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罗勒精油在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保活过程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罗勒精油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以丁香酚含量为指标,分析珍珠龙胆石斑鱼在暂养、诱导休眠、有水保活中罗勒精油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 罗勒精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67.45%)和β-石竹烯(31.44%);罗勒精油浓度为10 mg/L时,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半数致死时间最长,达到79 h。罗勒精油主要成分β-石竹烯在石斑鱼暂养、休眠与保活过程中均低于检测限。石斑鱼在10 mg/L罗勒精油暂养72 h过程中,丁香酚含量在暂养48h时达到蜂值,之后显著下降(P<0.05);并能在22 ℃新鲜海水中72h内代谢消除至0.05mg/kg。20 mg/L罗勒精油诱导石斑鱼休眠后,在新鲜海水中复苏 24 h 后丁香酚残留水平降至0.06mg/kg;而在低温保活条件下72 h后显著下降至0.10 mg/kg,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经罗勒精油暂养与诱导休眠后,经低温保活72h可通过代谢消除丁香酚的残留。结论 10-20mg/kg罗勒精油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保活中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氧气含量对无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包装内不同氧气体积分数(60%、80%、99%)时珍珠龙胆石斑鱼低温无水保活前、保活期间(0、3、6、9、12 h)和复水12 h后生理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并建立了品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氧气体积分数为99%时,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质量浓度随保活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最大值分别为(0.86±0.01) mg/mL和(3 034.21±14.84) ng/L,肌肉弹性由0.79±0.07下降到0.50±0.01,黏聚性由0.61±0.01下降到0.51±0.00。当氧气体积分数为60%时,石斑鱼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肌酐质量浓度在保活期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肌肉糖原质量比由(1.47±0.02) mg/g下降到(0.71±0.02) mg/g,从而积累了大量的乳酸。相比之下,氧气体积分数为80%时的石斑鱼处于相对较低的应激水平,因此,可以更积极地适应低温无水环境。建立了以血浆葡萄糖、肌肉糖原、弹性、黏聚性为石斑鱼健康品质关键指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可为石斑鱼实际运输过程中健康...  相似文献   

3.
黄湘湄  黄和  秦小明  范秀萍 《食品科学》2022,43(21):257-264
为探明无水保活运输过程中珍珠龙胆石斑鱼于纯氧及气调环境下的存活情况及机理,本实验模拟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运输环境,检测其应激水平、血清生化指标、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变化,观察存活情况。结果显示,气调环境下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为(13.88±1.00)h,明显长于纯氧环境保活时间((10.90±0.66)h)。随着无水保活时间的延长,尿素氮、尿酸、肌酐浓度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均呈上升趋势,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力稳步上升,在纯氧无水保活10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62.22±1.54)、(232.05±1.87)U/L,显著高于气调无水保活10 h组(P<0.05)。而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活力随无水保活时间的延长呈梯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冷胁迫休眠下肌糖原、肝糖原含量分别显著下降17.65%、27.34% (P<0.05)。肌肉、肝脏乳酸含量明显增加,复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水保活运输过程中,肌肉乳酸脱氢酶活力呈波动变化,肝脏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肌肉及肝脏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均逐渐上升,复苏后有所下降。纯氧组珍珠龙胆石斑鱼相关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气调组,提示气调环境可有效减轻珍珠龙胆石斑鱼肾脏、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程度;鱼体能量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及免疫防御系统调控能力强,能较好地维持机体在低温无水胁迫环境下的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4.
王琪  梅俊  谢晶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7):203-213
以海鲈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低温保活运输对其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首先分别测定温度、盐度、密度和暂养时间对海鲈鱼运输存活率的影响;其次,将海鲈鱼以3 ℃/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保活运输温度12,16 ℃和20 ℃,以室温下不运输的海鲈鱼为对照组,分别在模拟运输第12,24,36,48,60,72 h和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测定水质、血液生化和肌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12 ℃、盐度16‰、鱼水比1 ∶ 10~1 ∶ 8、暂养时间36 h条件下,保活运输后海鲈鱼的存活率最高。在整个保活运输过程中,水质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糖和应激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输结束恢复12 h后, 12 ℃组海鲈鱼应激蛋白、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恢复至对照组状态。肌肉中总蛋白和乳酸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 肌糖原、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降低(P<0.05),保活运输前、后海鲈鱼肌肉pH值、持水力和弹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海鲈鱼长途运输的最佳保活温度为12 ℃。该研究结果为海鲈鱼及其它海水鱼类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史氏鲟的保活时间和存活率,选取合适质量浓度MS-222麻醉史氏鲟,研究不同无水保活运输温度(4、8、12 ℃)对史氏鲟氧化应激的影响,分别记录模拟保活运输12 h和24 h后各温度组的存活率,分析保活运输前后应激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MS-222麻醉史氏鲟,较佳镇静质量浓度为100 mg/L、镇静时间为(2.1±0.1) min,较佳麻醉质量浓度为110 mg/L、麻醉时间为(2.1±0.3) min;保活运输12 h时,12 ℃条件下存活率最高,为85%,保活运输24 h时,4 ℃条件下存活率最高,为62.5%;保活运输12 h后12 ℃条件下血糖浓度和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同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最低(P<0.05),表明受到的应激最小;保活运输24 h时,各温度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差异,4 ℃条件下GPX活性较低,同时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因此在史氏鲟短时间(12 h)保活运输时,较高温度(12 ℃)减少应激效果明显,是较适的保活温度;在较长时间(24 h) 保活运输时,低温能更好保持低代谢和麻醉状态,4 ℃是较适的保活温度。  相似文献   

6.
吴波  谢晶 《食品科学》2019,40(16):235-241
以石斑鱼为实验对象,研究温度和盐度2 个因素对石斑鱼有水活运应激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运输温度会诱发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15 ℃有水活运环境下石斑鱼运输存活率最高,该组石斑鱼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血糖浓度、HSP70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温度21、27 ℃和30 ℃ 3 个运输环境组。5‰过低盐度、40‰过高盐度均诱发石斑鱼产生剧烈应激反应,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而20‰盐度运输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余组,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其余组;30‰盐度运输组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HSP70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余组,适宜的盐度范围可降低鱼体应激反应的程度。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石斑鱼有水活运最优温度16 ℃、盐度26‰,在此条件下,实验验证石斑鱼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为(15.83±1.07)ng/L,血糖浓度为(1.93±0.17)mmol/L。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无水保活过程中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舌分析结果,核苷酸、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测定指标,研究了无水保活0、3、6、9、12 h后石斑鱼鱼肉的滋味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舌PCA分析中,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0.29%,可以反映样本的总体特性;与鲜样相比,保活后鱼肉的鲜味值和浓厚味值均显著增高,保活12 h后分别达到3.52和5.00;核苷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保活3 h后,腺苷酸和肌苷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465.0 mg/100 g;有机酸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各处理组乳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保活12 h后乳酸达到最大值,为158.70 mg/g;各处理组琥珀酸、乳酸和柠檬酸的TAV均大于1,说明这3种有机酸对石斑鱼的滋味有重要贡献;总游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保活3 h时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50、7.29 mg/100g,显著高于鲜样的8.54、0.60 mg/100 g.研究结果表明,无水保活可以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提高鱼肉蛋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无水保活时间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肉的肌肉品质变化,并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的SIMCA定性分析模型,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建立肌糖原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石斑鱼鱼肉的硬度和黏聚性显著降低(P < 0.05);pH值由7.0降至6.7;离心损失率由5.83%增至8.55%,蒸煮损失由21.7%增至3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与新鲜石斑鱼相比,经无水保活12 h后,T22的峰面积减少了2.53%,T23的峰面积增加了111.63%,表明鱼肉中不易流动水含量下降,自由水含量增加,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方向转化,水分的流动性增强,肌肉持水性降低。SIMCA定性分析模型的正确判别率达93.3%,具有区分不同保活时间的鱼肉的能力。经均值中心化预处理后建立的肌糖原定量分析模型的验证集均方根误差值为0.24,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9。结合模型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偏差在0.01~0.15之间,说明该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保活后石斑鱼鱼肉样品糖原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首先测定彭泽鲫的休眠温度和冻结温度,再运用生态冰温学原理,确定其生态冰温范围为0~7℃。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彭泽鲫夏季保活的最佳技术条件为:暂养24h,降温休眠,鱼水质量比11,NaCl添加0.3%,(13±1)℃下纯氧保活。在最佳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出彭泽鲫的保活时间为148h。该保活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彭泽鲫的夏季保活时间,减少用水量,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大口黑鲈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丁香酚浓度对大口黑鲈的麻醉效果。选取最佳浓度麻醉大口黑鲈,分别在5,10,15和20 ℃的条件下保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存活率、氨氮含量、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大口黑鲈的较佳丁香酚浓度为18 mg/L,在5 ℃保活72 h存活率为0,在10、15和20 ℃下保活96 h后的存活率分别100%,75%和0%;随着保活时间延长,与15 ℃,20 ℃组相比,10 ℃组的总氨氮降低24.12%~51.24%,血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保活72 h后,10 ℃处理组血清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尿素氮分别比20 ℃组低260.44 pg/mL、52.54 mmol/L、8.76 mmol/L、3.26 mmol/L和8.22 mmol/L(p<0.05),而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10 ℃肝脏HSP9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15 ℃和20 ℃;肌肉指标中,15 ℃和20 ℃组糖原、粗蛋白含量和pH显著低于10 ℃组。表明10 ℃保活条件下大口黑鲈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应激降低,肌肉品质影响较小。因此,10 ℃适合大口黑鲈的长途保活运输。  相似文献   

11.
对3种养殖石斑鱼的冻结点与冻结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基本成分分析结果探讨不同石斑鱼冻结特性值不同的原因。结果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的冻结点分别为:-0.7℃~-1.7℃、-0.6℃~-1.2℃、-0.7℃~-1.3℃。珍珠龙胆石斑鱼背肌含水量为77.65%,脂肪含量为6.44%(占干重比例),具有最高的冻结点(-0.8℃),且冻结速率为0.4℃/min,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较长;宝石石斑鱼背肌的含水量较低,为73.64%,脂肪含量较高,为20.45%,冻结点最低,为-1.3℃;而其腹肌的含水量为71.53%,脂肪含量为22.02%,冻结点为-0.9℃,且冻结速率最快,为0.8℃/min,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最短,为27 min。结果表明:3种石斑鱼冻结点差异不显著,但水分与脂肪含量影响冻结特性。水分含量低、脂肪含量高,冻结速率快且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以珍珠龙胆石斑鱼肉为原料,利用蛋白酶酶解制备生物活性肽。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工艺。并采用超滤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同时进行抗氧化活性探究。结果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肉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风味蛋白酶,酶添加量1050 U/g,在pH7.0、53℃、料水比1:3.5条件下酶解5.5 h,水解度为9.99%±0.39%。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均具有较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在0.63~0.88 mg/mL之间;EH-2(5~8 kDa)和EH-3(3~5 kDa)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6.94和16.38 mg/mL;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均具有还原能力,且酶解产物还原能力最佳。优化的珍珠龙胆石斑鱼肉肽的酶法制备工艺合理且可行,其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作为功能食品的基料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无水保活时间对斑点叉尾鮰生理应激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二氧化碳无水保活的最佳工艺,及不同无水保活时间下的存活率。分析了保活前、保活(5、7、9、11 h)和复苏24 h后3种状态中血液生化和鱼肉蛋白质、脂肪、水分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无水保活鮰鱼的最佳条件是二氧化碳浓度为500~550 mg/L,保活温度为4~8℃和麻醉液温度6℃;休眠的鮰鱼在6℃培养箱保活5、7、9、11和13 h,存活率分别为100%、100%、99%、45%和20%;低温保活过程中水分和持水性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肌肉中p H、蛋白质以及粗脂肪低于对照组,而肌糖原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尿素氮(BUN)、肌酐(Cr)、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逐渐增高,其中GOT和BUN的活性与保活时间是最相关的。当保活时间达到9 h时,GOT从18.48μmol/L增加到25.09μmol/L:BUN从13.18 mmol/L增加到16.44 mmol/L。在复苏组中,保活9 h的鮰鱼血清中生化指标Cr、BUN和GOT的活性基本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p0.05),而保活11h的鮰鱼复苏后Cr、BUN和GO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分别高出对照组52.41%、25.48%和48.24%。结论:二氧化碳休眠保活鮰鱼的最佳保活时间为9h,保活时间延长,代谢缓慢,毒素无法排出体外,会对肾脏、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本研究结果为二氧化碳无水保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降温速率休眠对加州鲈无水保活的影响,按照1、3、5℃/h降温速率将暂养水温为10~13℃鱼样降至临界温度0℃至其休眠,3℃保活,分别保活12、14、16 h后,测定该过程加州鲈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以期获得最优的降温速率提高存活率。结果表明:3℃/h降温,3℃保活效果最好,保活16 h后复苏率达85.75%,复苏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实验组;随保活时间延长3个降温速率处理组加州鲈血液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丙二醛、尿素氮、乳酸含均会显著升高(p0.05),鳃Na+/K+-ATPase、白蛋白含量会显著降低(p0.05),保活16 h以上指标升高或降低值基本为对照组的1~2倍;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含量、全质构指标中硬度、胶黏性、咀嚼性等肌肉指标随保活时间延长会显著降低(p0.05)指标,以上指标3℃/h降温组减小值显著低于其他两实验组(p0.05)。综上所述,3℃/h降温保活对鱼肝脏和肾脏影响较小,既可保证运输较长时间的存活率,也能保证该过程鱼的肌肉品质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丁香酚麻醉辅助加州鲈无水活运技术,探究保活过程中较佳的丁香酚质量浓度、麻醉及保活温度,并分析在较佳保活条件下保活不同时间后加州鲈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无水保活的鱼样血清中皮质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水平会一直升高,鳃Na+/K+-ATP活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水平随保活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这些血液指标经过复苏暂养一段时间后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即无水保活对加州鲈器官的损伤基本可自行修复;通过测定不同保活时间的肌肉品质,发现随保活时间的延长结合水会转化成不易流动水,造成肉质疏松、品质变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可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药浴的方式丁香酚会富集到加州鲈体内,肌肉中的丁香酚经过2 d暂养后会代谢到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05 mg/kg)以下。结论:丁香酚麻醉无水保活有助于短时间运输,无水运输后鱼的肌肉品质有所降低,但经过短时暂养即可恢复正常水平,建议无水运输后的鲈鱼经2 d暂养后上市。  相似文献   

16.
以黄颡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0、3、6℃3个不同温度组无水保活过程中存活率、O_2消耗量、CO_2含量、肌糖原含量、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和乳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索温度对黄颡鱼无水保活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颡鱼成活率在保活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保活24 h时,0℃组成活率仍为100%,而6℃组已下降至85.71%。O_2消耗量随保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CO2含量随保活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肌糖原随保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0℃组下降速度最快,6℃组下降速度最慢。ATP和乳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保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保活12 h之前ATP和乳酸含量是逐渐增加的,6℃组ATP和乳酸含量上升速率最快,0℃组ATP和乳酸含量的上升速率最慢,且在相同的保活时间下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12 h后ATP和乳酸含量逐渐下降。综上所述,黄颡鱼最适无水保活温度为0℃。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白虾存活的几大因素,包括盐度、存养密度、水温、水中溶解氧、氨氮、虾呼吸强度等进行探讨。从多个方面深入了解各个因素对白虾存活的影响程度并总结得出相对合理的保活条件。白虾活运适宜存养盐度为20、密度为每200mL水存养10尾;如果持续充入氧气,存养密度可进一步加大。8℃条件下白虾可以存活5d;在15℃条件下可以存活4d,而23℃时只能存活2d;整个活运过程中应保持8℃低温;运输过程中要适时的换水和充氧以确保水中氨氮浓度在3.987mg/L内,pH值小于6.8。  相似文献   

18.
以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暂养温度(12、16、20、24 ℃)、氨氮质量浓度(0、5、10、20 mg/L)和暂养密度(1∶2、1∶3、1∶4、1∶5,m/V),考察不同环境因子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理化特性(水分含量、pH值和持水力)与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暂养温度24 ℃组鱼肉的水分含量与持水力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P<0.05);12 ℃组鱼肉的水分含量、pH值和持水力较稳定,且肌肉弹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水体氨氮质量浓度为0 mg/L时,鱼肉pH值稳定在7.12~7.15,持水力稳定在65%左右,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该组鱼肉硬度显著下降(P<0.05),弹性和咀嚼性有所上升,回复性与凝聚性维持在稳定水平;暂养密度不低于1∶4(m/V)时,鮰鱼肌肉水分含量和持水力均随暂养密度的下降而显著上升(P<0.05);在整个暂养期间,1∶4(m/V)组鱼肉弹性大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且其鱼肉弹性和咀嚼性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回复性和凝聚性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肌肉硬度与黏性无显著变化。综上,温度12 ℃、氨氮质量浓度0 mg/L、暂养密度1∶4(m/V)的暂养环境较有利于维持和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评价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营养价值、质构特性和食用安全性。方法根据相关检测标准,测定珍珠龙胆石斑鱼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维生素、重金属、农残药残等的含量和质构特性,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该养殖模式下,珍珠龙胆石斑鱼蛋白质含量高达19.51%,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68%,符合国际通用的理想模式;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76%,必需氨基酸指数95.79,氨基酸平衡效果好,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高;脂肪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5.47%;维生素E含量十分丰富;重金属、农残等安全性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食用安全性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是一种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均衡的海产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无水保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黄颡鱼在生态冰温区的无水保活运输技术、相关的影响因子及鱼体肌肉和血液中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颡鱼的生态冰温区为-1~4℃,黄颡鱼暂养2d后,在低温(2℃)纯氧状态下可保活24h,且可在常温水中(20℃)完全复苏;在保活过程中,肌肉中糖原含量、pH下降、乳酸含量上升,血液中肌酐、血糖、乳酸含量显著上升,白蛋白显著下降,尿酸显著上升;保活前后,除肌酐、血糖、乳酸外其他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