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层钢结构地震反应控制的MTLD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高层钢结构MTLD地震反应控制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立了结 构-MTLD系统的动力方程。根据导出的结构-MTLD系统动力放大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分 析,研究了MTLD系统各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MTLD系统最优设计参数。给出了 MTLD系统优化设计步骤和结构-MTLD抗震设计具体方法。最后给出了30层钢结构MTLD 地震反应控制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熙明  周福霖 《工程力学》1997,(A03):183-189
本文计算了TMD-结构体系在基底运动激励下TMD的优化参数,完成了设置TMD的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并对设置了TMD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反应计算机仿真分析,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的TMD不仅明显减小结构在简谐激励下的加速度反应,而且能有儿地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3.
李黎  黄尚斌 《工程力学》1997,(A03):61-65
由于非线性,结构频率随荷载而变,或者对结构频率计算有误差等原因而不能得到结构的真实频率,这样,若用单一频率的TMD或TLD装置,其控制效果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失去意义,于是,采取以结构被控振型频率为中心,具有一定频率分布的一组TMD(TLD)控制结构振动,受到结构工程界的重视,称为MultipleTMDs(MutlipleTLDs)控制,本文介绍了多频调谐液体阻尼器(MTLD)及多频调谐质量阻尼器(  相似文献   

4.
结构MTMD地震反应控制最优参数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本文对结构 M T M D 地震反应控制最优参数取值进行了初步探讨。导出了结构动力放大系统的计算公式。最后在数值分析基础上给出了 M T M D 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5.
高层钢结构MIMD地震反应控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MIMD系统最优设计参数。提出了MIMD系统优化设计步骤和结构-MIMD系统抗震设计方法。设计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应用及MIMD对结构地震反应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调谐 液体阻尼 器( T L D),利用 浩斯( G. W . Housner)模 型, 导出了 受地震 激励时 结构 M T L D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及其动力放大系数计算公式。基于导出的计算公式,通过大量的数值分析,给出了可供工程设计用的 M T L D 系统最优参数实用设计表格。  相似文献   

7.
调谐液体阻尼器在冰区导管架平台上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冰区导管架平台在漂移冰排的撞击下,常发生剧烈的共振现象。在寻求该问题的对策中,本文对矩形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减振原理作了分析,得出当外激励、结构、TLD水箱内液体的自由表面三者的动力特性满足一定的关系时TLD内液体提供的晃动力与外激励可以保持反相位。显然,这种晃动力对由外激励诱发的结构振动起抑制或消减作用。根据晃动力与外力反相位条件的要求,进行了渤海一导管架平台(JZ20—2MUQ)TLD水箱设计。按照设计情况,对该平台安装TLD的减振效果进行缩尺模型实验。实验证实TLD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宏男  王苏岩 《工程力学》1997,(A03):136-140
本文研究了高层建筑利用TMD(TunedMassDamper)减小地震反应问题,首次提出了利用TMD减小高层建筑多个振型反应的方法,文中给出一具有不同布置方式的TMD-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及振动方程,利用振动叠加法探讨不同的TMD布置方式对高层建筑减震效果的影响,给出了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南京电视塔这个工程实例,系统地介绍了悬吊TMD(TunedMassDamper)对高柔结构脉动风振反应半主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在建立悬吊TMD和结构受控响应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振动和等价线性化的方法得到了TMD装置中环型质量MT,弹簧刚度KT和阻尼器参数CT的求取方法。同时,根据可调阻尼器所产生的半主动阻尼力应尽量接近最优主动控制力的原理,得到了可调阻尼器阀门阻尼系数的调整公式。依据上述结果,在设计了悬吊TMD参数的基础上,对悬吊TMD对南京电视塔的风振控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悬吊TMD对高柔电视塔风振反应的半主动控制有很好的效果,它使太空舱的风振加速度响应减小了38%。  相似文献   

10.
在结构主动质量阻尼器(ActiveMassDamper——AMD)控制系统中考虑结构刚度的变异和地震激励作用,根据μ综合分析和H∞设计原理,设计闭环控制系统使其既可以抑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振动,又使结构刚度在有界范围内变化时保持闭环系统的稳定。在本文中μ综合设计方法为D-K循环。为了利用D-K循环技术,对开环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改造,最后文中给出了一个五层AMD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数值仿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结构—MTMD系统的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李春祥  熊学玉 《振动与冲击》1999,18(4):50-54,21
对受在底加速度激励时结构-MTMD系统动力特性进行了探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MTMD系统各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MTMD系统最优参数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AMD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次型调节器(LQ)和H∞两种算法设计了主动质量控制器(AMD)的控制策略,并利用该控制策略对AMD控制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分别对模型输入了不同频谱成分的地震波。通过试验,研究了AMD控制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可行性,并比较了两种控制策略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土—结构系统随机地震响应的频—时域影响函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分析土-结构系统随机地震响应的频-时域影响函数法。假定地震激励为具有演变谱的非平稳Gauss过程,土-结构系统为具有滞后型材料阻尼的线性时不变系统。采用频域的有限元复反应分析方法,首先确定土-结构系统的频率影响函数,然后通过快速富氏逆变换求得单位脉冲影响函数,根据线性时不变系统对随机激励的传递关系,确定系统非平稳均方响应及其谱参数,由此确定系统响应的概率分布特征和统计参数以及系统的动力可靠度  相似文献   

14.
李忠献  张伟 《工程力学》1997,(A01):763-767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主动TMD控制,应用最近提出的全反馈主动控制法,详细地探索了主动结构控制中控制力时间滞后对结构地震反应主动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宏男  张玲 《工程力学》1996,(A02):607-611
本文研究了高层建筑利用调谐波阻尼器(TLD)减小地震反应的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TLD设置方式的高层建筑体系的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首次提出了利用TLD减小高层建筑多个振型的方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系统反应H∞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栋栋 《工程力学》1996,(A01):738-746
本文分析研究了系统反应H∞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对H∞优化控制理论的起源,分类,基本概念和主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状态反馈(StateFeedback)和输出反馈(Output-Feedback)的H∞优化控制计算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并且使用MATLA软件中鲁棒控制工具箱(Robust-ControlToolbox)的H∞标准问题优化控制计算程序对系统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转换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刘丰年  李宏男 《工程力学》1997,(A03):350-354
本文讨论TLD对高层和高耸结构中的抗风机理,主要内容为:TLD的参数设计;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8.
用于斜拉抖振控制的多重调质阻尼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明  伍杰明 《振动与冲击》1997,16(1):1-5,42
多重调质阻尼器控制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方法。MTMD克服了过去常采用的STMD在结构频率发生漂移时控制效果不稳定的缺点,在工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杨浦大桥抖振在MTMD控制下的计算,着重分析了考虑背景响应的情况,对MTMD的各个参数分别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在MTMD设计和评价中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用于杨浦大桥抖振控制的MTMD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利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系统控制杨浦大桥抖振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分析MTMD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和一种新的杠杆式TMD结构形式。研究表明MTMD系统的控制效率与它的中心频率比和频率带宽比有很大关系。杠杆式TMD与传统TMD相比,对安装的净空要求较低。设计了分别对应不同质量比的七种MTMD系统。根据需要的控制效率和许可的预算,可任意选取一组用于对杨浦大桥的抖振控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含有参数不确定性的线性振动系统的鲁棒H∞控制,折衷考虑振动系统的外激励干扰衰减和振动系统参数摄动的鲁棒性问题。并设计一高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鲁棒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LQG控制设计相比,采用鲁棒H∞控制技术设计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对振动系统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能更有效地抑制持续的振动外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