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印两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同为金砖国家成员,两国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一直牵动着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备受世界关注。印度多年来是我国在南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拥有13.5亿人口,是世界最大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蕴藏巨大食品贸易潜力,应该受到出口食品国家重视。本文分析了印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管、贸易信息等。为社会了解印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国际食品贸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间的有序推进,中国食品贸易量在迅速扩大,而其中的食品贸易争端也随之逐渐凸显。由于中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机制建立时间较晚,食品安全标准不够统一且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食品贸易因此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此,应在进一步完善国内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基础上,调整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以回应国际要求,并从主导建立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统一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掌握食品安全保障区域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以及落实法律机制的具体实施途径等维度,对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全球化问题并愈发引起重视,农药残留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判定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重要依据。当今日益严格的限量值既保护公民健康又是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因此各国纷纷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制修订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限量(MRLs)。  相似文献   

4.
食品贸易的全球化使食品安全成为了全球性的话题,一件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确认食品是否安全或合格,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与检测来判断食品的具体情况;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标准和方法不同,很容易引发贸易争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际食品安全培训实验室(IFSTL)得以建立.为了解IFSTL的主要职能,以及其对中国食品安全、全球食品贸易产生的影响,本刊记者联合其他三家媒体采访了沃特世公司化学分析市场发展经理Paul Young博士以及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赵增连处长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陈彦长主任.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导刊》2014,(24):22-23
公司简介中食安信(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服务于食品行业的咨询机构,致力于为食品行业客户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监控、标准法规数据库、标准法规咨询、食品标签审核、专业翻译等全方位的食品安全信息咨询服务。随着国际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全球化问题并愈发引起重视,农药残留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判定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全球化问题并愈发引起重视,农药残留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判定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重要依据。当今日益严格的限量值既保护公民健康又是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因此各国纷纷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制修订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限量(MRLs)。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成为影响国际食品贸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文章剖析发达国家对中国食品出口进行制约的原因,并客观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揭示发达国家严苛的贸易壁垒给中国食品出口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最终提出通过改善中国食品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推进标准化认证工作等一系列措施,以降低食品安全壁垒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美国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筑起以食品安全标准为代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剧了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市场准入难度。面对美国的食品营养标签壁垒、食品残留物限量壁垒、HACCP管理体系壁垒,我国食品出口企业应深化技术革新,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食品安全条例力求与国际接轨;建立应对食品安全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必要时开创性地采用"一篮子标准"解决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是食品学科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食品贸易国际、国际旅游以及食品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和消费形式等因素。其中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有的化学物质是有毒的,可能会有杀虫剂或者二恶英等有害物质,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食品生产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另外食品生产的新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包含了食品辐射的食品,而且还包含新生物技术的食品。  相似文献   

10.
<正>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 o d e 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政府间组织,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 HO)共同建立,致力于全球食品安全与标准的协调。自1961年开始制定国际食品法典以来,已有173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国组织(欧盟)加入该组织,覆盖全球99%的人口。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已从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食品贸易仲裁标准成功转变为全球消费者,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各国食品管理机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难题。随着经济多维度纵深全球化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不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 已经逐步变成了全球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出发, 介绍了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规定。通过分析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从促进产业升级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方面, 得出了我国国际贸易中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 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朱静 《食品与机械》2018,34(10):67-70
由于食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及树立中国食品行业的国际安全信誉等原因,国际共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食品安全保证的共识。然而,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国际共治要想顺利推进还面临着不存在相应的国际共治机制、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以及政企合作尚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借鉴中国现行环境司法"三审合一"机制形成的成熟推进模式,通过建立国际食品安全共治组织、积极推进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化和通过政企密切合作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等针对性措施,促进中国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顺利实现,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秦玉娈  尹红强  赵同娜 《食品科学》2014,35(19):234-237
本文从国际法和国内法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解析出发,指出贸易技术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TBT)/《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SPS)与食品安全内在逻辑关系,辩证分析国际和国内食品法律制度特点,对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制提出完善建议。我国只有客观对待国际贸易技术型壁垒,才能有效保护我国食品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对比,及时跟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际标准的迚展,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差距。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斱法从标准数量、标龄、发布年代、采标率、采标一致性程度、采标及时性等多个斱面,将英、德、法、俄、美5个国家食品领域的现行标准与我国现行标准迚行对比分析。结果我国食品标准的技术领域主要分布在食品综合、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实验和分析的一般斱法以及预包装食品和精制食品等斱面,我国食品标准的国际标准采标率相对较低。结论建议加强乳和乳制品、与食品接触的物品与材料、感官分析等标准研制,有敁实施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基本概念开始,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的法律法规、发展现状、近2年的工作目标以及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在保障食品安全和确保食品食用安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的国际认可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In January 2019, the Safe Food for Canadians Act/Safe Food for Canadians regulations (heretofore identified as SFCR) came into force across Canada and brought a more streamlined process to food safety practice in Canada. Food trade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have evolved rapidly in recent decades, as Canada imports and exports food products;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remain aware of the latest advances responding to a range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ood safety value chain. Looking through the optics of the recent SFCR framework, this paper places the spotlight on lead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s to help strengthen food safety policies of the future. By shedding some light on new research, we also draw attention to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that are noteworthy, and place those in context as to how new Canadian food safety policy and regulation can be further advanced. The paper will benchmark Canada through a review study of food safety best practices by juxtaposing (i) stated aspirations with, (ii) actual performance in leading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jurisdictions.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食品的定义食品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食品是指:经过一定加工、或者不经过加工也可直接供人类食用的物品。广义的食品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食品的定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涉及依  相似文献   

18.
Coordinated efforts through multilevel governance are important to addressing global food insecurity by mitigating policy conflicts and working towards meeting collective objectives a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as possible. While multi-stakeholder efforts to provide nutrition-sensitive food assistance have been met with some degree of succes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policy change in one area of food security governance has the potential to ha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n other components within the governance framework.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teractive dynamic of three core components of multilevel governance frameworks for international food assistance, specifically Ready-To-Use Foods (RUF) to treat malnutrition, local-regional procurement (LRP) strategies of raw materials for RUFs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pplicable to finished RUFs. It shows how proposed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RU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complicate existing and future efforts to incorporate locally sourced raw materials like pulses into RUF formulations and may also have unanticipated impacts on long-term food security goals pursued at other levels of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其高度敏感、影响深远受到各国政府及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及国际组织包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均对婴幼儿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等风险因子做出限量规定,但也存在限量指标范围及限量值不统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我国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近年已取得长足进步,本文在系统调研目前我国及国际组织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中风险因子限量现状的基础上,对风险因子限量指标及限量值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婴幼儿食品安全风险因子限量完善的思考建议,以期为我国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