献   

3.
啤酒中高级醇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其含量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啤酒中高级醇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料(麦芽、辅料比、酒花)、糖化工艺(麦汁的α-氨基氮含量、可发酵性糖含量、pH值、浓度、溶氧量)及发酵工艺(酵母菌种、酵母的增殖倍数、酵母接种量和酵母活性、发酵温度、发酵压力、发酵度)等。降低啤酒中高级醇含量的措施有:采用优质的原料和优良的酵母菌种,制订合理的糖化发酵工艺,实施低温发酵、高温还原双乙酰工艺。  相似文献   

4.
高浓酿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浓酿造技术的主要优点通过有效降低糖化的用水,仅利用现有糖化、发酵和储存设备即可大幅度提高啤酒产量,缺点包括:降低糖化锅原料及煮锅酒花利用率,泡沫稳定性下降,酸洗效应,降低酵母存活率,酵母回用代数下降以及需要及时调整麦汁中二阶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结构和消费群体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啤酒的典型性、产品的风格要求也越高。可通过控制啤酒的发酵度,改善和提高啤酒的口感、风味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重要措施有:对酵母菌株进行选育、驯化和纯化;调整合适的糖化生产工艺和发酵工艺,有效控制通氧量、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及各项发酵条件,控制啤酒高级醇含量,掌握啤酒与氧含量之间的关系;定期组织品评人员对啤酒进行品评,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锌离子在啤酒酿造中的作用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忠付 《酿酒科技》2003,(6):65-66,64
啤酒中锌离子来源于麦芽、大米、酿造用水、酒花。Zn^2 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可起到催化荆作用,与氨基酸结合形成Zn-氨基酸螯合物。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可激活酶提高酶的作用;促进糖化、发酵;促进蛋白质合成及其稳定性;缓解某金属离子的毒性作用,促进挥发物质的产生和双乙酰的还原,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啤酒质量;但含量过量会使啤酒非生物稳定性降低,影响啤酒质量。通过对糖化过程和发酵过程的控制,可降低醪液pH值。加入少量小麦芽,加入适量ZnCl2,ZnSO4及酵母营养盐等,可实现对Zn^2 的有效控制,达到最佳酿造浓度。  相似文献   

7.
糖化是制造啤酒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并保证啤酒质量,糖化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地借助于热的作用,在较高温度下麦汁中的成分会发生氧化等反应。但是麦汁还需要经过酵母的发酵作用,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表现出了很强的还原能力,因此很多人认为麦汁制备阶段的热负荷对啤酒抗老化能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饮料啤酒的酿制中,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因此新工艺啤酒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其中爱尔兰的Guiness公司,英国的Courage公司、日本的麒麟公司及加拿大一些啤酒公司等在啤酒生产工艺中,氮气的利用正在增多,可以说这是最近在提高啤酒酿制质量的技术革新中一个新的动向。啤酒制造的基本工艺,是由糖化、发酵、贮藏及包装几大程序构成的。只有在糖化过程中,添加酒花的麦计、冷却后,需吹入空气,以促进发酵初期酵母的生长。然后从发酵开始酵母在嫌冷条件下,发酵,生成酒精加碳酸气。其后的一系列工艺处理,直到包装期间,…  相似文献   

9.
国外信息     
低嘌呤啤酒的生产方法介绍了一种低嘌吟啤酒的生产方法:用磷酸化酶及核苷酶处理麦芽汁以便把嘌呤成份降解成碱和糖。也可以在麦汁发酵过程中把嘌呤分解成碱,然后让碱成份与酵母共同代谢。[世界专利W025483A1]类似啤酒的含泡饮料这种饮料是采用生产啤酒用的麦芽通过酒曲霉及白曲霉糖化而制得。在加工该饮料时添加的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对发酵起稳定作用。发酵时产生的高浓度酒精可提高产品贮存稳定性,使用酵母醪使获得的产品带有清酒香味,而使用果酒醪则有果酒香味。这种产品是类似啤酒的含泡饮料。[世界专利申请W019564A1]用于配…  相似文献   

10.
李岩  陈阿扣 《啤酒科技》2009,(8):27-30,26
众所周知,氧是啤酒生产的万恶之源,它可以加速啤酒老化,缩短啤酒的保鲜期及加速风味恶化等。除了冷却麦汁时所需的氧对酵母增殖有积极作用外,在原料贮存、糖化、发酵、过滤及灌装等各个生产工序都要严格控制氧的摄人。特别是酿造后期,氧的吸人会对啤酒的风味稳定性造成更加直接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麦啤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小麦啤酒的生产工艺。糖化采用一次煮出糖化法,程序升温进行蛋白休止。采用上面发酵酵母,22 ̄23℃高温发酵,其发酵度快,双乙酰还原迅速,成品双乙酰含量低。此发酵工艺所生产的啤酒新颖独特,风味上较普通大麦啤酒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申红艳  寇凤莲  李宁 《啤酒科技》2012,(2):32-33,35
原料质量、糖化工艺、酵母特性、发酵工艺等是影响啤酒发酵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原料质量、糖化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提高啤酒发酵度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3.
酸啤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也正在成为啤酒企业多元化布局的方向之一。该研究在不添加外源风味物质的前提下,基于啤酒双酵母混合发酵体系,将耐热拉钱斯氏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组合按照10∶1同时接种进行啤酒发酵,耐热拉钱斯氏酵母的发酵过程可产生一定量的乳酸(1.5~1.8 g/L),降低酒液pH值(3.3~3.4),得到酸味柔和的新型酸啤酒。相比于单一菌株发酵,双酵母混合发酵酸啤酒体系的风味物质产量都有所提高,产生了更多乙酸异丁酯和乙酸异戊酯等酯类物质,增强了酸啤酒的水果香气,果香馥郁、爽口协调,对啤酒的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减少了糖化锅酸化等工艺操作步骤,实现更快速的发酵和稳定的过程控制,促进了酸啤酒的大规模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4.
GYNB培养基中肉桂酸浓度达到100μg/ml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visiaepof~-sta)的生长受到抑制,而糖化酵母(SacchromycesdiasticusPOF1STA)能够生长。用紫外线诱变糖化酵母,在GYNBSCA100培养基平板上检出pof~-糖化酵母营养缺陷株。经糊精发酵试验、模拟啤酒发酵试验、CO_2失重试验及糖化酶活性比较,选育出三株性能优良的糖化酵母单倍体(pof~-STA),发酵速度快,糖化酶活性略低于出发菌株。发酵的啤酒用“两杯法”进行品评,酒体丰满,香气新鲜,略带果酒味,无酚臭味。  相似文献   

15.
啤酒是麦芽汁经纯培养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低酒精饮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不注意食品卫生,污染了各种杂菌,轻则影响啤酒的风味和生物稳定性,重则导致啤酒醉败,全面料罐,如果种酵母污染还会使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危害啤酒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每一生产阶段污染的杂菌也很不一致。如在麦汁、发酵初期身受大肠菌、黄杆菌污染,发酵中期易受醋酸菌污染,后发酵、过滤、包装阶段则易污染球菌、乳酸杆菌。酵母泥本身也会因卫生工作不当成为污染源,野生酵母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发酵正常进行。经验告诉我们,啤酒的半成品、成品如发生风味异常,酸度…  相似文献   

16.
啤酒发酵是使糖化麦汁向啤酒转化的关键流程,麦汁中的糖被酵母发酵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同时也产生对啤酒风味有重要影响的发酵副产品。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是影响发酵周期和啤酒质量的重要因素。最近见(啤酒科技)杂志上一些文章谈及这方面的问题,同时在一些啤酒厂看到或听到一些现象和说法,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些问题,并做一些适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浅谈啤酒的生物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建民  肖雄 《酿酒》2004,31(2):68-68
啤酒作为纯粹培养物——酵母的发酵产物,保持其口味纯正清爽的最为重要的。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许多环节都可能有有害菌污染而进入啤酒中,它们的污染繁殖由于产生了与正常培养酵母发酵所不同的代谢产物影响啤酒的风味和稳定性,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所以如何控制有害菌的污染,保证啤酒的生物稳定性对啤酒厂来说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林琳  王家林 《酿酒科技》2010,(1):44-45,48
在糖化阶段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酿造单宁,研究两种单宁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单宁沉降啤酒中敏感蛋白的效果非常显著,明显降低高分子蛋白质的含量,有效地提高了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对发酵过程中酵母的繁殖和啤酒的口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麦汁制备是啤酒生产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啤酒发酵的顺利进行,通过糖化工序将麦芽中的非水溶性组分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即将其转变为能被酵母利用的可发酵糖和营养物质.麦汁质量的好坏,将影响最终产品啤酒的风味稳定性. 本文从工艺角度,对麦汁制备的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不同酵母添加工艺对啤酒发酵度的影响,通过与现行正常工艺做对比试验,论证酵母1次性添加的可行性,为生产实际提供科学的指导采用Anton Paar啤酒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啤酒的发酵度,结果表明:在糖化发酵工艺不改变的情况下,控制麦汁通氧量,满足麦汁溶解氧要求,实行酵母1次性添加同样能获得稳定的啤酒发酵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