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温度、乙醇浓度对木脂素得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樟叶木脂素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时间5min、料液比1∶26(g/mL)、乙醇浓度80%、微波温度60℃,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樟叶中木脂素得率为42.69mg/g,回归模型预测得率理论值达42.95 mg/g,实际值比理论值低0.61%,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丙云  孙莉  黄艳  郭涛  王雅 《食品工业科技》2014,(7):198-201,206
目的:优化竹叶椒总木脂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竹叶椒总木脂素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影响木脂素得率的乙醇质量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79.6%,料液比20∶1,功率为150W,温度为67.0℃时,总木脂素提取率为3.406%,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竹叶椒木脂素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孟宪军  刘欣  冯颖 《食品科学》2012,33(10):51-56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对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的皂苷与黄酮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皂苷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65.3(g/mL)、时间2h、温度94.1℃,预测皂苷最大提取量为74.65mg/g,实际测得皂苷最大提取量为70.25mg/g;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60(g/mL)、时间4h、温度100℃,预测最大提取量为20.56mg/g,实际测得最大提取量为19.86mg/g。  相似文献   

4.
分别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乙醇回流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影响因素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温度、回流时间、料液比和回流次数等因素对花生壳中木犀草素提取量均有影响,其中回流温度影响显著.优化的花生壳中木犀草素提取工艺条件为:回流温度85℃,提取液7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g/mL)为1∶20,提取1.5h,此时木犀草素的提取量达到7.41 mg/g.  相似文献   

5.
利用Box-Behnken Design (BBD)分析提取时间、超声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樟树叶中木脂素及多酚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78 min,超声时间3 min,料液比(m樟树叶∶V乙醇)1∶22 (g/mL),乙醇体积分数80%。此条件下樟树叶木脂素和多酚得率分别为44.89,48.17 mg/g。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丁香叶总酚酸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法对丁香叶总酚酸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酚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酚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4%、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6min、液料比25.2∶1(m L/g)、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642±0.23)mg/g。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准确可靠,是提取丁香叶总酚酸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五味子木脂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获取工艺参数。方法利用响应面法(RSM)对五味子木脂素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自变量,木脂素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五味子3种主要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五味子木脂素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超声时间34 min、液固比146 mL/g。该条件下3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总提取率为1.13%。结论研究建立的模型适合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AHP-EWM)计算的7种木脂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对木脂素综合评分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影响强度依次为: 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液料比20 (mL/g),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的综合评分为99.21,与模型预测数值相差较小,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 在最优条件下,五味子藤茎木脂素提取率较高且具有抗氧化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丁香叶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2%、液料比25∶1 m L/g、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116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总皂苷提取率为(69.655±0.0145)mg/g,与理论值仅相差0.461 mg/g,表明此模型准确可靠,是提取丁香叶总皂苷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提取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黄秋葵花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共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料夜比对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乙醇浓度与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60(g∶mL),提取时间30min。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28.72mg/g,验证后提取率为27.98mg/g,与预测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2.58%。  相似文献   

11.
以槟榔核为原料,采用酸水提取法提取槟榔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盐酸质量浓度、提取次数对槟榔碱影响,再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时间、温度和盐酸质量浓度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优化提取工艺;并将最优提取工艺得到的槟榔碱提取物应用至槟榔生产中以考察其对槟榔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碱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料液比(m槟榔∶V水)1∶15 (g/mL)、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45min,提取温度80℃,盐酸质量浓度0.22%,该工艺条件下槟榔碱提取量为(8.330±0.109)mg/g;槟榔碱提取物可以增加槟榔产品的劲道等风味,改善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金丝小枣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金丝小枣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回流加热提取金丝小枣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2.5%,回流温度为82.5℃,回流时间为90 min和料液比为1∶30,黄酮得率为6.097 8 mg/g。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序岩黄芪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多序岩黄芪药材粉末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功率和提取时间对多序岩黄芪中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实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对多序岩黄芪多酚类提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溶剂为60%乙醇、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55℃、超声功率为120W、超声时间为40分钟。此提取条件下多序岩黄芪多酚的含量达5.027mg/g。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序岩黄芪多酚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芜菁中总多酚的含量, 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对芜菁总多酚得率的影响, 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设计, 以总多酚的得率为响应值, 分析数据, 优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提取条件。结果 超声波提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 乙醇体积分数40%、固液比1: 30、时间30 min、功率 105 W时, 验证试验得出芜菁多酚的含量13.09 mg/g, 该值与预测值13.62 mg/g接近, 表明响应面法得到的工艺参数准确和可靠。结论 该方法提取时间短, 溶剂用量少, 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可作为芜菁多酚提取工艺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吴伟  曾倩兰  向福 《中国酿造》2015,34(10):116
为了优化火棘果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基于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火棘果中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 ℃、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4.0 h、提取3次,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74%,与理论提取率接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柿子叶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与正交法分别得出最佳的回流提取总黄酮的条件,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以VC作为对照,通过柿子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等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4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5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11 mg/g。响应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6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21 mg/g。响应面法总黄酮提取量比正交试验法提高了0.55%。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低乙醇浓度和低料液比能节约成本和能耗,而两者提取率几乎没有差别。因此,正交试验更适合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同时在正交试验法最佳工艺条件下,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8.0、18.0、76.0 μ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结论:正交试验提取柿叶总黄酮工艺合理可行,经济节约,可适用于工业生产。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对柚子皮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30(g/mL),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透明质酸酶抑制率达到22.51%。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新疆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取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40 ℃,料液比1:41.7 g/mL、乙醇浓度51%,在该条件下苯乙醇苷得率为(14.36±0.12) mg/g。提取物主要由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构成,含量分别为(12.96±0.33) mg/g和(1.19±0.09) mg/g。苯乙醇苷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0.196 mg/mL和0.875 mg/mL。本研究为新疆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提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长裂苦苣菜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pH、乙醇浓度对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选取4因素3水平,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并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5 ℃,超声功率700 W,pH为5,乙醇浓度75%,总生物碱提取率为20.3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响应面法筛选得到的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可行,稳定,并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以乙醇为浸提剂,采用球磨法提取花生壳中的黄酮类物质,考察了球磨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了花生壳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花生壳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球磨时间60 min,花生壳黄酮的提取量为(32.1±0.13)mg/g。当花生壳黄酮浓度为0.012 mg/mL时,对超氧自由基阴离子的清除率为53.53%。表明球磨法是一种有效的花生壳黄酮提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花生壳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