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0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风偏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线风偏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在设计过程中,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透,就会造成杆塔头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规程要求。通过对安阳供电公司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结合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校验比较,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和正常更换复合绝缘子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偏角校验方法,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偏技术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线风偏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在设计过程中,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透,就会造成杆塔头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规程要求。通过对安阳供电公司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结合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校验比较,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和正常更换复合绝缘子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偏角校验方法,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导线风偏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透,造成杆塔头部尺寸不满足设计规程要求.通过对安阳供电公司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结合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校验比较,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和正常更换复合绝缘子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偏角校验方法,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输电线路外部运行环境恶劣,导线在极端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下发生摆动,对附近物体净空距离减小,容易引发线路跳闸故障.相较传统人工巡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输电通道进行扫描建模,基于模型对大风工况下导线摆动轨迹进行模拟,能快速定位出净空距离危险点,有力支撑线路跳闸风险预警分析.以某地区一起220 kV线路风偏跳闸故障为例,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对导线风偏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工况模拟与现场巡视结果,确定了该次故障为大风导致线路风偏后对线下路灯放电引起,验证了三维激光点云技术在线路故障分析过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输电线路发生的导线风偏闪络跳闸事故较多。风偏往往发生在大风天气和山区微地形气候区。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和断线等,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兰州供电公司管辖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对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路线风偏闪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输电线路的预防和抑制风偏的措施,为兰州地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输电线路运行人员在计算通道内违章建筑及高杆植物风偏距离时使用手工方式计算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研制输电线路风偏校验计算器,应用电脑、手机APP对风偏进行校验计算,达到省略计算过程,操作简单的目的,实现随时随地对风偏值进行计算,在线路运维方面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起输电线路导线对建筑物风偏故障的检查处理过程,根据气象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故障重合情况、故障录波数据、以及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并结合导线与房屋的放电痕迹特征,初步判断此次故障原因为风偏。结合档中导线风偏校核计算及最小间隙距离计算,指出故障为在雷雨大风天气下发生风偏故障。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和建议,为输电线路导线对建筑物风偏故障处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风速下导线风偏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是线路在运行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沿海地区经常会遇到很强烈的大风,在如此强烈的大风下导线会发生严重的不同期摆动导致导线相间距离减小甚至发生相间击穿对输电线路的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为此,有必要对导线在强风下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并找到抑制大风不同步摆动的有效方法。在对输电线路风偏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一个3自由度多档动态模型来对输电线路的不同风速的风偏动态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输电线路风偏动态特性,找出输电线路在不同风速的最小相间距离与风速的关系,得出了对于不同风速的防治方法,研究表明,在32 m/s风速、线路小档距时,输电线路的风偏不同期摆动的抑制重点为上下相,大档距线路的抑制重点转到了水平相间;而16 m/s风速时,输电线路风偏不同期摆动的抑制重点始终为水平相间。  相似文献   

9.
以多跨输电导线在自重和平均风荷载共同作用下的静力平衡构型和刚度作为计算初始条件,假定在此基础上受脉动风荷载作用的响应属于小变形,采用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推荐方法考虑导线气动阻尼,提出了输电线路动态风偏响应频域计算方法,深入分析了振型组合阶数及组合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时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导线动态风偏计算中必须考虑多阶振型的贡献,且各振型间的交叉项不可忽略;对于2跨输电导线,考虑前3阶振型的完全二次方结合(CQC)法能满足精度要求;对于5跨输电导线,需要考虑前9阶振型CQC组合。计算结果表明:悬垂绝缘子串风偏峰值脉动响应可达到平均响应的10%以上。因此当前输电线路设计中不考虑风偏脉动值是偏不安全的,是引起大风下风偏闪络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设计水平和运行安全,对500 kV平来二线2 h内3次跳闸均重合不成功故障进行分析。结合故障跳闸和巡查情况,分析校核了绝缘子串风偏和导线风偏,确定该故障原因为大风作用下导线、绝缘子串大幅度风偏,造成导线与线路外侧交叉跨越的±800 kV直流线路铁塔距离不足而导致放电跳闸。为了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的风偏角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风偏闪络一直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之一,主要介绍了输电线路直线杆塔风偏角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风偏角的因素,采用临界曲线来进行风偏校验,为以后输电线路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脉动风作用对输电输电线路绝缘子—导线耦合模型风偏的影响。首先选取了实际线路较为常见的5种档距下的输电线路进行了脉动风场的模拟,模拟出的不同档距下距离导线原点50 m处的脉动风速时程及其对应的目标谱和模拟谱的吻合曲线,然后建立输电线—绝缘子耦合模型,计算出脉动风作用下导线非同期摇摆和绝缘子串位移响应,结果反映了输电线路绝缘子—导线耦合模型脉在动风下的特性规律。  相似文献   

13.
风雨对导线—杆塔空气间隙工频放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风偏事故,分析认为强风及暴雨是使导线—杆塔空气间隙工频放电电压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采用1:1模拟杆塔-导线结构,首次系统地试验研究了雨水、大风及风雨组合对导线—杆塔空气间隙工频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风速、风向、风雨组合都会影响到空气间隙的工频放电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会使其放电电压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恶劣气象条件下输电线路最小间隙距离设计提供技术依据,降低输电线路风偏放电故障及事故率,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起500 kV输电线路故障的检查处理过程,分析出故障原因为大风天气导致悬垂绝缘子串发生风偏,空气间隙被击穿引发线路跳闸。结合设计气象条件对故障杆塔进行了防风偏校验分析,并计算出了故障杆塔在工频电压工况和雷电过电压工况下发生风偏故障的临界风速。指出了该基杆塔在边相导线发生风偏的同时遭受雷击是导致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输电线路的风偏故障处理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风偏机理,文中以1 000kV南荆Ⅰ线风偏闪络事故为基础,开展故障点的风偏分析。采用规范给定的刚性直棒法进行验算,在风压不均匀系数取0.61和0.75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均小于发生事故的阈值。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了分裂导线的阻力系数取值;同时进行了风洞试验,确定了绝缘子串的阻力系数。在Ansys建立导线—绝缘子有限元模型,通过谐波叠加法模拟得到风速时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事故线路导线风偏的动态计算,得到了设计风速下的风偏角大小。结果表明,脉动效应对计算结果的放大作用不可忽略,建议在线路设计和验算过程中应考虑脉动效应,并对风压不均系数进行合理的取值。最后对多个风速下的动态风偏角进行了计算,并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推算出了闪络事故发生时的可能风速,由此考虑1 000kV南荆Ⅰ线该次风偏闪络事故可能是由短时局部的强对流天气引起。  相似文献   

16.
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DLR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丽佳  江秀臣  曾奕 《高压电器》2008,44(3):250-253
采用动态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电网输送能力,起到少建或缓建输电线路的目的。文中在复杂的有风状态下,对导线进行受力分析,在风偏平面内建立导线的张力、弧垂的力学分析计算模型。利用温度和弧垂的关系,对架空线路状态方程进行修正,得出导线的最终温度。针对目前计算导线输送容量的几种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了WM和TS模型相结合的热动力学数学模型来计算线路容量,使系统能够得到最优的动态容量曲线。初步的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DLR技术的特点和目前我国电网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国电网采用DLR技术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偏事故是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输电线路荷载的基础计算以及风荷载的处理建立了输电线路风荷载的数学计算理论模型,选取武汉市某220k V输电线路特征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建立该输电线路特征段的有限元模型对输电线路风偏问题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风偏时程分析得到风偏角的统计结果,证明风荷载调整系数随着风速的增大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架空线路通道紧张,线路穿越、靠近建筑物的机会较多,给线路设计及施工带来了困难。当线路靠近建筑物之处较少时,可以用有关公式计算来校验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但在沿线接近的建筑物较多,或一档内就有多处的情况下,用公式计算的工作量太大,也比较麻烦。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方法——平面校验法,即在输电线路工程的平面图上,用排模板的方法,简单迅速地校验出导线风偏水平距离是否满足规程的规定。 1.水平模板K值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安装相间间隔棒的输电线防风偏设计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安装相间间隔棒的输电线风偏这一强迫振动问题,建立了线路风偏的非线性静力学、动力学计算模型,将无条件稳定的Newmark法与荷载增量法相结合,对水平两相分裂导线初始静平衡状态以及风偏状态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导线位移响应及张力变化规律,并就线路安装相间间隔棒后对次档距振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安装相间间隔棒后对相导线风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相间间隔棒的安装对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振幅影响不大。所得结果可为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风偏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指出风偏故障会造成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危机缺陷,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近年来国网吕梁供电公司正常运行的输电线路因风偏引起跳闸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发现由于设计人员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够,线路绝缘子设计多采用复合绝缘子,且绝缘子自重不足以及部分杆塔采用紧凑型,导致风偏发生,根据杆塔类型采取相应的防风偏改造措施,为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偏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