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煤矿开采工作面"无人化"发展趋向,从液压支架设备入手,研究了液压支架控制精度和推动步距存在的问题。采用对液压支架系统的控制阀进行改造及电液控制系统控制流程优化的措施,是解决支架系统推移不精确和液压系统稳定性差的途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推移控制方案,可减少液压支架对人工的依赖,并提高工作面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液压支架是利用液体压力来进行顶板支护和管理的液压动力装置,是综合机械化采煤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为解决其在巷道支护中控制精度差,推移步距不一致问题,必须优化支护方案,采用精确推移支架措施,实现工作面的快速推进。通过将推移控制逻辑阀应用于液压支架,细化控制流程,实现移架与提溜动作的精确控制。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了支架推移步距的统一,优化了液压支护控制系统,提高了矿山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耿村矿的地质情况、采煤方法和工作面配置,确定了通过增加截割深度来实现冲击地压条件下的综放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采煤工序及其相应的设备改造方案;通过改造采煤机的滚筒、控制方式和控制设备,改造液压支架的推移千斤顶、顶梁、推移框架整体结构及牵引装置等,采煤机截割深度由630 mm增加至800 mm,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的配套使用,最终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煤炭采掘、运输主要是靠"三机"(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来完成的,其中刮板输送机与液压支架的配套使用是由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推移耳与液压支架的推移千斤顶用销轴连接的,销轴的固定通常采用开口销加挡圈的形式,这种固定方式存在强度及可靠性低等缺陷。针对这种问题,该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快换式中部槽推移耳与液压支架连接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既增加了销轴的固定强度,又能快速拆装销轴。  相似文献   

5.
液压支架推移方式的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桂英 《煤矿开采》2010,15(2):73-74
液压支架推移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支架的推移速度。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液压支架常用的几种推移方式的工作原理、推移机构的布置及优缺点,说明了框架连接推移方式和双交替单向阀式推移方式不但能满足推溜和拉架的要求,而且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兖州矿业集团液压支架主力机型ZFS6200/18/35在井下使用过程中,推移油缸损坏严重,更换油缸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支架底座、推移框架、推移油缸的改造及重新设计,减少推移油缸损坏数量,使该支架的推移机构更加可靠,更换推移框架、油缸更加容易方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液压支架现行控制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采用插装阀回路控制液压支架的方案。并根据液压支架的特点及其主要执行元件──立柱和推移千斤顶的控制要求,论述了其采用插装阀回路控制的原理和优点。  相似文献   

8.
液压支架的安全快速拆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液压支架拆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液压支架安全快速拆除工艺改造方案 ,即改变原来的工作面绞车拉架调向 ,然后再纵向旱地行船的出架方式 ,采用液压千斤顶自动拉架一次性直接上牵引车 ,横向拉出到三角点处平台上平板车的新方式 ,减少了两次支架调向问题 ,使支架拆除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有托梁液压支架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一种新型托梁液压支架即可调向托梁液压支架。该支架将现有托梁液压支架的推移机构进行改进,增加调向功能,能有效解决现有托梁液压支架在工作时出现的跑偏问题,极大提高使用性能。该支架的使用对进一步提高中小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玉丰  邓陶 《煤矿机械》2011,(10):230-231
针对ZY8800/22/45D液压支架在井下工作不久部分推移杆发生断裂的问题,对ZY8800/22/45D液压支架推移杆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变更材料、提高推移杆头部和尾部的安全系数,解决了推移杆断裂问题,改进后生产出的推移杆在井下使用0.5 a多来未发生断裂现象,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液压冲击矛是一种高效、强力的非开挖地下管线铺设工具。其工作体积小、综合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且维护方便。与气动冲击矛相比有着更大的冲击功和能量利用率。本文基于HDI-146型液压冲击矛结构,建立了套阀式液压冲击矛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并提出借助于虚拟样机技术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的具体方案,为进一步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液压冲击矛结构参数的合理性及参数优化做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毛祎琳  徐楠楠 《煤矿机械》2011,32(5):253-254
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一千余篇液压支架科技论文为基础,加之充分的现场调研建立"知识数据库"和"安全评价体系";然后再编制易于操作和能够逻辑推理的安全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安全工程、计算机应用和机械工程跨学科研究形成"液压支架使用维护安全管理系统",本研究可促进液压支架正确操作和及时合理维护,实现液压支架可靠支撑,防止顶板垮塌,对人员和其他设备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13.
刘晓 《煤炭工程》2013,(1):40-42
 我国煤矿煤层透气性系数低、抽采难度大,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水力压裂因其增透效果显著,被广泛使用,但井下钻孔水力压裂存在压裂裂缝类型单一、压裂钻孔抽采寿命短、不均衡,易垮塌、堵塞,后期裂缝导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改进完善已有井下水力压裂技术,本文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引入石油开采领域的重复压裂技术,尝试探讨了井下钻孔重复压裂的原理、类型及裂隙体系的形成,并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杰  谭鑫 《矿冶工程》2006,26(3):61-64,67
对现有铰链式六面顶金刚石压机主机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HCY-22型压机。应用情况表明,大吨位六面顶金刚石压机铰链梁和工作缸采用兜底结构,将工作缸设计成活底式,尽量减薄工作缸筒体的壁厚,缩短工作缸和铰链梁的长度,合理设计铰链梁耳片形状,活塞上安装青铜耐磨带,铰链梁之间采用弹性无间隙销轴联接,可以提高设备的对中性、同步性和保压性能,主要零部件强度高、可靠性好,设备运行可靠,装拆方便。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回采工作面煤层开采后大面积坚硬顶板悬露在采空区内,致使回采工作面顶板垮落步距较大、来压剧烈、易引起支架压死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以雅店煤矿14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对水力压裂技术与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研究了水力压裂卸压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对水力压裂钻孔参数进行设计并开展现场水力压裂卸压试验,最后对压裂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裂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起裂阶段,随后在相对恒定压力的作用下,裂缝向深部扩展,压裂曲线呈现紧密的锯齿状;水力压裂可以有效弱化坚硬顶板、破坏其完整性,削弱顶板的强度和整体性,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支架的受力状况,达到减小或消除坚硬顶板对工作面回采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爱卿 《煤炭工程》2020,52(4):38-42
针对近距离煤层底抽巷在上部工作面采动后处于高应力状态而难以维护的问题,开展了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护巷技术研究,得出:工作面采动后坚硬厚顶板易形成较长时间跨度的悬顶效应是底抽巷压力显现的关键因素;水力压裂消除或减弱了坚硬顶板形成的悬顶效应,提高了采空区上覆岩层冒落性,改变了煤柱中应力分配比例,改善了底抽巷应力状态;现场采用同孔多段分次后退式水力压裂技术,结合跨式钻孔封隔器,在顶板坚硬岩层中形成明显的人工裂缝,缓解了底抽巷围岩应力集中,降低了底抽巷的维护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敬国 《煤炭工程》2011,(12):80-81
 应用AMESim对采用恒压变量泵控系统的全液压钻机的给进回路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给进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出了该系统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8.
冯文军 《中州煤炭》2018,(8):37-40,44
水力冲孔能较好解决传统石门揭煤技术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但存在冲煤量不易控制、卸压空间有限、操作不安全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水力连续冲孔技术工艺,研究了连续水力冲孔原理,优化了连续水力冲孔喷嘴参数;并研发了连续冲孔所需的瓦斯抽采钻孔水力作业机。在焦煤集团中马村矿27021回风底板抽采巷进行连续水力冲孔揭煤试验表明:采用水力连续冲孔技术进行石门揭煤,揭煤期间效检指标小于临界值;相比单纯钻孔抽采效率提高了60%以上,比常规水力冲孔效率提高了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力分级是石英砂生产中控制粒度和成分的有效手段,对给料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效果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FJZK型自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Coal Sea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coal seam is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discontinuities in rock mass elements due to change in hydrogeomechanical situation on filtration of fluid under pressure. Failure is associated with excess of the effective stresses over the rock tension strength. The problem on filtration and failure of massif is solved by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using the procedure of fictitious nodal forces.__________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1, pp. 72–79, January–February,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