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空场法转崩落法开采矿山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采衔接、矿柱回采与覆盖垫层形成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下告铁矿单采场最大安全暴露面积和应力分布规律,制定了分区、分次采用超长水平深孔,以排距3~4 m,孔底距4.5 m的爆破参数在下盘进行顶柱回采及强制放顶的回采工艺,实现了空场转崩落开采的高效顺利衔接。  相似文献   

2.
上向分层块石充填法在石湖金矿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矿方法试验,证明了在石湖金矿采用上向分层块石充填法与分采充填法联合开采新方案是成功的;采用分层连续回采、分层一次凿岩、分次多排微差爆破、锚杆网护顶、钢溜井配振动放矿机放矿、块石充填、碎石混凝土浇面等综合配套工艺是可行的,可供类似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家沟矿区采矿方法由空场法向崩落法演变。演变过程中对崩矿步距、最小抵抗线、孔底距、边孔角等爆破参数进行了验算和调整;对电耙和铲运机2种出矿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采用铲运机出矿方式;对相邻巷道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了进路间距。实践表明,爆破参数的调整及出矿方式的选择对降低采矿贫损率起决定性的作用。李家沟矿区空场法演变为崩落法过程中爆破参数及出矿方式的研究为同类矿山降低贫损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产方面要求,下告铁矿采矿方法需从原来的空场法变更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但矿山前期空场法开采形成了较多的采空区,在采矿方法的变更中涉及到遗留资源的集约整合利用和空区放顶技术。对现有空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后,确定了遗留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最终的空区放顶方案,对类似矿山的残留资源回收和空区放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会泽铅锌矿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两步骤回采的工艺特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并采取单体水压支柱护顶,光面爆破控顶的顶板管理方式,发展盘区机械化回采的安全高效采矿方法,最大程度减少采准工程量,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损失贫化率,充分利用和回收矿山资源.  相似文献   

6.
陈进海 《采矿技术》2021,21(6):141-143,146
马坑铁矿现主要采用大直径深孔爆破嗣后充填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回采分段高,切割天井及进、回风天井高度普遍大于54 m,采用普通法施工难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施工.为解决高位天井的施工问题,马坑铁矿以利文斯顿爆破漏斗原理为基础,并借鉴相关矿山的成功经验,进行VCR法爆破成井的试验,并对该技术的孔网参数、爆破网络连线、测孔、堵孔及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可为其他类似矿山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这一采矿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入手,采用进路分层充填结构、黄泥接顶、承载层不设吊筋和锚杆、溜矿井用密集木框支护、无掏糟爆破等项新技术和新工艺,降低了水泥和钢材消耗,简化了工艺流程,改善了充填接顶和爆破效果,提高了生产能力。该采矿方法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红山铁矿Ⅱ主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崩落阶段运输,分期进行开采的模式,一期工程开采400~705m,二期工程开采40~400m标高矿石。在一期、二期生产接替过程中,面临一期阶段有轨运输穿脉、溜井放矿硐室影响二期首采分段过穿的问题;为确保一二期工程顺利衔接,避免出现爆破悬顶的工程问题,根据公司现有技术条件,优化中深孔布置方式,采用安全可靠的特殊中深孔布孔工艺进行处理,顺利解决了上述问题,对类似矿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矿山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过程中,炮孔的变形破坏,严重影响了矿山的爆破效果,不仅带来大块、悬顶等问题,而且还恶化了放矿条件,制约了矿山的安全生产。本文针对大顶山矿区回采过程中炮孔变形破坏严重,矿山回采爆破效果以及矿石损失贫化指标难以提高的问题,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大顶山矿区炮孔堵塞、孔身错动、孔口破坏、孔径变小等主要变形破坏形式,并从巷道掘进及支护方式、地压管理及控制、炮孔保护、回采爆破方式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工业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目前国内条件相似矿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煤矿应用综放工作面以来,初次放顶先后经历了自然垮落和深孔爆破两个阶段,虽然采用深孔爆破初次放顶效果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炮眼布置多、工序复杂、投入人力物力较多等弊端,且放顶过程风路紊乱不好控制。采用SYY-56型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系统对1306综放工作面地应力进行测量,结合1302综放工作面深孔爆破经验,对深孔爆破的爆破参数进行优化,初次来压垮落步距比原来减少5~10 m,提高了初采过程顶煤回收率,极大地降低了压架风险,简化了爆破工序,节约了初采成本,风路得到很好控制,保障了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Caving     
  相似文献   

12.
金属矿山地下开采中能耗的30%~60%与岩体破碎有关,因此,诱导地压自行破岩逐渐成为矿业届研究的热点。诱导冒落法和自然崩落法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利用诱导破岩的采矿方法。介绍了两者的发展现状和工艺特点,分析了诱导破岩机理和诱导破岩方法称谓的合理性,揭示了采准工程量大、开采风险高的工艺特点和认知程度低及理论研究不深入是诱导破岩采矿法得不到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诱导条件下矿岩时空演化规律、出矿管理对冒落速度和冒落部位的调控作用、冒落块度的控制技术以及丰富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是发展诱导冒落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解决诱导冒落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完善诱导破岩理论,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酒铜镜铁山矿为例,阐明了阶段崩落法中矿体的实际崩落规律,对矿体的崩落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实践出发,说明了平衡拱学说、整体崩落学说,筒状崩落学说等三种矿体崩落机理中学说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4.
张锋 《金属矿山》1997,(9):9-12,18
铜矿峪铜矿在自然崩落法采场中,建立了一整套筒便易行的矿体崩落状态监测系统。应用多种方法对矿体自然崩落过程和地表塌陷过程进行监测,较准确地掌握了矿体的自然崩落规律,利用监测资料可以有效地指导现场生产。  相似文献   

15.
放顶煤开采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仁 《煤炭技术》2007,26(4):46-48
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的高低是关系到能否推广这种采煤方法的关键技术。文章从上覆岩层运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顶煤的变形规律,进而运用散体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顶煤和直接顶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15,(12):218-221
为研究大倾角走向长壁综放工作面在不同放煤顺序时的顶煤放出率,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工作面倾角及放煤顺序对顶煤的运移和放出规律的影响,并且采用PFC2D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对新疆兵团农四师71团煤矿大倾角走向长壁综放开采工作面进行模拟,统计出工作面在不同倾角及不同放煤顺序时顶煤的放出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行式放煤时,顶煤放出率随工作面倾角增加呈增加趋势,而采用下行式放煤时,顶煤放出率呈减小趋势。随着工作面倾角的增大,上行式放煤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在工作面现场应用中,上行式放煤取得了良好的顶煤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宁夏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矿大倾角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试验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春光 《煤》2022,31(1):98-101
文章以庞庞塔矿9-301综放工作面为例,应用灰色决策方法中的灰色统计方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大倾角特厚煤层顶煤可放性评价模型,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计算分析,可知9号煤层块段的顶煤可放性属于可放性好的第Ⅰ类,其顶煤一般不采取措施即可顺利放出,但需要在现场生产当中加强工作面支架等机电设备防倒滑管理。  相似文献   

19.
崩落法开采时复杂顶板的崩落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翔  伍佑伦  李江武 《金属矿山》2007,(4):23-25,48
在分析崩落法开采中顶板围岩崩落的基本条件后,从岩体工程质量、初始地应环境、空区的形态与充填状态等方面分析了顶板崩落的影响因素.结合程潮铁矿顶板崩落过程的监测结果,分析了顶板岩体的崩落过程,得出了完整的顶板空区发展过程图.研究结果表明,软硬岩体交错分布,软弱不连续面的存在是引起顶板崩落呈间歇性、突发性地发展的原因.与层状顶板崩落过程类似,在组成复杂顶板的岩体中,存在稳定性好的关键结构体,顶板的崩落过程受关键结构体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宝积山煤矿特有的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参数需进行优化的问题,通过PFC2D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放煤方式和放煤步距对煤矸流动形态及顶煤损失特征的影响。得出采用"两刀一放"双轮间隔放煤的放煤方式,能加强对顶煤的冒放性,有效控制含矸率,提高顶煤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