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调谐质量减振器(TMD)减振控制国内目前在人行桥结构中得到应用,其减振情况较好,但是由于设计计算参数与实际桥梁状况有差异,并且安装复杂,限制调频质量减振器应用,发挥调频质量减振器的最大效果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价值和意义。首先对相应项目进行动力分析及调谐质量减振方案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安装调谐质量减振器并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和调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悬吊质量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具有悬吊质量的多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悬吊质量结构的自振特性,并按照二次设计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抗震计算方法,即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计算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计算。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ZLP500型高空作业吊篮悬吊平台建立参数化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静力分析,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设计。利用拓扑优化的思想先对悬吊平台整体进行概念设计,并改进参数化三维模型,得到新设计的悬吊平台。分析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悬吊平台在保证了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质量和最大变形量均得以减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建立了五种被动的动力减振器 (TMD, TLCD, LCVA, C TLD, R TLD)对高层建筑结构脉动风振反应控制的统一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脉动风振反应控制效果的等效结构阻尼比的统一计算公式和被动动力减振器优化参数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文中依据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设置被动动力减振器的高层建筑提出了抗风设计的荷载风振系数和脉动增大系数的修正公式,从而使被动动力减振器对高层建筑脉动风振反应控制的设计计算可采用常规的规范方法进行,大大方便了广大结构工程师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建筑单体内局部带有悬吊结构,通过两个计算软件对局部带有悬吊结构的建筑进行多遇地震下结构线弹性计算,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比悬吊结构对结构整体模态影响以及局部悬吊结构对整体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建筑减振器——U 型水箱减振器 TLD。这种减振器可用在高耸的塔型结构中,以减低由风或地震引起的振动。该减振器通过 U 型水箱的液体运动来吸收结构振动能量。文中以东莞电视塔作为工程实例进行 TLD 设计和计算 TLD 的减振效果,并编制结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7.
廖翌棋  高政国  姚德康 《工业建筑》2006,36(Z1):203-206
对设置铅阻尼器的火电厂悬吊煤斗结构的耗能减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用解析方法分析了一个双自由度悬吊体—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反应。然后基于地震弹塑性时程计算方法,通过设计具有不同屈服点的双线性屈服模型,分析了设置有铅阻尼器的煤斗悬吊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表明,铅挤压式阻尼器对控制悬吊煤斗与结构的相对位移、减小火电厂的结构地震反应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钢结构吸收塔等塔类结构在风致振动下振动过大的问题,本文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钢结构吸收塔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分析。根据DEN HARTOG优化准则,确定了调谐质量减振器的有效质量、调谐频率、最优阻尼比等关键参数,并进行了减振分析及抗震核算,分析结果表明其减振效果显著。根据TMD设计参数,制造了TMD产品,并对安装减振器后的结构系统进行了现场实测,对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设计分析方法的合理性。项目研究成果可为轻质钢结构吸收塔等类似项目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金属橡胶硅油减振器主要起减振、缓冲设备受到的振动,在工程机械中的挖掘机、起重机的司机室等被广泛使用。介绍金属橡胶硅油减振器的主要结构及减振原理。重点是选型计算与结构设计,为减振器提供安装结构上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调谐质量减振器在杭州湾大桥观光塔风振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耸结构的风激励振动问题,介绍了调谐质量减振器TMD抗风振的基本原理。以杭州湾大桥观光塔为例,设计了相应的抗风振TMD减振系统,计算了多种风速下TMD的减振效率。并据此生产制造出TMD,实际应用于观光塔的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
印尼某电厂整体悬吊式钢内筒烟囱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之自立式内筒,悬吊式内筒受力合理、节省造价。内筒悬吊的形式可分为分段悬吊和整体悬吊,分段悬吊接头多、渗漏点多、防渗难度大且成本高;整体悬吊接头少、防渗漏设计简单且成本低。本文以印尼INDRAMAYU电厂烟囱为例,介绍了外筒设计优化原则、内筒节点构造措施,并在结构分析时,考虑内外筒共同作用,提出整体式悬吊内筒烟囱的耦合双梁计算模型。本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希望对后续类似工程设计有所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以自行研发设计的ZLP3000型大跨度高处作业吊篮为研究对象,依据参数化设计思想,利用APDL语言对不同吊点位置及不同模块化组合的悬吊平台进行参数化建模,以VB平台编制接口文件,完成悬吊平台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实现悬吊平台的参数化建模、结构分析和结果输出;通过提取与分析VB后处理界面中的计算结果数据,验证悬吊平台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可行性并获得悬吊平台合理的吊点位置及模块化组合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8)
铁路旅客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油压减振器发生故障,将会严重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我们要从现有油压减振器的性能、结构、质量、工艺、环境等各方面系统的分析其发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有效的改良建议和解决措施,降低客车油压减振器的故障发生率。同时,随着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对油压减振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履带式推土机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是机身振动与噪声的重要来源,为了防止扭转共振的产生,在发动机飞轮加一扭转减振器,不但能调整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还能有效衰减发动机激励的传递。介绍了目前常用的3种扭转减振器,弹簧扭转减振器、橡胶扭转减振器以及尼龙盘扭转减振器,从结构、工作原理、结构尺寸等方面对几种减振器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5.
动力减振器在电梯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庭新 《中国电梯》1999,10(11):31-32
从理论上了电梯动力减振器的原理和工作条件,设计了电梯专用减振器,并通过现场安装和测试验证了减振器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带Maxwell减振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随机风振响应和等效静态设计风载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复模态理论解耦,并利用随机振动理论获得结构风振响应的解析式,建立了将结构分解为一系列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一般方法,获得了带Maxwell减振器的高层建筑结构基于现行规范Davenport谱随机风振响应的解析解,从而建立了非经典阻尼非对称的被动控制结构基于Davenport谱随机风振响应和风载取值的一般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多模态颤振有限元分析方法 ,分别从悬索的矢跨比、吊跨比、斜拉索索面布置形式、边跨辅助墩的设置以及桥面主梁构成等设计参数着手 ,对主跨 14 0 0m的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进行了颤振稳定性分析 ,指出了影响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颤振稳定性的关键设计参数 ,并从抗风性能角度探讨了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合理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8.
谭平      兰李      贺辉      向越      郑晓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51-60
对悬吊摆隔震系统组成的悬吊结构体系进行研究,建立了该体系的两自由度分析模型。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并给出了地震作用下上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均方值理论表达式。通过引入性能指数,综合考虑上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定义了悬吊结构体系性能目标函数。以性能目标函数最小为优化目标,推导了悬吊结构体系最优设计参数理论解,并通过不同性能指数下体系参数分析验证了理论解的正确性。最后,以某两层剪切型框架结构作为工程算例,对结构体系的减震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参数均随性能指数的增大而增大,最优阻尼比与质量比呈正相关关系,最优频率比与质量比呈负相关关系; 增大性能指数,上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峰值减震率增大,而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峰值减震率减小; 只要性能指数取值合理,悬吊隔震体系能同时有效控制上部子结构与下部子结构地震位移响应; 性能指数为1时,结构体系上下部子结构位移响应峰值减震率分别可达67.45%和25.16%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发动机振动对周围构件的不良影响,需要合理地选择发动机支座相对位置及减振器刚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支座相对位置和减振器刚度满足一定关系时,发动机减振设计计算的简化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设计发动机支撑结构时,利用此结论可得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2)
为提高馈能型磁流变减振器的集成性,降低磁路互相干扰,提出了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应用Maxwell软件建立馈能电机二维仿真模型,分析该结构的馈能特性;搭建减振器活塞1/2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活塞结构参数对阻尼通道磁场的影响,并对活塞进行改进;开展了减振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结构馈能电压最大值为1.141 V,馈能电机对阻尼通道的磁感应强度影响仅为0.14%,影响极小;减振器的特性试验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曲线圆润饱满,减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