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料与体系性质对反胶束前萃取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物料与体系性质对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前萃取蛋白的影响。考察了原料粒度、加入方式、预处理、加span - 6 0对萃取率的影响。按 10 0目大豆粉 0 4 g用 0 1mol/LKCl配成溶液直接加入 2 0mL 0 0 8g/mL的反胶束溶液 ,180r/min ,2h。此时蛋白一次萃取率在 4 9 0 %左右 ,经纤维素酶处理后萃取率为 5 8 6 %。反胶束萃取蛋白的过程很快能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2.
两种反胶束体系对大豆蛋白前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以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前萃过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与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蛋白进行比较,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提取大豆蛋白的前萃率高于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低温脱溶豆粕中蛋白质的最佳前萃工艺条件为:SDS浓度0.08 g/mL,加料量0.1000 g,反胶束溶液中含水量18,萃取时间30 m in,萃取温度40℃,增溶水pH 7,KC l浓度0.1 mol/L。  相似文献   

3.
复合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T(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异辛烷—正辛醇复合反胶束体系,超声辅助萃取花生蛋白,研究超声时间、花生浓度、超声功率、pH、离子浓度、温度、W0(反胶束溶液增溶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AOT(g)∶SDS(g)、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35℃、KCl浓度0 mol/L,pH值8,表面活性剂浓度0.08 g/mL,AOT(g)∶SDS(g)为4∶3,超声功率180 W,W0值15,该工艺条件下,花生蛋白的萃取率为93.33%.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声波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对大豆蛋白萃取的强化作用.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并与未使用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蛋白质可提高23%,且萃取时间大为缩短.使用正交实验得到了超声辅助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最佳前萃工艺为:超声功率270W、W0=20、温度40℃、KC1浓度为0.05mol/L、萃取时间30min、豆粉加入量0.015g/mL、pH值8.0.在此条件下蛋白前萃率为82.08%.  相似文献   

5.
对利用反胶束溶液萃取技术从葵花籽仁粉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绿原酸前萃取的影响,得出最佳前萃条件为:每毫升加样量0.05g,Wo(含水量)为4.6,AOT质量浓度0.08g/mL,KCl浓度0.1mol/L,pH7.0,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前萃率可达到27.39%。  相似文献   

6.
采用JMP软件的定制设计,研究了含有碱性蛋白酶的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全脂花生粉中蛋白质的过程,考察了酶与底物浓度比([E]/[S])、W0值、缓冲溶液p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建立了预测模型,优化萃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反胶束体系中加入碱性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萃取率,且[E]/[S]、萃取时间、缓冲溶液的pH和W0对萃取率的影响是极显著的(ρ<0.01)。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双因子的交互作用对萃取率的影响,根据回归方程和预测模型,获得最佳萃取条件:[E]/[S]为40 000 U/g,W0 12.8,缓冲溶液pH为7.3,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为50 min,在此条件下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萃取率达92.37%±0.58%。与不含酶的AOT反胶束体系相比,添加碱性蛋白酶的反胶束体系可以显著提高花生蛋白的萃取率。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CAB/正庚烷/正己醇反胶束溶液萃取大豆蛋白的前萃机理和工艺,系统地研究了盐的种类、pH、KCl的浓度、表面活性剂CAB的浓度、加料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w。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得到了以cAB/正庚烷/正己醇反胶束体系萃取全脂大豆粉中蛋白质的最佳前萃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组成的反胶束体系萃取红芸豆蛋白(RKBP)。采用电导法考察AOT浓度对AOT-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含水量和临界增溶水量的影响,确定反胶束体系稳定的AOT浓度范围。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AOT浓度、缓冲液pH、KCI浓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RKBP前萃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前萃条件。结果表明,不同AOT浓度对应的反胶束体系的临界含水量值(Wc)基本一致,反胶束体系能够增溶的水的体积随AOT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反胶束体系稳定的AOT浓度上限值为2mol/L。正交优化获得反胶束法萃取RKBP的最佳前萃条件为:AOT浓度1.25mol/L,缓冲溶液pH7.5,KCl浓度0.05mol/L,萃取时间90min。在该最优工艺条件下,RKBP前萃率达到43.57%。  相似文献   

9.
反胶束体系萃取鹰嘴豆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鹰嘴豆蛋白属完全蛋白质。利用超声波辅助反胶束(AOT/异辛烷)萃取鹰嘴豆蛋白,分析和讨论了W0、超声萃取时间、豆粉量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得到鹰嘴豆蛋白质的最佳萃取条件:W0=27.8,超声萃取时间30min,豆粉量为0.025g/mL,此时的萃取率为84.3%,并对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辅助2种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分析超声波技术影响反胶束萃取大豆油脂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所得油脂的品质与之浸出法进行了对比.经试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lh、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00 W、全脂豆粉加入量为0.04 g/mL;2种不同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油脂的萃取率差别不大,AOT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1.39%,AOT-Tween85反胶束法的前萃率为84.17%.反胶束萃取得到的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比浸出法要低;浸出法、AOT反胶束法、AOT-Tween85反胶束法3种方法提取的大豆油脂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相同,色泽、皂化值也基本相同,碘值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依据堆砌几何模型,选择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萃取体系,研究了β-乳球蛋白单一蛋白体系中以及β-乳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G(1:1)混合物体系中蛋白质的分布特性,并探讨了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分离分级乳蛋白的机理。β-乳球蛋白在单一蛋白或混合蛋白(Wβ-lg:WlgG为1:1)体系中的反胶束萃取率均随着水相pH值增加(pH值为5.0-9.0)而降低,随水相[Na^ ]浓度升高(0.06-0.35mol/L)而逐渐增加,随水相起始蛋白质量浓度增加(0.75-3.0g/L)而降低,但免疫球蛋白G可明显促进β-乳球蛋白在反胶束有机相中的增溶。在混合蛋白质体系中,β-乳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G可分别趋于富集在有机相和水相,显示出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在牛初乳乳清蛋白分离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在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反胶束(AOT/异辛烷)萃取大豆蛋白,分析和讨论了W0、超声萃取时间、豆粉量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得到大豆蛋白质的最佳萃取条件:W0=27.8,超声萃取时间20min,豆粉量为0.03g/mL,此时的萃取率为87.72%,并对超声波辅助反胶束萃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同时酶水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低温脱脂豆粕中的蛋白质。同时加入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进行酶解,研究了酶的种类、pH值、W0、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和参数,为今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了AOT/SDS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反胶束体系,讨论了该复配体系用于大豆、鹰嘴豆、葵花籽饼粕蛋白前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增溶水量W.的测定,确定了溶剂异辛烷与助溶剂正辛醇最佳配比为5:1,最佳萃取温度为40℃;讨论了在不同增溶水量W.和植物饼粕加入量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豆合理萃取工艺条件温度为40℃、W.为37.6、豆粉加入量为0.07 g/ml,萃取率为87%,鹰嘴豆合理萃取工艺条件为40℃、W_0为32.9、豆粉加入量为0.07 g/mL,萃取率为85.2%.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SDS反胶束前萃花生蛋白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花生蛋白,并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主要研究全脂花生粉加入量、缓冲溶液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超声波功率、KCl浓度、SDS浓度、Wo对蛋白萃取率影响。设计正交实验优化萃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前萃工艺条件为:花生粉加入量0.015 g/mL、缓冲溶液pH值9、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35℃、超声波功率270 W、KCl浓度0.25 mol/L、SDS浓度0.07 g/mL、Wo为24;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萃取率为89.62%±1.15%。  相似文献   

16.
AOT-异辛烷反胶束萃取技术分离牛初乳IgG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研究了水相pH值、离子强度和有机相表面活性剂AOT浓度等因素对牛初乳乳清蛋白中IgG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下两组优化条件:①pH值为7.668,[Na^ ]浓度为0.270mol/L,[AOT]浓度为0.088mol/L;②pH值为6524,[Na^ ]浓度为0.205mol/L,[AOT]浓度为0.175mol/L,水相IgG的残留率或纯度分别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23%和98.35%.RID分析表明,反胶束萃取过程对原牛初乳乳清IgG的免疫反应活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利用反胶束萃取核桃粕中的蛋白质的基础上,添加辅助酶萃取,此方法综合了反胶束与酶法技术的双重特征及优势。试验通过在反胶束体系中添加酶,并调节体系单因素含水量(W0)、缓冲液p H、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条件下测定反胶束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通过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参数,在酶添加量为4%、p H10、萃取温度55℃、反胶束含水量W0为18、萃取时间为100 min条件下,蛋白前萃率为83.29%。SDS-PAGE电泳图像直观地呈现出酶法辅助反胶束萃取得到的核桃蛋白亚基条带及含量都普遍较单纯反胶束萃取蛋白的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AOT(Tween 80)/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番茄籽蛋白,考察了原料的蛋白含量,讨论了温度、W0、助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量、浓度、pH值、加料量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好的工艺条件为:在40℃的超声振荡下,AOT浓度为0.08 g/mL、W0为20时,助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异辛烷的体积比为1∶100、KCl浓度为0.1 mol/L、pH值在8.0、加料量为0.02g/mL时蛋白萃取率达到47%.  相似文献   

19.
反胶束溶液同时分离大豆蛋白和油脂的前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从全脂豆粉同时分离大豆蛋白和油脂。得出前萃蛋白的较好工艺条件:水量按W0=20左右,AOT浓度为0.08g/mL,按2g/100mL加豆粉,180r/min,2h,pH值7.0~8.0,40℃。此时蛋白一次萃取率约50%。结果表明已有的增溶模型不能解释pH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植物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植物蛋白.主要研究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棉籽粕和大豆蛋白的萃取,分析各种因素对蛋白萃取率的影响.主要讨论含水量Wo对萃取丰的影响及物料的性质对反胶束萃取植物蛋白的影响.并与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棉籽粕和大豆蛋白的萃取率作了比 较.结果表明:SDS/异辛烷(正辛醇)反胶束体系萃取大豆时的萃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