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决天津发电二厂鍋爐用煤干餾的破粘問題,石油部撫順研究所做了破粘試騐。由于該厂生产設备的限制,干餾过程中不能取得半焦,而祇能用爐渣做为掺和剂,进行了氧化混渣破粘的条件考察。試  相似文献   

2.
复配型高粘原油降粘降凝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粘原油降粘剂是由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一定的质量比复配成的产物。讨论了聚合物中的各组分的用量比 ,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并测试了在 50℃ ,剪切速率 1 0 0 s- 1 条件时粘度为 550 0 MPa·s的高粘原油 ,加剂量为 0 .4 %时 ,原油凝点下降 1 4℃ ,粘度下降了 63 .6%。  相似文献   

3.
延迟减粘     
所谓延迟减粘,是将高粘度减压渣油在较低温度下进行2~3小时的轻微热分解,以髀低粘度,达到不用掺合瓦斯油馏份就能出厂的目的。本工艺简单,如与常减压组成浅度加工的联合装置,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4.
稠油降粘技术及降粘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传统和新开发的稠油降粘技术及其降粘机理,并分析了各种降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发展复合降粘技术是未来稠油降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特粘稠油的特性及特粘稠油的降粘,脱水试验情况,并根据试验结果对今后特粘原油的集输处理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国林 《试采技术》2001,22(2):36-38
对孤岛油田开展三交采油的概况做了概述,阐述了聚合物0溶液增粘稳粘剂研究的机理及室内试样的合成,分析了氧,离子和pH值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通过实验选出氧化降解抑制剂,抗卷曲添加剂和离子螯合剂,对室内试样作出评价,对增粘稳粘剂矿场试验做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欢喜岭矿区高粘原油的储量较多,原油开采遇到的困难也较大.由于油品的粘度高,油流的阻力大,原油就很难沿井筒升举至地面.国外开采稠油的实践证明,往高粘重质油中加入低粘度的烃类稀释剂(如低粘原油、凝析油、柴油、煤油等),可明显地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根据欢喜岭油田的条件——既有高粘原油,又有低粘原油,因此进行了往稠油中掺入稀油的降粘集输试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往各种管壳式热交换器应用最广泛.由于能有效地应付流体流动性的大幅度变化,现在板式热交换器应用日益普遍.板式热交换器的优点是:结构紧凑、重量轻、存液量少、适应性极好、热回收率高以及传热系数大等.它不存在腐蚀问题,因为凡是可轧制的金属材质均可制成传热板,如不锈钢、钛钢以及耐腐蚀镍基合金等.选用合适的密封结构,在-25-250℃温度与2.5MPa压力范围内,上述材质有极好的抗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王晓春 《江汉石油科技》2007,17(4):19-22,26
在分析了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温粘度不稳定的基础上,结合特性粘数与荧光寿命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微观作用。通过表面活性剂RVS与辅剂B、L的复配和用量优化,制备了复配稳定剂BLR。结果表明,新型复配稳定剂BLR的加入,能与疏水缔合聚合物形成混合胶束,诱发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内缔合向链间缔合转变,使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增粘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得到改善。加入BLR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P1500mg/L+BLR200mg/L) 70℃恒温放置90d,粘度为231mPa·s,是初始粘度的6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11.
粘泥防除剂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里,微生物可以自由地生长,往往导致冷却效率降低、金属腐蚀、设备过早地发生故障,这不仅增加停产检修的次数,浪费钢材,而且还影响生产,造成经济上损失,因此,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必须加以控制。近年,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微生物控制有  相似文献   

12.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随着稠油开采量的增加,稠油降粘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包括物理降粘法、化学降粘法和微生物降粘技术的降粘原理、优缺点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的稠油催化氧化降价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认为催化降粘和微生物降粘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新型抗粘扣油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粘扣是油管在检验和使用中最常见也是最为频繁的损伤失效形式,多年来一直使用螺纹脂预防油管粘扣,但螺纹脂的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为预防油管粘扣,解决涂抹螺纹脂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降低油管存储、运输和使用成本,研制了新型抗粘扣油管。该油管螺纹涂有自润滑涂层,涂层以双酚A型E-51环氧树脂为基体,以聚酰胺650为固化剂,并添加MoS2等其他助剂。对油管进行了上、卸扣试验,结果表明,在API规定最大扭矩下可满足上、卸扣10次不粘扣的要求;涂层厚度控制在50μm左右时新型油管抗粘扣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齿轮油的低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成功  马先贵 《润滑油》1997,12(3):40-43,5
论述了摩擦磨损的机理,介绍在使用新型极压抗磨剂时,润滑油低粘化的可能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渣油延迟减粘工艺是重要的重油加工工艺,目前很受国内外炼厂重视。延迟减粘是浅度热裂化渣油减粘工艺。主要介绍延迟减粘工艺原理,设计方法,并结合弧岛减压渣油和胜利单家寺混合稠油减粘实验数据,就胜华,广饶炼厂减粘装置设计,讨论了如何选择设计条件,以提高渣油减粘率,降低生焦率,延长开工周期。  相似文献   

16.
稠油降粘输送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世界各地稠油开采量的增加,稠油的储存和运输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有效并可靠的稠油输送方法。目前,管道输送稠油常见的方法有:加热方法、稀释方法、低粘液环输送法和乳化降粘输送方法等。本文综述了这几种稠油输送方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在运用掺稀油方法开采稠油的生产过程中,需经常测定稠油、稀油及其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混合油的粘度,工作量既大,又繁琐。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和试验证明,将粘温曲线图和混合油品粘度求定图合并,就可办到两张图联合使用才能办到的事情。只要测出两种(或几种)油品的粘温曲线,在粘温曲线图上就可以查出两种(或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降粘剂对辽河曙一区5846~#井特稠油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特稠油粘度从4 000mPa·s降至130mPa·s,含水量从16%降至0.3%,可直接用于部分炉窖。若加柴油调兑,可配制出适用各种炉窖和船舶的燃用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 ,在用传统强采方法提高原油产量的基础上开发出许多原油降粘方法 :①外置电场法 (РФ专利№ 2 0 92 6 78) ,其基本原理是在油管内原油上提过程中 ,电场作用使原油中的水发生乳化 ,由于乳化水含盐溶液 ,因而发生二次电化学反应 ,使乳化水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因此产生的气泡使油管内的液体密度变小 ,而油套环空内的液体密度相对不变。随着静液压力的下降在井口形成压差 ,与此同时 ,油管内原油中的乳化水被气化 ,电离作用形成的气相阻止了水化物及盐份在油管内壁的沉淀 ,油管内流体变成一种高度分散的低密度气液混…  相似文献   

20.
钻柱的粘滑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滑振动作为一种新的机理被用来解释油气井钻探中的大幅扭转振动。按照新的机理,油田数据记录被确证与模拟。从数值模拟得到的分析结果以95.6%的精度与油田数据一致。钻柱粘滑振动之物理现象可用相平面中相轨迹的产生加以解释。钻井中的冲击现象也可用粘滑振动来解释。本文将讨论粘滞阻尼、转速与固有频率对粘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