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混凝土组成出发,通过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抗渗试验,研究了自制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掺量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同时开展了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以及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的安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SJ渗透结晶复合材料的裂缝自愈合混凝土试件抗渗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强度亦有显著改善,且对水泥体积安定性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构成不利影响。渗透结晶型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裂缝自愈合机理主要在于:渗透结晶活性物质遇水催化Ca2+形成结晶体沉淀,堵塞混凝土的裂缝而实现裂缝自愈合。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指的是混凝土结构开裂后其自身会自动修复裂缝乃至愈合。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裂缝自愈合的程度及其变化,以及国内外关于研究自修复自愈合混凝土所应用的各类方法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和应用,并针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和对这一领域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存在于混凝土中的高碱环境中的细菌,采用吸水性强的沸石做载体;基于微生物的矿化理论,利用微生物技术对开裂混凝土进行自修复。水泥砂浆开裂自愈合的研究结果表明:开裂龄期为28 d时,对于含有和不含愈合剂的样品,修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掺有愈合剂的样品,宽度在0. 1 mm以内的裂缝能够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4.
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张雄  习志臻  王胜先  姚武 《混凝土》2001,21(3):10-13
本文介绍了国外一种具有强度自愈合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状况,在这种自愈合混凝土结构中嵌入了充满裂缝修复剂的空心材料,且通过使用内含裂缝修复剂的空心玻璃纤维的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这些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价值,展望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赋予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掺入混凝土中,采用混凝土平板试验法,研究了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混凝土宏观裂缝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时混凝土初期裂缝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赋予混凝土优良的裂缝自愈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所谓自愈合是指当混凝土结构开裂其本身会自动修复裂缝。本文介绍了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相关研究,包括对混凝土天然愈合能力的研究,仿生自愈合的研究及在水泥基中掺入特殊材料实现自愈合的研究。然后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所具有的脆性大且易开裂的缺陷,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可以在不影响混凝土结构尺寸和美观的条件下,使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愈合,从而恢复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介绍了不同的水灰比对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为0.55时混凝土的自愈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以28 d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比为指标,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自愈合抑温防水复合材料。研究了掺入自愈合抑温防水复合材料砂浆的裂缝自修复性能,并对其进行XRD和SEM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掺入自愈合抑温防水复合材料后,水泥净浆抑温率47%,混凝土一次抗渗压力比(28 d)可达400%,二次抗渗压力比(56 d)325%,28 d抗压强度比113%,砂浆0.3 mm裂缝90 d可实现自愈合。防水材料中的结晶成分和活性物质能够促使水泥水化,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结晶体填充裂缝和孔隙,从而提高试件的防水性能和自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9,(11):223-224
主要研究自愈合混凝土的防水施工技术,该技术原理为混凝土基于Krystol内部长出了晶体,且与水永不相溶、有生长力,休眠状态存在于干燥的环境中,遇水便被激活,继而进行生长,由此可见,主体结构与渗漏的防治同在,使防水维修费用为零。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表观形貌特征、气体渗透性、水分传输性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系统研究了不同湿度环境下混凝土损伤劣化规律和裂缝修复机理,揭示了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环境响应型高分子修复剂对损伤混凝土自愈合的激励机制;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裂缝自愈合的微观结构和演变机理。结果表明:自然空气和相对湿度30%的养护环境不利于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行为;随着养护湿度的增加,混凝土裂缝修复率不断增大,潮湿环境有利于环境响应型高分子修复剂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促进裂缝自愈合特性,延长服役寿命;浸水环境下高分子修复剂的修复效果最佳,裂缝愈合率可达70.38%,其耐久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都明显优于素混凝土;裂缝愈合的主要原因是修复剂吸水膨胀,大量碳酸钙和钙矾石等凝胶沉淀物填充裂缝;混凝土裂缝自修复行为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混凝土裂缝愈合前后的力学性能、裂缝宽度、物相组成和组织结构,研究了不同浓度Na2CO3溶液(0、2%、4%、6%)环境下混凝土裂缝的自愈合性能。结果表明,Na2CO3溶液对混凝土裂缝的自愈合效果明显优于水;不同浓度Na2CO3溶液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波速均随龄期延长逐渐增大,且增长速率前期较大,后随龄期的延长趋于平缓;6%Na2CO3溶液环境下,混凝土强度恢复效果最明显,49d时完全恢复,60d时强度恢复率增至106.1%;2%Na2CO3溶液环境下,60d时混凝土强度恢复率仅为73.5%;4%Na2CO3溶液环境下,混凝土强度恢复效果处于两者之间。随Na2CO3溶液浓度的增大,裂缝中C-S-H凝胶、Ca CO3晶体等水化产物增多,体积增大,二者通过填充作用和胶结作用,使裂缝逐渐愈合。  相似文献   

13.
预埋管混凝土裂缝灌浆修补技术,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中的一种新尝试,同时也为新型自愈合仿生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作前期准备。测试了不同稀释剂、固化剂及增韧剂综合改性的环氧树脂多组配方灌浆液的性能,对通过预埋玻璃管模拟灌浆修补混凝土裂缝的效果与通过缝面灌浆修补混凝土裂缝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通过缩短混凝土受扰期、减少表面裂缝和提高自愈合率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扰动性能.结果表明:贯入阻力为3.5~28.0MPa时,混凝土受扰后的强度大幅降低,这时采用调凝型功能外加剂来缩短混凝土受扰期可取得良好效果;抗裂增韧外加剂对混凝土表面裂缝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掺入适量膨胀剂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自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对水下混凝土裂缝的各种现有修补方法作了概述,现行最为常用的方法有表面封闭技术和深入裂缝内部的全面性修补技术,其中全面性修补又包括水下灌浆技术和水下裂缝自修复技术。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的裂缝修复技术与常用方法的本质性差别显示了修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由于仿生自愈合技术的不成熟以及水下修补的特点,水下仿生自愈合混凝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杰  吴瑾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10):122-123
文中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技术。制作了四个混凝土标准试件,内置空心玻璃管,分别在修复空心玻璃管中注入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胶粘剂。通过抗压试验比较了这两种胶粘剂的修复效果,研究玻璃管布置位置对试件承载力恢复和提高能力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内置含有修复胶粘剂的玻璃管使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是可行的;环氧树脂胶粘剂比丙烯酸酯胶粘剂的修复效果要好;将含有修复胶粘剂的玻璃管布置在可能开裂部位更能满足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17.
避水通防水材料是由日本小田急建材避水通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是一种具有促进混凝土裂缝自愈合功能的新型防水材料.本文介绍避水通防水材料的防水机理、性能以及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自修复混凝土(SHC)技术是一种新型混凝土修补技术,利用混凝土中添加的自修复剂或微生物等使得混凝土中的裂缝自行愈合,从而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介绍了自修复混凝土技术的原理、发展、研究热点及未来的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裂缝是超长混凝土墙体施工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本文结合上海某储罐项目讨论了超长混凝土墙体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并对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在讨论中还提出了混凝土裂缝自愈、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的设置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上海化学工业区某储罐项目分析了混凝土防火堤墙裂缝的形成及其原因,并从优化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控制等方面探讨了解决混凝土防火堤墙裂缝的具体措施。在讨论中还突出强调了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的设置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