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关卫省  柴丽  韩娟 《应用化工》2012,(8):1344-1348
在双水相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乙醇与正丙醇和硫酸铵形成的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萃取磺胺嘧啶的新方法,考察了盐种类和浓度、pH值以及静置时间对磺胺嘧啶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可用于磺胺类抗生素分配行为的研究,体系组成为乙醇与正丙醇体积比例为1∶1,硫酸铵浓度为40%,pH值在4.0~5.0,温度25℃,静置10 h,磺胺嘧啶在该二元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达33.49,萃取率达96.97%。  相似文献   

2.
关卫省  柴丽  韩娟 《应用化工》2012,41(5):794-797
在双水相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乙醇与正丙醇和磷酸二氢钠形成的二元双水相体系萃取盐酸土霉素的新方法,考察了小分子醇的用量、盐种类和浓度、pH值、温度以及静置时间对盐酸土霉素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分子醇/盐二元双水相体系可用于抗生素分配行为的研究,其中体系组成为乙醇和正丙醇,磷酸二氢钠浓度在48%,pH值在4~5,温度25℃,以及静置12 h左右,盐酸土霉素在该二元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达到21.95,萃取率达86.09%。  相似文献   

3.
关卫省  邓江华  韩娟 《应用化工》2012,41(6):992-995,999
基于小分子醇双水相体系和小分子有机物双水相体系,建立了乙醇与丙酮和(NH4)2SO4形成的二元双水相体系萃取盐酸多西环素的新方法。研究了(NH4)2SO4浓度、pH值、温度、乙醇与丙酮用量和盐酸多西环素浓度对盐酸多西环素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NH4)2SO4浓度为41%,pH值在4.5~5.0,温度25℃,且盐酸多西环素的质量浓度70 mg/L时,萃取率可达93.61%,分配系数可达83.08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三酚)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重点研究了双水相的形成、硫酸铵用量、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pH值对分配比的影响,在实验中确立了焦性没食子酸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硫酸铵用量为6 g、丙醇体积分数为60%、溶剂用量为1∶20、pH=5.57。焦性没食子酸的最大分配比达5.57,相应的萃取率达80%。  相似文献   

5.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结晶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结晶紫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行为,探讨了质量配比(mPEG/m(NH4)2SO4)、温度、结晶紫浓度对结晶紫的分配系数(cup/clow)及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结晶紫浓度下,随着质量配比的减小,结晶紫的分配系数增大,萃取率略有降低;在一定的质量配比和结晶紫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配系数显著增大,萃取率基本保持不变;在一定的质量配比和温度下,随着结晶紫浓度的增大,分配系数显著减小,萃取率基本保持不变;在mPEG/m(NH4)2SO4为1.25∶1、结晶紫浓度为6.536×10-5 mol.L-1、温度为50℃的条件下,萃取率高达99.81%。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小分子醇二元双水相体系,并将其应用于磷酸泰乐菌素的提取。通过考察磷酸泰乐菌素分配行为的变化,确定体系组成物质的种类和比例、分相盐的种类和浓度、pH值、温度等。相比单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成相好,速度快,不存在乳化现象,大量杂质可被除去,样品纯度可达到98%以上,而且小分子醇价格低廉,降低了成本;后续可通过蒸馏法进行回收,循环利用,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2000-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银-碘-结晶紫三元络合物的萃取性能,建立了双水相三元络合物萃取光度法测定银的新方法。对双水相体系中聚乙二醇、硫酸铵和络合剂的用量及溶液酸度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共存离子对Ag(Ⅰ)测定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700μg·L-1(r=0.9998),检出限2.8μg·L~(-1),加标回收率在97.5%~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3.3%之间。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结晶紫在聚乙二醇一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行为,探讨了质量配比( mPEG/m(NH4)2SO4)、温度、结晶紫浓度对结晶紫的分配系数(cup/Clow)及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结晶紫浓度下,随着质量配比的减小,结晶紫的分配系数增大,萃取率略有降低;在一定的质量配比和结晶紫浓度下,随...  相似文献   

9.
张咪  汤小芳 《广东化工》2013,(14):26-28,32
采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茶叶中茶多酚。通过单一因素实验优化了影响茶多酚萃取率的各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粗提液的用量>硫酸铵的用量>pH>乙醇的用量>分相温度。实验最佳提取条件为,当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0.2 g/mL,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粗提液的体积分数为20%,pH为6.8,分相温度为40℃时,茶多酚的萃取率达到97.92%,分配系数为22.17。对测定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其回收率为98.6%~104.55%。对样品溶液进行十次平行测定测得标准偏差为0.235%。粗提液中茶多酚的浓度为0.365μg/mL。从而建立了一种从茶叶中萃取茶多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9):2275-2278
利用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柚子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硫酸铵质量分数30%,乙醇质量分数35%,液料比36∶1 (mL/g),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6 h。该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达到(48.22±3.04)mg/g。  相似文献   

11.
以枇杷叶为原料,利用双水相体系提取黄酮。考察了聚乙二醇-硫酸铵体系和乙醇-硫酸铵体系中各物质用量、料液比(g∶mL,下同)、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条件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对两种体系的提取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硫酸铵体系中,在聚乙二醇用量为2.0g、硫酸铵用量为1.5g、料液比为0.3∶10、pH值为9、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1.5h的条件下,提取效率最高,达5.80%;乙醇-硫酸铵体系中,在无水乙醇用量为4.0mL、硫酸铵用量为1.8g、料液比为0.2∶10、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1.0h的条件下,提取效率最高,达7.49%;可见乙醇-硫酸铵体系的黄酮提取效率高于聚乙二醇-硫酸铵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6,(5):29-31
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与超声波耦合法提取香薷中的黄酮,由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每毫升水加入0.35g硫酸铵、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0.60、料液比1∶35(g/m L)、超声波提取40min的条件下,香薷黄酮的提取率可达9.39%。  相似文献   

13.
将超声波技术和双水相萃取技术耦合用于提取玫瑰花渣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中(NH4)2SO4质量分数12%,正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此时总黄酮平均得率为3.42%。  相似文献   

14.
杨利民  吕金萍  冯妍 《化工进展》2014,33(8):1992-1996,2011
蒲公英中内含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用双水相萃取法提取植物中有效成分是新型提取高附加值生物质的有效方法。本文考察了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蒲公英总黄酮时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温度、pH值5个因素对分配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双水相提取工艺条件为:(NH4)2SO4质量分数18%,PEG1000质量分数23%,pH值5.34,提取温度25℃,NaCl盐的存在与否对萃取影响很小,蒲公英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5.47%。因此,使用双水相法提取蒲公英总黄酮是该类提取技术中一种更加绿色环保和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异丙醇、NaH2PO4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离子液体来构成醇与离子液体二元双水相体系,用于萃取水体中的四环素。考察了NaH2PO4含量、pH值、离子液体含量以及四环素质量浓度对四环素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的pH在4.0~5.0,NaH2PO4含量为36%,四环素的质量浓度在65~95 mg/L时,体系对四环素的萃取率可达91.98%~94.98%,分配系数可达82.135~130.315。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chloride complex platinum and palladium acid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inary extracting agent trioctylmethylammonium dinonylnaphthalenesulfonate. During the extraction of H2PtCl6 and H2PdCl4,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as long as the pH value was growing,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the known general trend of binary extraction. In contrast to the extraction variant using quaternary ammonium bases with inorganic counterions, a binary system, which was based on dinonyl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could be used for the further aqueous reextraction of platinum metals from the organic phase because of the highe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binary reagent in the two-phas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