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满足小功率系统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高频链逆变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研制的一种UPS电源,这种电源具有正弦渡、在线式小功率、备用时间长等特点,能够更好为小功率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2.
传统超声电源的功率调节有整流侧、直流侧和逆变侧三种调节方式,其中,逆变侧调功以硬开关PWM(脉宽调制)控制方式为主,功率器件工作于硬开关状态,开关损耗大,EMI较大,系统效率低.文中阐述了一种采用软开关PSPWM(移相脉宽调制)逆变侧调功的功率调节方式,对其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功率进行数学分析,并利用Pspice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软开关PSPWM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逆变器输出功率的调节,同时开关器件在零电压开通和关断,实现ZVS软开关,大大减小开关器件的功率损耗,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超声电源研制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小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的整体设计思路。电源为半桥逆变拓扑,采用功率MOSFET作为开关管器件,针对小功率使用领域使用电流互感器电路驱动MOSFET。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控制电路,成功应用于臭氧发生电源中,获得了实验数据和波形。该电源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极倍频与载波移相相结合的调制算法,分析了级联静止同步补偿器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机理,根据分散控制的方法,提出了通过改变输入单链节的瞬时有功功率来平衡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可在每一个逆变单元里独立实现,与相邻逆变单元不存在耦合,且不需要额外检测其他物理量,具有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等优点。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进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到居民家居生活中,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家用小功率电器工作的光伏逆变系统.系统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V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运用软件方式产生SPWM波.逆变主拓扑回路采用两级全桥变换器,中间环节配合高频变压器升压.与传统的逆变器设计思路不同,前级全桥变换器采用SPWM波控制实现逆变取代以往恒定脉宽PWM控制,后级变换器作为频率50 Hz翻转开关来重构正弦波.该系统可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12V电压转换为适用于家用电器工作的220 V/50 Hz交流电.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L型和LC型滤波器相比,LCL型滤波器具有高频衰减效果好、输出电流谐波小的优点,但是易出现电压和电流振荡尖峰,破坏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采取在电容上串联电阻来改善振荡问题,同时针对电容上串联阻尼电阻之后带来的功率损耗问题,引入了无源阻尼分裂电容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LCL滤波器的电容分裂成两部分,其容量和与完全电容相同;然后根据滤波器谐振频率处幅值增益和阻尼电阻的功率损耗来设计电容比例,将阻尼电阻与小电容串联;最后进行储能变流器逆变并网仿真,实验结果证明LCL无源阻尼分裂电容可以抑制并网电压和并网电流的幅值增益,相比完全电容法明显降低了电容支路上阻尼电阻带来的功率损耗。  相似文献   

7.
逆变控制技术是功率变换电路相关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目前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关于逆变控制技术原理的教学过程,多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难以进行逆变控制技术的实践练习.为降低逆变控制技术原理的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能力,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PIC单片机的实用单相逆变器教学模型,该教学模型采用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应用LCL谐振负载电路,通过良好的参数设计,有效地减少逆变桥并联之间的环流,均衡各桥的功率分配,降低器件的损耗,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逆变桥并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感应加热电源多桥并联,提高输出功率和可靠性.同时由于受功率MOSFET容量的限制,单个MOSFET感应加热逆变电源的输出容量变得十分有限,因此设计了采用四个逆变器并联的400kHz/200kw的LCL谐振负载感应加热电源,并给出了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成本,追求较高性能价格比,目前逆变桥拓扑结构的研究热点之一是采用多电平、多级拓扑组合控制技术。通过增加功率开关数目,实现复杂的空间矢量控制功能,用较多数目的低功率或低电压额定的开关器件组合提升逆变桥的总体功率变换水平。但这一技术发展也带来不少新问题,主要是如何实现多电平逆变桥直流母线电压的电容均衡分配,从而达到众多功率器件之间的应力平衡控制。本文结合原有的不平衡放电校正技术,提出了新的不平衡充电校正方法,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多电平逆变桥均衡分压问题。  相似文献   

10.
“爱博”MA系列UPS产品是由苏州安电电子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的小功率UPS系列化产品,符合美国UL标准、IEEE-587和FCC等国际标准,在技术和工艺设计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点。 MA系列产品在技术上采用高频化设计和SPWM控制方式,载波频率达20KC,逆变主回路采用独特的设计方法,避免了因误触发而引起的功率管的损坏,大大提高了逆变主回路的工作可靠性。充电  相似文献   

11.
SPWM调制技术是在逆变控制中引入SPWM技术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它较好地抑制了谐波。理论分析,载波频率越高,SPWM波形中谐波频率就越高,所需滤波器的体积就越小。但载波频率升高使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上升,从而导致开关损耗的增大。因此,实际控制中常采用倍频式SPWM技术,即输出电压的载波频率是逆变桥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2倍。倍频技术的应用较好地缓和了谐波抑制与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控制目标明确,系统效率高的优点。在两级综合协调控制系统中,采用改进型最优梯度法实现最大功率追踪控制,三相电流跟踪解耦控制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实现同步并网。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跟踪最大功率速度快、精度高,且输出电流快速准确跟踪电网电压。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天然能源,必将成为未来常规能源的一种重要的替代品。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功率太阳能光伏交流发电系统的设计。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模块、充放电控制电路、液晶显示电路、蓄电池、逆变控制电路组成,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通过充放电控制器控制蓄电池充放电,逆变控制模块把直流电流逆变为220V±5V、50±2HZ的交流电。经测试,本系统实现了设计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变频调速系统以其节能显著、过载能力强等自身的优点在交流传动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本文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7MBP75RE120构成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主电路中的逆变电路和以ARM7处理器LPC2292为控制核心组成变频调速控制系统.首先,对μCLinux操作系统和ARM7处理器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阐述了PWM脉宽调制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工作原理;最后给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过程:介绍引导程序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建立μC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实现PWM脉宽调制模块驱动程序.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效率较低的缺点,在原有经典定电压跟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扰动观察法和梯度法的双重寻优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单相光伏逆变并网系统进行仿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稳定、更高效地对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并能保持系统稳定和跟踪精度,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发电系统发展的趋势。单极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具有拓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有点。这种系统中只存在一个能量变换环节,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电网电压同步等控制目标需要考虑。本文介绍了单极式光伏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实现最大功率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的基本思想。根据光伏系统并网发电拓扑结构,设计了一套新型的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单极式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器控制部分由DSP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和输出电流跟踪控制,实现了逆变输出电流与电网同步,且高功率因数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单极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能准确跟踪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我厂原8千赫100瓩可控硅中频装置选用3CT-200A做逆变可控硅,采用三路时间分割逆变电路。由于六路可控硅是轮流导通的,每路可控硅只承担总电流的六分之一,因而可以用较小电流容量的可控硅制造出较大功率的中频装置,在效果上相当于用小可控硅并联达到大功率。采用这种电路的不足之处是导致了可控硅数量的增加。在逆变可控硅的电流容量(200安)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制造出比100瓩更大功率的中频电源,或者功率仍为100瓩而将可控硅的数量大为减少。基于这种认识,1976年  相似文献   

18.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主电路采用半桥式逆变电路,逆变后的输出经滤波器、变压器至负载;C8051F310微控制器为系统核心,利用软件模拟的SPWM信号,经IR2110后驱动功率场效应管IRFP460;系统采用反馈控制,通过C8051F310中算法,实现对给定参考信号的相位、幅值、频率跟踪,保证输出与给定信号同步,并且具备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矢量控制理论设计了一套全数字变频调速系统,本系统用IGBT作为功率元件组成交直交电压型逆变主回路,以80C196KB双CPU为控制核心。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框图和软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谐波电流小。  相似文献   

20.
为给并网逆变系统配置辅助电源,设计了一种采用TOP264EG控制芯片的多路输出AC-DC变换器。本文从逆变系统辅助电源需求分析、总体原理、重要设计细节等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该变换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造价低等优点,完全符合并网逆变系统辅助电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