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电网调控与配网抢修业务融合为契机,基于PM S2.0系统及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工作需要创新了配网抢修新型管理模式.建立维修用户地址历史库,通过精细化维修用户地址管理,结合智能呼叫系统,为抢修单精准派发提供必要依据,快速提升抢修单整体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转,最终提升电力公司的对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配网抢修作为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在营配信息贯通的基础上,整合营销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95598系统等不同系统的静态数据、图形数据、实时数据,建设和打造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这一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配网抢修的科学调度和抢修资源的优化调配,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通过对营配贯通技术的研究,在营配信息贯通融合的基础上整合各类系统信息,提出了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如何应用平台功能开展95598报修业务和配网主动抢修业务,提高了配网抢修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生产抢修指挥过程涉及多个部门、专业、系统间的业务流转和协同配合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建立以生产抢修为应用核心的智能配网生产检修管理支撑平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研究各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数据、业务、方式、配网模型统一管理、停电计划优化技术、配网故障研判、抢修指挥和资源调度、与95598业务互动等配电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以及开发和建设配电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应用实践,阐述了一种可借鉴的、提升配网全过程管理的平台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配网故障处理效率,介绍配网抢修业务的应用。依托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展现界面,重点研究配网抢修的信息融合技术。通过营配调系统信息融合,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了配网抢修业务,支撑了故障的快速定位、抢修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抢修进度的及时反馈。实际应用表明,配网抢修业务可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生产抢修的统一指挥是配网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的配网故障抢修缺乏统一管理、效率低下,建设一个以信息化为支撑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成为当务之急。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通过信息交互总线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信息系统、95598客服系统、电网GIS等业务系统进行有效的数据交互,集生产指挥和抢修指挥于一体,做到提高抢修效率,缩短用户停电时间,提高配网生产抢修精益化管理水平。从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设计思路入手,阐述了该平台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袁仲雄 《华东电力》2011,(2):249-253
配网抢修的基础是建立抢修人员和抢修物资配备模型,根据历史抢修数据采用指数序列法对未来的抢修数据进行预测,建立抢修方案,然后用模糊评价法对每一次的抢修方案进行评价,为建设配网抢修信息平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配网抢修对抢修资源管理相对简单、缺乏统一的抢修指挥平台等问题,通过企业服务总线以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集成配用电系统,采集多源停电事件,实现故障辅助研判与报修管理,实现抢修资源管理和科学调配,进行智能化现场抢修作业延伸,为抢修决策和过程监督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基于生产管理系统设计、实现了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多项业务功能,阐述了系统对配网生产抢修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提高了配网生产抢修精益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电力信息化》2012,(8):76-76
2012年7月18日0时1分,浙江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中心第一张配网抢修工单发送至嘉兴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嘉兴电网故障抢修业务正式完成了从95598客户服务系统至PMS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割接,也标志着嘉兴电力局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完成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9.
沿海地区配网出现的事故多为自然灾害所致,其中台风灾害破坏尤为严重。尽管台风属于小概率天气事件,一旦出现影响严重,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抢修恢复优化策略有利于提高配网灾后复电速度。提出一种台风灾害下配网两阶段应急抢修恢复优化策略。第一阶段,根据台风灾害下监测的多源异构数据计算配网线路故障概率,在此基础上以故障线路等待抢修造成失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网应急抢修临时调拨中心选址模型。第二阶段,进一步考虑台风灾害后配网故障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洛场景生成与同步回代场景缩减相结合的方法,生成灾后配网故障场景。基于移动分布式电源与抢修人员相协同的思路,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灾后配网故障抢修恢复优化模型。最后,利用IEEE33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系统以配网GIS系统为基础平台,重点集成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集成配网规划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数据,要求实现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辅助故障抢修、业扩报装供电方案分析、工程资料电子化移交、线损"四分"管理、配网规划决策、客户营配综合信息查询、辅助制定抄表路线、准实时数据展现等业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省为地备、地为县备”的容灾建设机制,文章在分析湖北电力通信调度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对通信网络容灾中采用软交换方式建设全省的调度电话备用系统展开讨论。通过建立调度软交换备用系统这种方式来满足容灾机制要求,提高调度交换系统网络安全性,扩展调度通信系统业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颜俊  张立平 《电力建设》2013,34(3):31-35
“十二五”期间海南电网将建设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该系统的业务特点对调度数据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业务需求和现有调度数据网的建设模式,以海南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延伸、业务支撑、三层网络功能、带宽利用率等多个方面探讨网络拓扑及路由策略设计,提出一种兼顾多种业务数据流的海南电力调度数据网设计方案,对构建新业务条件下的电力数据网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配网抢修效率与供电可靠性直接相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配网抢修移动应用系统。基于移动互联技术,该系统能实现抢修人员移动客户端与主站端的数据实时共享和同步,从而克服传统管理系统的缺点。试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故障抢修效率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无线宽带技术构建智能配网通信接入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化电网通信传输平台能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已成为智能化配网调度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绍兴电力局利用无线宽带技术,完美解决了配网通信“最后一千米”的接入问题.文章介绍了绍兴电力局建设的无线宽带接入网工程,成功实现了智能化配网通信的无线接入,满足了更加快速、便捷、安全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现有电力调度程控交换网向新一代智能调度交换系统平滑演进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软交换架构的调度交换系统,解决了调度软交换与现有调度程控交换网系统互连、双网异机同组的难题,完整实现了现有调度程控交换网的全部功能。新的调度交换系统中基于虚拟桌面的IP智能调度台,无缝接替原有调度台的所有功能。满足电网大运行模式下调度员的业务新需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赵秉斌  赵元珍 《青海电力》2009,28(2):52-54,58
青海省电网调度系统是青海电网各辖区电力负荷分配及调度指挥的中心,随着青海电网的快速发展,调度业务量的增加,使现有的调度交换网不能满足调度工作的需求。文章通过对双机同组技术分析以及工程论述,对青海电力调度交换网实现五级冗余双机同组的技术应用进行阐述,提出了对青海电力调度交换网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合理利用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负荷的灵活调节特性是实现主动配电网主动控制的关键,但其中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影响了实时调度的可靠性。为实现主动配电网的实时优化调度,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机会约束的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优化策略,将模型预测控制与机会约束相结合,降低了分布式能源随机性和波动性对小时间尺度调度的影响。首先,对主动配电网的小时间尺度调度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最优经济调度为优化目标,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将系统未来状态感知与实时状态反馈相结合,对实时调度进行滚动优化,尽可能减小配电网不确定性影响;在滚动优化中采用机会约束进一步降低分布式能源和可调负荷随机波动的影响;实现了主动配电网实时调度的高可靠性和高经济性。最后通过全面的运行实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农村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农村配电网的特点和农村配电自动化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农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前提条件。针对县调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情况,给出了可行的两种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模式:一体化建设模式和分立建设模式。讨论了农村配电自动化中配电SCADA功能、FA功能以及配电网管理功能配备的考虑。另外针对农网馈线自动化,给出了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两种模式,并针对辐射型线路和环网线路,讨论了故障处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结合张家口地区电力系统SDH光纤传输网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其运行特点和性能,详细叙述了SDH光纤网所承载风力发电厂的业务种类、范围及其在调度程控网、调度数据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复用保护通道以及通信监测网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展望了SDH光纤传输网及其业务的在风力发电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文中提出一种主配一体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建立适应广域范围内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参与的调度控制系统架构,采用云端控制和本地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把主网和配电网监视和控制功能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源网荷储间的协调能力和清洁能源的消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