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四川盆地秋林地区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发现一类特殊的沙溪庙组砂岩储层:在纵波剖面上反射特征不明显,很难发现;在转换波剖面上反射特征明显,能够清晰地识别。多分量地震资料采用炸药震源激发、DSU3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接收;资料处理以PP、PS波保幅处理为目标,针对PS波信噪比低的难点,使用分区、分域、分步保真与保幅噪声衰减技术,有效地提高了PS波资料信噪比;在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分别解释了PP、PS波目的层,并以PP波层位为基准,将PS波层位校正至PP波时间域,从而使PP与PS波在时间域匹配。根据多分量地震解释结果获得以下认识:(1)由于沙溪庙组砂岩纵波速度对孔隙度较敏感,致使PP波反射振幅受砂岩孔隙度影响较大;在一定孔隙度范围内,纵波速度、密度等弹性参数组合导致隐蔽河道砂岩在PP波剖面上没有明显反射,隐藏在泥岩中难以识别,以往的勘探过程常常漏掉这类储层。(2)PS波反射振幅受孔隙度变化影响小,在预测岩性方面比PP波更具优势,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属性分析,能够清晰地刻画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钻井结果验证了上述认识,并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在沙溪庙组发现了大面积纵波勘探遗漏的河道砂岩,为该区下...  相似文献   

2.
从地震储层预测角度出发,以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和全波列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地质、地震资料,总结了海上部分盆地下第三系(埋深从1 300~5 000 m)地层的地震岩石物理参数特征.通过分析不同岩性的声波时差、密度、纵波阻抗随不同深度自上而下的变化特征,认识到砂岩和泥岩的纵波阻抗在深度上有从浅至深分别为砂岩相对低纵波阻抗段(即小于泥岩纵波阻抗)、砂岩和泥岩纵波阻抗大小相当段和砂岩相对高纵波阻抗(大于泥岩纵波阻抗)段的3个分段.分析了3个不同的声波速度深度带的岩性、孔隙度与纵波阻抗、泊松比等地震岩石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区域性目的层地震岩石物理参数规律,指出海上下第三系地层应用常规纵波阻抗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难点和弹性波泊松比反演的优势,这些规律为指导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统计岩石物理的含气储层饱和度与孔隙度联合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震数据中得到饱和度与孔隙度等储层物性参数是进行储层评价的关键。利用Gassmann方程讨论了储层岩石骨架特征、孔隙流体特征对介质地震弹性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弹性属性反演饱和度等物性参数有其实现的特定岩石物理基础.其一是在气/水/油多相流体中,气体的体积模量相对于水/油的体积模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不能被忽略;其二是岩石骨架的纵波阻抗等弹性属性对所赋存孔隙流体的变化较为敏感。这样岩石的纵波阻抗等弹性参数随含水饱和度变化的变化率会明显增大,从而降低了从地震弹性属性中求取饱和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考虑到孔隙度与饱和度对储层岩石弹性特征影响的相关性,给出了基于随机岩石物理模型的Bayesian技术对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进行联合反演的方法和步骤,并将该方法运用于高孔隙度含气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的预测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地震属性技术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但地震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可靠性程度低问题,预测出的最终图件难以进行合理的地质解释,文章基于地震属性与地质属性随时空变化的关系,根据地震属性与储层属性相关程度,以及地震属性对储层参数敏感程度来进行地震属性有效性分析;然后将搜索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来实现地震属性优化,用优化出的地震属性再进行多元储层预测。实际工区的砂岩厚度预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明显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裂缝是致密、低渗透油气藏的重要储集空间与运移通道。准噶尔盆地腹部D井区二叠系属于致密砂岩油藏,针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分布非均质性强、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了致密砂砾岩裂缝分布预测研究,并提出了井震结合的地震属性裂缝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成像测井解释成果得到的储层段裂缝孔隙度,然后用平均孔隙度与方差、倾角等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的裂缝分布结果进行交会,分别确定出这些属性的有效范围,再将有效范围内的属性值进行融合得到叠后大尺度裂缝分布特征;采用叠前分方位CRP道集计算频率衰减属性进行小尺度裂缝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裂缝孔隙度进行交会得到小尺度裂缝分布;最后融合两种预测结果,得到储层裂缝综合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地震反反演技术在桥口-白庙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桥口—白庙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受构造位置和物源影响其沉积类型亦不相同,砂体分布和岩性变化大,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为油气分布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采用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把叠后的地震反射振幅数据变换为地层波阻抗数据,然后利用反演的波阻抗数据,估算出砂岩厚度和砂岩储层物性参数。根据该项技术,最终生成了各目的层的5类平面成果图,即地层厚度、平均波阻抗、预测砂岩厚度、预测砂岩百分比、预测砂岩平均孔隙度等值图。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在井均匀分布的约束下,能较好地预测砂岩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圈定面积和砂岩发育区,反映出物源方向及可能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7.
针对叠后地震属性预测薄储层信息时存在属性单一、多解性及定性表征等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算法(PCA-SVR)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定量表征预测薄储层的方法。以松辽盆地某井区葡I4层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9种地震属性进行降维分析,优选累计贡献率大于90%的3种主成分,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建立了薄储层预测模型。对井区内葡I4层砂岩厚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钻遇砂岩厚度吻合程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钻遇砂岩厚度的相对误差,与目的层段内砂岩发育层数相关,随着发育砂岩的层数增多,平均相对误差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陈守田  孟宪禄 《石油物探》2004,43(1):33-36,79
针对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三角洲沉积薄互层储层的特点.研究不同微相的砂岩与测井特征、地震属性的关系.探讨利用沉积微相、波形特征定性预测砂岩储层发育带的技术。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定量预测储层厚度结果表明,本区整个油层砂岩总厚度与地震属性有很高的相关度.厚砂层的颅测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使从地震数据中所提取的属性参数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需要建立岩石物理性质与储层岩石沉积学特征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储层砂岩样品试验测试结果并根据胶结砂岩模型等有效介质理论分析了成岩作用及岩石结构变化对地震弹性属性的影响及其在弹性属性(速度、模量)-孔隙度交会图中的表现形式.成岩作用(胶结物含量)控制了砂岩弹性属性在交会图中的相对位置.结构变化对弹性属性的影响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在弹性属性-孔隙度交会图中因结构变化而表现出的整体变化趋势斜率小于成岩作用差异所表现出的趋势,为利用地震弹性属性解释岩石沉积特征提供了一种方法.利用等效弹性模量理论分别给出了定量模拟流体饱和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变化(胶结物含量差异)、结构变化(定胶结物含量)对弹性波速度及模量影响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琼东南盆地储层预测中利用单一的常规纵波阻抗和弹性参数均不能识别目标区储层的难点,选用了泊松阻抗属性分析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泊松比和密度2种属性信息,对高孔隙度砂岩和含气砂岩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利用该方法对琼东南盆地X构造目标区油气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预测了高孔隙度砂体的分布范围,其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证实.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利用某种单一技术难以准确定量地刻画出裂缝孔隙度空间分布情况.利用地震属性、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和ANFIS(自适应性模糊神经网络)综合预测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隙度.用成像测井资料准确识别裂缝孔隙发育位置.并计算出裂缝孔隙度的大小,用自适应性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井孔裂缝孔隙度和井旁地震属性数据体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结合全区地震属性数据体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定量评价.利用该项技术预测塔中某工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隙度分布,预测结果与钻遇优质储层的井点吻合,说明该方法在该区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地震模拟(Seismic Modeling,简称SMOL)储层预测技术,可以直接从地震资料模拟出地层的密度、速度、深度、孔隙度、波阻抗、伽马及砂岩含量等十几种储层物性及岩性参数,提供近20种参数剖面。SMOL的输出结果真实、可靠,与钻井结果吻合。SMOL的主要特点是对地层的分辨能力强,它可以分辨几米厚的薄层,是进行储层预测和储层描述的一套有效方法。应用SMOL预测目的层的深度、厚度、孔隙度、岩性变化及含油情况分析均与钻井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预测地下储层参数时,常常面临着对多个地震属性进行选择优化的问题。为了比较众多优化方法的异同,本文从数学上的相容性与冗余性、独立性与非相关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地震多属性优化分析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将突出独立性的主成分分析优化、突出相容性的粗糙集属性优化、突出相关性的有效性—离散度—相关性三参数属性优化,从流程上串联起来,形成了8种地震多属性的优化模式,将优化后的8组属性输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外推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参数。应用实例表明,粗糙集属性优化—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综合预测效果最好,全属性直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综合预测效果要差一些,8种流程计算出的砂岩孔隙度的相对误差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对美国中陆地区砂岩河道进行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地震属性计算。使用监督和非监督的方法对这些属性进行分类。非监督分类有功于确定储层砂岩的范围和形状,一个经过培训的人工神经网络利用叠后地震属性能够对地震数据体中目标砂岩的岩性、孔隙度、厚度进行分类,并达到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地震模拟(Seismic Modeling,简称SMOL)储层预测技术,可以直接从地震资料模拟出地层的密度、速度、深度、孔隙度、波阻抗、伽马及砂岩含量等十几种储层物性及岩性参数,提供近20种参数剖面。SMOL的输出结果真实、可靠,与钻井结果吻合。SMOL的主要特点是对地层的分辨能力强,它可以分辨几米厚的薄层,是进行储层预测和储层描述的一套有效方法。应用SMOL预测目的层的深度、厚度、孔隙度、岩性变化及含油情况分析均与钻井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地震反演技术在桥口-白庙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桥口-白庙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受构造位置和物源影响其沉积类型亦不相同,砂体分布和岩性变化大,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为油气分布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采用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把叠后的地震反射振幅数据变换为地层波阻抗数据,然后利用反演的波阻抗数据,估算出砂岩厚度和砂岩储层物性参数。根据该项技术,最终生成了各目的层的5类平面成果图,即地层厚度、平均波阻杭、预测砂岩厚度、预测砂岩百分比、预测砂岩平均孔隙度等值图。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在井均匀分布的约束下,能较好地预测砂岩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圈定面积和砂岩发育区,反映出物源方向及可能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川西南部地区须家河组储集体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进行了速度反演、自然伽马反演、孔隙度反演及地震属性提取、分析各种方法试验,寻找出一套适用、有效的砂岩储层预测技术。采用速度反演、辅以自然伽马反演有效地预测储层的有无;利用孔隙度繁衍和量化技术计算出储能系数,查明储层的厚薄和好坏。将该技术推广应用于重点区块“邛西—灌口”地区,有效地预测了须二段上部和中部的砂岩储层,分析该工区储层平面分布规律,指出了储层有利分布区,这为寻找新的含气区和天然气储量计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川中须家河组及雷口坡组气藏分别属于致密砂岩油气藏及碳酸盐岩气藏。致密砂岩储层因低孔隙性和含油气饱和度变化所产生的地球物理特征相对变化微弱,储层和气层预测是地震预测难点;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比较复杂,速度、密度和孔隙度相关较差,储层物性定量预测难度较大。通过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简阳—大足区块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和储层预测,本次攻关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①分析了影响地震资料保幅处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地震叠前保幅处理的关键技术,形成了有效的保幅处理流程;②典型井致密砂岩的岩石物理分析表明:弹性阻抗和纵横速度比有效区分岩性,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孔隙度相关较好,有效预测物性,储层预测思路是先区分岩性,后区分物性;③提出了弹性阻抗系数技术预测致密砂岩气层,基于储层特征参数约束下地震技术定量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勇根  徐佑平  刘颖  杨志祥  唐刚  杨昊 《中国石油勘探》2011,(Z1):125-138,174,175
川中须家河组及雷口坡组气藏分别属于致密砂岩油气藏及碳酸盐岩气藏。致密砂岩储层因低孔隙性和含油气饱和度变化所产生的地球物理特征相对变化微弱,储层和气层预测是地震预测难点;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比较复杂,速度、密度和孔隙度相关较差,储层物性定量预测难度较大。通过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简阳—大足区块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和储层预测,本次攻关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①分析了影响地震资料保幅处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地震叠前保幅处理的关键技术,形成了有效的保幅处理流程;②典型井致密砂岩的岩石物理分析表明:弹性阻抗和纵横速度比有效区分岩性,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孔隙度相关较好,有效预测物性,储层预测思路是先区分岩性,后区分物性;③提出了弹性阻抗系数技术预测致密砂岩气层,基于储层特征参数约束下地震技术定量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岩  李文艳  吴明华 《石油物探》2004,43(4):377-379
大庆外围油田的葡萄花油层主要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大,这给井位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近几年地震属性分以用地震特征参数直接预测储层的析技术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地震属性与储层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较模糊,难砂岩厚度。为此,研究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砂岩技术,它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模糊逻辑分析相结合,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井旁地震道主分量参数为输入,以井孔地质参数为期望输出,建立模糊神经网络,并对网络进行训练,当网络收敛且网络整体方差达到要求的精度时,便完成了网络训练。该技术应用于大庆太平屯地区储层预测中,通过4口后验井检验,预测厚度与钻井厚度吻合较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21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