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缓和湿式氧化和交叉曝气氧化塘(MWAO-Lagoon)联合工艺处理高浓度碱渣的工业原理及应用效果,并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MWAO-Lagoon联合工艺处理高浓度碱渣可以使外排污水中硫化物(以S~(2-)计)、化学需氧量(以O_2计)和酚类的质量浓度分别小于1.0,120,0.5 mg/L,达到了国家外排标准;2生产过程中采取对高、低浓度COD碱渣进行分类储存,对碱渣进行隔油预处理,定期、定点测厚以及材质升级等措施来提高工艺装置的处理能力,同时降低湿式氧化运行安全风险。通过该工艺处理,缓和湿式氧化后产生的含硫化氢、硫醇以及其他硫化物的尾气经脱硫、脱硝系统后,可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密闭排放。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污水水质平稳是炼油厂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关键。通过对南方某大型炼油厂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各工段冲击状态的进出水水质进行全面分析,发现碱渣湿式氧化工段出水中酚和硫化物、污水除油工段出水含油均超过设计要求,生化过程溶氧偏低,导致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冲击状态水质较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原理、基本流程及应用分类。介绍了国内外该技术的发展状况,并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4.
炼化企业碱渣碱度大、化学耗氧量(COD)和盐浓度高、含有一些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中和会释放恶臭气体,宜先预处理再进污水处理场处理。中和酸化是比较简单的碱渣预处理方法,可以脱除硫化物和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产生的中和废水可进污水处理场处理,但由于其COD仍然较高,中和废水处理量受污水处理场规模限制不能太大,而且没有处理好中和酸化产生的恶臭气体。中和酸化-萃取预处理,继承了中和酸化预处理的优点,提高了COD去除率,使全部碱渣废水能够进入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排放,但仍然没有解决好恶臭污染问题。缓和湿式氧化-SBR预处理,解决了碱渣中和过程的恶臭污染问题,碱渣经过湿式氧化-SBR生化曝气预处理,可全部进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排放,但其氧化尾气有少量异味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带废气脱臭的曝气池预处理碱渣技术与湿式氧化-SBR预处理技术相比,投资小、操作费用低,但在恶臭气体处理上仍有问题。碱渣中和酸化硫回收及气水净化技术可依托厂内现有污水处理场、醇胺液硫化氢回收系统、VOCs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新建碱渣中和酸化氮气吹脱反应沉降器、吹脱气硫化氢吸收塔,以较低的投资和操作费用,实现碱渣废水达标处理、中和酸化释放气中的硫化氢和VOCs回收、尾气高标准净化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胡秀敏 《石化技术》2007,14(2):27-29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汽油和液态烃精制产生的含硫废弃物的碱渣处理,讨论了碱渣提酚、碱渣湿式氧化脱臭两种处理工艺的环境治理效果,并就碱渣湿式氧化脱臭工艺如何降低运行成本、减少污水排放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Cansolv尾气处理装置投运后,需有效处理其产生的含高盐、高浓度有机物和还原性硫的污水。针对污水的有关特性,选择了污水→气液交换处理→微电解氧化→絮凝→过滤→达标外排的简便且易操作的处理技术路线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装置对含高盐、高浓度有机物和还原性硫的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具有药剂耗量大、生产运行成本较高的缺点。通过Cansolv尾气处理装置污水处理技术实验研究,可为解决类似技术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空气氧化处理天然气处理厂检修污水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然气处理厂在检修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污水,污染物浓度高、水量集中,短时间内处理较困难。对检修污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空气曝气处理的检修污水的实验路线。对空气曝气量和PH值进行了考查,确定了曝气量为2.5L/min以及原废水直接曝气处理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检修污水中的MDEA经空气曝气处理可以大幅度降解;溶液中的MDEA经曝气后,是被氧化而非吹脱,产物主要为乙二醇、甲酸等。同时,对空气氧化溶液中MDEA的机理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氧化产物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8.
<正> 一种称为“OC”法的湿式催化氧化法已用于处理工业废水。该工艺过程包括工业废水或污水的预处理和一套湿式催化氧化装置,能一步除去氮化物(如氨)、硫化氢和氰化物。废水在15—100大气压下送入反应器,该污水含上述杂质可达几十万ppm,经处理,排放出含10ppm左右杂质的蒸汽和液体馏出物。该工艺与处理焦化过程废水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较,可节约投资20%,管理费50%,总费用可节省40%。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丙烷脱氢装置含硫废碱液处理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情况。开发了以湿式氧化技术为核心的“加碱中和-湿式氧化-酸化中和”处理技术,工业化装置运行稳定,出水S2-质量浓度小于1 mg/L、COD小于200 mg/L,达到设计要求。截至目前,已建成多套此类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前,日本石油加氢脱硫装置可年产1000kt 硫磺,7×10~8m~3硫化氢。将硫化氢加以有效地处理和分解,不仅消除公害,而且可制造氢气。文中介绍了硫化氢的氧化处理技术和分解技术。目前硫化氢氧化处理法主要是克劳斯法及湿式氧化法,后者包括利用铁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碳酸钠的湿式氧化。硫化氢分解法包括:  相似文献   

11.
炼厂酸性气脱硫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采用C laus工艺对生产的干气、液态烃中的硫化氢进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脱除此硫化物的方法有3种:C laus工艺,催化氧化湿式脱硫法,纤维膜接触器技术。比较可知,催化氧化湿式脱硫法可以处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并可代替C laus工艺,尾气排放可达到环保要求;二者硫化氢脱除率分别为97.5%,96.0%;前者比后者具有投资少,工艺流程简单,无污染物排放等优点,且在脱除硫化氢的同时可回收单质硫;纤维膜接触器技术投资居中。  相似文献   

12.
文中论述了含氰污水的处理方法,由于腈纶污水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和高浓度的硫酸盐,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难题.在水气厂污水车间进行了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含氰污水的中试试验,确定了试验水质水量标准、工艺流程及主要运行参数,说明了中试运行情况和成本,对中试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某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含硫废碱液湿式氧化技术。该技术由一体化换热系统、湿式氧化反应系统、两相减压及分离系统组成,采用自主开发的全混流反应器,并开发了分形式气体分布器强化湿式氧化反应中的气液传质,保证了乙烯废碱液工业化处理装置出水的S2-质量浓度小于1 mg/L、COD小于1 200 mg/L,优于同类装置国外技术出水水质。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百万吨级乙烯装置配套含硫废碱液处理技术和装置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大庆石化公司水气厂污水车间SBR系统主要处理来自化工一厂、二厂的高浓度混合废水,该废水浓度较高.水体中主要含有苯系物 醇类 硫化物 挥发酚等物质.原设计处理能力为65m^3/h.包括来自湿式氧化单元的废碱液8m^3/h,丁辛醇酸性废水1.611m^3/h以及55.381m^3/h的假定净水。但是实际运行中二丁辛醇废水未进SBR系统.目前只有化一来水及假定净水进SBR系统。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乙烯装置中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必要性,特别是废碱液脱硫步骤。例举了在乙烯装置上采用的有代表性的高压湿式氧化、低压湿式氧化、催化氧化的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乙烯装置中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及其必要性,特别是废碱液脱硫步骤。例举了在乙烯装置上采用的有代表性的高压湿式氧化、低压湿式氧化、催化氧化的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炼油污水处理场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恶臭废气可分为高浓度、低浓度两类:高浓度废气来自提升池、均质罐、隔油池、气浮池(浮选池)、污油罐(池)等,非甲烷总烃浓度为500~40 000 mg/m3,总气量为1 000~10 000 m3/h(标准状态);低浓度废气来自曝气池、氧化沟、污泥脱水间,非甲烷总烃浓度为10~300 mg/m3,总气量为20 000~50 000 m3/h(标准状态)。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适用于炼油污水处理场高浓度与低浓度废气联合处理的SWAT-1、SWAT-2工艺技术,在SWAT-1工艺中,高浓度废气采用“脱硫及总烃浓度均化-催化燃烧(氧化)”工艺处理,曝气池等低浓度废气采用“洗涤-吸附”工艺处理,低浓度废气饱和吸附剂用催化氧化排放的热气再生并返回催化氧化处理系统;而在SWAT-2工艺中,高浓度废气采用“低温柴油吸收-脱硫及总烃浓度均化-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应用SWAT-1、SWAT-2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场废气,净化气非甲烷总烃浓度可小于50 mg/m3,最低小于10 mg/m3,苯、甲苯、二甲苯浓度低于检出限,臭气浓度小于20(无量纲)。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炼油企业高浓度污水经"隔油+气浮+生化"的传统工艺处理时外排水难以稳定达标的问题,针对该类污水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处理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OH强氧化反应处理的污水经曝气生物滤池生化处理后,出水中COD、氨氮浓度、油浓度、悬浮物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1.2,5.3,2.3,27 mg/L,COD降低率为83.1%,氨氮、油和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1%,73.4%,61.6%,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技术不需改建炼油厂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可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开发动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生物处理技术的填料、强化手段、设备装置的研制、生物毒性的影响等研究情况;论述了光催化氧化处理技术、湿式氧化法处理技术、活性碳催化氧化处理技术、超临界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电气浮处理技术等研究进展;讨论了催化氧化法中引发剂作用的机理及实际应用情况.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石油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如下水质的污水:COD 7%,即70g/L;水温21℃;强腐蚀性;平均水量37.85L/min,即2.27t/h。这部分污水,对石油化工厂已有污水处理装置的生物处理有抑制作用而成一个难题。对含有不可生物降解物的污水,用湿式氧化法处理,能改变其不可生化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