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时期阳澄湖原水中藻类及嗅味物质的变化情况,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4月~10月对阳澄湖原水中藻类、腐殖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物质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藻类的去除情况,优化生产工艺,高效去除藻类的同时控制水中嗅味物质生成,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结果表明,气温的增加有利于藻类繁殖,藻类生长旺盛时期,水中的腐殖质、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含量相应升高,各种物质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养殖活动以及底泥中微生物共同作用可能是引起2-甲基异莰醇增加的主要原因,夏季嗅味物质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藻类。工艺除藻过程中,次氯酸钠对藻类的去除率可高达97.24%,高锰酸钾对藻类去除率仅为28.16%。次氯酸钠除藻效果明显优于高锰酸钾,结合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可去除藻毒素等有机物质,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D江原水多次出现原水藻类升高的现象,造成水厂出厂水铝超标风险显著升高。对D江原水藻类升高期间的出厂水铝含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工艺水厂,将砂滤池改造成炭砂滤池,炭砂滤池对碱性进水的pH缓冲作用和除铝作用显著优于砂滤池,能保障出厂水铝含量达标;在有臭氧-活性炭工艺的深度处理水厂,经活性炭滤池后,pH值和铝含量进一步降低;用硫酸铝混凝替代聚合氯化铝混凝,能显著降低出水pH值和铝含量,保障出厂水铝含量达标;不宜将聚氯化铝和硫酸铝混合使用,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白色颗粒物易堵塞投加管道及设备,且会降低混凝剂的混凝效能;降低砂滤池滤速可强化除铝作用,必要时可作为应急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水源地水华暴发现象频发,导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是较为常见的藻类代谢嗅味产物,也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味的主要原因。常规除藻技术虽然能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但对其生成的嗅味产物去除效果不佳,因此,亟需新技术在除藻的情况下实现同步去除嗅味产物。文中结合藻类与嗅味产物的相关性,综述常规除藻技术的局限性,介绍高级氧化工艺(AOPs)对于两者去除的研究应用,并认为AOPs将成为同步除藻除嗅技术的研究热点,为同时除藻除嗅技术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中藻类的嗅味及去除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主要综合介绍了水中藻类产生嗅味的种类以及目前藻类去除,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某水厂以东太湖为水源,夏季致嗅物质二甲基异崁醇(2-MIB)风险频发。研究取水口及附近水域2-MIB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2-MIB的来源;同时,结合水厂实际案例,分析2-MIB在不同应急处理工艺下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东太湖原水中2-MIB与蓝藻和底泥的释放有关;应急投加粉末活性炭对夏季原水中2-MIB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原水遭受复合污染时(即COD_(Mn)、藻类和嗅味浓度水平均较高),粉末活性炭两步投加方式较单点投加对原水中2-MIB的去除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去除率提高12.8%)。  相似文献   

6.
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系统由沉淀水箱、高效藻类塘和水生生物塘等组成.结果表明:高效藻类塘出水COD浓度受藻类生长影响较大,但出水溶解性COD比较稳定,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为93%,氨氮主要通过硝化、挥发和生物同化吸收三种途径去除.塘内磷主要通过沉淀去除,总磷平均去除率在50%左右.水生生物塘不仅能有效去除高效藻类塘出水中的藻类和悬浮物,而且能进一步降低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浓度.冬季水力停留时问的延长对保障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是有效的.高效藻类塘系统用来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中化学性或生物性致味物质是给水异味产生的来源,通过O3氧化,对饮用水中的2种主要致嗅物质土腥素(GSM)和2-甲基异茨醇(MIB)进行处理,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来检测O3氧化技术对两种致嗅物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O3对2-甲基异茨醇的氧化去除效果并不显著,相反对土腥素却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65.1%。  相似文献   

8.
蔡海清 《广东化工》2010,37(5):191-192
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利用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藻类。文章介绍水源水质处理技术和强化的饮用水处理技术,比较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几种处理手段工艺特点和效果差异,并评价了各种除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单一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饮用水目标。因此,生物法是与常规法结合是藻类水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藻类在净化污水中的应用--水力藻类床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力藻类床是针对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由生长水生附着生物的水渠、脉冲布水装置、旋转筛网、滤池、紫外消毒单元等组成,藻类由收割机定期收割。细菌、藻类和附着水生物在水渠中自然组合。藻类在水力藻类床中对磷的去除起主导作用。一年中优势的藻类种群为藻青菌和硅藻属,丝状藻类能够通过过滤、吸附、同化(包括过度摄取)和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农村饮用水质量问题的逐渐重视,其最主要的污染物藻类的去除成为目前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池塘水源水质的分析,采用泥沙、明矾、淀粉等物质作为絮凝剂,根据不同配比进行组合,研究适合农村供水处理的最经济、最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来源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水库水为原水,研究了5种给水处理工艺对水体藻类导致的嗅味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常规处理工艺(嗅阈值去除率50%左右)外,其余4种工艺都可达到90%以上的除臭率。臭氧-粉末活性炭-常规处理工艺对嗅阈值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8%。实际应用中,建议臭氧的投加量为2mg/L、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为5mg/L。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北京市现行预处理工艺对河北应急水源的处理效果,同时确定相应的控藻/蚤除嗅处理参数,试验组在河北黄壁庄水库进行了系列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为了达到较好的杀蚤效果需要保持水中余氯大于0.9 mg/L;对中试工艺的监测结果表明,煤滤池后即无剑水蚤和藻类检出;预氯化后煤滤池出水也存在着三卤甲烷(THMs)实测值与限值之比超过1的风险,但炭出水水质可以满足对消毒副产物的要求;较优的除嗅方案为"氯2.0 mg/L(接触12 min),粉末炭20 mg/L(接触60~90 min),混凝剂投量15 mg/L";考虑到藻类和剑水蚤在煤滤池反冲洗水中的富集,故建议在高藻/蚤期,不建议煤滤池反冲洗水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厦门湖边水加的微污染的源水进行了预处理中试,实验装置采用YDT弹性填料,通水操作为连续和半连续。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源水的浊度,味嗅和藻类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而对低浓度的NH3-N有CODMn的去除作用则不是很明显。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将这种工艺的去除特性主要归结于其对藻类良好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14.
凹凸棒土吸附去除饮用水中典型嗅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中通常存在有致嗅味物质,由于常规饮用水净水工艺对致嗅味物质去除效果不佳,导致饮用水有异嗅异味的问题。试验以水中典型的致嗅味物质二甲基异冰片和土嗅素为嗅味代表物质,研究了凹凸棒土作为吸附剂对嗅味物质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凹凸棒土投加量、水力条件、竞争吸附等对凹凸棒土吸附水中嗅味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武珉辉 《净水技术》2021,40(z1):15-19
水厂中传统臭氧(O3)工艺的处理效果受O3投加量影响较大,同时与传统的O3氧化相比,高级氧化具有非选择性、降解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可将高级氧化工艺作为金泽水源水厂应对复合性嗅味风险的储备技术.文中主要研究4种常见高级氧化工艺对金泽原水中典型硫醚类及醛类致嗅物质的降解效能.结果 表明:O3/H2O2及UV/O3工艺对典型硫醚类及醛类致嗅物质的去除效能明显高于UV/H2O2及UV/PS工艺;在降解率达到预期的前提下,适当降低O3初始浓度有利于UV/O3体系中致嗅物质去除效能的提升;提高O3初始浓度比提高H2O2/O3质量比更有利于O3/H2O2体系中致嗅物质去除效率的提高,建议H2O2/O3质量比日常可控制在1∶1左右.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中异嗅异味不仅影响了感官性状,还降低了饮用水水质。介绍了饮用水中的嗅味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去除技术,特别是常见的两种嗅味物质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典型去除工艺。并分析了吸附处理、化学氧化、生物处理和联用技术的去除效果及优缺点,指出了嗅味物质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华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平衡。近年来,如何高效地去除水中的藻类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将预氧化和混凝法进行联用可以起到协同效果,从而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藻类,而不同的预氧化方法在除藻机理、效果上均有很大差别。文中主要探讨了高锰酸钾、臭氧、二氧化氯、高铁酸盐、紫外预氧化强化混凝除藻时的不同特性、效果以及安全性,为水厂除藻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董月芬 《河北化工》2011,34(10):70-72
对原水致嗅物质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方法,去除水源嗅味。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饮用水处理中土臭素(GSM)、2-甲基异冰片(MIB)的来源、嗅味特性及应用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必要性,并揭示了其中反应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应用臭氧组合氧化工艺(O3/H2O2、UV/O3、UV/O3/H2O2、臭氧催化氧化)、光催化、超声波来降解GSM和MIB。探讨了试验过程、梳理试验结论,并对部分试验的效果进行对比。各工艺在去除嗅味物质的过程中生成的TPs(苯甲醛类物质),其致嗅特性,毒理特性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王亮 《清洗世界》2024,(1):46-48
绍兴市上虞区T水厂于2010年建成投产,以水库水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2万m3/d,采用常规净水工艺。近年来,水库原水在秋冬季节出现季节性锰超标,水厂通过投加高锰酸钾复合盐,控制出厂水锰符合国标要求,但出厂水中残留的Mn2+仍造成比较严重的管网黄水问题。本文分析了T水厂现有除锰工艺,优化了药剂投加,并通过提高滤前水p H值和滤前投加次氯酸钠的方法,强化水厂工艺对Mn2+的去除,使出厂水锰指标稳定控制在0.01 mg/L以内,对抑制管网黄水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