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观察不同品质食用白酒对大鼠肝脏形态及其抗氧化能力影响.将53 %vol不同品质的白酒分为一号品酒、二号品酒、三号品酒和四号品酒,准备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54只,随机分为9组:一号品酒高、低剂量组;二号品酒高、低剂量组;三号品酒高、低剂量组;四号品酒高、低剂量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按低剂量(4 mL/kg·d)、高剂量(8mL/kg·d)分别给予SD大鼠灌胃2个月,最后一次灌胃后,禁食12h,取肝脏组织,制作肝脏切片,进行HE染色、苏丹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测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其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结果表明:①各实验组剂量依赖性地加重了肝脏细胞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增生,但以一号品酒大鼠肝细胞纤维化的变化较轻,四号品酒大鼠肝细胞变化严重;②各实验组大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比对照组高(p<0.05);一号品酒低剂量组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比对照组高(p<0.05);二号品酒低剂量组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值比正常组低(p<0.05);③除二号品酒高剂量组、四号品酒高剂量组外的其余实验组大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值比对照组高(p<0.05),一号品酒低剂量组、三号品酒低剂量组大鼠ADH值比二号品酒低剂量组、四号品酒低剂量组高(p<0.05);三号品酒高剂量组大鼠ADH值比四号品酒高剂量组高(p<0.05);同种品酒高、低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推测,饮酒2个月,可引起肝脏形态学上的改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ADH酶活性增强,其变化的程度与酒的种类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不同年份酱香型白酒为原料,以理化和生化指标为评价方法,通过连续灌胃实验观察不同年份、不同剂量酱香型白酒对小鼠抗疲劳及肝损伤的影响。以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10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末次给样30 min后测定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还原性谷胱甘肽酶(GS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表明,贮存4年、5年酱香酒低剂量组GSH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贮存4年、5年酱香酒低剂量及贮存3年、4年酱香酒中剂量的AST、ALT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种酒样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贮存4年的低、高剂量及贮存5年的低剂量组肝糖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研究食用白酒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将3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酒样1组、酒样2组、酒样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酒样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酒样5 mL/kg·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上午9:00、下午18:00各灌胃1次,上午和下午的灌胃剂量均为当天灌胃总量的一半。灌胃12周后,各组大鼠分别先后用尾套法和颈总动脉插管法测其血压。结果表明,各酒样组大鼠收缩压值略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酒样组间大鼠收缩压值无明显差异(P0.05);饮用3种52%vol食用白酒(5 mL/kg·d)12周可使大鼠血压略升高,但是血压升高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400 mg/kg BW·d)显著抑制了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的升高(p0.05);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小鼠肝细胞结构完整,只有点状坏死,无大面积坏死,进一步表明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另外,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显著抑制了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升高(p0.05);显著增强了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两种抗氧化酶活力,显著增强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说明椒样薄荷多酚在预防和改善肝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复制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评价可用于白酒的复配功能成分(CFCSL)是否能够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小鼠预先给予含不同CFCSL剂量的白酒样品后,一次性灌服大量酒精以造成肝损伤,取小鼠血清,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取小鼠肝脏,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甘油三酯(TG)含量,并作病理组织形态学检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CFCSL给药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的CFCSL给药组小鼠肝脏MDA含量的升高和GSH-PX活力的降低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p<0.05);低剂量的CFCSL给药组小鼠血清和肝脏相关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小鼠肝脏TG含量的增加和组织形态学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有一定的改善.可用于白酒的复配功能成分对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功能,且作用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源复方解酒口服液对醉酒小鼠的解酒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六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王金樽1.30 mL/10 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65、1.30、2.60 mL/10 g)。解酒作用实验:采用口服液对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灌胃干预,阳性对照组给予海王金樽,连续灌胃7 d,末次灌胃后30 min,以52°白酒灌胃,记录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保肝作用研究:除正常组灌胃纯净水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52°白酒,30 min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纯净水外,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灌胃海王金樽和口服液,连续7 d。测量小鼠的体重变化并计算其肝脏系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肝脏组织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口服液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醉酒率、延长醉酒时间(P<0.05),缩短醒酒时间(P<0.05),其中口服液中、高剂量组还能明显降低AST(P<0.01)、ALT含量(P<0.01),低剂量组ALT含量虽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口服液低剂量组能提高ADH活性(P<0.05),对ALDH效果不明显(P>0.05),而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ADH(P<0.05)和ALDH(P<0.05)的活力水平。结论:食源复方解酒口服液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稻花香活力型酒对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将体重相当的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稻花香活力型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普通稻花香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照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每日早上9∶00各实验大鼠经口给药1次(38°稻花香活力型酒高剂量组3.44mL/kg,中剂量组1.72mL/kg;38°稻花香白酒高剂量组3.44mL/kg,中剂量组1.72mL/kg;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72mL/kg),连续45d。末次给药后剖取肝脏,在距肝脏边缘0.5cm处取材,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测定肝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结果:与普通稻花香酒组比较,稻花香活力型酒大、中剂量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稻花香活力型酒各剂量组其Bcl-2在肝细胞的表达均比普通稻花香酒各对应剂量组增强(P0.05);同时,Bax/Bcl-2的比值也降低。结论:稻花香活力型酒能有效减轻肝细胞凋亡,可能通过作用于Bax和Bcl-2,减轻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探讨葛枳口腔崩解片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作用的影响。抗醉酒研究:造模后采用葛枳口腔崩解片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灌胃干预,以纯净水作为对照,记录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保肝作用研究:除正常组灌胃纯净水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56度白酒,30 min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纯净水外,阳性药物及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各药物,连续10 d。测量小鼠的体重变化并计算其肝脏系数,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药物高剂量组将小鼠醉酒时间延长了6 min,醒酒时间缩短了122.94 min(p0.01),药物组可不同程度的增加小鼠体重并降低肝脏质量指数。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血清ALT含量增加了99.53 IU/L,AST含量增加了48.03 IU/L,肝组织中MDA升高了9.45 nmol/mg,肝组织中GSH含量降低了55.87 nmol/g,SOD含量降低了51.13 U/mg (p0.05)。与模型组比,药物各剂量组可降低血清ALT、AST及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升高肝脏GSH、SOD含量(p0.05),结果呈剂量依赖关系。由此可知,葛枳口腔崩解片具有解酒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9.
蒋和体  卢新军 《食品科学》2008,29(1):314-316
观察泡菜对高血脂大鼠血脂的影响.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高脂模型组每天给予脂肪乳剂灌胃(15ml/kg bw)和生理盐水(10ml/kg bw)灌胃各一次;低剂量组每天给予脂肪乳剂灌胃(10ml/kg bw)和泡菜匀浆(10ml/kg bw)灌胃各一次;高剂量组每天给予脂肪乳剂灌胃(10ml/kg bw)和泡菜匀浆(15ml/kg bw)灌胃各一次;正常对照组以与高脂组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以泡菜灌胃10d和20d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清TC、TG和HDL-C水平.数据分析表明:与高脂对照组相比,两个泡菜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只有高剂量组大鼠灌胃20d后显著增高(p<0.05).泡菜对大鼠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欧李果籽油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对力竭运动后的大鼠进行欧李果籽油灌胃处理。将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被灌胃9%D-gal溶液诱导肝组织损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大鼠灌胃欧李果籽油。结果表明: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的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而低、中、高剂量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高剂量组MDA含量比正常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各剂量组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知,欧李果籽油在大鼠力竭运动后对肝组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沙棘果对高脂膳食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沙棘对高脂膳食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以雄性Wistar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沙棘低、中和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给予高脂饲料。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灌胃蒸馏水;低、中和高剂量沙棘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沙棘汁。喂养28 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氧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沙棘各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SOD活性均升高,MDA含量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脂模型组与沙棘各剂量组比较,ALT和AST活性均降低,AST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超微结构表明,沙棘能改善对高脂饮食所致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沙棘对高脂膳食大鼠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清洁级SD大鼠,雄性,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连续灌胃大鼠30 d,除空白对照外,其余各组均灌胃给予2% CCl4花生油溶液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取肝脏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Cl4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高度显著升高(p<0.001),肝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总积分高度显著增加(p<0.001),表明CCl4制备肝损伤模型成功。与CCl4模型组比较,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高、中、低剂量组的ALT、AST水平高度显著降低(p<0.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病理总积分均极显著减小(p<0.01),其中气球样变病理积分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坏死病理积分极显著下降(p<0.01),其他病变类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刺梨金银花速溶茶珍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油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中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油茶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经造模期15 d和给样期32 d后,腹主动脉采血,取肝脏。测定大鼠肝脏重量,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分别测定血清中ALT和AST活力,血清和肝匀浆中SOD、GSH-Px活力和MDA水平。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油茶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ALT和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肝脏中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油茶组能够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由结果可知:油茶能够缓解高脂饮食大鼠肝脏肥大,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缓解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损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其中油茶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黄秋葵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之后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64 g/kg降糖宁混悬液灌胃)、黄秋葵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2.60、1.56、0.78 g/kg黄秋葵冻干粉添加到饲料中),持续4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尿量,检测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黄秋葵高剂量组血糖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p0.05);黄秋葵各剂量组的TC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LDL-C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秋葵水提物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该实验为了探讨新疆葡萄酒对肝脏及肝细胞自噬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1)、酒精组(2)、吐哈盆地干白葡萄酒组(3)、天山北麓干红葡萄酒组(4)、伊犁河谷干红葡萄酒组(5)、焉耆盆地干红葡萄酒组(6),用新疆不同产区葡萄酒灌胃雄性SD大鼠8周后,检测6组大鼠体重变化和肝脏系数、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含量,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3、4、5、6葡萄酒组大鼠体重增长趋势较缓,酒精组大鼠体重增长趋势最缓,与酒精组相比,3、4、5、6葡萄酒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肝脏未见明显病变,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AST、ALT、血尿素氮(bl...  相似文献   

16.
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灌胃2个月后,常规方法制备大鼠血清及肝匀浆,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sGOT)、谷丙转氨酶(sGPT)、碱性磷酸酶(s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此探讨不同用量的梅兰春芝麻香型白酒(MSL)对大鼠血脂、血糖和肝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的sGPT、γ-GGT高于其他剂量组;高剂量组sALP高于空白对照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G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血糖高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GSH高于其他剂量组;MDA含量随白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推断出饮用量低于1.43 mL/(kg·d)的42 %vol梅兰春芝麻香型白酒有益于健康,高于2.86 mL/(kg·d)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邹永芳  余东  文静  袁杰力  岳沛  蒋安华 《酿酒》2020,47(2):51-55
在有益剂量通过预实验确立的前提条件下,对30只180~200g雄性wistar大鼠饲养一周后进行分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传统固态白酒(低剂量1组2.8mL/kg、低剂量2组5.6mL/kg、高剂量1组11.2mL/kg、高剂量2组16.8mL/kg)、乙醇组2.8mL/kg、正常组,共6组每组5只,进行灌胃一个月、两个月后,每组随机取3只老鼠进行肠道微生态、肝肾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纯粮固态白酒低剂量1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含量和结肠、肝脏组织HE染色评分均存在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研究4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苯并[a]蒽、艹屈和苯并[b]荧蒽)低剂量联合暴露的毒性作用。方法 购入5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按0、10、50、250、1000 μg/kg·BW剂量连续灌胃染毒,基于人体4种多环芳烃的实际暴露量,灌胃剂量的比例设定为苯并[a]芘∶苯并[a]蒽∶艹屈∶苯并[b]荧蒽=0.99∶2.92∶2.68∶1.68。大鼠于染毒30 d后处死,取血清、脏器等生物样本,计算脏器系数,进行大鼠肝脏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染毒组大鼠肝脏结构有明显异常,肝窦扩大,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1 000 μg/kg·BW组肝脏脏器比显著升高。染毒30 d后1 000 μg/kg·BW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均显著上升(P<0.05);染毒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30 d时显著升高(P<0.05);染毒30 d后,1 000 μg/kg·BW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并且肝脏胆固醇显著上升(P<0.05),250 μg/kg·BW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显著上升(P<0.05),50 μg/kg·BW及以上染毒剂量的染毒组肝脏中TG显著上升(P<0.05)。结论 PAH4低剂量联合暴露对SD雄性大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肝损伤、氧化应激及脂代谢紊乱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簕菜不同提取物的解酒护肝作用,为簕菜解酒护肝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白酒灌胃大鼠致酒精肝损伤模型,考察簕菜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大鼠酒精耐受、睡眠和醒酒时间的影响,检测大鼠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大鼠肝脏组织中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切片镜检肝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酒精模型组比较,除水提物低剂量组对醉酒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外,簕菜提取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酒精耐受时间,并缩短睡眠、醒酒时间(P<0.05,P<0.01);簕菜提取物均可极显著降低血清中乙醇含量(P<0.01);除水提低剂量组AST活力无显著变化外(P>0.05),簕菜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酒精引起的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P<0.05);极显著增加肝脏组织中ADH、ALDH、SOD活力和GSH含量(P<0.01),降低MDA含量(P<0.01);肝细胞镜检结果显示,簕菜提取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酒精导致的肝细胞变性程度。结论:簕菜醇提物、水提物均具有较好的防醉酒和解酒护肝作用,比较而言,醇提物效果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大鼠高尿酸血症并发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TGP低剂量组(100 mg/kg)、TGP高剂量组(300 mg/kg)和别嘌醇组(27.0 mg/kg),每组10只。模型组、TGP低、高剂量组和别嘌醇组大鼠分别按照1.5 mL/100 g的体积灌胃腺嘌呤6.66 mg/mL+氧嗪酸钾100 mg/mL的混合液制造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每日7:00和20:00各1次,持续3周。每日12:00按剂量分别灌胃给药TGP和别嘌醇,持续5周。5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的肝脏脏器指数,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