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用矢铁精矿生产锶铁氧体预烧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磁铁精矿制取超纯铁精矿,并用超纯铁精矿取代铁红或铁鳞生产锶铁氧化预烧料。在n=5.6和预烧温度为1280℃,预烧时间为1h的条件下,可制备优质锶铁氧化预烧料。  相似文献   

2.
超纯铁精矿生产磁性材料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超纯铁精矿的应用范围和质量要求,简介了三种生产超纯铁精矿的原则流程、氧化铁红的生产方法和钡铁氧体、锶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生产工艺。并以超纯镜铁矿精矿生产氧化铁红为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对进一步开发超纯铁精矿生产磁性材料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霍邱铁矿石加工的超级精矿粉制备高性能锶铁氧体预烧料的可能性,以TFe72.1%,SiO2含量在0.1%~0.2%的超级精矿为主要原料,进行了配料SrO与Fe2O3物质的量之比、预烧料烧结温度、研磨细度对锶铁氧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料SrO与Fe2O3物质的量之比为5.9、预烧温度为1 285℃、物料细度平均粒度为0.75μm时,产品的磁性能最佳,剩磁(Br)≥410 mT、材料料矫顽力(Hcb)≥255 kA/m和内禀矫顽力(Hcj)≥265 kA/m。  相似文献   

4.
廖有良 《矿冶》1998,7(3):54-58
以铁鳞作为原料是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经常采用的方法,在永磁铁氧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所谓的跑锶和“花斑”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本文阐述了永磁铁氧体跑锶和“花斑”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并采取有效的预烧工艺控制和二次添加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压坯和烧结体的“花斑”与水印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铁鳞、碳酸锶为原料, 天青石, 高岭土及碳酸钙等为添加剂来制备铁氧体预烧料,借助振动样品磁强计, X 射线仪等仪器, 研究了不同的配方n 值, 预烧温度, 铁鳞粒度以及添加剂含量对铁氧体预烧料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超纯磁铁精矿原料制备高σs的锶铁氧体预烧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奇  邱冠周  张清岑  黄苏萍 《矿冶》2000,9(2):41-44,40
以超纯磁铁精矿为原料 ,配合适当的添加剂 ,严格控制混料、制粒、预烧等工艺环节 ,成功地开发了磁铁精矿氧化与铁氧体生成反应同时完成新工艺 ,生产出高σs 的预烧料 ,其σs >71 5(A·m2 ) /kg ,含Fe2 +<0 2 %。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锶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用氧化铁红和Y30BH锶铁氧体预烧料生产Y35永磁锶铁氧体及以铁鳞为原料生产Y30BH永磁锶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工艺,产对进一步研制高性能磁性材料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对以永磁钙锶铁氧体预烧料为原料制备的高性能M型钙锶铁氧体磁粉和磁体,通过碳酸盐掺加量试验考察其对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碳酸盐掺加量能明显提高M型钙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在碳酸盐掺加量为0.1%、烧结温度1 190℃时,该M型钙锶铁氧体剩磁Br=449.5 m T、内禀矫顽力Hcb=337 k A/m,磁性能最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超纯铁精矿的选矿工艺及其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常前发 《金属矿山》1997,(12):29-33
针对安徽一些地区河铁砂,优质天然铁矿石的状况和石特性,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成功地制取出了符合国家的永磁锶铁氧体,粉末冶金用还原铁粉,电炉炼钢用海绵铁,从而为超纯铁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工艺永磁铁氧体属铁磁性物质,目前使用的主要为钡铁氧体和锶铁氧体,分子式为BaO·6Fe2O3和SrO·6Fe2O3,六角晶系。由于其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广泛用于发电机、电动机、计量仪器、电声器件、家用电器、选矿机械、电真空器件、微...  相似文献   

11.
磁铁精矿生产锶铁氧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磁铁精矿制备超级铁精矿及锶铁氧体过程中,磁选、烧结温度与时间、添加剂等主要因素对磁体性能的影响,并依据磁铁精矿自身特点探讨出两种新型添加剂。在此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生产优质锶铁氧体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劲松  刘静 《矿业快报》2008,24(6):40-42
从锶铁氧体材料的生产工艺入手,就原材料、添加剂、预烧、球磨、压制、烧结等过程,阐述了影响收缩率的一些常见因素,给实际的生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锰锌铁氧体磁芯烧结试验炉是研究锰锌铁氧体烧结工艺的重要手段。简述了锰锌软磁铁氧体磁芯烧结试验炉的解决方案和设计原理。并依此制作出了样机, 制备出性能指标良好的磁芯, 为锰锌铁氧体烧结工艺研究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含硼添加剂对磁铁矿烧结过程中正硅酸钙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磁铁矿烧结过程中正硅酸钙的形成机理及含硼添加剂对正硅酸钙生成的影响。在磁铁矿烧结过程中,CaO溶解于FeO-SiO2 系初期液相,饱和时析出2CaO·SiO2。在冷却带,由液相中进一步析出2CaO·SiO2,同时析出铁酸钙。加入含硼物质可增加铁酸钙的生成量,减少硅酸钙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La-Co取代系M型锶铁氧体,研究了La-Co取代量对样品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论表明:Co2+单一取代和La-Co联合取代均会引起样品晶格常数的变化,所制备的M型锶铁氧体均形成了六角片状结构。与Co2+单一取代相比,La-Co联合取代可有效抑制微粒的长大,且分布均匀。当M型锶铁氧体的化学成分为Sr0.6La0.4Fe11.7Co0.3O19时,样品的Hcj最大,达到407 kA/m,较锶铁氧体SrFe12O19的Hcj提高88.65%。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微波烧结制备钡铁氧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钡铁氧体制备过程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能球磨初期,颗粒粒径减小,粉体得到细化,随球磨时间延长,部分BaCO3固溶于Fe2O3中形成固溶体;高能球磨40 ...  相似文献   

17.
李骞  杨永斌  姜涛 《矿冶工程》2009,29(2):59-62
对菱铁矿和褐铁矿精矿进行了造球、焙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菱铁矿精矿中配加褐铁矿的同时配加磁铁矿, 既可提高生球强度, 又可提高爆裂温度。链篦机-回转窑焙烧该球团时, 操作难度大, 球团矿质量差。采用烧结法焙烧菱铁矿和褐铁矿球团时, 因高温保持时间短而导致球团强度低, 配入磁铁矿后, 既延长了高温保持时间, 又提高了成品率、转鼓强度和抗压强度, 同时由于增加预热段可改善烧结指标。用带式焙烧法焙烧菱铁矿和褐铁矿球团时, 获得了成品率为98.26%、利用系数为0.654 t/(m2·h)、转鼓强度为80.65%和抗压强度为1 762 N/个的球团矿。研究成果为我国菱铁矿和褐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磁铁矿微粉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必  刘克俊  吴熙群 《矿冶》2002,11(2):29-31
介绍了磁铁矿的选矿提纯方法和获得磁铁矿超细粉的两种途径。通过选矿提纯 ,获得了品位72 0 5 % (纯度为 99 5 2 % )的高纯磁铁矿精矿 ;利用搅拌磨机械粉碎 ,获得了d5 0为 0 79μm的磁铁矿微粉 ;采用化学合成方法 ,获得了 5 6 8nm的磁铁矿微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