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离子迁移谱技术(IMS)定性筛查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方法。优化的IMS检测条件为:进样口温度190 ℃,迁移管温度为正模式190 ℃、负模式130 ℃,进样时间为10 s(仪器采集10条谱线)每次样品的分析时间为30 s。  相似文献   

2.
离子迁移谱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便捷和成本低等特点.随着离子迁移谱仪装置的不断的发展和改进,离子迁移谱在国内外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宽,主要介绍离子迁移谱在国内外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问题屡禁不止,非法添加药物种类繁多且不断更新,建立一套快速简便、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离子迁移谱技术(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作为一种新型的微量化学物质检测技术,其仪器结构简单、体积偏小,且具有灵敏度高,生产能力强,检测速度快,分析成本低,操作便捷和维护简单等优点,可作为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检测的一项重要技术。以离子迁移谱技术为基础,以检测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为目的,对国内外离子迁移谱技术在该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对不同酱油样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根据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利用多元统计法分析散装酱油与品牌酱油的差异和散装酱油与不同等级品牌酱油的差异。结果表明,酱油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苯乙醛、丙醛、5-甲基-2-呋喃甲醇、2,3-丁二酮、5-甲基糠醛、乙醇、乙酸乙酯等11种化合物。散装酱油和品牌酱油的风味物质存在明显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大部分风味物质在散装酱油中的含量低于品牌酱油,与风味指纹图谱结果基本一致;散装酱油与不同等级的品牌酱油也能区别开。该研究结果表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为酱油风味检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3,(11):4-7
食品问题日趋严重,为了食品安全,必须研究高灵敏度检测手段。离子迁移谱快速、灵敏、便捷和成本低等特点,决定其非常适合对食品中痕量物质进行检测。该文主要介绍离子迁移谱(IMS)基本工作原理和目前离子迁移谱在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情况,以期IMS在国内食品方面获得更广更深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是一种利用样品分子电离后离子迁移率的差异进行分离检测的仪器。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灵活、携带方便、实时监测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危险品检测、化工分析、食品检测、医学诊断、生物制药研究及环境监测等领域。该文简要介绍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分类及联用技术,综述IMS技术在食品真伪鉴别、加工储藏过程监测、非法添加物识别和有害物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IMS在食品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研究静电场对大菱鲆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菱鲆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采用电子鼻采集其气体指纹信息,通过离子气相迁移谱对不同处理方式大菱鲆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静电场能够改善贮藏期间大菱鲆的品质,有效抑制菌落总数和优势腐败菌的生长及减少TVB-N值和TBA值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鱼肉内脂肪氧化,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采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可较好区分不同贮藏时间及不同处理方式的大菱鲆品质。根据气相离子迁移谱采集的指纹图谱,利用热图聚类分析可区分不同贮藏时间内及不同处理方式下大菱鲆挥发性物质。气相离子迁移谱与电子鼻具有快速、准确、无损的特点,可对大菱鲆新鲜度品质进行快速检测可行。  相似文献   

8.
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通过对样品分子电离、根据离子迁移率的差异进行分离检测,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易操作和成本低的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分类和联用技术(如GC-IMS、IMS-MS),总结了其在国内外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其中包括肉类、水产品、水果等新鲜程度评估、葡萄酒中"异味"化合物定量、啤酒发酵在线监控、橄榄油和奶酪的产品分级、食用油掺假检测、伊比利亚猪肉及火腿鉴伪以及其他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离子迁移谱技术在食品风味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今后食品风味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等强极性农药大量应用于农业中,其本体及代谢物广泛残留于食品、土壤、水质及生态环境中,因其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如何检测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强极性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衍生法-色谱-质谱联用、非衍生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离子色谱及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毛细管电泳法、ICP-MS或ICP-MS/MS与色谱的联用、快速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传感器法、离子迁移谱(IMS)法、分子印迹-化学传感器法、电化学法)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为强极性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是一种基于气相色谱和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的新型仪器,兼具气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离子迁移谱的高灵敏度,同时它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方式,真正做到了对于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准确、无损检测。食用植物油是人类生活所必须的基础食物之一,富含多种人体健康所必须的营养成分。然而食用植物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溶剂残留、储藏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氧化变质以及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掺假掺杂等质量问题,因此,适合食用植物油检测的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的技术方法亟待开发。本文从当前食用植物油研究现状、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的使用原理和技术特点、数据处理方法几个方面对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研究食用植物油品质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离子迁移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较高、检测快速的微量化学物质分析技术,近些年来该技术在生物医药分析、环境监测以及食品检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食品安全对于食品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生命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避免问题食品流入市场。目前离子迁移谱技术在食品的加工控制、贮藏检测、风味物质成分分析以及有害物质检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饮料工业》2017,(3):72-72
据食品导航网站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进行合作,利用移动检测技术应对食品掺假、污染等食品领域突出问题。该技术将利用离子淌度谱等现场布署设备,进行筛查工作,以检查食品掺假、污染、霉变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离子迁移谱的高灵敏度, 有效地解决了气相色谱低鉴别能力和离子迁移谱对混合物进行检测时存在的交叉灵敏度问题,得到保留时间、漂移时间和信号强度的三维谱图,使定性分析更加准确,并且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 可以直接对样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进行分析, 极大简化了分析过程,实现快速检测,满足现场分析的需要。作为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 GC-IMS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质量鉴定、掺假溯源分析、食品特征风味分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本文介绍了GC-IMS技术的基本原理, 重点综述了GC-IMS技术在粮食、果蔬、肉蛋制品等多类食品研究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以期为农产食品的品质分析、风味研究、新食品开发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蜂蜜酒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迁移变化。方法 本研究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对蜂蜜酒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迁移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建立指纹图谱、气相离子迁移谱图,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比较样品间差异。结果 电子鼻检测发现发酵后甲基类物质和醇类、醛类、酮类物质明显增加;GC-IMS检测出53种挥发性物质,定性出26种挥发物质组分,发酵后2-甲基丁醛、己醛、2-甲基-1-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正丙醇、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丁醇、3-甲基-1-丁醇、辛酸乙酯、丙烯醛和乙酸异丁酯等风味物质成分明显增加。结论 经过发酵后的蜂蜜酒在保留蜂蜜原有风味的同时又显著增加了大量新的风味成分,形成蜂蜜酒独特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5.
离子迁移谱法检测蒸馏酒中4种风味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蒸馏酒中风味成分分析的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检测方法。方法以韩国真露烧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对样品中的正庚酸、正辛酸、己酸丁酯、月桂酸乙酯等4种风味化合物进行外标法分析检测,得到0~20 mg/L浓度范围内4种化合物的离子迁移谱回归曲线。结果本方法在25 min内完成样品的平衡、进样和分析。样品中4种风味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正庚酸3.6 mg/L,正辛酸2.1 mg/L,己酸丁酯1.7 mg/L,月桂酸乙酯4.2 mg/L。结论与传统的分析手段相比,离子迁移谱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在食品风味物质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分析技术,气相离子迁移谱兼备气相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和离子迁移谱的快速响应能力。因检测速度快、用时短、数据可视化等优势,在食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食品等级分类、掺假检测、食品新鲜度评价、食品加工过程品质监测与贮藏期间变化方面。玉米、小麦、大米、大麦、高粱、糙米等谷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能量,同时作为重要的传统美食加工原料,在日常生活中需求量大。随着人们对于健康营养食品的消费意识增加,围绕谷物及其制品的研究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气相离子迁移谱的原理及特点,并系统整理了该技术在谷物食品产地溯源、香气成分分析、原料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旨在为谷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品质调控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检测系统参数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顶空萃取的方式,使用GC-IMS联用分析技术获取了5种植物油和芝麻油不同加工工艺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s)的GC-IMS指纹离子迁移谱,分析了气相(gas chromatography,GC)保留时间-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IMS)漂移时间的三维信息,得出了通过GC-IMS三维信息上的出峰时间、数量和峰强度等信息的差异,可以实现植物油的种类的准确识别以及加工工艺改变与VOCs变化的规律的结论,结果证明,GC-IMS分析技术在植物油的品种识别、加工工艺识别、原产地识别和纯度检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炒、蒸、煮、速冻、预冷、冻干、漂染、清洗玉米等9种不同处理方式下玉米气味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玉米都含有正己醛、1-辛烯-3醇、辛醇、2-戊基噻唑等化合物,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种类相同,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玉米主要风味物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茶叶等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主观性系统工作,从其相关品质数据中提取等级信息,进而建立茶叶等级快速识别方法,这对指导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快速评价白茶等级的判别模型,本研究搜集了200份不同等级的白牡丹白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和气相离子迁移谱的原始数据,经过主成分分析或线性判别分析进行数据降维,结合7种分类器算法开展白茶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线性判别分析适合近红外光谱和气相离子迁移谱的原始数据降维;原始数据使用线性判别分析降维后,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的自适应增强(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模型的正判率均>94%,模型评价指标AUC≥0.95;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筛选的图谱数据建立的MLP、SGD和SVM模型的判别率为91%~93%,AUC值为0....  相似文献   

20.
以青豆为研究材料,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炒、蒸、煮、速冻、预冷、冻干、漂染、清洗青豆等9种不同处理方式下青豆气味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处理方式对青豆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的青豆都含有正己醛、1-辛烯-3-醇、辛醇、2-戊基噻唑等化合物,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种类相同,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处理方式下的青豆主要风味物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