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65℃下引发降冰片烯(NBE)与N-环已基马来酰亚胺(CHMI)的自由基不开环共聚合反应.用元素分析的方法测定在甲苯和氯仿溶剂中,不同单体配比时聚合反应初期共聚组成,用斜截法计算其竞聚率分别为r1=0,r2=0.5和r1=0,r2=0.39.  相似文献   

2.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单体进行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pH值,单体配比等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共聚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研究了丙烯腈与衣康酸在溶剂二甲基亚砜中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反应 .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分别用乌氏粘度计和玻璃粘度管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度 .结果表明该反应符合自由基溶液共聚反应的一般规律 :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 ,单体转化率增加 ,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聚合速率提高 ,而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该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在 60℃ ,控制引发剂和单体的浓度分别为 1 %和 2 2 % ,反应时间为 8h.经理论计算 ,共聚单体衣康酸应连续补加入反应器中 ,以控制共聚物的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ADQUAT)为单体,以(NH4)2S2O8/NaHSO3为引发剂,在较低的单体浓度下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进行共聚.采用Kelen-Tüdos(简称K-T)法和Yezrielev-Brokhina-Roskin(简称YBR)法计算得出AM,MADQUAT的竞聚率分别为r1=0.63,r2=1.12.利用测得的竞聚率数据,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了共聚物的瞬时组成、平均组成,并研究了在反相微乳液中合成的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及平均序列长度.研究结果表明:AM/MADQUAT反相微乳液共聚合趋于无规共聚,共聚物在低转化率时瞬时其组成与平均组成吻合的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的2,2,6,6-四甲基哌啶-1-氧(TEMPO)作为稳定氮氧自由基,研究了TEMPO的存在对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引发的苯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自由基捕捉反应一步合成了带有羟基和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团的新型引发剂;由此引发剂通过简易可行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窄分散性的端羟基聚苯乙烯齐聚物,再经酯交换化反应合成了窄分散性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最后以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苯乙烯(PMMA-g-PS)接枝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端羟基聚苯乙烯齐聚物和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的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3左右(<1.5),而且分子质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能够很好地吻合,合成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单体可以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顺利进行共聚合反应合成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2-乙烯-2-恶唑啉(VOX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丁酯三对单体的共聚况聚率,并研究了VOXA与MMA的自由基悬浮共聚合,考察VOXA共聚单体为2%-8%(Wt)时,单体组成、引发剂种类、用量及NaCl等反应条件对共聚转化率,共聚物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分别与丙烯酸(AA)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采用膨胀计法测定共聚反应速率,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的提高,共聚反应速率增大。建立DMDAAC与AA共聚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0.690 2[M]1.336e^-8 244/T,测得该共聚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8.54 kJ/mol;DMDAAC和HEA共聚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1.089 0[M]0.833e^-12 255/T,该共聚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01.89 kJ/mol。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分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60~90℃温度范围内,以AIBN为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本体自由基共聚合,用粘度法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质量。在转化率0~95%范围内,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及单体配比对MMA-St共聚物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凝胶效应使共聚物分子质量随转化率升高而显著增大;推导并关联了共聚物平均分子质量模型,在凝胶效应出现之前,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平均偏差8%,为MMA-St共聚物的生产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钻井液降滤失剂AMPS-AM-IA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衣康酸(I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三元共聚物降滤失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0.1%,反应时间6h,单体配比AMPS:AM:IA=30:60:10。  相似文献   

10.
以水溶液共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一丙烯酰胺一马来酸(DMC/AM/MA)三元共聚物,得到了适合封闭循环抄纸条件的两性聚丙烯酰胺(Ampho—teric Polyacrylamides,AmPAM),其相对分子量在50左右.合成条件:单体浓度209/6,反应温度80℃,通氮气10min,引发剂为用量为0.075%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引发剂A组成的三元引发体系,介质PH值为4.5~5,保温搅拌反应4h.在封闭循环条件下加入合成助剂、CPAM和进口AmPAM进行抄片,并对抄片进行物检,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mPAM在封闭循环条件下抄纸增强效果明显优于CPAM,达到了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1.
The reactivity ratio of monomer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polymer as polycarboxylate ether (PCE) superplasticizer were investigated.Polycarboxylate ethers (PC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methyl allyl polyethylene glycol (MAPEG,M_w=2 400 g/mol) and methacrylic acid (MAA) via aqueous 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in low conversion (P20%).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ere used to track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the reactants and the amount of copolymer formed during the copolymerization.The reactivity ratios of monomers,MAPEG and MAA,were determined as r_(1(MAPEG))=0.0489 and r_(2(MAA))=1.6173,respectively,by employing the K-T and YBR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monomer reactivity results,the sequence distribution of the copolymer,the number average length of MAA in the polymerisate were found to decline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mole fraction of MAA in the polymerization system.As a result,the distribution of chain segments becomes narrower and the copolymer structure becomes more uniform.Therefore,uniform polymers could be obtained by slowly adding MAA monomer during copolymeriz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多重子结构法中子结构的凝聚与次序无关,由计算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理论自然可证明时段的消元也与消元次序无关,这就为非线性控制系统进行平行计算打下了基础.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最优控制问题,其关键步骤是时段的消元.本文考虑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其动力方程为  相似文献   

13.
光辅助引发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V-50为引发剂,采用光辅助引发聚合法对聚丙烯酸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引发剂配比、pH值、反应温度等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反应条件为:pH=7,(NH4)2S2O8与NaHSO3质量分数总和为0.075%,V-50质量分数0.02%,m((NH4)2S2O8)∶m(NaHSO3)=2∶1,反应温度20℃,单体质量分数35%。在上述较佳条件下,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 340万,溶解时间26min。  相似文献   

14.
SAMPS/NVP/AM/SAA四元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钠 ( S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 ( NVP)、丙烯酰胺 ( AM)和丙烯酸钠 ( SAA)为单体原料 ,合成了 SAMPS/ NVP/ AM/ SAA四元共聚物。通过系列试验 ,得到了共聚物的制备条件 :反应温度 60℃ ,保温时间 4h,单体配比n( SAMPS)∶ n( NVP)∶ n( AM)∶n( SAA) =2∶ 1∶ 6∶ 1 ,单体质量分数 2 0 % ,引发剂质量分数 0 .1 0 %。四元共聚物的特征吸收峰较好地显示在相应的红外光谱图上。热重分析图谱表明 ,该四元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由元素分析结果可以推断 :AM单体的竟聚率大于 SAMPS单体  相似文献   

15.
构造了一个新应力函数,使其满足双调和函数和对应的边界条件。应用所构造的应力函数推导出厚壁圆筒内外壁在线性分布压力作用下的解析解。通过对解析解分析,当厚壁圆筒长l→∞时可得到著名的Lam e公式。所得结果不仅能够适用于厚壁圆筒受均匀压力的情况,也适用于线性分布压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两性单体的合成条件,以及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时,其与淀粉进行接枝共聚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pH9~1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为5h时,两性单体收率最高,可达98%以上;当引发剂浓度为2.2mmol/L,单体用量(单体/淀粉)为1.8/1(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48℃,反应时间为4h时,接枝共聚反应的G和GE均较高,且所得产品的特性粘数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两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以淀粉为基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等为原料 ,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 ,采用四元聚合的方法。论述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阳离子化度、阴离子化度等方面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NH4) 2 S2 O8浓度 0 .330mmol/L ,NH2 CONH2 浓度 2 .5 0mmol/L ,单体质量分数30 % ,单体与淀粉质量比 1.5∶1,AM、DMDAAC、MAA质量比 70∶2 0∶10 ,乳化剂质量分数 8%、油水体积比 1.4∶1,引发时间 10min ,反应温度 4 5℃ ,反应时间 4h。  相似文献   

18.
以甲苯为溶剂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3 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和苯乙烯(St)溶液共聚合的竞聚率和共聚产物(PS-co-TMI)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通过对共聚物产物的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证实了在低转化率(<6%)下成功合成了PS-co-TMI.引入带荧光性官能团的9 (甲氨基-甲基)蒽(MAMA),通过紫外(UV)确定PS-co-TMI的组成;采用Kelen-Tudos正序和逆序法、YBR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确定TMI(1)和St(2)的竞聚率为:r1=0.27、r2=0.91.凝胶滲透色谱(GPC)分析表明:TMI与St单体的加料量比增加,PS-co-TMI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均减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方法,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H4)2S2O8-NaHSO3为引发剂,研究了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单体、引发剂、减水剂的加入量及坯体成型温度等因素)对料浆原位凝固成型脱模时间和坯体干燥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反相悬浮法合成AA/AM/AMPS耐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性能,实验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向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二元体系中引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第三种聚合单体合成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四个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显示产物为AA/AM/AMPS三元共聚物,粒子呈球形,球表面为褶皱状.最佳实验条件:单体摩尔配比(AA/AM/AMPS)为1.25∶1∶0.7,丙烯酸中和度为90%,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为0.08%,引发剂用量为0.7%.此条件下产品的吸蒸馏水率可达1 720 mL/g,吸盐水率达165 m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