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2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压区粘贴钢板加固后的受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受压区粘钢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短期刚度和挠度的影响,并结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给出的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提出了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的计算方法,供工程实践参考.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
粘钢加固技术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征,介绍了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方法,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粘钢加固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特征及破坏机理,介绍了用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计算原理,研制了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粘钢加固和碳纤维加固时存在二次受力,往往由于变形和裂缝过大使得加固材料不能发挥作用,体外预应力加固与原结构协同工作能力差且不便装修等问题,提出了采用先张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在柱内植锚件,通过张拉加固角钢或钢板使加固钢达到与梁内钢筋几乎同步的应力状态,然后粘结加固钢,当粘结达到设计强度后放松加固钢,使锚接力变为加固钢板与梁受拉边沿的粘接力,这样梁二次受力后即可实现梁内钢筋与加固钢板同步工作.同时,给出了这种方法的计算理论和施工技术,并在加固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铆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通过6根采用铆粘钢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未加固对照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铆粘钢板加固梁正截面的受力特点以及承载能力、裂缝开展、刚度变化和加固效果,并与对照梁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铆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建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粘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受力、破坏全过程.在分析中利用单元生死技术,对构件加固和未加固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框架节点粘钢加固及抗剪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受力分析,提出对不同的节点破坏采取相应的节点粘钢加固形式,并在现行规范节点水平抗剪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粘钢加固节点水平抗剪承载力公式,公式计算值与文献[1]中的试验结果相比较偏安全,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用粘钢方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大梁取得成功的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提出了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粘钢加固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4个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探讨了粘钢加固的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提出了粘钢加固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光弹性试验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粘钢加固前、后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而获得了简支梁在出现裂缝前、后的应力分布状况,可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粘钢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的计算机简化模拟,探讨了节点的受力机理,提出了节点区混凝土在受约束条件下的本构关系及粘钢的受力特点,得到了粘钢加固节点可采用斜压杆模型的结论,给出了等效斜压杆的宽度公式,同时,指出试件的层位移是柱头荷载引起的柱顶位移和节点剪切变形引起的柱顶位移之和,进而给出了计算位移的公式,最后利用VB语言进行全过程模型,从而大大简化了数据结果到图形结果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对六根不同补强钢板厚度、不同锚固措施的钢筋混凝土补强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在静力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受力、变形性能、破坏形态及底部粘结钢板的受力机理,结合试验结果对底部粘钢板加固梁钢板的锚固粘结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后,针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粘钢板加固梁粘贴钢板的锚固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的加固工程中,拉区粘钢梁的应用多且其研究相对深入,而压区粘钢梁的应用相对较少,有关压区粘钢梁设计计算方面的研究亦很少。开展压区粘钢梁承载力及刚度和挠度等计算方法的研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根据11根压区粘钢梁的实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对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短期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6根采用铆粘U形钢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未加固对照梁的受剪性能对比试验,与对照梁进行对比,分析了铆粘钢板加固梁斜截面的受力特点以及承载能力、裂缝开展、刚度变化和加固效果,提出了铆粘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中.通过对预应力碳纤维(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行规范,假定加固梁的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依据不同阶段的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系统推导出每个阶段钢筋混凝土梁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式和抗弯承载力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普通钢筋混凝土T形梁分别进行了不同加固方法下的参数化空间建模与仿真模拟,给出了在相同面荷载作用下各梁的受力情况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叠合梁可以有效提高梁的整体性能,其模拟结果比较好的反映了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叠合梁的受力特征,并为工程加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粘钢加固混凝土梁底部粘结钢板的受力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六根不同补强钢板厚度、不同锚固措施的钢筋混凝土补强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在静力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受力、变形性能、破坏形态及底部粘结钢板的受力机理,结合地底部粘钢板的锚固粘结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后,针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粘钢板加固梁粘贴钢板的锚固措施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电测法对外粘钢板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应力及变形特点,为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粘钢加固采用合理的粘钢方案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十根不同补强钢板厚度、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钢筋混凝土补强梁进行静力加载和等幅疲劳试验,研究分析了在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粘钢加固梁的受力,疲劳性能和破坏形态,并针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疲劳荷载作用下粘钢板加固梁粘贴钢板的锚固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碳纤维布(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力和变形性能,探讨构件截面几何参数、材料强度、材料用量等与翼缘受拉T形截面柱抗压弯承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相同截面不同配筋量和碳纤维布粘贴量的试件进行单调一次短期加载对比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构件承载力和延性等的影响;运用力的平衡和材料的本构关系了建立构件承载力计算的力学模型.结果得到具有对比性的荷载一柱中挠度、材料应变一荷载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得出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翼缘受拉T形截面柱正截面抗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论采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翼缘受拉T形截面柱以提高其正截面抗压弯承载力是可行的,T形截面柱加固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对于类似的工程设计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