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辣椒,红红的、辣辣的、香香的,家家都离不开,人人都舍不掉,不过是吃多吃少而已。但辣椒怎么个吃法?答日:无非是佐料而已!其实不然,小锅儿可以烙大饼,小佐料也能成主菜。贵州是盛产辣椒的省份,黔人喜辣与川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有贵州人怕不辣之说。怕不辣的贵州人吃辣椒与众颇有不同,除了制作糟辣椒、辣椒酱和日常做菜作为配料外,还常常把辣椒作为主料创造出了不少新款菜,其味之独特,亦会让喜食辣者食之难忘,久不食而欠念。摘录几款供广大“辣椒发烧友”共品。  相似文献   

2.
我曾在贵州生活了好几年,对贵州人的生活是比较了解的。 我国贵州、湖南、四川等菜肴之所以脍炙人口,誉满中外,就是因它具有辣香的特点。什么地方的辣椒最香、最好吃?以在某战争影片中贺龙元帅对进军贵州某山区时的战士说过的一句话为证:“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即可说明问题。的确,贵州人不但喜食辣椒,而且最好的辣椒也数贵州。那儿辣椒品种多,且特点不  相似文献   

3.
佳食 《烹调知识》2009,(1):44-45
糟辣味,为新潮热菜的复合味型之一,以新型调味品糟辣酱为调料调味,具有香辣味美,醇厚宜人的特点。其调料主要有鲜红辣椒、精盐、大蒜、生姜、料酒、醪糟汁、蚝油、花生米末、味精等。主要用于各种原料的热菜制作,以炒、烧方法为主。其代表菜肴有糟辣五花肉、糟辣鸡片、糟辣鱼头、糟辣土豆、糟辣黄豆等多种。  相似文献   

4.
吕秀如 《烹调知识》2014,(10):48-48
糟辣味,为新潮热莱的复合味型之一,以新型调味品糟辣酱为调料调味,具有香辣味美,醇厚宜人的特点。其调料主要有鲜红辣椒、精盐、大蒜、生姜、料酒、醪糟汁、蚝油、花生米末、味精等。主要用于各种原料的热菜制作,以炒、烧方法为主。其代表菜肴有糟辣五花肉、糟辣鸡片、糟辣鱼头、糟辣土豆、糟辣黄豆等多种。  相似文献   

5.
糟辣味,为新潮热菜的复合味型之一,以新型调味品糟辣酱为调料调味。具有香辣味美,醇厚宜人的特点。其调料主要有:鲜红辣椒、精盐、大蒜、生姜、料酒、酪糟汁、蚝油、花生米末、味精等。主要用于各种原料的热菜制作,以炒、烧方法为主。其代表菜肴有:糟辣五花肉、糟辣鸡片、糟辣鱼头、糟辣土豆、糟辣黄豆等多种。糟辣酱配方:鲜红辣椒1000克,精盐100克,蒜瓣150克,生姜200克,白酒50毫升,酪糟汁400毫升,蚝油300毫升,花生米末150克,味精20克,酱油15毫升。制法:l)、选用肉厚的辣椒去蒂及柄,洗净,沥干水分,加入姜、蒜、精盐、味精等剁成末待用。2)、…  相似文献   

6.
贵州人嗜辣成癖,以辣椒佐餐,几乎是每餐必备,因此,辣椒的食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将生辣椒炒菜吃之外,大多把辣椒晒干,制成辣椒面或辣椒酱,拌以酱油,以  相似文献   

7.
周明 《烹调知识》2009,(7):12-12
糟辣味,为新潮热莱的复合味型之一,以新型调味品糟辣酱为调料,具有香辣味美,醇厚宜人的特点。其配料主要有:鲜红辣椒、精盐、大蒜、生姜、料酒、醪糟汁、蚝油、花生米末、味精等,主要用于热菜制作,以炒、烧方法为主。其代表菜有:糟辣五花肉、糟辣鸡片、糟辣鱼头、糟辣土豆等。  相似文献   

8.
0 前言四川盛产辣椒,四川人爱吃辣椒,世人有口皆碑。近年民间又有一种新的说法,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意思是说湖南人和贵州人比四川人更喜欢吃辣椒。但是,若论对辣椒的吃法和制作法,比之四川人,湖南人和贵州人就望尘莫及了。  相似文献   

9.
贵州各民族都喜食辣椒,并利用自然发酵酸来烹饪菜肴,具有一辣二酸的民族特色。随着贵州菜走南闯北的步伐而名扬天下,人们在广为传播的俗语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后,又加了一句:贵州人辣椒怕。  相似文献   

10.
蒋国经  张珍 《烹调知识》2004,(11):40-41
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这说明湖南人是吃辣椒的大巫,四川人、贵州人、湖北人只能算是小巫,然而侗族人便是吃辣椒大巫中的大巫,侗族人就更加不怕辣。  相似文献   

11.
辣椒传入四川后便逐渐地被四川人广泛地接受,并成为川菜的主要调料。好食辣是四川人最显著的饮食特征,而四川人好食辣的饮食习惯也必然渗透到四川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川人的性格文化。  相似文献   

12.
贵州人嗜辣成癖,以辣椒佐餐,几乎是每餐必备,因此辣椒的食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将生辣椒炒菜吃之外,大多把辣椒晒干,制成辣椒面或辣椒酱,拌以酱油,以肉或其他菜蘸来吃。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辣椒的制作亦更加讲究,简而言之,  相似文献   

13.
赣菜味重偏辣,接近湘菜和川菜体系,但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辛辣不同,赣菜的辣是鲜辣。之所以江西的辣被称为鲜辣,主要是因为在江西,辣椒不只是调料,它更是菜品的主料,在其他省份,你很难想象辣椒直接拌米饭的生猛,而在江西它却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湖南和贵州这三个中国最能吃辣的省份,有“四川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民间俗语。而将这三个嗜辣省份作对比,大家会发现,贵州这个地方栽培的辣椒品种和食用辣椒的方法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15.
《餐饮世界》2008,(10):22-27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若论吃辣椒,贵州人值得敬畏,光是那火红的辣椒,在贵州,就可以用不同方法做出几十个品种和口味。然而,黔菜的特色却不仅仅是辣,有别于川湘的是,辣是其灵魂,酸是其根本,蘸水是其一绝,一锅香是其菜式代表,所以有人概括黔菜:“一辣二酸”“辣出品位,酸出特色”。黔菜是人类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是从高原大山里飘出的浓香,是49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美味。  相似文献   

16.
一、吃辣椒 辛辣之食有好几种,这儿只说辣椒。上海人对辣椒的称呼十分特别——“辣火”。辣椒酱便成了“辣火酱”。“辣火”之意很清楚:那热辣辣犹如灼人之火。上海人对它是怕的,这才有“侬识相点,侬不识相,我请依吃辣火酱!”意思是,你要识时务,你不识时务,我请你吃辣椒酱。要是上海人对四川人这么说,四川人感谢还来不及哩!但上海人怕辣。 到过上海的外省人,若跟上海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确,贵州各族人民的家常菜几乎就没有不辣的。贵州盛产辣椒且历史悠久。如今不但辣椒的产量大,而且品种繁多。2001年,贵州省便评出了贵阳小河辣椒、遵义牛角椒、遵义虾子朝天小辣椒、贵州绥阳朝天小辣椒、绥阳“小米辣”朝天椒、毕节大方皱皮椒、大方线椒、贵阳乌当线椒、基场皱椒、毕节线椒、山辣椒等11个贵州名辣椒品种。这些辣椒有的辣得人张口结舌,大汗淋漓;有的又辣又香,辣而不燥;有的辣得干香浓郁……贵州的辣椒真是辣出了水平,辣出了品位。贵州各族人民烹调辣椒的方法很多,煎、…  相似文献   

18.
辣椒是我国中、西南地区丰产的一种普通蔬菜。它不仅能单独作菜,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在很多种蔬菜之上,因此它是该地区人民喜爱的食物之一。青色的鲜品,可以单炒、混炒(与其他蔬菜或肉等配炒),而干鲜品可以制作成油辣椒、辣椒粉等调味品,如果经简单发酵,腌制成槽辣椒,不仅保留了辣椒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而且是独具风味的调味品,色彩鲜艳,香辣可口。用它作调味料,配制作的糟椒鱼、糟辣肉丝、糟辣椒炒韭黄等,是深受人们青睐的菜肴。  相似文献   

19.
“酒沓辣椒”味道辣、香、甜、脆,制法简单,加工一周后即可食用.它除作酒菜之外,还可用作烹制其它菜肴的调料.现将其制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贵州菜是以本地民族风味菜和家常菜为基础,并吸取外菜系尤其是川菜的烹饪技术和调味方法发展而来的。在吃辣方面,贵州人吃出了自己的特色。除了综合四川的麻辣、湖南的干辣、陕西的香辣外,还创出了具有特色的辣椒菜,正如有句顺口溜所说的:“贵州一怪,辣椒是菜。”贵州出产的辣椒品种繁多,如朝天椒、小青椒、小米椒、牛角椒、柿子椒、灯笼椒等等,这就给制作辣椒菜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贵州辣椒菜辣香味浓,辅以异酸,野趣天然,淡雅醇厚,千滋百味。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四款贵州的辣子菜。遵义酢辣椒酢辣椒因其形似小角角鱼,又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