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韦艺丹  许美娟  季晖 《金属学报》2016,21(7):826-833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人体内含量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参与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发现AA可经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途径代谢,且其CYP ω-羟化酶代谢产物20-羟基二十碳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20-HETE)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CYP ω-羟化酶抑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AA ω-羟化酶的种类、表达及基因多态性、20-HETE的生理功能和AA ω-羟化酶抑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吕洪乐  付萍  李华 《金属学报》2013,18(8):950-953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20-HETE)是近年来发现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第三条代谢通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途径的活性代谢产物。现有研究表明其在调节肾功能和血管平滑肌紧张度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对20-HETE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20-HETE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阿米替林是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阿米替林的药物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研究表明,CYP2D6、CYP2C19和ATP结合蛋白亚家族1抗体(ABCB1)等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阿米替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在本文中,通过对比CYP2D6和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对阿米替林PK、PD和ADR的影响,发现当CYP2C19为快代谢型或正常代谢型时,CYP2D6的基因多态性对阿米替林总体代谢的影响更大,而CYP2C19为慢代谢型时,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影响更大。该结论为阿米替林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体化给药提供了建议与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CYP1B1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s)家族成员,作为I相代谢酶,主要通过催化性激素、脂肪酸、维生素、褪黑素及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药物的代谢,参与人体组织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维持。研究发现,CYP1B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性激素和外源物质的代谢过程的改变,与青光眼、各类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研究CYP1B1参与的机体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青光眼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和预后,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CYP1B1参与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rs10741657。CYP2R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CYP2R1通过调节基因功能,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多态性与多种癌症的风险相关,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研究 CYP2R1基因多态性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佝偻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就近五年CYP2R1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代谢型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检测患者CYP2C19*2、*3和*17基因型,依据基因型将CYP2C19酶活性分为快代谢型(RM)、中间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和超快代谢型(UM)。患者给药5 d后,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ADP),评价CYP2C19*2、*3和*17基因型和CYP2C19酶不同代谢型IPAADP差异性,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以及在氯吡格雷抵抗组(CR)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分布。结果:CYP2C19*2、*3和*17突变率分别为30.98%、6.75%和1.23%。IPAADP平均为(67.03±26.79)%,其中CR发生率26.99%,其IPAADP为(31.29±12.60)%。CYP2C19*2和*3基因携带者IPAADP明显降低(P<0.001),*17基因携带者IPAADP明显升高(P<0.001)。24例(14.72%)为PM型,各代谢型IPAA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在NCR和CR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对IPAADP有显著影响,但与CR的发生无关联性,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在人体内主要经过肝脏代谢。肝脏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系统,在人群中存在基因多态性,导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将对CYP450中的几种重要的代谢酶亚型CYP2C9、CYP2C19、CYP3A4的基本结构、基因多态性、种族差异及其对磺脲类降糖药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 2C19(cytochrome 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的关系,并观察其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本科同时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及不伴有高血压的ACS患者。检测所有患者氯吡格雷服用前和服用后5~7 d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AR),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患者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对患者住院期间严密观察,出院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3月,每月1~2次。结果: 高血压合并ACS患者中氯吡格雷中、慢代谢组出现频率高于非高血压的ACS 组。根据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分组比较观察对象CR,发现慢代谢型组及中等代谢型组均较快代谢型组发生CR的比例增高;根据高血压合并ACS组与ACS组两组观察对象CR比较,高血压合并ACS组CR的发生率高于ACS组。所有ACS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PAR及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是C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压合并ACS组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是C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观察对象随访3个月,其中慢代谢型组和中等代谢型组较快代谢型组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血压合并ACS组较ACS组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高血压合并ACS患者血浆CYP2C19中等代谢与慢代谢组出现频率高于非高血压的ACS组,且血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CR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同时基因突变增加了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吴俏玉  袁洪  陆瑶 《金属学报》2020,25(4):426-432
目的:采用混合探针法研究白藜芦醇对人细胞色素酶P450五种亚型CYP1A2、CYP2D6、CYP2C9、CYP3A4和CYP2C19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6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白藜芦醇组,分别予以口服安慰剂/白藜芦醇每次1 g,每日一次,连续服药14 d,再口服咖啡因、氯沙坦、奥美拉唑、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五种探针药物,采集不同时间的血样,检测咪达唑仑、咖啡因、奥美拉唑三种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并收集0~8 h尿液,记录尿量,检测氯沙坦及右美沙芬的代谢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CYP1A2的探针药物咖啡因AUC0-12、AUC0-∞、Cmax分别增加32.10%(P<0.001)、71.52%(P<0.001)、10.62%(P=0.004),同时T1/2也显著增加(P=0.002);CYP2C19的探针药物奥美拉唑和CYP3A4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12、AUC0-∞、T1/2和Cmax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CYP2C9探针药物右美沙芬与其代谢产物去甲右美沙芬比率(DTM/DT)的比率增加了79.91%(P=0.003);CYP2D6探针药物氯沙坦与其代谢产物E-3174的比率(losartan/E-3174)增加了531.34%(P<0.001)。结论:白藜芦醇多次给药后,能显著抑制CYP1A2、CYP2D6和CYP2C9 的酶活性,而对CYP3A4和CYP2C19 的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建华  刘科兰  吴干斌 《金属学报》2018,23(12):1364-1367
目的: 对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体内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基因分型对术后患者进行不同的抗凝治疗,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对进行PCI手术患者体内CYP2C19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并分组,分为快、中、慢三种代谢型组,快代谢型组和中间代谢型组在术前24 h内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之后分别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和150 mg/d;对于慢代谢型组起始单次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 mg,维持量90 mg,bid;上述三组患者术后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均连用12个月;观察术后一年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78例患者中共检测出5种CYP2C19的基因分型,分别为*1/*1型、*1/*2型、*1/*3型、*2/*2型和*2/*3型;其中快代谢型(*1/*1型)67例,占37.6%,中间代谢型(*1/*2型和*1/*3型)99例,占55.6%,慢代谢型(*2/*2型和*2/*3)12例,占6.8%;术后一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三组之间相近(P>0.05)。 结论: CYP2C19基因分型可以用于PCI术后患者的用药指导,对于快代谢型的患者可以给予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对于发生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或更换其他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1.
李丹  韩永龙  余涛  傅瑶  孟祥乐  余奇  郭澄 《金属学报》2012,17(2):131-136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人肝微粒体6个亚型CYP1A2、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6α-羟基紫杉醇、4-羟基双氯芬酸、4-羟基美芬妥英、右啡烷、1-羟基咪达唑仑和6β-羟基睾酮,分别代表CYP1A2、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活性;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和7种混合探针底物在人肝微粒体中共同孵育,并计算其IC50值表示对CYP450酶的抑制程度。结果: 在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中,黄连解毒汤对CYP2D6的IC50值为 3.54 μg/mL,对CYP1A2的IC50值为 10.8 μg/mL,对CYP2C8、CYP2C9、CYP2C19、CYP3A4_T和CYP3A4_M亚酶的IC50值依次为 67.7、299、530、199和 607 μg/mL。结论: 在正常剂量下,黄连解毒汤对人肝微粒体CYP2D6和1A2可能有抑制作用,对人肝微粒体CYP2C8、CYP2C9、CYP2C19和CYP3A4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药用辅料可显著影响药物代谢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活性,进而影响药物的代谢、疗效和安全性。药用辅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应引起重视。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450(CYP450)酶的基因变异是否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入组69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同时对细胞色素450(CYP450)基因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的79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这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仅CYP1A1的rs1048943(Ile462Val)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相关(P=0.0003),其他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总生存期(OS)无明显相关性。纳入Cox风险比例模型当中校正之后,发现该位点是影响PFS独立的预后指标(P=0.004)。结论: CYP1A1上的多态性位点rs1048943(Ile462Val)对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CRC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可以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彭向前  张鉴  郭瑞臣 《金属学报》2005,10(7):768-771
目的: 建立测定尿中咖啡因的5 种主要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酸(AFMU) 、1-甲基尿酸(1U) 、1-甲基黄嘌呤(1X) 、1, 7-二甲基尿酸(17U) 和1, 7-二甲基黄嘌呤(17X) 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评价N -乙酰基转移酶(NAT2) 、细胞色素P450酶1A2(CYP1A2) 和黄嘌呤氧化酶(XO) 三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直接进样测定尿液内咖啡因代谢产物AFMU 、1U 、1X 、17U 和17X 的相对含量, 计算AFMU /(AFMU +1X +1U) 、(AFMU +1X +1U) /17U 和1U /(1X +1U), 绘制概率分布直方图, 分别反映NAT2 、CYP1A2 和XO 的活性。结果: NAT2 活性呈两态分布, 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临界点为0.26, CYP1A2 和XO 酶活性呈近似正态分布。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于尿中咖啡因代谢物的测定及NAT2 、CYP1A2和XO 等药物代谢酶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厚朴酚等五种中药有效成分对人及大鼠肝微粒体四种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中西药联用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方法,以紫杉醇、甲苯磺丁脲、氯唑沙宗、香豆素分别作为CYP2C8、CYP2C9/CYP2C11、CYP2E1和CYP2A6/CYP2A1/2的探针药物,应用液相色谱仪检测探针药物代谢产物生成量,由此计算抑制率和IC50,分析五种中药有效成分对CYP酶的活性是否具有影响。结果: 和厚朴酚、厚朴酚对人肝CYP2C9 的IC50分别为7.7 μmol/L和7.6 μmol/L,对大鼠肝CYP2C11的IC50分别为13.0 μmol/L和3.8 μmol/L。和厚朴酚、厚朴酚对人肝CYP2C8 的IC50分别为19.2 μmol/L和84.5 μmol/L,对大鼠肝CYP2C8、CYP2E1和CYP2A1/2以及人肝CYP2E1和CYP2A6的IC50均大于100 μmol/L。栀子苷、绿原酸、黄芪甲苷对人及大鼠四种CYP酶的IC50均大于100 μmol/L。结论: 和厚朴酚对人肝CYP2C9、CYP2C8和大鼠肝CYP2C1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厚朴酚对人和大鼠肝CYP2C9/CYP2C1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人肝CYP2C8有较弱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丹  林秀贤  陈尧 《金属学报》2017,22(2):198-203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饮酒或数周内大量酗酒引起的肝脏损伤,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是参与酒精代谢的主要酶类之一,在酒精毒性代谢和ALD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YP2E1体内表达量、活性水平、代谢酒精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量以及毒性代谢产物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影响ALD的患病风险以及病程发展,其影响机制与多条信号通路有关。各信号通路间交互错杂,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和ALD的形成及发展。本文将归纳总结CYP2E1调控ALD的形成及发展的保护和损伤机制等方面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ALD的防治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