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不规范行驶是目前动态称重设备重量减轻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车辆重量偏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联体秤台结构和以小波分析结合广义神经网络的算法。经过实验证明此结构和违规行驶算法的结合,提高了违规行驶的动态称重精度。  相似文献   

2.
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超载车辆对公路设计和交通安全造成的隐患,设计了基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动态称重系统.介绍了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动态特性、信号采集放大与数模转换的硬件结构,以及信号提取和分析的信息模块.该系统经过开发与调试,可以在公路车辆限速行驶状态下,测出其静态质量和行驶速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车辆行驶称重系统的设计过程,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测出静态质量、行驶速度以及轴距等车辆静态参数,实现自动、不停车计量,从而及时有效地监督车辆的超载状况.重点阐述了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动态特性、信号采集放大与模/数转换的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粘性块状食品动态定量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影响称重精度的问题,分别对机械结构、电路系统和软件算法进行了设计改进和方法研究.机械结构采用带搅拌机构的双管螺旋喂料机,以及带刮板的称斗结构,并在机械部件表面喷涂特氟龙涂料,减少粘结;硬件电路采用数字可编程放大器MAX4194作为称重传感器微弱电信号的放大器,采用32位单片微处理器LPC2134作为电路系统核心,可以对称重信号进行快速的处理;软件设计中,主程序采用分阶段称重,加入微分算法,以便于有效地滤除误差信号,并根据速度和重量对数据进行判断处理,对执行机构发送命令.  相似文献   

5.
针对皮带秤在使用中难以保持标称计量精度的缺点,提出将过程神经网络引入皮带秤动态称重误差的补偿中。将动态称量过程中皮带秤单位长度上的重量、皮带速度、皮带垂度变化作为模型输入,设计了应用于皮带秤动态称重误差研究的单隐层过程神经网络误差反传播学习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经过149次学习优化达到网络精度要求,测试组误差为1%,较使用网络前的原误差明显降低,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桥梁视为“称”对车辆进行动态称重,是一种获取桥面移动车辆行驶速度、轴距、轴重等信息的新方法。本文以桥梁不同截面动应变响应为对象,采用“峰值法”识别车辆速度、轴距,引入最小二乘原理识别车辆各轴重,再结合梯度法对初始识别结果值进行局部优化,最后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模拟桥梁动应变,对桥梁动态称重及优化算法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已经具备一定精度的动态称重初始结果值进行局部优化能进一步提高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Kistler动态称重系统已获得车辆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的动态称重认证(OIML)2015年4月15日,Kistler Instrumente AG.(奇石乐公司)在瑞士温特图尔正式宣布由Lineas石英称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组成的动态称重系统已经获得了OIML R-134认证。OIML R-134是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关于汽车动态称重的建议和规范,得到全世界的广泛接受和承认。R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国省干线公路石英动态称重系统的检定方法。方法:依据JJG 907-200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检定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并对车辆过衡时的特殊情况:压连接缝行驶、斜向行驶和超低速行驶,用一辆两轴刚性车辆和一辆三轴刚性车辆进行实车试验。结果:压连接缝行驶数据超差率为95%,斜向行驶数据超差率大于50%,超低速行驶数据超差率大于90%。结论:石英动态称重系统的检定建议以纵排的一组传感器为测量单元进行常规检定,并将车辆压缝行驶、斜向行驶和低速行驶列入检定项目。  相似文献   

9.
由于动态称重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导致动态称重信号处理中存在数据处理速度慢与精度低等不足.为了提高动态称重的快速性与准确性,本文将高斯和粒子滤波算法应用于动态称重数据处理.在对动态称重系统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引进高斯和粒子滤波算法,利用高斯和逼近状态的后验密度,提高了对状态分布估计的精确性.实验结果证明,高斯和粒子滤波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动态称重的速度与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说明本文方法优于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桥梁动态称重(bridge weigh-in-motion,BWIM)能够以桥梁作为载体识别过往车辆的轴重。商用BWIM系统通常基于Moses算法,以桥梁的实测影响线对车桥实测动力响应进行轴重识别。然而,该算法的轴重求解方程是病态方程,在特定情况下轴重识别精度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提出桥梁动态称重迭代算法,通过Moses算法和实测影响线算法之间的反复迭代,修正病态的轴重求解方程。该研究介绍了桥梁动态称重迭代算法的原理,并进行了相关公式推导;基于怀化舞水五桥引桥的车桥动力试验,对比分析商用BWIM算法和桥梁动态称重迭代算法的轴重识别精度;并深入探讨影响线的选取对轴重识别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桥梁动态称重迭代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重识别的精度,其最佳的基准影响线是实测均值影响线。  相似文献   

11.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是一种测量行驶中车辆质量的检测系统.本文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及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并利用数学软件MATLAB程序,通过对动态称重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速度下动态称重数据的拟合曲线.并根据拟合图形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进行修正,使得检测车辆在某一规定的速度下,所测得的称重数据尽量接近实际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九卿 《工业计量》2011,21(2):4-10
动态称重、数字称重是电子称重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当前研发热点.文章结合国内外动态称重、数字称重技术发展现状与进展,在分析静态称重与动态称重不同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动态质量测量的最新课题和几种新型动态称重传感器.在分析数字称重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数字称重传感器,代数显功能的数字接线盒(即数字接线盒与数字称重仪表一体...  相似文献   

13.
梁湘平 《中国计量》2013,(2):120-121
一、前言韶钢3#铁水秤是一台200t的GCU-S型双台面的动态电子轨道衡,它是一种能在铁路车辆不停车、不摘钩的情况下,对车辆重量进行动态连续称量的称量设备。该轨道衡采用整车称量的计量方式,能自动识别车头和铁水包,只对铁水包重量进行称量。该轨道衡因长时间重负荷运行,造成承重台面轨、中间过渡轨、引线轨出现裂纹,称重传感器支承基础出现松动,称重传感器连接件、过渡器磨损严重,称重台面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粉料在气力输送过程中动态称重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动态称重方法。通过设置多个称重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并滤波处理,以消除干扰噪声对系统测量的影响。同时采用减重计量法,将数据处理结果通过智能控制器实时调节卸料控制阀的开关度,以提高动态称重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称重30kg二氧化硅粉末,平均误差在0.3%以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研究不同类型算法对提高多头组合秤称重精度和称重速度的影响.方法 把动态规划算法和遗传算法应用于多头组合秤,通过对比不同数量的称量斗,2种算法在组合成功率和组合时间上的优劣,分析出最适合多头组合秤的算法.结果 动态规划算法的组合时间明显少于遗传算法的组合时间.遗传算法的组合成功率一直保持着96%以上的高水平;动态规划算法在称量斗数量少于10时的组合成功率低于90%,但随称量斗数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结论 在少于20个称量斗的称重系统中采用遗传算法,虽然花费时间稍多,但是可以获得高组合成功率;在大于20个称量斗的称重系统中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既花费时间少,也能获得高组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吴实  高龙 《计量技术》2016,(10):31-34
获取实时可靠的交通信息是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基础。本文报道了一种结合动态称重(WIM)技术,在车辆正常行驶中,测量车辆的轴载荷和其它交通数据的自动化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软件设计。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所获取的交通信息全面、可靠,方便实现对公路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7.
周钢  刘宁春 《计量技术》2016,(12):31-34
介绍了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石英称重传感器的电荷电压计算,石英式动态汽车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提出了提高石英式动态汽车衡的动态称重准确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青  高志华  潘岚  吴霞  沈小丽  杨政 《计量学报》2001,22(2):142-146
本介绍一种船只过坝动态轨道称重系统,该系统用轮计量法获取重量信号,并用一种特殊的模型测量法处理重量信号。中还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组成和设计思路,以及系统标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用轮计量法的船只过坝动态轨道称重系统的研制 ,该系统用轮计量法获取重量信号 ,用一种特殊的模型测量法处理重量信号 ;文中还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组成和设计思路 ,介绍了系统标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无人驾驶车辆进行物流配送有助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研究考虑动态行驶时间的无人驾驶车辆路径问题,提出动态行驶时间与时变速度相关。综合分析实际中的车辆速度、时间、剩余里程和充电时间,建立以总配送时间最短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最后,结合京东在某城市物流配送项目中的实例,运用不同的算法合理有效地完成了车辆配送路径规划。通过实例验证了搭建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设计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