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干香菇进行消解处理,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干香菇中重金属元素Cr、Pb、Cd的含量。结果表明:Pb,微波消解法优于高压消解优于干灰化法优于湿法消解法。Cd,微波消解法优于干灰化法优于湿法消解优于高压消解法。Cr,微波消解法优于干灰化法优于高压消解优于湿法消解。同一种元素使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的回收率要优于用其他方法得到的回收率。推荐使用微波消解法处理香菇及同类食用菌。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湿法消解、干法灰化、微波消解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植物油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过氧化氢-高氯酸湿法消解为植物油前处理的最佳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铅、镉、铬,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2%、94.5%、84.9%,RSD分别为8.5%、5.3%、9.1%,检出限分别为6.21、0.89、1.99μg/kg。该方法耗时短、操作简单,应用于植物油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湿法消解2种消解方法对大米粉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组样品中Cu、Zn和Cd 3种元素的含量,探讨简单、快捷、准确地测定大米粉中元素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均符合分析要求,但从准确度、精密度、耗时、试剂消耗等方面比较,微波消解优于湿法消解。  相似文献   

4.
对近十年来食用植物油重金属分析中样品预处理技术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目前,植物油中所含重金属分析的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液液微萃取等。其中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是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液液微萃取法是近年来重金属萃取方面的一种预处理新方法。重金属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共振光散射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特点,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探索优化湿法消解、干灰化法消解、微波消解法的程序和条件,以准确测定食品样品中痕量重金属.方法:分别采用湿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对食品样品进行消解,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镉、铬、铜元素含量.测试了国家标准物质GSB-1大米、GSB-5圆白菜、GSB-7茶叶及实验室奶粉样品,不同重金属元素用不同消解方法处理的回收率有差异,按方法检出限5倍浓度为定量限,除了干灰化法处理低痕量镉的GSB-5样品测定结果偏低,对含量高于定量限的元素,其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加标回收率满意.结论:经过优化的3种消解方法处理样品,均适用于食品中痕量铅、镉、铬、铜的测定,灰化法不适用于低痕量镉的测定,可根据实验室条件选择相适应的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湿法硝酸-双氧水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生育期茎、叶中的镁、钙、钾、磷、铜、锰、硫、硒、锌等元素的含量,并对其含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检出限为0.001~0.01μg/m L,回收率为92.0%~105.3%;玉米大豆间作与其单作相比,茎秆和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提高了其茎、叶中微量元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应用程序控温-湿法消解-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茶叶中的汞进行了消解、测定,对可能影响测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法克服了常规的干法易损失元素和湿法易蹦溅等缺陷,其回收率为95.%~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3.8%。该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相对照,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牡丹花粉中铅、镉、总汞、总砷含量,探明洛阳农博园地区牡丹花粉中4种重金属污染物状况。方法 选取6个主栽品种牡丹花粉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4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并分析和评价测定结果。结果 铅、镉、总汞、总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 0.010、0.003、0.003、0.010 mg/kg,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4.2%~109.4%之间。6个主栽品种牡丹花粉中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4种重金属污染物,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品种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参考相关国家标准,6种牡丹花粉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要求,本研究为牡丹花粉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牡丹花粉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6种矿物质元素(Mg、K、Ca、Fe、Cu、Zn)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优化的湿法消解条件为以硝酸-过氧化氢作为消解溶液,硝酸用量20.00 m L,加热功率500 W;6种目标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检出限为0.32~21.16 mg/kg,3种食用植物油加标回收率为82.9%~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1.1%~8.8%。通过该分析方法对13种食用植物油中6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火麻油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较丰富,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分析西藏不同地区畜产品中矿质元素的富集规律。本研究以西藏4个地市(拉萨、林芝、日喀则、山南)162份畜产品为研究对象。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 法测定西藏4地市畜产品样品中的Na、Mg、K、Ca、Mn、Fe、Sr、Cu、Zn、Se、Cd、Pb、Cr、As、Hg等15种矿质元素含量。对其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地区畜产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结果 各元素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在0.9968~0.9999,畜产品中15种矿质元素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0067~0.0638 mg/kg。不同地区畜产品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为 K、Na、Mg较高,Ca、Zn、Fe、Cu次之,具有潜在生理毒性的重金属Cd、Pb、Cr、As、Hg含量较低。由4地市畜产品重金属元素检测结果得出,林芝和山南的畜产品中均未检出Cd;日喀则的畜产品中均未检出总As;拉萨和日喀则畜产品中Cd、总Hg均超标。矿物质中由矿质元素含量检测可知,含量最高的常量元素是K,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是Fe,。此外,日喀则的畜产品中Mn元素含量均远高于其他它地市。并对不同地区畜产品中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明确西藏不同地区畜产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论 西藏不同地区畜产品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党娅  刘水英 《食品科学》2014,35(16):170-174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汉中绿茶主栽地区的7 个品种茶叶消化液和茶叶水浸出液中Mn、Zn、Fe、Cu、Ni、Cr 6 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以这些矿质元素的含量及其溶出率作为另一种分析评价汉中绿茶品质的依据,实验回收率在92.70%~102.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下。结果表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准确测定绿茶及绿茶水浸出物中的矿质元素的含量,且方法简单、快捷;从溶出率和矿质元素的含量来看,相对其他几个供试品种而言,有机锌硒茶、鹏翔茶粉、汉中仙毫和汉中绿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省8 种野生牛肝菌为对象,研究子实体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吸收和积累特征。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云南省8 种野生牛肝菌子实体菌柄、菌盖中Mg、Mn、Fe、Ni、Cu、Zn、Cr、As、Cd、Pb、Li、Ba 12 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从元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牛肝菌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水平。结果显示,标准品(GBW 10015)中12 种矿质元素回收率在88%~105%之间,检出限在0.036~9.456 μg/L之间,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8 种野生牛肝菌菌柄与菌盖中含有丰富的Fe、Mg、Mn、Zn和Cu元素;Zn、Mg、Cu、Cr和As元素在多数子实体内菌盖的含量高于菌柄,Li和Ba在多数牛肝菌样品中菌柄含量较高;有毒重金属元素Pb、As、Cd、Ni和Cr含量均高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的规定,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通过数据分析表明,野生牛肝菌中12 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同一元素在不同牛肝菌中的含量差异较大,相同子实体菌柄与菌盖中含量差异显著,对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有较好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多棘海盘车生殖腺和体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棘海盘车生殖腺的粗蛋白质含量为43.14%;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27.73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7.32%,各必需氨基酸平均得分为103.79;脂肪含量为39.2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8.92%,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丰富;维生素和无机元素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无重金属污染,表明多棘海盘车生殖腺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多棘海盘车体壁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富含牛磺酸和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脂肪含量较低,但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达16.67%;Ca、Mg等无机常量元素和Zn、Fe、Cu、Mn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可望用于提取胶原蛋白或开发研制水产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14.
ICP-MS法测定云南野生茯苓中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景  张霁  赵艳丽  王元忠 《食品科学》2016,37(14):68-73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云南野生茯苓中Li、Mg、K、Ca、V、Cr、Mn、Fe、Cu、Zn、As、Rb、Sr、Cs、Pb 15 种矿质元素的分析方法,研究云南野生茯苓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使用ICP-MS法对采集自云南省28 个地区野生茯苓样品中15 种矿质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元素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15 种测定元素均在推荐值(真实值)范围内,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云南野生茯苓中矿质元素的测定。所测试野生茯苓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Ca(925.79 μg/g)、K(370.42 μg/g)、Mg(115.20 μg/g)和Fe(115.80 μg/g)的含量较高,有毒重金属As(0.04 μg/g)和Pb(0.20 μg/g)的含量均未超出GB 267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及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有毒重金属限量标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 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量信息的77.55%,得出云南野生茯苓的特征元素为V、Fe、Li、As、Cs、Cr、Pb、Sr、Ca、Mn。聚类分析将所测元素分为3 类,其中Fe、V、Li、Cs、As、Cr、Pb聚为一类,K、Rb、Zn、Mg、Cu、Mn聚为一类,Ca、Sr聚为一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不同产地茯苓样品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矿质元素均存在很大差异,这可能是野生茯苓样品中矿质元素含量受云南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Starch from tubers of Dioscorea alata, Dioscorea cayenensis, Dioscorea dumetorum, and Dioscorea rotundata was isolated and som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d.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fractions were obtained by aqueous leaching technique. All the starches appeared to have definite but minor differences in iodine binding capacity, swelling power, solubility,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amylose/amylopectin ratio. Brabender amylogram of each starch showed no distinct peak viscosity, and the general amylograph pattern was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ypical amylographs of cereal starches. Amylose fractions from each starch variety exhibited variable degree of β-amylolysis limits ranging from 92–97.5%, and an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for amylose triacetate of 210,000 to 265,000. Amylopectin fractions subjected to debranching by pullulanase gave essentially two chain populations of polysaccharides with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approximately 13–27 and 47–65, respectively. Average unit chain length of the amylopectins ranged from 19 in Dioscorea rotundata to 24 in Dioscorea dumetorum.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tubers of certain species of yams, Dioscorea alata and Dioscorea rotundata , are susceptible to a form of low temperature injury or 'chilling damage'when stored at temperatures substantially above zero (i.e. 10-12°C). Complete breakdown of the tuber tissue occurs shortly after return to normal tropical ambient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7.
以海南产紫参薯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紫参薯花青素的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工艺。分别采用时间模式与恒温模式两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花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恒温模式时,在额定超声功率50W、料液比1:48(g/mL)、萃取时间283s、微波控制温度46℃工艺条件下,紫参薯提取率达79.38%,较时间模式下高10.63%,超声-微波协同萃取的总花青素质量浓度为48.42mg/L,即4.37mg/g。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天冬种子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含量,观察天冬种子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并评价其急性毒性。方法:采用中国油脂标准方法测定天冬种子油基本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皂化物成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法检测矿质元素含量;以KM种小鼠为受试动物,研究天冬种子的镇静催眠作用,并考察其急性毒性。结果:天冬种子油水分含量为1.87 g/100 g、灰分含量为0.15 g/100 g、粗脂肪含量为96.6 g/100 g、VE含量为405.55 μg/g;不皂化物主要为烷烃类化合物(17%)和甾醇类化合物(41.8%);天冬种子油中含量较高的矿质元素有钠(297.92 μg/g)、镁(216.88 μg/g)、钙(145 μg/g);天冬种子油4.65 g/kg和2.33 g/kg剂量组对小鼠自主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只数;一次性灌胃最大给药量40 mL/kg(37.24 g/kg),连续观察14 d,未见死亡或体质量、活动等异常。结论:天冬种子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对连翘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酸类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河南、山西连翘叶中总黄酮、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总三萜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结果表明:河南连翘叶中总黄酮、芦丁、金丝桃苷含量和槲皮素含量高于山西连翘叶中的含量,而山西连翘叶中总三萜酸、齐墩果酸含量和熊果酸含量高于河南连翘叶中的含量。连翘叶中黄酮类和三萜酸类的含量较高,结果为综合利用连翘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理群体曼氏无针乌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评价浙江舟山(ZS)、浙江温州(WZ)、福建厦门(XM)、广东湛江(ZJ)4 个不同地理群体曼氏无针乌贼的营养成分。用常规方法检测曼氏无针乌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采用全自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脂肪酸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和能值以WZ最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以ZS最高;各地理群体曼氏无针乌贼干物质中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J((64.08±1.05)%)>XM((63.97±0.94)%)>WZ((63.90±0.84)%)>ZS((63.39±0.67)%);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率在33.90%~34.32%之间,必需氨基酸指数以ZJ最高;风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32.32±0.56)%~(32.81±0.68)%;脂肪酸中ω-3、ω-6脂肪酸相对含量高;钙、铁、锌、镁等矿物元素含量丰富。不同地理群体的曼氏无针乌贼营养成分虽存在一定差异,但与其他头足类种类相比,曼氏无针乌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