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硬质合金》2019,(6):460-471
从氧化钨原料、钨粉还原、碳化及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超细WC制备关键技术进行综合评述。氧化钨原料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改善氧化钨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超细钨粉的分散性和晶粒均匀性;在粒度可控的条件下提高钨粉晶粒生长的完整性,是超细钨粉还原过程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改善钨粉的分散性,提高钨粉与炭黑混合的均匀性及接触面积,提高超细碳化钨的结晶完整性并避免形成烧结团聚体是碳化阶段研究的重点;超细碳化钨团聚体微观缺陷分析、EBSD测量超细碳化钨真实晶粒度、合金晶粒度表征超细碳化钨粉末粒度均匀性等是目前超细碳化钨评价方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蓝钨氢还原工艺并分析了蓝钨在氢气还原过程中主要相成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氧化钨氢还原过程是制取超细钨粉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钨金属硬度高,熔点高以及耐磨性优良,抗电子迁移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工业上制取钨粉的方法普遍为氧化钨氢还原法,该方法清洁简单,但由于影响因素的繁杂和氢分子的难以检测,其还原机理特别是氢还原氧化钨的动力学机理尚待研究,制取均匀粒度超细钨粉技术参数的确定也有待科研者的努力.本文总结了氧化钨的氢还原现阶段的热...  相似文献   

4.
《硬质合金》2019,(5):337-344
在硬质合金的发展中,为了适应加工行业对高效、高质量金属切削工具的要求,人们对超细晶硬质合金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高性能超细碳化钨粉末是制备超细晶合金的首要条件。本文从原料APT、还原工艺、气流分散等关键工序,探讨均匀性好、稳定性高的超细碳化钨粉末的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说明,氧化钨关键指标应该包含粒度分布、相成分、氧指数及NH3、H2O含量;还原过程中,低温反应时间适应相应粒度长大,可以使钨粉的粒度更加均匀;优化分散工艺,可改善超细碳化钨粉末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是关于在仲钨酸铵中添加氯化铵、溴化铵和氟化铵(一种或二种以上)粉末,并在氢气中加热还原制备微细钨粉的方法。目前,钨粉通常是通过仲钨酸铵或者氧化钨(WO_3)在氢气中还原制得的。在实验  相似文献   

6.
—种仲钨酸铵自还原制备蓝色氧化钨的方法及装置;一种耐磨管状碳化钨焊条;一种高性能超细碳化钨粉的制备方法;一种高性能纳米级及超细钨粉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氧化钨原料对钨粉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斌辉  张华明 《硬质合金》2006,23(3):139-142
对还原过程中不同氧化钨原料对钨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原料物理性能与钨粉性能的影响关系,为根据不同钨粉性能要求而针对性地选择所用原料提供了依据,对生产高质量的钨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稀土镧、钇对蓝色氧化钨氢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借助于SEM、X射线衍射技术及IPP粉末粒度仪等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镧、钇对蓝色氧化钨(BO)氢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镧、钇在蓝色氧化钨的还原钨粉中以氧化物及钨酸盐形式存在;还原后所得的钨粉颗粒大多为规则形状的多面体;稀土镧、钇和铝相似,强烈地抑制BO氢还原钨粉颗粒的长大,而且钇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氧化钨原料,通过氢还原、高温碳化工艺制备纳米W、WC粉末,研究了氧化钨形貌特性对纳米W、WC粉体形貌、均匀性的影响。择优选取了高比表面特制蓝钨(SBTO),并结合新型高温梯度碳化工艺制备了纳米碳化钨粉末,研究了新型高温梯度碳化工艺对纳米WC粉体特性及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表面测定仪、费氏粒度仪、定碳仪测定了粉体的比表面、粒度、总碳等,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粉末的形貌和合金的显微组织,同时按WC-Co硬质合金相关测试标准对烧结试样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均匀、比表面积大,具有疏松、多空隙形貌结构的氧化钨粉末,利于制备出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的纳米W粉和WC粉;晶粒聚集和异常粗大颗粒的产生,与碳化过程中团聚纳米钨粉颗粒因烧结合并增粗有关,而高温梯度碳化能有效抑制此类现象的发生;采用特制蓝钨(SBTO)和高温梯度碳化工艺的良好结合,可以制备出具有均匀组织结构的高性能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蓝色氧化钨氢还原的工艺参数对钨粉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钨粉的F_(sss)粒度与还原温度、舟装料量等因素呈线性关系。实验数据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结果获得了预测和控制钨粉F_(sss)粒度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Hydrogenreductionoftungstenoxides,subsequentmixingwithcarbonblackandcarburatingisthemostcommonwaytoproducetungstencarbidepowdersforthehardmetalindustry.Thistechniquehasbeenpracticedfordecadesandcalled“conventionalhydrogenreductionprocess…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比较了蓝钨与紫钨氢还原法生产的钨粉的性能差别.结果表明:与蓝钨相比,紫钨生产的钨粉粒度更细更均匀,并且钨粉粒度受装舟量和氢气流量的影响较小.并从原料的微观结构和氢还原机理两方面分析了造成不同原料生产的钨粉粒度和均匀性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蓝钨物理性能对钨粉和碳化钨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卫珍 《硬质合金》2004,21(3):142-148
仲钨酸铵(APT)对蓝钨性能影响较大,而蓝钨物理性能对钨粉和碳化钨粉的性能影响也较大,通过对APT煅烧前或煅烧后进行特殊处理优选蓝钨原料,可以制取优质碳化钨粉。  相似文献   

14.
蓝钨循环氧化还原对钨粉末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小明 《硬质合金》2010,27(4):221-223,229
以特纯仲钨酸铵为原料,通过特纯仲钨酸铵在氩气中煅烧获得蓝钨,此蓝钨在纯度为99.99%、露点小于-40℃的氢气中进行还原,蓝钨还原的钨粉在空气中被氧化为三氧化钨,对此三氧化钨再在氢气中还原,然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循环一次氧化和两次还原,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在3~10μm之间占83.86%、比表面积为0.180m2/g的中颗粒钨粉。  相似文献   

15.
液—固混料法制取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以氧化钨为原料,稀土氧化物为掺杂相,用液-固混料法将掺杂与氧化钨混合,再经过盐类分解,氧化钨还原等工艺,制取不同掺杂相和掺杂量的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原料类型,还原温度及掺杂相对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O2.9为原料的包覆粉,综合性能好;随还原温度升高,粉末还原程度提高,掺杂相含量高的比含量低的难还原,三元系粉末比二元系粉末难还原,用液-固法制备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传统氢还原工艺制备纳米碳化钨粉末过程中不同氧化钨的形貌结构对纳米W/WC粉末均匀性的影响,并对粉末及其WC-Co烧结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具有疏松、多孔形貌结构的细小氧化钨颗粒更容易制备出结构较疏松、分散性较好的纳米W粉和WC粉。晶粒聚集和异常粗大颗粒的产生,主要与碳化过程中团聚纳米钨粉颗粒因烧结合并增粗有关。  相似文献   

17.
超细WC粉末是制备超细硬质合金的主要原材料,本文采用XRD﹑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三种不同粒度的超细WC粉末中微观缺陷的种类及其在晶粒中的分布,探讨了超细WC粉末微观缺陷的形成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超细WC粉末主要为多晶颗粒,其位错密度较大,高于常态下一般的金属或合金。其微观缺陷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位错﹑层错﹑孪晶等。在钨转化为碳化钨的相变过程中,钨原子密度由6.309 446个/nm3降低为3.211 922个/nm3,体积膨胀31%,为了释放其中的应力,必须存在有数量较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王超群  王宁  李娜娜 《硬质合金》2003,20(2):104-108
用 Rietved分析方法模拟计算钨冶金氧化物相如 WO2 .9、WO2 .72 和 WO3等的标准 X射线衍射 (XRD)谱图 ,并根据多相体模型定量分析法——无标定量相分析确定蓝色氧化钨粉中各相的含量。该法具有简捷方便 ,并能给出全谱概念 ,省时省事 ,有其优越性 ,建议推广应用于钨冶金及硬质合金材料的物相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A fine and platelet tungsten carbide patterned structure with fine yttrium containing dispersed phase was observed in liquid phase sintered WC-20% Co-1%Y2O3 cemented carbide with ultrafine tungsten carbide and nano yttrium oxide as starting materials. By comparing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alloy prepared by hot-press at the temperature below the eutectic melting temperature and by conventional liquid phase sintering, it is shown that hexagonal and truncated trigonal plate-like WC grains are formed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recrystallization) at the stage of liquid phase sintering. Yttrium in the addition form of oxide exhibits good ability in inhibiting the discontinuous or inhomogeneous WC grain growth in the alloy at the stage of solid phase sint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